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022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土豆丝、土豆片、土豆泥、薯片、薯条,这些十分亲民且美味的食物,相信我们大部分人都吃过。
你知道吃土豆有什么好处和坏处,需要注意什么吗?
自从明朝末年,土豆传入中国后,它超强的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广泛存在于我国大多数地区,而葡萄牙、德国、俄罗斯等国甚至以土豆为主食。
从上个世纪至今,土豆是人们饮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世界第四大消费作物。
作为果腹神器,土豆的卡路里很低,一个中等大小的烤土豆差不多只有110卡路里的热量。其次,土豆是维生素C、维生素B6、锰、磷、烟酸和泛酸的良好来源。
研究显示,
土豆中含有的维生素C是苹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的10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认为,土豆可以用于预防或延缓某些类型的细胞损伤,还可以助消化、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压。而土豆中富含的钾能够帮助血管适度扩张,让心脏和大脑获取充足的血液。
维持脑功能和神经健康
土豆中的维生素
对于维持神经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马里兰大学的医学研究中心表示,维生素B6有助于产生让人快乐的化学物质,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很多人吃土豆的时候感到开心、认为自己喜欢吃土豆,这都是有原因的。不过,很多年轻人热衷的炸薯条,其实并不健康。它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2017年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每周吃两次炸土豆的人有更高的死亡风险
这项研究调查了4400位45岁至79岁之间的中老年人马铃薯摄入量。到八年研究结束时,已有236人死亡。研究人员发现,那些爱吃炸土豆的人(炸薯条、油炸小土豆等)的死亡率是不经常吃炸土豆者的
以上。
降低癌症风险
2017年《营养生物化学杂志》发表的研究发现,食用紫色土豆可能会降低结肠癌的风险。紫色土豆具有很高的抗氧化剂和抗炎特性,可降低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体内炎症水平或癌症因子增高的时候,IL-6会增加)。
这项实验选取了三组采用不同饮食的猪(猪的消化系统与人类相似),给其中一组猪添加了紫色土豆。在研究结束时,吃紫色土豆的猪的IL-6水平比其他组低六倍。
促进消化
土豆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能够帮助人们维持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保持大脑和人体正常运转的需要。除了富含碳水化合物以外,土豆的高纤维含量也能促进消化过程。
但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在哪里都适用。
由于土豆中不含脂肪,蛋白质含量也很少,土豆中45%的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土豆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让人体快速消化,同时让人保持高血糖水平。
饥饿的时候吃土豆,能快速让人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但很容易造成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血糖水平超过人的正常需要。
血糖水平的激增会让人产生更多的胰岛素,产生更多快乐的感觉。但是食用碳水化合物使血糖骤然升高,不利于血糖控制。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水平的骤然升高又会带来
胰岛素抵抗、大脑炎症和血管损伤
,从而阻碍神经传导,诱导产生更多的TAU蛋白,影响大脑健康。
大家都知道
阿尔茨海默症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医学界又把阿尔茨海默症戏称为“
3型糖尿病
”。因为长期高血糖水平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诱发大脑炎症,损害血管的功能,这些都是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因素。
2017年,澳大利亚的AndrewFlindersTaylor因为吃土豆吃出名了。这名男子在一年内只吃土豆,其他什么东西都没吃。一年内,他的体重减掉了117磅(106.14斤)。当地很多人都开始效仿他的做法,以达到减肥目的。
但是,几乎没有营养学家会赞同这样的饮食结构。因为人无法从单一的食物中获取人体必须的20余种氨基酸和30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更别说土豆中几乎不含蛋白质和脂肪,长期不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人的能量水平会大大降低、免疫系统大幅度削弱、失去一定程度的肌肉组织。
AndrewFlindersTaylor
在采用纯土豆饮食前,他看起来很精神,肌肉和脂肪组织也很发达,但坚持一年只吃土豆后,能明显看到他的手臂和腹部肌肉萎缩了,手臂甚至没有肌肉曲线。对于正常体重的人来说,如果坚持一段时间只吃土豆,肌肉的退化程度可能让你很快就没有力气走路了。
助消化、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压、预防癌症,
还可以用于预防或延缓某些类型的细胞损伤,
帮助血管适度扩张,让心脏和大脑获取充足的血液。
不过,健康、合理的膳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保持在45%左右,最多不应该超过50-60%。过度食用土豆的坏处是碳水化合物带来的血糖异常,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
更科学的饮食方法是将土豆和其他食物搭配食用,在饮食中增加绿色蔬菜和肉类、蛋白质的比例。
未名脑脑说
吃土豆的时候记得搭配其他食物,不要只吃土豆。
长期的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不仅会引发血糖异常,让人更容易疲惫、消沉,还很容易导致肥胖和情绪问题。
拓展阅读
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老年痴呆?
1种简单安全的好办法,解决便秘问题困扰
胆固醇越低越好吗?它和老年痴呆有什么关系
长期招聘作者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文章仅作为信息分享,不可用于任何诊断或治疗目的,如有需要请咨询相应专科医生。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喜欢我们?点个
,转发给家人和朋友看看~~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4-03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