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乡村纪行”系列原创作品:
行走在丽水的美丽乡村,带你体会乡村变迁,领略丽水乡村自然之美、生态之美、质朴之美,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并了解丽水,欣赏并珍惜它!
美丽丽水
坐标:
稠门村,隶属缙云县大源镇,座落在缙云东南方向,西距缙云县城30公里,距大源镇3.3公里,县城至大源镇公路(金寮线)穿村而过。海拔约420米,面积12.1平方公里,1540户,3560人,全部姓李,是全省纯单姓的大村落之一。
有一年春节的时候,朋友送来一袋馒头,冷藏在冰箱里,吃的时候拿几个蒸一下,热气腾腾的馒头出炉,浓香四溢,咬一口,富有嚼劲,回味甘甜,于是一直记得这种与众不同的馒头味道。后来才知道这就是缙云南乡的馒头,叫“米酵馒头”,加工方法非常独特。
听说周末稠门村做馒头,于是就赶过去了。
小小馒头承载着敬意和祝福
当我们到达稠门村的时候,文化礼堂前的大街上已经非常热闹,热心的村民带着我们来到一座四合院,院子里人来人往,欢声笑语,许多妇女揉面的揉面,烧火的烧火,做馒头的做馒头,还有一些年轻人也在里里外外的传递着器物,厨房里热气腾腾,几个有经验的男子管理着垒的高高的笼屉,掌握着火候……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一会儿工夫,一批热腾腾的馒头出笼了,大伙一阵忙碌。吃着香甜的馒头,村里一位叫李志远的年轻人告诉我们,这种馒头是缙云南乡一带特有的,以前只有在腊月二十五“馒头日”这一天,才会家家户户出现集体蒸馒头的情况,那一天是孩子们最幸福快乐的日子,也是他们长大后深藏的记忆。
旁边的妇女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馒头看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呢,蒸出好馒头,与时间、力气、气温、火候、经验都息息相关,一个环节没掌握好,馒头的品质就出问题了。
酵水的制作是一种很传统的手艺,要提前三天开始准备,用大米熬成粥再加入白芍、米粬等混合发酵而成,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加上温度、时间的配合才能完美。揉面要软硬适中,发面程度也要掌握合适。
昨天因为天气暖和,面粉发酵比较快,大家是连夜开始干活的,一夜都没睡呢,还有几个准备酵水的人,已经几夜没睡好啦。
村民主任也在院子里忙碌着,他告诉我们,村里的青年大多在外地经商,工作,平常只有一些老人留守,去年重阳节,年轻人想着给村里的老人尽点心意,就自发集资,张罗着给老人过节,他们村两委大力支持,全村人一起动手,用了1600斤面粉做成馒头分送给老人。
大家都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所以今年重阳来临,年轻人再次筹集了资金,今年共用了1800斤面粉做馒头,分四个点在制作,村里老老少少都自发来帮忙。
稠门村是缙云有名的长寿村。
村里长寿老人有很多,90岁以上老人有31位,80岁以上的有138位,70岁以上老人就有456位,馒头做好后,都会给他们送上一大袋馒头,表达敬意,尽点孝心。
九月九话重阳
馒头虽小,
却承载着敬意和祝福,
这不仅仅是给老人发几个馒头,
表达的更是一份浓浓的乡愁,乡情,乡味……
范子莲老人,今年100岁,曾经是我党地下交通员,其丈夫及几个兄弟都是缙云最有名的老革命,曾经参加游击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两位老人告诉我,他们一个94岁,一个90岁了。
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还是村里的革命历史义务讲解员
老人说“我92了”,其实她今年已经96岁了。
千年古村镶嵌在山水之间
缙云县稠门村,是浙江省中南部括苍山脉北麓山区的一个村落,村西的稠门岭是分水岭,岭以西的溪水先流入溶溪,后流入好溪,再流入瓯江,岭以东的溪水先流入永安溪,再流入灵江。站在稠门岭上,稠门村就坐落于岭下的小盆地中,初秋的一场雨,让村庄笼罩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
村里的年轻人引导着前来采风的摄影爱好者到村中各处拍摄,希望能把家乡的美妙之处让更多人知道。
李志远带着我们穿行在迂回婉转的墙弄里,他介绍,先辈们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大部分是以四合院的格式进行建造,现在村里还有大约70多座四合院,其中规模较大、结构完整的四合院20多处,村里人习惯把四合院的天井叫做“明堂”。
他带着我们来到一处“石子明堂”,据说这座院子在元朝就已建成,整幢院子共22间房,占地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偌大的天井(明堂)用几万颗大小均匀的石子铺就。
当我提出自己在村里转转看看时,李志远说,你会迷路的,我想也就一个村子而已,怎么可能迷路,结果出了四合院门就迷路了,七拐八弯的巷弄非常多,每一座黄泥墙木格窗的房子都似曾相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墙弄,深的让人有些无法琢磨,像个迷宫,再也不可能原路返回。
在和另外一个热心的年轻人李刚健聊天时,他告诉我,稠门村周边风景秀丽,有“稠门十景”之说,有时间可以多走走看看。他说,虽然村里盖了很多楼房,虽然很多四合院因为没有人居住而面临倒塌,但大家都看到了这种情况,正合计着如何将有价值的明堂保留、修复起来,因为这些老屋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稠门村世世代代的记忆,在将来必定是最有价值的遗产。
雕刻精美,富有喻意的木格窗
村中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迂回婉转的墙弄,修饰精致的房梁窗格,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散发着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印证着村落的辉煌。
李氏后裔
这个以李姓为主,有着近4000人口的村庄,历史悠久,宗族绵长。
李世民第十四代子孙李奋,是稠门的始祖
,于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搬迁至此,有着大唐皇族血统的李氏后裔,生活在这里,营田造舍,繁衍生息,耕读传家。
皇族血统
1100年来,
稠门村能人辈出,旧时进士秀才数不胜数,近代革命人物,文人墨客也是层出不穷。这里是缙云著名的革命老区村,有著名的“处属特委”和缙云县委驻地旧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看着村里老人满足的笑脸,
望着年轻人忙碌的身影,
看到的不仅仅是饱含温馨的孝心,
更看到了他们对家乡对亲人的眷恋,
不禁在想,
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村民,
更是村里的年轻人,
只有他们参与到乡村复兴中,村庄才有希望。
村在,人在,
宗祠在,族谱在,
更重要的是,
亲情在
,那么……
对于村庄来说,魂还在。
对于年轻人来说,根还在。
稠门村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了,他们办公司、开工厂、经商,以各种方式生活在各地,拼搏在他乡,虽然说离开故乡是一种选择,有的人为了生活,有的人为了追求。
但稠门村的年轻人是明智的,是清醒的,
他们没有义无反顾的往外冲,
他们心中装着故乡,装着亲人,
他们追求新的生活方式,
但他们没有放弃故土……
给百岁老人送爱心
董卿在《朗读者》中说
——“路”这个字是由足和各组成的,仿佛告诉我们,路在脚下,各自有各自的路。愿所有的人,前面有走的出去的世界,后面有回的去的家乡!
——董卿这是要告诉我们,不要怕,勇敢往前冲,你并不是无路可走,前后都可以走。
或许在不久的将
当年轻人在乡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
找到发挥才能的平台,
找到撷取财富的路子,
他们就不会走远,
不会离开……
责编:轻寒编辑:一村
目前7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24
04-09
04-17
04-06
04-08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