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 “不正经” 老师的教育方法,啪啪打脸鸡娃式教育 这位 “不正经” 老师的教育方法,啪啪打脸鸡娃式教育这位 “不正经” 老师的教育方法,啪啪打脸鸡娃式教育

这位 “不正经” 老师的教育方法,啪啪打脸鸡娃式教育

成长一个孩子,

幸福一个家庭,

今日优选

影响一个社会。

为什么这里不是你的家乡?

因为我出生在那里,因为我的家人们都在那,因为我喜欢那里,因为我的爷爷葬在那里。

我还爱着我的祖国,我的家乡,但我已经忘记如何用母语说“祖国”了。

这群孩子年龄在12-14岁,分别来自土耳其,保加利亚,摩洛哥,俄罗斯,意大利……因为要远离战争,因为被迫害,因为无法糊口,因为想找到一个可以让全家人更好生活的应许之地,他们跟随父母来到了德国施塔特阿伦多夫。纳粹时期,这里曾经拥有过很多集中营,被占领国家的公民被送到这里的工厂里制造军火。现在,这里成了一个移民聚集地。

巴赫曼先生是这群孩子的老师。

他好像无所不能,教数学,教德语,教音乐,他用细腻入微的心思和坦诚质朴的沟通方式收获了这群孩子们的崇拜。

他用自己的方式鼓励着这群背井离乡的孩子们,让他们在被迫使用陌生的语言学习生活,被迫融入这个陌生环境的时候可以收获一些温暖。

纪录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在长达217分钟时间里,讲述了一场爱的教育。

这注定不是一群好带的孩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性格,不同程度的语言水平。

冲突客观存在。

但因为有巴赫曼先生的付出和耐心,那些粗粝的、尖锐的、无法融合的问题,偏见,歧视,就这样缓缓流淌而去。

浮躁的男孩子无法静下心来垒起石头,巴赫曼先生始终相信他可以做到,他最终也真的做到了。

巴赫曼先生在课堂上唱起了一首歌,关于两个相爱的男孩子。孩子们并不理解,一个女孩始终强调男孩和男孩,女孩和女孩的爱情是“恶心”的。

巴赫曼先生既没有赞同她的观点,也没有批评她的想法,而是一直在询问她,为什么觉得恶心?是因为什么事件,还是有其他人告诉她这样恶心?

巴赫曼先生说,他也有男性朋友喜欢男人,女性朋友喜欢女人,但他们都是他的朋友,他们和我们都一样,只是普通人,他们也像普通人一样相爱。

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改变整个世界?无数像巴赫曼先生这样的老师,用爱和包容给了未来一个答案。

季节更替,年复一年。巴赫曼先生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转眼自己也到了退休的年纪。他教过的学生,也成为了学校的老师。

“这些分数它只是暂时的,它并不是真正的你们。你们与它截然不同,分数根本无法代表你们,它只是某一瞬间的影像,记录了像数学英语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更加重要的是,你们都是很棒的孩子和年轻人。”——孩子们毕业了,最后一堂课上,巴赫曼先生这样对他们说。

未来的路在哪里?他们会过上怎样的人生?拥有怎样的三观?也许不会在短短2年时间里决定什么。那些背井离乡,那些孤独和忧愁,那些痛苦和分离,那些他们年幼时懂或不懂的故事,也许在巴赫曼先生这里,找到了一丝慰藉。不是成为谁,不是考出什么样的分数,不是优越感,而是爱与真心,坦诚与交流。

每一次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交流,每一个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梦想,每一次真诚而郑重的嘱托,都是巴赫曼先生这样的老师为改变这个世界和未来,做出的微小而壮观的贡献。

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寒门也能出贵子

纪录片的故事,发生在施塔特阿伦多夫,一个遍地是移民的德国小城镇。

巴赫曼先生,是当地的一名小学班主任,兼德语、数学和音乐老师。

班里的学生,来自土耳其、俄罗斯、保加利亚等12个不同国家。

他们中,有的是出生在德国的移民二代,有的受到难民潮的席卷,跟随父母搬来这里谋生,家境相对都比较困难。

除了宗教信仰、语言文化上存在差异,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也导致每个孩子的基础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再加上,他们大多处在12~14岁,正是青春叛逆、不服管教的年纪,给巴赫曼老师带来了不少的挑战。

由于出身贫寒,班里学生没啥机会上校外培训班,成绩好坏全看课堂上的吸收情况。

所以,巴赫曼老师就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听得懂、学得会。

数学课上,他把做了记号的乒乓球放进袋子里,让学生排着队抽取,让他们理解什么是运气、什么是概率。

语文课上,他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们讲解德语中的高频词、语法和写作。

讲到关键情节时,还会邀请大家一起来讨论下,接下来的故事该怎么发展。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富有趣味性又容易理解,还锻炼了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为了让大家学好德语,巴赫曼还会在自习课上,带着全班学生一起读书。

他不会限制或规定书目,无论奇幻小说还是校园漫画,只要感兴趣,都可以拿来读。

大家还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坐在座位上、沙发上、桌子上……甚至钻到桌子底下读,都没问题。

因为他知道,

只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让孩子们受益一生。

身处“小升初”的岔道口,巴赫曼老师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帮学生们提高成绩。

得知有些孩子英语基础差,在考试中只拿了6分(德国考试是6分制,1分最好,6分最差),巴赫曼特地向英语老师说明情况,给他们申请了重考一次的机会。

他还提议让成绩好的学生“一帮一”,帮成绩差的学生再学一遍单词。

但没想到的是,有个叫Jamie的学生提出异议。

在他看来,大家都是一起学习英语的,如果有些人当时没学好,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不应该让别人去辅导。

虽然不认同Jamie的观点,但巴赫曼并没有批评或命令他,而是耐心地解释了这些孩子为啥考不好。

比如,Hasan、Stefi、Mattia来德国不到一年,好不容易从德语培训班毕业,才刚加入这个班级。

而在此之前,他们都生活在其他国家,既不会德语也不会英语,不可能立马赶上大家。

所以,应该享有一次“豁免权”,也应该得到大家的帮助。

为了鼓励这些孩子迎头赶上,巴赫曼还让拥有过类似经历的

Ayman

,给大家分享学习经验。

原来,Ayman刚来德国时因为语言不通,经常遭到其他孩子的排挤和取笑,在人际交往上遇到很多问题。

进入学校后,又因为要同时学习两门语言,一度觉得非常难熬。

直到学会了德语,他才慢慢感觉到,自己被这座城市所接纳。

如今,Ayman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将被保送到文理中学(相当于我们的重点中学)去读书。

能力比成绩更重要

一个多文化的课堂,培养了孩子的三项重要能力

施塔特阿伦多夫,一个有着复杂的排斥和融合外国人历史的德国城市。

仅仅是在巴赫曼任教的这个班级,学生就来自12个国家,

有的是出生在德国的移民二代,有的是不久前才跟随父母搬来的,德语都不会说几句甚至根本听不懂。

先别说语言、文化、宗教信仰截然不同,就连孩子们的学习进度都相差甚远。再加上这群学生都处于12-14岁这么敏感的青春期,矛盾与冲突随时一触即发,这对任何一个老师来说都是莫大的挑战。

但是巴赫曼先生,永远都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照顾到每一位孩子的情绪,并且引导他们怎么正确处理问题。

一个多文化的课堂,必然会催生很多关于历史、社会、宗教、文化、性别等话题的讨论,巴赫曼都坚持一个原则:

敞开自我,畅快表达,不仅自己不会带着预设立场去评判,也鼓励学生们彼此相互交流、理解与包容。

所以你会看到,在巴赫曼的课堂上,无论是阅读课、写作课还是音乐课,看起来都非常地轻松自由,学生们可以坐在教室里的任何一个角落、以自己最舒适的方式安静看书,老师会带着孩子即兴表演,弹琴、唱歌、组乐队......

看似散漫无序,内容轻松简单,但是恰恰

抓住了孩子个性成长的三项重要能力——表达,尊重、辩论。

1、表达,让孩子能够不断地探索自我。

他会鼓励内向的孩子勇敢地站在讲台上展示和描述自己手抄报的故事,慢慢地引导学生探寻自己的创作意图;

他会坐下来仔细聆听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的畅想,还不忘确定孩子对所选择的职业是否了解。

2、尊重,让孩子之间有了交流的基础,

也有了平等和包容的可能。

在巴赫曼的课堂,你不会因为迟到或者学习差受到批评,但如果你在同学发言时插话或者开小差,对不起,你会被大声呵斥并且请出教室。

在孩子表达、演讲时,德语标不标准不重要,语法和单词是否正确表达也不是那么的重要,巴赫曼先生最看重的是学生们能否学会尊重他人,认真聆听。

3、辩论激发孩子思考,不断接近问题的内核、

事实的真相,从而更好地共情他人,提升自我。

课堂上,巴赫曼非常支持学生们针对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你经常会看见几个孩子各抒己见,争论到最后,有孩子甚至会说:“我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先不论对错,我惊讶于一个小学生能有如此坚定的立场和独立的价值观。

人生不是一张答卷

与咱们国内类似,德国的“小升初”也有分流制度。

所有从小学毕业的孩子,主要面临着三种教育选择:

文理中学

(Gymnasium)、

专科中学

(Realschule)、

职业中学

(Hauptschule)。

其中,

文理中学

的毕业生大多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职业中学

也叫普通中学,以职业教育为主,偏重实务与实操,毕业后进入学徒培训体系,进而走向社会从事手工业、制造业等工作。

专科中学

是一种介于文理中学和职业中学之间的学校,既有相对浅显的学科课程,又有强调实用性的职业课程。结业后,

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参加职业培训,或通过深造就读大学。

(P.S.现在除了文理中学、专科中学、职业中学之外,还有一种叫

Gesamtschule

的综合类学校,囊括了以上三种教育方向。)

换句话说,这个阶段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孩子们未来的人生选择,是进入大学还是走向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没有一锤定音的升学考试,将来就读哪种中学,主要取决于学生平时的

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测验成绩

,并由老师给出综合评级。

所以,在巴赫曼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背后,他和学生们也要面对升学带来的焦虑和压力。

为了让孩子们做出更好的选择,他会耐心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想法,再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帮助,而不是一味地打鸡血、冲文理。

比如,有个叫Anastasia女生,成绩很好,本来应该去读文理中学。

但由于抗压能力不强,只要有一次考得不如别人,就会陷入自我怀疑,所以她自己宁愿去读专科。

对此,巴赫曼老师并没有固执己见。

他先是表示理解女生的感受,然后建议她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试着为自己学习看看。

最后,Anastasia终于改变想法,去读了文理中学。

刚移民到德国的Stefi,学习成绩不太好,梦想着能成为一名歌手。

但由于生活捉襟见肘,家里又有四个孩子需要养活,她的父亲不支持这种“不切实际”的梦想。

得知这种情况后,巴赫曼老师选择支持Stefi。

但他并没有强行说服家长,而是拿起吉他为女生伴奏,让Stefi在父亲面前一展歌喉。

终于,她的父亲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并转变了自己的看法。

还有一位叫Hasan的男生(就是前文说不想结婚的那位

),非常擅长打拳击,还在两次比赛中拿过冠军。

但他的成绩一直不太稳定,稍不留神就可能要去读职业中学。

为此,巴赫曼老师经常找Hasan谈话,希望他暂时减少训练时间,多在数学和阅读上下功夫。

后来,Hasan突发奇想,想去做理发师学徒。

得知此事后,巴赫曼老师也没有一味否定这种想法,而是劝他先去了解下这种职业,再做决定。

看到这里,你们一定觉得巴赫曼老师博学多才,又懂得鼓励和尊重学生,天生就适合做老师。

事实上,并非如此。

他一开始在大学里读的是社会学,因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才在毕业前转到了师范。

而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他一直都很排斥老师这份工作。

在巴赫曼看来,学校里有太多的教条、太多的不自由。

他不想像自己小时候的老师那样,为了不让学生们闯祸,就强行给他们套上“枷锁”,但现实中又不得不这么做。

更痛苦的是,他发现自己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改变教育现状,无法培养出那种特别优秀的学生。

为此,巴赫曼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就想过要离开教师行业。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那些日复一日灌输的教条,其实只占教师工作的十分之一,而剩下的部分才是有意义的,也是老师和孩子们能在其中有所收获的……

这些反思和感悟,也让巴赫曼老师重新找回了教育的方向。

升学考试固然重要,但它并不能定义一个孩子的全部。

因为人生本就不是一张考卷,哪里又有什么标准答案呢?

正如纪录片最后,他对学生们说的——

这些成绩、这些分数只是暂时的,它无法代表真实的你们,它只是一瞬间的影像,记录了像数学、英语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而更加重要的是,你们都是很棒的年轻人,要继续坚守这份纯真。

教育的终极目标,也不是培养一个个的社会成功人士。

因为,连我们自己可能也想不明白,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成功。

相比学历、职业和收入,

我们更希望孩子能拥有丰富的思想、健康的体魄和纯良的品质。

而这些,才是一个人不可被剥夺的宝贵财富。

我的教师工作中

剩下的十分之九才是有意义的

有人可能会说,巴赫曼简直就是天生的教育家。

耐心又贴心,永远以人为本、以孩为师,

关注所有学生的情绪并记住很多细节;

还懂得寓教于音乐,

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讲解作文/阅读/语法/生词,增添乐趣,便于理解;

严慈相济又因材施教。会针对个人情况跟学生及其家长商讨升学计划:

对于进步较大的学生,即使手抄报的故事和配图没有那么完美,他都会适当给高分,以示鼓励;对于不太自信、不敢开口表达的孩子,他会建议学生最好能一直跟不同的人一组,完成小组作业......

但其实巴赫曼先生是学社会学的,一开始选择做老师,仅仅是因为家庭需要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养家糊口。

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其实他都很排斥老师这个身份,因为他觉得自己每天的工作没有意义,也不能改变什么。每天只是给孩子灌输那些教条,为了不让孩子们闯祸,强行给他们套上了枷锁,自己在做的这些事情恰恰就是当年自己还是学生时所反感、厌恶的。

当自己感觉到无法培养出多么优秀的、独特的孩子,内心就会陷入无尽的挣扎,煎熬。

40多岁的时候,他有想过离开学校,挣脱这样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去往更加自由开阔的地方施展拳脚。

这种生活突然在某一天出现了裂缝,

他突然意识到,那些日复一日灌输的教条,其实只占了教师工作的十分之一,剩下的这些,才是有意义的,

比如说孩子们的梦想、成长、兴趣、性格培养、能力提升等等,这些都远远大于自己教授的知识以及试卷上的成绩。

有时候我感到不满意,觉得该给孩子们严格一点,敦促他们多学一些数学、德语时,我会被这种念头侵入,感到很难受。

因为我不是在与孩子们携手并进,而是在打压他们,让他们将知识强吞下去,最后什么效果都没有。有时候又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不可能让他们一直在玩耍。

纪录片的最后,决定孩子上什么中学的评定结果出来了,孩子们的小学生涯也到了最后一天,巴赫曼先生给孩子们的毕业寄语令人动容:

这些成绩只是暂时的,它不是真正的你们,分数无法代表你们,它只是一瞬间的影像,记录了像数学、英语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更加重要的是,你们都是很棒的孩子和年轻人。

这让我想起了,哈佛大学前校长鲁登斯坦曾说: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不断地、随时随地地、快速高效地学习。那种依靠在学校时学到的知识就可以应付一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尤其在如今充满焦虑和不确定性的当下,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

不仅要关注冰山上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孩子那些藏在冰山下的「能力」与「品格」。

说说:

虽然,国情不同,我们不可能照搬德国的教育模式,但抛开这些,从根本上看,孩子所必需的底层能力是相同和相通的,比如丰富的思想、健康的体魄和纯良的品质,即使、特别是越来越全球化的当下。

其实,道理,我们都懂,只是我们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养出这样理想的孩子。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单纯追求学历、成绩这条看上去“比较靠谱”的成功之路。明知道不是最好的选择,也只能不知疲倦地“鸡娃”。

放在养娃这一问题上,当我们不知道做什么才能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时,与其焦虑、病急乱投医,不如脚踏实地带着孩子过好每一天。好好吃饭、积极锻炼身体;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预习复习一个不落(学业成就也是过程理性的一个方面);在家看书、出门探索世界......

而当我们带着孩子认真过日子,他们也会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如此,他们的人生,无论走哪条路,应该都错不了。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