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形成
人体血液里,红血球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黄色的色素,这就是“胆红素”(不是红色的)。胆红素在进入肝脏后,合成另外一种物质。
这种物质进入肠道后,通过肠道蠕动随大便排出,这就是便便是黄色的原因。少量物质会通过小便排出,这就是尿尿是黄色的原因。
胆红素分解过程
刚出生的宝宝,因为之前一直呆在子宫这个无氧环境里,身体里红细胞更多,红细胞的代谢更快,好用来载氧。红细胞越多,生成的胆红素越多,宝宝身体里的胆红素甚至是我们大人的2-3倍。
但出生以后,宝宝肝脏还没成熟,肠蠕动也不是特别有力,胆红素的排出效率就很低,有不少留在了血液里,这就让皮肤看上去黄黄的。
大部分新生儿都有黄疸,通常出现在宝宝生命的第一周。根据统计,得黄疸的男孩多于女孩。早产儿多于足月宝宝。
这种黄色先从血液最集中的脸部开始,随着血液里胆红素越来越多,会从“脸→躯干→四肢、眼睛变黄”来扩散。
等到几周后,宝宝能吃的奶量多了,身体排泄胆红素的能力强了,黄色会从“四肢、眼睛→躯干→脸”退黄。
大部分黄疸宝宝都属于“生理性黄疸”,会在1~2周内消退。也有很多宝宝会持续1个半月,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甚至可能持续几个月就会消失,也不会引起什么问题。
在比较罕见的情况下(母子血型不合、感染、早产、肝脏问题等),当胆红素生成得过快,或者当肝脏反应过慢的时候,胆红素急剧上升,就比较危险(病理性黄疸)。如果进入脑细胞,造成胆红素脑病,就会对宝宝造成严重的伤害。
所以,把宝宝带回家以后,要经常观察宝宝的皮肤。
有不少家庭,宝宝呆的屋里光线比较暗,家人不容易发现宝宝皮肤发黄,很多时候是探访的亲戚朋友发现宝宝有黄疸。所以,要经常在自然光下,观察宝宝的皮肤有没有发黄。
应对黄疸的办法
明白了黄疸的原理,再来看看之前的土偏方,是不是就觉得搞笑了,不管孕期你吃了什么,对宝宝出生时肝脏发育是很难有直接作用的。给宝宝喝水、喝葡萄糖,甚至喝大黄水,只会增加尿量,但黄疸主要是从便便里出来的,宝宝的胃只有那么大一点,被水装满了,喝奶的量就会减少,生成的便便少了,排的胆红素就更少,反而加重黄疸。
我们应该做的护理方法,是下面这些。
一、生理性黄疸
如果胆红素水平是在出生后的二、三、四天缓慢上升,那么宝宝很可能是正常的生理性黄疸,通常是无害的。
1、多喝奶多排泄:
对付生理性黄疸,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喝奶多排泄,每2个小时喂1次。妈妈可以在白天每隔2个小时左右喂哺一次,晚上4~5小时哺乳一次,将一天24小时的哺乳的次数至少达到8至12次。
黄疸宝宝容易嗜睡,吃起奶来也没多大劲头。如果宝宝嗜睡或者吸乳乏力,可以唤醒宝宝,鼓励宝宝吃母乳的时间更长、更频繁。
2、不用停母乳:
妈妈们应该尽可能多地哺乳新生婴儿。
有的医生会建议暂停24~48小时的母乳喂养,给孩子喝配方奶粉,以观察是否会降低胆红素的水平;而有的医生则建议继续哺乳,甚至主张增加喂奶的次数,两种做法都能让婴儿有所好转。
3、适当晒太阳:
有的医生会建议多晒太阳,因为某些特殊波长的蓝光,可以高效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但注意新生儿最好不要出屋,可以在窗下晒,如果要给6个月以下的宝宝晒太阳,最好在早上11点以前或者下午4点以后,但也不能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二、病理性黄疸:
对这种黄疸,家长能做的,就是及时发现这种不好的苗头,然后果断交给医生医治。如果宝宝出现了下面这几种情况,就要特别注意了:
宝宝在出生后第一天及第二天的胆红素水平偏高。
宝宝在短期内(如一两天之内)胆红素含量上升很快,宝宝很快从面部黄色变成全身黄色。
出生后的24小时内,黄疸持久不退、或者消退后又再出现、或者黄疸加重。
母亲是O型血,父亲是A型、B型或AB型血;母亲是Rh阴性血,宝宝是Rh阳性血,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宝宝手心及脚底心的皮肤呈黄色。
宝宝黄疸为暗黄色,大便颜色偏浅或白陶土色。
宝宝发出尖锐的哭声
你的宝宝似乎无精打采或生病,或很难唤醒。
申明: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请私信删除!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