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小看宝宝说话晚,那可是要付出严重代价的 千万不要小看宝宝说话晚,那可是要付出严重代价的千万不要小看宝宝说话晚,那可是要付出严重代价的

千万不要小看宝宝说话晚,那可是要付出严重代价的

说话,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而在说话早晚这方面,每个宝宝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有的宝宝刚刚过了一岁便会说句子,有些宝宝眼看就要2岁了还“金口玉言”不肯说一个字呢。

遇到说话早的宝宝还好,爱显摆的家长就找到了炫耀的由头;但遇到说话晚的宝宝,家长指不定会在心里怎么着急上火呢,此时也总会有人安慰你说:“说话晚没关系,贵人语迟呀,爱因斯坦也5岁才会说话呢,你看人家多聪明!”这感情好像宝宝说话越晚就会越聪明似的。

但事实上是,人家爱因斯坦根本不是网传说的那样5岁才会说话的,坦爷早在2岁半的时候,在他妹妹出生时就已经说了话——“这是我的新玩具吗?可是没有轮子要怎么玩?”虽然问的问题比较奇葩,但这对于他那个年龄已经算是很复杂的句子了,想必坦爷说一个字两个字的时候会更早吧。谣言止于智者,还是不要让他老人家继续蒙受不白之冤了吧。

而宝宝说话的早晚与他聪明与否并没有啥关系。只是有些研究表明,两岁语言发育迟缓的宝宝,在他七岁的时候,依旧会有五分之一的宝宝语言能力比同龄人弱。之所以很多人会从潜意识觉得说话晚的宝宝会更聪明,恐怕是因为:

孩子一直不说话,一旦他开了口,就直接跳过了那些咿咿呀呀学说话的过程,上来就说长句子,显得很是聪明的样子

,但事实上只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发育相对落后,追赶上的速度相对比较快而给人的错觉罢了。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的一个介质,宝宝一定是在认知、情感、精细运动、社交等发面更加领先了,才会早说话了,而早一些无疑是好事。

综上,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说话早晚的这个问题,倘若宝宝说话明显比较晚,千万不要坐视不管消极对待,即使不去找儿童语言康复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多多注意对宝宝的语言启蒙,一有空就和宝宝说话,让宝宝早些开口说话才是重点。

很多父母对于“宝宝多大应该会说哪些话”不了解,下面大妞就简单给各位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下“宝宝语言发育的标准”。宝宝比这个标准相差一个月左右一般都属正常,若是相差太多就需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了。

影响儿童语言发育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遗传因素,其次,后天环境因素影响也很大。

0-3个月

这个月龄的宝宝正处于完全被动的接受大人语言的阶段,但他们会更偏爱妈妈的声音,当听到声音的时候,宝宝会把头转过去,甚至有时候你会觉得他就是在认真的听你讲话。有些宝宝在3个多月的时候,会发出一些“元音”,像“噢~”“哦~”“啊~”等。

4-7个月

这个月龄的宝宝会开始发些“辅音”,像“mama”“dada”等。在大人叫他的名字时,他不仅会有反应,还能用一些不同的声音来表达自己情感以及需要。所以,在刚开始,大人在叫宝宝名字的时候尽量只选择一种,别一会儿大名的叫,一会儿小名的叫。

8-12个月

这个月龄的宝宝开始有“目的”的使用一些词,像“妈妈”“吃”“球”等。一般宝宝到了15个月的时候,能说上3/4个词;18个月的时候,能说上10个词左右,他们开始嘟嘟啦啦说个不停,其中会出现更多的“辅音”,像“p““w””n”“t”等,这些为以后能说的更多打下了基础。

18-24个月

这个月龄的宝宝能听懂大人的很多指令,像“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我们来吃饭吧”“把水杯给我”“坐在凳子上”,在听到宝宝不想听的话时,他们有时候会假装听不懂。相比之前,他们能说更多的词汇,能开始把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像“妈妈吃”“给宝宝”等,当然其中会有很多语法错误。他们有时候会用一个词来指代所有类似的东西,比如用“小狗”指代所有的动物,用“奶”指代所有能吃的东西。

下面是一些宝宝语言发展缓延迟的表现。

如果宝宝有一条符合的,就要赶紧找医生确认一下了。当然,不是说宝宝符合了一条就一定表明了孩子有问题,但有符合的也确实是宝宝语言发展迟缓的一个表现,也是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

到12个月为止

从未发出过“妈妈”“爸爸”的音

从未使用过肢体语言,像“挥手再见”“摇头或者点头”

从未发出过任何一个的“辅音”,像“m““p””d”等

从未对大人做出的简单指令有过反应,像“不可以”“再见”等

从未“嘟嘟啦啦”的说过话

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从来不曾指出过,像“一旁的小狗”“树上的小鸟”等

到18个月为止

在听到指令时,从来不会指出相对应的身体部位,像“眼睛”“鼻子”“嘴巴”等

当他想要大人帮忙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从不用“语言沟通”,而是用“手动”的方式,像“把大人的手放在水杯的盖子上来让打开水杯”等

能使用的词汇少于6个

19——24个月

词汇量没有快速的增长,以一周一个新词为基准。

到24个月为止

对简单的指令没有回应

不会模仿他人的语言或者动作

不能在书中指出大人说出的画面,像“熊熊在哪里?”

不会把两个词汇连成一个简单的短句子

不知道家中常用物品的使用功能,像“牙刷是用来干什么的”“勺子是用来干什么的”等

从不玩“假扮游戏”,像“捏下来绘本上的食物假装吃”“假装给布娃娃喂水喝”等

到30个月为止。

朝夕相处的家人也不能理解宝宝说出来话的意思。

学习说话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宝宝在学会说话后,很多都会出现说话结巴这种情况,这是“嘴巴动的”比“脑子动的”快,话说到一半,突然找不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导致的。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刻意的纠正甚至责备孩子,宽容待之,让孩子说慢一点或者适当的协助孩子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这个时期自然就会过去的。

假如孩子一直严重结巴超过6个月的,还是得引起家长重视的,看看孩子是不是心理问题,像总是莫名焦虑恐慌等。

使用“无意义”词汇

想要表达一些想法,可是词汇量不够怎么办?有些孩子会发明一些“万能”的词汇来代指。小区里的一个小女孩,第一次听她说话简直都要憋笑憋出内伤了,一会儿说“啪啪那玩一会儿”,一会儿说“我要喝啪啪那”。

这个的处理方法和结巴的差不多,静待花开,等孩子的词汇量足够了,这个现象也就会消失了。

吐字不清

有些宝宝,从开始说话就发音很准,但有些就不是这样了,他们会经历“辅音发不出来用其他的来代替”的过程,像把“一口”说成“一抖”,“下雨”说成“下午”一样。

对待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刻意的去纠正,也不要随着孩子用错误的发音说下去,最好的方式是在每次说到这个词的时候,家长用正确的发音来重复孩子说的话:你是要说吃“一口”对吧。家长在说的时候,要尽可能的放慢语速,让孩子可以看到你发音的口型,看得多了听得多了,孩子自然就学会正确的发音了。

“贵人语迟”“男孩普遍晚于女孩”之类的说法有没有科学根据?是否可作为宝宝说话晚的依据?

医生门诊时遇到以“不说话”为首要就诊原因的儿童家长,他们大都会有这样的理由或借口,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包括家长们经常列举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例子,经过现代医学的研究,爱因斯坦小时候语言发育迟缓,虽然在数学和天体物理方面天赋异禀,但其社交能力欠缺、兴趣爱好狭窄,因此国外的医学科学家给爱因斯坦下了阿斯伯格综合征(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一型)的诊断。

家长们千万不要因“贵人语迟”这样的错误思想而耽误了宝宝最佳就诊时间,临床上医生也确实发现了一些发育行为疾病如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率,男孩高于女孩,这些疾病在幼儿早期可能以语言发育迟缓为首要表现,因此给人造成男孩说话比女孩晚的印象,事实上男孩和女孩语言发育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有些宝宝就算平时语言启蒙做的都很到位,可还是因为自身先天原因依旧说话比较晚,俗说“开窍比较晚”,在确认宝宝没有其他问题的前提下,也只能静待花开了,家长该加把劲儿还得加把劲儿,让宝宝早一天说话,他也能少憋屈一天,你也能少头疼一天不是么!

每日小课堂

宝宝1岁以后,以下哪些情况可能是语言发展迟缓的表现:

A.会点头或者摇头

B.喊过“爸爸”、“妈妈”

C.从未对大人做出的简单指令有过反应,像“不可以”“再见”等

请在评论区留下正确答案哦~

优秀妈妈评选开始啦~

评选规则:

第一位

在评论区留下正确回答并且说出你自己独特育儿心得的宝贝家长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