贫血是儿童常见病,有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等多个类型。其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儿童四大疾病之首,另外三种是肺炎、腹泻、佝偻病,今天就讲讲孩子缺铁性贫血。
孩子贫血,有什么症状?
《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2012)》显示,
我国6~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最高,2岁以内婴幼儿贫血率达到31.1%。也就是说,6~24月龄的孩子,每3个就有1个贫血。
现在的孩子缺铁性贫血很常见,往往家长认识不够,忽略了早期症状表现,没有及时调理。
缺铁性贫血的早期,孩子可能出现疲倦乏力、食欲减退、嗜睡、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面色或皮肤苍白等表现。
所以家长发现孩子脾气、性格上有问题,除了教育引导,还要考虑是否是健康发出的预警。
及时检查治疗,孩子贫血一般都可以痊愈。假如治疗较晚,即便孩子贫血能够完全恢复,形体发育、智力发育都会受到影响,还可能导致其它疾病。所以,孩子贫血,家长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为什么孩子容易贫血?
孩子缺铁性贫血,也就是摄取铁物质不足,有先天储备不足和后天摄入不足两个主要原因。
●先天体内铁的储备不够
孩子刚出生时,体内铁的储备取决于胎儿期。如果妈妈孕期铁摄入量不够,会导致胎儿期体内铁的储备不够,出生后孩子体内铁的储备也就不足,很快耗空,容易出现贫血。
●后天体内铁的摄入不足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很大,如果辅食添加不对,食物中含铁量不足,孩子无法吸收足够营养,或是喂养不当,脾胃消化吸收营养的能力不足,都可能造成孩子铁摄入不足。
贫血,属于中医“血虚”等范畴。气血的生成,是营养物质的摄入身体后,经过脾胃运化而成。所以说,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好则气血化源充足,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导致孩子贫血。
临床上,我发现孩子缺铁的主要原因是营养吸收不好。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少说孩子营养不够,更多是脾胃吸收不好,看似吃了很多营养补品,无法吸收也成了身体的垃圾,反而损伤脾胃,成了越补越缺铁,加重贫血。
孩子贫血了,应该怎么办?
人体自身是不能产生铁的,只能靠外界的补充。孩子贫血多以脾虚为主,兼以气血虚弱,虚则补之,治疗贫血以健脾补气、补虚生血为主。
贫血的孩子不能光补血,首先要注意顾护脾胃。
过度喂养和辅食添加不当最容易损伤孩子脾胃,影响后天营养的摄入。有的家长一听到孩子缺铁,就想自己给孩子用补充铁剂,但是如果脾胃无法完全吸收,作用不大。应该每天观察孩子的消化情况,避免长期积食而造成脾虚。
健脾益气和补虚生血,是治疗孩子贫血的根本办法。
食物是给孩子补铁、补血的最好方式,当孩子脾胃功能好,消化没问题时,要抓住时机给孩子健脾,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铁。在贫血的不同阶段,可以遵循下面的食疗原则:
●轻度贫血:
由于尚无明显症状,因此合理喂养,饮食调理即可。除了注意饮食均衡,还要避免过量摄入寒冷、高热量的食物,进一步伤害脾胃。
●中度贫血:
孩子往往会有气虚的症状,如疲倦乏力、食欲减退。食疗原则为气血双补,可以在汤水中加入补气的中药,如太子参、五指毛桃等。
●重度贫血:
这时往往兼有消化失常、消瘦、浮肿等表现。食疗原则为滋补肝肾,健运脾胃。但光靠饮食是不行的,还要及时就医。
孩子脾胃健运,能够吸收食物中的铁物质,治疗贫血也就事半功倍!日常富含铁的食物:猪肝、蛋黄、海带、黑木耳、鱼、鸡、牛肉、紫菜、菠菜、芝麻、豆类等。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孩子贫血?
做好婴幼儿时期的喂养
一般来说,足月儿且母乳喂养的孩子,体内储存的铁能够满足半年的生长发育,半岁之后就需通过辅食添加来摄取。1岁左右的孩子,可逐渐在辅食中添加蛋类、肝、肉末等富含铁质的食物。
纠正孩子挑食、偏食的饮食习惯
较大的孩子,家长应纠正孩子饮食习惯,不可偏食、挑食,注意营养均衡,日常饮食中摄入足量含铁的蔬菜、肉类、猪肝等食物,能够预防贫血。
强健脾胃,发现症状及时治疗
日常生活中,养护好孩子的脾胃,才能为气血生化提供条件。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容易哭闹、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烦躁不安等症状时,应及时做好贫血筛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更多给孩子补铁补血的方法,家长在日常调护的过程中,要怎么做呢?
许教授将超过30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成一套系统的《儿童补血课:有效防治儿童缺铁性贫血》。
年货节限时直降20元!
扫码了解详情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