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俗称鸡乸虫。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和腐食性三类。其中,植食性蛴螬食性广泛,会为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尤其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和幼苗。但同时,特定种类的蛴螬可入药,为人类所用。
蛴螬为害花生,使花生大大减产
一、详细外形特征
蛴螬体肥大,弯曲呈C型,颜色多为乳白色,少数呈黄白色。头大而圆,呈黄褐色,
显著但
腹部肿胀
。体壁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刚毛的数量常为分种的重要依据,如
大黑鳃金龟
的幼虫具3对刚毛,而黄褐丽金龟的幼虫具5对刚毛。蛴螬还具胸足3对,后足较长。腹部分为10节,第10节为
,臀节上生刺毛,其数目多少和排列方式也是分种的重要特征。
弯曲成C型的幼虫蛴螬
有些蛴螬能有人的手掌那么大
二、生活习性
蛴螬1-2年发生1代,幼虫和成虫均在土中越冬。蛴螬有假死性和负
趋光性
,白天藏在土中,晚上8-9时进行取食等的活动;并对未
有趋向性,喜欢生活在甘蔗、番薯等肥根类植物的种植地里。蛴螬始终在地下活动,因此与土壤温湿度密切相关——当10厘米土温达5℃时,开始上升土表;13-18℃时活动最盛;23℃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至秋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移向土壤上层。
温度适宜时,蛴螬会在较浅的土层活动
三、发生规律及危害特征
成虫交配后10-15天会产卵于松软湿润的土壤内,以水浇地最多,每头雌虫可产卵100粒左右。蛴螬年生代数则因种、因地而异,
一般1年1代,再
2-3年1代,长者5-6年1代。
春秋两季
对果园
、幼苗及其他作物的为害最重。蛴螬会咬食幼苗的嫩茎,钻孔薯芋类的块根。当植株枯黄而死时,又转移到别的植株继续为害。此外,蛴螬造成的伤口还会诱发各种病害,可见其危害性之大,堪称
世界性的
地下主要害虫
蛴螬喜钻孔土豆等的块根
四、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实行水旱轮作,适时灌水,精耕细作。及时镇压土壤,清除田间杂草,
并跟犁拾虫。发生严重的地区,秋冬翻地时可把越冬幼虫翻到地表使其风干、冻死或被
捕食。同时,应避免使用未
腐熟的
有机肥料,以防招引成虫前来产卵。
(二)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茶色食虫虻、金龟子黑土蜂、
白僵菌
等的自然天敌。
茶色食虫虻等是蛴螬的自然天敌
(三)物理防治
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置
黑光灯
诱杀成虫,以减少蛴螬的发生数量。
(四)化学防治
1、药剂处理土壤。用50%的
辛硫磷
乳油每亩200-250克,加水10倍后喷于25-30千克的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或将该毒土撤于种沟、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用2%的
甲基异柳磷
粉每亩2-3千克拌细土25-30千克制成毒土;用3%的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的吠哺丹颗粒剂、5%的辛硫磷颗粒剂或5%的
地亚农
颗粒剂,每亩2.5-3千克处理土壤。
2、药剂拌种。用50%的辛硫磷、50%的
对硫磷
或20%的异柳磷药剂与水和种子按1:30:400-500的比例拌种。用25%的辛硫磷胶囊剂或25%的对硫磷胶囊剂等有机磷药剂或用种子重量2%的35%克百威种衣剂包衣,还可兼治其他的
地下害虫
、毒饵诱杀。
每亩地用25%的对硫磷或辛硫磷胶囊剂150-200克拌谷子等饵料5千克,或50%的对硫磷、50%的辛硫磷乳油50-100克拌饵料3-4千克,撒于种沟中,亦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五、食用、药用价值
食用价值
腐烂木桩内常有蛴螬,
多以腐木中的
有机物为食,较为干净
。可取腐烂木桩内的蛴螬,用清水冲洗后沥干水分,直接放入滚油内,几秒即可捞出,香味浓郁,蛋白质丰富。野外生存状态下可生吃,并无异味,能较好地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
蛴螬可制成美味佳肴
药用价值
可治小儿
脐疮——
用蛴螬研末敷涂,数次可愈。
小儿唇紧——用蛴螬研末,猪油调搽。
丹毒——用蛴螬捣烂敷涂。
痈疽痔漏——用蛴螬研末敷涂,每日一次。
断酒不饮——用蛴螬研末,酒送服。
翳障——
用蛴螬捣取滇,滴眼中。
改自网络,如有侵权,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4-03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