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故意气你,威胁你:别打骂、别讲道理,而是要…… 孩子故意气你,威胁你:别打骂、别讲道理,而是要……孩子故意气你,威胁你:别打骂、别讲道理,而是要……

孩子故意气你,威胁你:别打骂、别讲道理,而是要……

前两天,在知乎上看到妈妈的一条求助:

我批评孩子钢琴作业没练好,孩子怼回来一句“有本事你来呀”,我来不了,咋回她?”

求助一出,立刻就引发了200多万人的关注。

这种场景再正常不过,何止是上兴趣班,好像孩子一大,平时你让他干点什么,他都很容易叛逆和不配合,甚至会故意气你、威胁你:

“别看动画片啦,眼睛都受不了了。”

“那你凭啥天天看手机,这不公平?”

“冰激凌吃多了拉肚子,不能再吃了!”

“不给我吃冰淇淋,我晚上就不吃饭!”

“作业怎么还没做完,拖拖拉拉的”。

“要不是你做饭晚,我早写完了。”

鲁道夫·史坦纳曾经说:

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

儿童到了三岁正是一个活泼的阶段,刚学会走路不久的他一定是会经常运用并炫耀一番的。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正粗语对外界很好奇的阶段,什么东西看到了也会去逗一下。因为孩子不具备分辨能力。所以有些危险品就成了孩子健康的威胁。

许多地方都会成为孩子发生危险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积极预防,以防为主。下面说一个孩子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供家长参考预防。

点火器具(如:打火机,火柴)要锁在抽屉中;电取暖器要远离孩子,或加围栏;电器插座放置高处或加盖,使孩子不易碰到;电动玩具在给幼儿玩时,要检查其电路和电池的完好。

卫生间

不要将幼儿单独留在卫生间;在澡盆里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冷水和热水,大人要用手先试后,再给幼儿用;给婴儿洗澡时,考虑到婴儿体温与大人手掌温度有很大差异,婴儿比成人怕热,对寒冷的耐受性好,水温要在38度左右;冬天给孩子洗澡时,若放置取暖器,一定要注意安全。

家中暖瓶、饮水器放在孩子不易碰到之处;在厨房做饭菜时,人不离开或关上门,以防止孩子的突然闯入;点火用具,如打火机,火柴放在孩子不易取到之处;煤气不用时关掉总开关,以防孩子模仿点火;从微波炉中取出食物时,孩子不在周围或厨房;电饭煲等热容器当盛有热的食物时不放在地上和低处;电器插座放置高处或加盖,使孩子不易碰到。

不放点火器具;大人不在床上吸烟;电器插座放置高处或加盖,使孩子不易碰到。

这些地方本不危险,危险的是因为他有威胁孩子的事物,假若不想让孩子有过多的限制,也可以将危险品集中放置并上锁等等。然后孩子就可以在其他地方奔跑玩耍了。还有,除了日常的用具之外,家长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关于孩子的玩具也是一个预防的重要方面哦。别忘了。

意外死亡是导致婴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然而气管异物是其中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在全球范围内,多个国家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与青少年的第一死因。我国的调查数据表明,儿童气管异物也是1-14岁儿童第一死因。因此众多的事例,让我们不得不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再多添一份心。

根据卫生部门一项统计表明,我国儿童每年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有9万人,导致的残疾有75万人。2005—2007年,南京地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数为183例,其中因窒息死亡的就有73例。

事件:

日前,南京江北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心急火燎的年轻妈妈,她怀里15个月大的男婴因为吃煮鸡蛋堵塞气管而窒息,到医院时宝宝已呼吸停止、面色紫绀、瞳孔散大,医院给予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半个小时后仍无生命迹象。在妈妈的痛哭声中,宝宝永远离开了人世。

采访:

据急诊科医护人员介绍,男婴晨晨【化名】平时自己吃饼干、馒头都不在话下,那天早上晨晨看到煮好的鸡蛋后非要自己拿着吃,妈妈就把剥好的鸡蛋整个拿给他,妈妈自去洗碗,没多大功夫,妈妈转身一看,晨晨小脸憋得通红、气喘不止、两手乱抓。妈妈估计是被蛋黄噎住了,赶紧手忙脚乱地给他拍背,可是越拍孩子好像堵得越严重,只有进气,没有出气了。妈妈慌忙抱着孩子打车去医院,到医院时晨晨在妈妈怀中已经不动了。该院麻醉医师说,给晨晨插管后,发现简易呼吸器的气囊捏都捏不动,说明婴儿气管已完全堵塞。虽然医护人员尽来最大努力,但仍回天无力。

医院急诊科主任高进炬告诉笔者,宝宝气管被异物堵塞后,千万不能顺着拍背,这样只会把异物拍到气管深处,越堵越严重。医院还告诉记者了几种易于掌握的救治方法,写给家长们,以备突发状况。

(1)两名救者时,可1人将小儿倒提离地,1人用手拍背,掏咽部,可使异物迅速排出。以上方法未奏效,应马上让患儿取右侧卧位,使异物由气管进入较粗短的右支气管内,左支气管保持通畅,维持呼吸,为去医院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2)当只有一名救者时。增加上腹部的腹压以排除气管异物,做法是在第一时间内将患儿面向上平卧,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蹲下,或者从背后抱住患儿的腰部,使患儿骑坐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背朝抢救者,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压迫,重复而有节奏进行,直到异物排出。对年龄稍大一点的小儿,可让其趴在救护者的膝盖上,头朝下,捶其背部。

由于家长的疏忽而引发的悲剧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因而我们平时不要对安全隐患过多的放松,就仅仅以气管异物来说,常见的气管异物有西瓜子、花生米、糖块、硬币、黄豆以及一些光滑的小玩具等。当孩子与这些东西接触的时候我们最好在一旁监护,不然就是尽量很少让孩子接触这类食物或者玩具。给婴幼儿喂食时,要尽量把软的大块食物加工切碎。避免悲剧发生。

父母的功课正在于此,面对这些气人的话,还是要冷静的想一想:

这个曾经听话懂事的孩子,为什么开始变成这样?

看到了问题的原因,也就找到了引导孩子的钥匙。

那个故意气你的孩子

其实在求助

故意跟父母对着干的孩子,其实是在用“暴力”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

他们的不满有两种:

需求没有被满足,感受不被人理解。

前者让孩子愤怒,后者让孩子悲伤,情绪窜到嘴边,就变成了尖锐的话。

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说:

孩子任性、发脾气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和情感的发育,超过了自身的沟通能力。

就拿知乎上这个孩子来说,她“怼”妈妈的这句——“你有本事你来啊!”

这只是孩子对妈妈那句“弹得不好”的下意识反驳,并不是真的要妈妈去做。

她内心真正想表达的可能是:

妈妈这么说我,我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怎么努力也练不好,我对自己也很失望。

今天我已经很累了,实在没精力了……

这个时候,父母如果没有解读到孩子内心的想法,就贸然用指责、说教就只能养成两种孩子:

要么是越来越爱“顶嘴”,事事都爱唱反调的孩子;

要么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封闭内心,不再表达自己观点的孩子。

最后的结果,都是让孩子和我们渐行渐远,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在《非暴力沟通》中有这么一句话:

凡事有沟通,就是有需要,需要被满足,危机便化解。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实现亲子间的共情沟通。

沟通第一步

平和的情绪和尊重

那么,怎么听到孩子内心的声音,做到平和的沟通呢?

第一步,不是去思考,询问孩子为什么这样,而是让自己的情绪先稳定下来。

人和人的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情绪不对,听到的内容就会被扭曲。

在综艺《放学后》,就有这么一幕,因为爸爸用笔指着徐小宝练小提琴,父子俩吵得一发不可收拾。

当父亲特别生气的说:“你今天吃了枪药啊!”

孩子立刻就怼了回去:“你吃了枪药呀!”

两个人这么你一句我一句,把爸爸气得血压都飙升了,儿子却依然理直气壮的,双方一直僵持不下。

凯蒂说:暴力只会教导暴力,焦虑教导焦虑,而和平则教导和平,爱教导爱。

当儿子被爸爸用笔指着的时候,他感到自己被冒犯,产生了防御机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如果这个时候,爸爸就事论事,就这件事道歉,相信孩子也会软下态度来,而不会发生下面的口角。

但是这位爸爸却采用了攻击性的质疑,孩子自然要反击回来,这是对自己自尊的维护。

要知道,你是怎么对孩子的,孩子反过来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这一点,在他们的家庭会议中也得到了认证。

当爸爸妈妈认真的询问孩子,并且鼓励他说说自己的想法时,小宝真诚的说出了自己内心的需求:

“爸爸妈妈和上学前不一样了,希望一家人在一起。”

只有当父母和孩子在同一视角交流,才可能实现共情沟通。

懂得“蹲下来”说话,是父母最优雅的姿态。

读懂孩子的潜台词

对症下药,良性沟通

一个孩子顶嘴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不外乎来源于这几种:

▌实现自我想法:

汉堡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说:

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一个孩子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父母一定要允许他们表达出来,听取他们的建议,认真的思考建议的可行性,这样才能养出自信大方,独立思考的孩子来。

如果在同一件事情上,孩子坚持自己的看法,如果不是原则性的,可以按照他的想法试一试,让孩子自己去承担后果。

知乎最高赞的妈妈,就是用的这种方法。

当孩子总是说“你行你上”的时候,他真的挑了一个周末和女儿互换身份。

经过一天的劳累,女儿很快就意识到:

妈妈要比自己辛苦得多,再也没说过类似的话了。

儿童是社会上特殊的弱势群体,需要在家长和全社会的共同关心与呵护下长大成人。然而一些突发事件,让妈妈措手不及。宝宝意外摔伤,致残,致死率都不容忽视,在日常生活中,多因为他们不懂事,好奇,爱动或父母及监护人缺乏安全意识与防范知识,导致宝宝摔伤。我们为您精心编写一些宝宝摔伤的处理方法,希望您能积极预防伤害的发生。

针对摔伤情况的严重程度,我们为您作出以下分类:

1、软组织损伤:冷敷+热敷

宝宝爱动,初学走路不稳,跑步摔跤,都是常见的事。如果宝宝发生急性软组织损伤(包括脚扭伤),正确做法是冷敷(在损伤后48小时内),然后再热敷。冷敷能起到止痛、止血的作用,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肿胀,促进早期康复。相反,热敷会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造成肿胀增大,疼痛加重。

2、外伤出血:止血+消毒

宝宝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好奇心,经常会被一些尖锐的物体扎伤,或因为跌倒磨破了幼嫩的皮肤,妈妈首先要检查皮肤有无裂口出血,有无骨折的征象,如局部了现红、肿、痛或骨擦音。若见皮肤出血或多处出血,最要紧的是立即止血,可以采用压迫止血和包扎止血法,而不是抱宝宝上医院。

3、关节扭伤:冷敷+热敷;陈醋解疼

若宝宝只是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妈妈可以先冷敷,第二天后开始热敷。若扭伤部位肿胀疼痛、皮肤青紫,情况比前者严重时,就用陈醋半斤加热后,用毛巾蘸敷伤处,每天2次,每次5~10分钟。若宝宝出现了严重的重度扭伤,应先止血、止痛、冷敷,不要乱揉,防止增加出血量,48小时后用热敷。若发现宝宝胳膊或小腿有骨折征象,不要试图将骨头推回原位处,这样做将造成许多损伤。正确处理办法是,将骨折部位用夹板固定以防任何移动,然后将宝宝送往医院急救。

4、按摩法则:避免局部

妈妈看到宝宝的小腿摔肿了,心疼的反复揉搓患处,按摩,你可知局部按摩属于一种重复损伤,反复按摩会使急性软组织损伤留下难以治疗的后遗症,不利于扭伤的康复。妈妈切勿自作主张,影响宝宝病情发展。

意外伤害没有潜伏期,没有前驱症状,来势凶猛,发生突然。宝宝摔伤怎么处理?妈妈首先要对儿童意外伤害的救治知识进行初步了解,在必要时刻,可以进行紧急处理,避免伤口的进一步感染,科学的救助受伤宝宝,让儿童的健康远离意外伤害带来的威胁吧。

食物过敏,实际上是指人对食物产生了过分敏感、过分强烈的反应。我们经常听说或者看到一些“没有口福”的人,在饱餐了丰盛的菜肴之后,便又吐又泻,腹痛难忍,或者全身出现风团,瘙痒不堪,甚至心慌气短、不省人事。这些都是食物过敏的表现。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有,鸡蛋、牛奶、鱼、贝壳类海产品、坚果、花生、黄豆、小麦、芒果等。

食物过敏最容易发生在刚出生的宝宝身上,常造成父母喂养的困扰。表现为,某些食物引起的反复规律发作的婴幼儿身体过敏的病症,有的有湿疹、哮喘、支气管炎、呕吐、腹泻等症状。婴幼儿食物过敏主要与婴幼儿体内某种蛋白质的结构的变异缺陷或功能的发育迟缓有关。能引起过敏食物原有牛奶、小麦粉、蛋类、巧克力、豆类、贝类等。另外食物添加剂也可引起过敏反应,如谷氨酸单钠能引起风疹、黄色食品可引起哮喘、苯甲酸酯可引起荨麻疹等。

儿保专家指出婴幼儿食物过敏的3大危险因素是:

过早添加辅食

4个月内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过敏危险性是晚加辅食者的1.35倍。专家提醒,建议固体食物的加入最好延迟到6个月之后,特别是动物性食物,切忌在婴儿食物中过早加入花生、大豆等。

过敏性疾病家族史

父母有各种过敏性疾病表现的,子女食物过敏发病率高。专家建议,夫妇有食物过敏史的,怀孕后期要提防曾让自己过敏的食物,以免让孩子通过人奶间接过敏。

皮肤症状

婴儿早期出现的湿疹、红斑风团、瘙痒等与过敏性疾病有关。有过敏性皮肤病的小儿食物过敏的发生率高达90%。而有皮肤症状的食物过敏患儿不吃过敏食物后,全部症状缓解。专家建议,反复出现湿疹等皮肤症状的婴儿应首先考虑是不是食物过敏。

孩子好奇又好动,而危险无处不在。不论在卧室还是在游乐场,当孩子发生意外时,父母都应该学会怎样应对。在此,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王生池主任为我们讲解了面对紧急情况时,父母如何实施急救。

●毒药让人害怕

中毒对孩子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日常生活中,孩子极易将药片或洗涤剂误服。

王主任介绍,孩子误服了洗涤剂,要看喝的量大小。如果量少,孩子没有什么异常表现,只要喝水压舌头进行催吐,让孩子把洗涤剂吐出就行;如果量大,影响了孩子的意识思维,就要及时送到医院。

孩子吞吃了药片会很危险,某些药如高血压药会产生严重后果,要立即看医生。

●触电是一场噩梦

孩子喜欢玩东西,当看到电源插座时,自然不会放过。但是这极易导致孩子触电。如果孩子触电后尚未脱离电源,要先断开电源,以防家长和孩子都有危险。

王主任说,首先要看孩子触电后,心律是否正常,对心脏是否有影响。如果出现意识障碍,血压障碍,没有呼吸,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和实施心肺复苏,及时送医院。

如果被电流击伤造成了局部烧伤,轻度的,可用清水冲洗,再用消毒液如碘酒、酒精处理一下就行;严重的,要马上送医院。

●窒息为又一危险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如果孩子意识清楚,可让他压住腹部,使劲咳嗽以咳出堵塞物;如果没有意识或咳嗽能力不行,则可用“海利希手法”帮助孩子将异物吐出。

也可使用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上述方法未奏效时,应分秒必争尽快送医院。

●受伤与孩子相伴

如果孩子摔伤了,要给孩子检查一下,看跌倒的部位是不是有明显的外伤,接触的部位是否有红肿或是瘀伤的情形产生,视情况做相应处理。有的还会摔伤头部,如果摔伤后几小时或几天后,孩子疼痛不减、哭闹、呕吐或昏迷不醒,就需要送医院救治。

上下滑动布局

工具条上可以设置滑动高度

设置滑动序列:选中里面一项,再点击左边模板/收藏/图片,

会插入到选中内容的后面。

也可以直接用拖动来插入内容和调整顺序。

有一句话说的好:讲一万句不如自己摔一跤。

眼泪教你做人,后悔帮你成长,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

人生该走的弯路,其实一米都少不了。

在平常,多给孩子一些自主权,让他们表达自己,矛盾冲突就会少很多。

▌维护自尊:

好多父母都发现,自己一批评,孩子就顶嘴,难道以后都说不得了吗?

其实,这和咱们的说话方式有关,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都习惯于主观性的给孩子下定义。

“你怎么这么笨?”、“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为啥才这么点分?”

这时候的顶嘴,是因为自尊被冒犯,孩子在正当防卫。

父母应该注意,要尽量用客观的事实陈述,并指出解决的办法,给一些积极的暗示,这时候孩子就更容易接受。

▌寻求公平:

好多父母会被孩子这种的反击顶得哑口无言:

为啥不让我玩游戏,爸爸还天天打王者荣耀!

我不想睡,你不是也昨天熬夜了吗?

我凭什么道歉,妈妈摔碎了我的汽车也没有道歉啊。

明明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却去要求孩子,他心里自然会觉得不公平,表达得不恰当就变成了顶嘴。

这种情况,解决的办法就只有一种:

父母以身作则,身教言传,孩子才可能改变。

▌单纯的情绪发泄:

发泄式的顶嘴,其实是孩子在寻求父母的关注。

就像在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中,每当小鱼儿有小情绪,妈妈胡可总是在说“我知道……”一样。

当小鱼儿从水堡里出来因害怕而哭泣时,胡可说:

“我知道你有点害怕,但是你表现很好、很勇敢,你坚持下来了对不对?”

这时候,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的情绪,尤其当他语言不足以表述出来的时候,要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以后他才会好好说话,而不是乱发脾气。

比如引导孩子把“我就不”改成“我不太同意”,把“凭什么”改为“为什么这么说呢?”。

不过,情绪发泄是有底线的,一定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对于一些不礼貌的语句,要用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及时制止。

无论是顶嘴、叛逆还是爱找借口,都像是孩子的“生长痛”。

过程有点难受,但每一个都标志着孩子的成长。

想要养出独立、自信的孩子来,只有我们用爱和尊重,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就像纪伯伦的那首诗一样: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每个孩子,都会有叛逆、不配合父母或者跟我们顶嘴的时候。越是这些时候,孩子其实越需要我们的理解。

当我们看到他们的无助、了解他们的内心,往往就能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这比讲大道理或者打骂,都要有用得多。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用作学术交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作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