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讲堂】第185期: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健康大讲堂】第185期: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健康大讲堂】第185期: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健康大讲堂】第185期: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关注我们

传递健康理念

传播健康知识

共建健康麻城

共享幸福人生

儿童缺铁性贫血是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贫血。此症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孩子身体内铁元素的缺乏。由于缺铁而降低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就会影响细胞的代谢功能,还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呢?

12月25日下午三点至三点三十分,麻城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副主任李旭利走进麻城人民广播电台《健康大讲堂》,给大家科普儿童缺铁性贫血防治的相关知识。

主持本期节目的是麻城人民广播电台资深主播晓蕾。

主讲嘉宾

李旭利

麻城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副主任,主治医师,从事儿童保健工作20多年,对于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自如应对,儿保科基本业务熟练掌握,擅长于儿童营养、儿童生长发育、偏离儿童的干预等,深入研究儿童身高发育、心理健康和孤独症。

健康科普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发病率四病之首,是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疾病,铁缺乏症ID是指机体总铁含量(TBI)降低的状态,包括铁减少期(ID)、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和IDA3个发展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铁代谢特点。从缺铁到缺铁性贫血中间有一个过程的,IDA是第三阶段。由于体内铁缺乏,最终导致血红蛋白(Hb)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类贫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具有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等铁代谢异常的特点,是ID发展最为严重的阶段。铁减少期仅机体储存铁水平降低,但红细胞造血并不受到影响,临床上无贫血。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由于储存铁进一步降低或耗竭,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血清铁转运至骨髓幼红细胞参与Hb合成减少,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水平增高,但临床仍无贫血。所以将铁减少期和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统一命名为“缺铁”。

缺铁性贫血对儿童会造成什么影响?

铁缺乏症(ID)也是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和全球性健康问题,据估计世界1/3人口缺铁。IDA是世界范围的营养性疾病,仅次于结核病,为全球患病率最高、耗资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中国政府重点防治的儿童“四大疾病”之首。在缺铁早期体内储存铁减少可不表现症状,到缺铁性贫血时期患儿会出现为乏力、头晕、头痛、疲倦、眼花、耳鸣、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等。此外,也有可能会伴有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以及体力、耐力下降等症状,危害性很大,该疾病常引起机体代谢性紊乱,影响儿童智力、免疫力和生长发育,贫血可使儿童食欲下降,生长发育迟缓,影响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还可影响认知、学习能力及智力发育,甚至不能被补铁所逆转,对儿童造成终身性的影响。给患儿及家属造成痛苦和经济损失。

导致儿童铁缺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人群在正常生理情况下,铁的吸收和丢失处于动态失衡之中,因此从病理生理角度而言,导致ID的原因可划分为吸收减少和丢失增多。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是铁缺乏症ID的高危人群,主要是6~24个月的婴幼儿和青春期儿童。

导致儿童ID的主要原因包括:

1、先天储铁不足。妊娠期孕母的铁逆浓度梯度跨胎盘主动转运至胎儿,尤其在妊娠晚期母胎铁转运量最大,因此,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孕母严重缺铁均可导致胎儿先天储铁减少。另一方面,孕母孕早期IDA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密切相关,而孕期补铁有可能降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2、铁摄入量不足。母乳尽管铁吸收率高,但含铁量低,长期单纯母乳喂养而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或未使用铁强化配方乳是儿童ID的重要原因。

3、肠道铁吸收障碍。不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胃肠疾病均可影响铁的吸收。

4、生长发育旺盛,铁的需求量增加。婴儿和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快,对铁的需求量大,未及时添加富铁食物,易于发生ID。

5、铁丢失增多。体内任何部位的长期慢性失血均可导致缺铁,临床最常见各种原因所致消化道出血和青春期女孩月经增多。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1、具有导致缺铁的危险因素,如喂养不当、生长发育过快、胃肠疾病和慢性失血等。

2、血清铁蛋白<15μg/L,伴或不伴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5%)。

3、Hb正常,且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IDA诊断标准有哪些?

1、Hb降低,符合WHO儿童贫血诊断标准,即6个月~6岁<110g/L;6~14岁<120g/L。由于海拔高度对Hb值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000米,Hb上升约4%。

2、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g/L。

3、具有明确的缺铁原因。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4、铁剂治疗有效。铁剂治疗4周后Hb应上升20g/L以上。

5、铁代谢检查指标符合IDA诊断标准:上述4项中至少满足两项,但应注意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易受感染和进食等因素影响,并存在一定程度的昼夜变化。①血清铁蛋白(SF)降低(<15μg/L),建议最好同时检测血清CRP,CRP应<10mg/L,尽可能排除感染和炎症对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影响;②血清铁(SI)<10.7μmol/L(60μg/dL);③总铁结合力(TIBC)>62.7μmol/L(350μg/dL);④转铁蛋白饱和度(TS)<15%。

6、骨髓穿刺涂片和铁染色。骨髓可染色铁显著减少甚至消失、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0~±)(正常值:+~+++)、铁粒幼细胞比例<15%仍被认为是诊断IDA的“金标准”,但由于为侵入性检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该项检查。对于论断困难,或论断后铁剂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儿,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考虑进行,以明确或排除论断。

7、排除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尤其应与轻型地中海贫血鉴别,注意鉴别慢性病贫血、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中的第1和第2项,即存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者,结合病史和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拟诊为IDA,如铁代谢检查指标同时符合IDA论断标准,则可确诊为IDA。基层单位如无相关实验室检查条件可直接开始诊断性治疗,铁剂治疗有效可诊断为IDA。骨髓穿刺涂片和铁染色为侵入性检查,不作为IDA常规诊断手段,在诊断困难和治疗无效情况时可考虑进行。

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有哪些措施?

1、健康教育。指导合理喂养和饮食搭配。

2、孕期预防。加强营养,摄入富铁食物。从妊娠第3个月开始,按元素铁60mg/d口服补铁,必要时可延续至产后,同时补充小剂量叶酸(400μg/d)及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

3、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提倡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者应从2~4周龄开始补铁,剂量1~2mg/(kg·d)元素铁,直至1周岁。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儿人工喂养者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一般无需额外补铁。牛乳含铁量和吸收率低,1岁以内不宜采用单纯牛乳喂养。

4、足月儿。由于母乳铁生物利用度高,应尽量母乳喂养4~6个月,此后如继续纯母乳喂养,应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必要时可按每日剂量1mg/kg元素铁补铁。未采用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后改为混合部分母乳喂养或不能母乳喂养的人工喂养婴儿,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并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1岁以内应尽量避免单纯牛乳喂养。

5、幼儿。注意食物的均衡和营养,纠正厌食和偏食等不良习惯,鼓励进食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铁吸收,尽量采用铁强化配方乳,不建议单纯牛乳喂养。

6、青春期儿童。青春期儿童,尤其是女孩往往由于偏食厌食和月经增多等原因易于发生缺铁甚至IDA,应注重青春期心理健康和咨询,加强营养,合理搭配饮食,鼓励进食蔬菜水果等,促进铁的吸收。一般无需额外补充铁剂,对拟诊为缺铁或IDA的青春期女孩,可口服补充铁剂剂量30~60mg/d元素铁。

7、筛查。IDA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因此Hb测定是筛查儿童IDA最简单易行的指标,并被广泛采用。特别建议仅对缺铁的高危儿童进行筛查,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后4~6个月仍纯母乳喂养(未添加富含铁的食物、未采用铁强化配方乳补授)、不能母乳喂养的人工喂养婴儿、以及单纯牛乳喂养婴儿。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建议在生后3~6个月进行Hb检测,其他儿童可在9~12个月时检查Hb。具有缺铁高危因素的幼儿,建议每年检查Hb1次。青春期儿童尤其是女童应常规定期进行Hb检测。

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避免感染,合理喂养,给予富含铁的食物,多吃一点动物性食物,例如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类和鱼类。注意休息。

2、病因治疗。尽可能查找导致缺铁的原因和基础疾病,并采取相应措施去除病因,如纠正厌食和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习惯、治疗慢性失血疾病等。

3、铁剂治疗。尽量给予铁剂口服治疗。

①在不能进行铁代谢检测的基层医疗单位,如患儿符合贫血诊断标准,红细胞形态呈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并具有引起IDA的明确原因,可拟诊为IDA,开始诊断性被铁治疗。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应尽可能开展铁代谢指标检查明确诊断。

②口服铁剂治疗应采用亚铁制剂口服是最有效的补铁方法,按元素铁计算补铁剂量,即每日补充元素铁2~6mg/kg,餐间服用,每日2~3次。小剂量铁剂补充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对于小儿,重点在于预防。可同时口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应在Hb正常后继续补铁2个月,恢复机体储存铁水平。必要时可同时补充其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叶酸和VitB12。循证医学资料表明,间断补充元素铁1~2mg/(kg·次),每周1~2次或每日1次亦可达到补铁的效果,疗程2~3个月。疗效标准补铁3~4d后网织红细胞开始升高,7~10d达高峰,2~3周后降至正常。补铁2周后血红蛋白量开始上升,4周后Hb应上升20g/L以上。

补铁后如未出现预期的治疗效果,应考虑诊断是否正确,患儿是否按医嘱服药,是否存在影响铁吸收或导致铁继续丢失的原因,应进一步检查或转专科诊治。

婴幼儿如何应用铁剂防治缺铁性贫血?

婴儿是一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常规足月儿每天最迟从4个月开始补铁,服用常规剂量的铁剂

4~6mg/kg

,每天不超过15mg;早产儿或低体质量儿最迟从2个月开始补铁,每天2mg,疗程9~12周。

胃肠反应较大,难以坚持的小剂量铁剂隔日口服不仅在纠正贫血方面与传统补铁方式效果相同,而且在增加机体铁储备水平方面也一样有效。每3天或每周补充1次铁剂治疗的间断补铁法,其机制在于铁在肠道的吸收存在阻滞效应,每周1次补铁与人类小肠黏膜细胞的5~6d更新周期相适应有关,从而增加了对补充铁剂的吸收和利用率。也有助于防止铁剂补充过多,影响Ca、Zn吸收的不利影响。

如何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缺铁性贫血?

1980年以来,中医治疗缺铁性贫血取得了较好疗效,中药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婴幼儿轻中度贫血,患儿依从性好,效果不亚于西药。比如中药健脾生血颗粒+维生素C,中西结合,每周1次小剂量铁剂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借鉴的意义。西药口服铁剂主要是二价铁(亚铁)盐,包括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和枸橼酸铁铵等。铁以二价铁(亚铁)的形式吸收,而以三价铁(正铁)的形式起作用,与中药可以相互补充,促进效果。

如何避免补充铁过量?

严格按医嘱服药,切勿自作主张加大服药剂量,以免引起铁中毒。铁中毒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胃肠道出血和休克等,严重者可致昏迷、惊厥,甚至死亡。

铁与大肠内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铁,使大便颜色变为黑褐色,类似消化道出血,患者对此不必紧张,停用铁剂后即恢复正常。再次,了解哪些药物、食物或饮料与铁剂存在相互作用。维生素C或稀盐酸类药物,一般可提高铁的吸收。维生素C能让小肠内保持一定的酸度,使食入的铁呈可溶状态以利小肠吸收。现在进一步认识到维生素C还可与铁形成一种特殊的结合形式,结合后的铁特别便于小肠黏膜的吸收。

抗酸药如甲氰咪胍、丙谷胺、阿托品、溃疡平等,碱性药物如小苏打、胃舒平、氨茶碱、氢氧化铝、鞣酸蛋白等,则会影响铁的吸收,降低治疗效果,因此如有溃疡病并用抗酸剂时,需与铁剂错开时间服用。四环素类药物容易和铁形成螯合物影响吸收,也要避免合用;牛奶中含有较多的磷酸盐,影响铁的吸收。茶中含有鞣酸,影响铁剂吸收;咖啡也会与铁形成不溶性盐类而影响其吸收;一般服药一次可维持8~12小时,因此一天只需服药2次,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节目播出时间及方式:

每周二、周五下午3:

00至3:

30,请收听麻城人民广播电台FM105.1兆赫《健康大讲堂》节目。

或是关注“健康麻城发布”微信平台,健康麻城发布——聚焦麻城——微直播——广播电台,在手机上就能收听。

节目收听过程中,听友们还可通过热线电话和短信平台现场参与互动。

热线电话:

0713-2953342

短信平台:

15807251234

END

来源:麻城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李桦

编审:李小龙戴江红

投稿邮箱:356673057@qq.com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jkmcfb

关爱健康|你我同行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