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养蛴螬 增收又环保——太和一合作社试养大获成功 秸秆养蛴螬 增收又环保——太和一合作社试养大获成功秸秆养蛴螬 增收又环保——太和一合作社试养大获成功

秸秆养蛴螬 增收又环保——太和一合作社试养大获成功

近日,笔者来到太和县洪山镇晓梅种植专业合作社,正赶上村民刘兴俊来合作社订购200斤蛴螬。

“看到去年我们村不少人养蛴螬挣了钱,今年我也想试试。”刘兴俊告诉笔者,秸秆、烂菜叶、厨余垃圾等有机垃圾,都是饲养蛴螬的好原料。今年午收,他准备将田间的秸秆拉回家,用来养蛴螬,既能保护环境,还节省了成本。

要说养蛴螬,还得从合作社负责人李晓梅说起。2010年之前,李晓梅一直在天津务工,后来响应太和县“凤还巢”创业号召,她回到家乡,流转土地700多亩,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了增加收益,午秋两季,李晓梅将田间秸秆收储起来,卖给养殖户。可2012年夏季的一场大雨,让合作社存储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全都失去了作为饲料的价值,日渐腐烂的秸秆,让李晓梅一季子的辛苦打了水漂。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一段时间后,她偶然发现浸泡后的秸秆里爬满了一种白胖肉虫。经网上查询发现,这种虫学名蛴螬,有药用价值,还有人专门收购。

“听收购的人说,蛴螬的价格可不低。”李晓梅说,当时她就觉得这是个商机。

由于没有经验和养殖技术,李晓梅就搭了一个10米长、6米宽的棚子研究如何养蛴螬。“为了防止幼虫钻地,我尝试了打水泥地;为了防止成虫飞走,我盖上了网子;为了应对雨水过多,我又搭了塑料棚……”李晓梅说,经过多年的试验,如今,她已经总结出一套完整成熟的养殖技术。

李晓梅告诉笔者,饲养蛴螬很容易,将粉碎的秸秆加水发酵一个星期,就能变成蛴螬的“口粮”。一亩地的大棚大约投入200斤蛴螬种苗,按一斤蛴螬消耗20斤秸秆计算,一个大棚可消耗农作物秸秆4000斤。

“每年6月初,蛴螬成虫便开始繁殖,一个大棚每10天可繁殖400至500斤幼虫。”李晓梅说,蛴螬可一直繁殖到11月底,一个大棚总共可产出幼虫8000多斤。按每斤5元鲜蛴螬的回收价计算,一个大棚年销售额至少4万元。

“因为蛴螬可留种繁殖,所以购置蛴螬种属一次性投入,扣除第一年的6000元蛴螬种钱,一亩蛴螬一年能收入3万多元。”李晓梅说,除此之外,蛴螬幼虫产生的虫粪,也是很好的养料,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

“去年,我在田地上直接养蛴螬的试验大获成功,因此今年准备扩大规模发展到20亩。”

李晓梅说,最近她不仅要收储秸秆,还打算尝试用蘑菇种植大户丢弃的菌包养蛴螬,实现废物再利用,也为减少环境污染出份力。

(杨燕史浩然)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