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将至,流感病毒又要开始肆虐啦!家长千防万防,有时还是避免不了宝宝发烧感冒,其实发烧是育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基本上每个宝宝都有过发烧的经历。
家长们在遇到宝宝发烧时,难免会手忙脚乱,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如何科学退烧。
什么情况要立刻送医?
3个月以内的宝宝;
有既往惊厥史;
高热(39度)超过24小时;
伴有以下症状:
神经系统:
精神反应弱,烦躁哭闹,头痛,头晕,抽搐,意识障碍等。
消化系统:
频繁呕吐,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有脓血便;进食明显减少,拒奶等。
呼吸循环系统:
气促,严重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声嘶,胸痛、面色发绀、尿少,四肢湿冷等。
泌尿系统:
尿急、尿痛、尿频,或出现茶水色,酱油色,洗肉水色尿,水肿等。
其他:
固定部位持续疼痛,腹部包块,新发皮疹,黄疸,寒战等。
这些退烧方式要慎用
冰敷:
冰敷只能局部降温,降温效果差,皮肤受凉导致血管收缩还会不利于热量散出,而且宝宝还可能因为温度太低感到不适。
酒精擦拭:
用酒精擦拭身体,挥发的酒精是能带走热量,但是婴幼儿的皮肤非常稚嫩,角质层薄,没挥发的酒精很容易透过皮肤被吸收,从而
导致宝宝酒精中毒
。大面积使用酒精的话,还可能反让宝宝出现寒颤。
捏脊刮痧
中医捏脊刮痧对人体降温是有一定的好处,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发烧情况,也不建议家长在家自己操作,因为宝宝皮肤娇嫩,家长贸然进行“捏痧”,可能会给宝宝造成“软组织挫伤”等伤害。
捂汗退烧
捂着更会导致热量散不出去,体温容易升高,有一部分孩子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导致脱水或“热性惊厥”,1岁以内的孩子还有可能会出现“捂热综合征”。
灌肠退烧
灌肠退烧是指将药物通过肛门注入到肠管内,药物会通过肠道吸收,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是自己在家灌肠退烧存在很大的风险,尤其是药物剂量把控不好或者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很可能给宝宝造成伤害!
退烧药
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但是
12岁以下孩子发烧时不宜用阿司匹林或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尼美舒利口服制剂因为容易造成孩子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药监局明令禁止用于12岁以下的儿童。
安乃近是曾经的“退烧之王”,但由于不良反应严重,
已经被药监局发文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妊娠晚期妇女使用。
除此之外,现在市场上含有
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这两种成分的退烧药,也不能让宝宝服用!
贴退热贴:
退热贴与冰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只能起到局部降温的效果,作用有限。而且有些退热贴中还会添加冰片、薄荷、桉叶油之类的成分容易造成部分宝宝皮肤出现过敏反应,比如起疹、红肿。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这种治疗方法本身没错,但是有的家长总认为“输液好得快”,只要宝宝一发烧就输液,这就有点滥用了。
小儿发热一般不需输液,除非孩子高热,又不能喝水,又吐又拉,或是细菌感染比较严重
口服药不容易控制时,才需要静脉输液。
如何安全退烧
口服退烧药
宝宝腋温或耳温大于38.5℃时,精神状态也不好,要及时口服退烧药。服用退烧药主要为了缓解发烧给宝宝带来的不适,以便宝宝能正常饮食和睡觉,保存能量对抗疾病。
美国儿科协会建议3个月及以上的宝宝出现发热时,可以喂相应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孩子可以吃相应剂量的布洛芬。
使用任何一种药物时,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因为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过大时,可能造成肝脏损害。而一些感冒药中都可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所以一定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防止药物过量。
退热栓
如果宝宝接受不了口服退烧药,也可以考虑选择使用退热栓,通过肛门给药,不过要注意避免口服剂和栓剂同时使用。安全起见,
使用退热栓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
物理降温
温水洗澡/擦拭:
水温比体温低2-3℃为宜(以手腕内侧皮肤试水温,不烫为适宜温度)。擦拭宝宝四肢、腋下、掌心、腹股沟、脚心等部位,用力可略大,时间可稍长,有利降温。
注意不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这些部位对冷刺激敏感,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冰袋(或降温贴):
当宝宝高热,服用退烧药发挥的效果需要一段时间,这时
可以用1-3个冰袋
裹毛巾
,外用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的大血管处,能够很快地带走热量,
注意不要用冰袋直接接触皮肤
及时就医
记录宝宝的体温变化、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与状态
一般情况下,3月龄以下的宝宝体温超过37.5℃需要及时去医院就医;3月龄以上的宝宝如果体温不超过38.5℃,可以在家护理以及酌情口服退烧药。
2岁以下的宝宝持续发烧超过1天,2岁以上宝宝持续发烧超过3天就应该去医院啦;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要及时口服退烧药并带宝宝去医院就医。
往期文章回顾
答疑|奶水不足怎么办?
答疑|乳腺炎可以给孩子喂奶吗
答疑|母乳喂养多久合适?
答疑|哺乳期堵奶怎么办?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11-04
04-09
03-08
04-12
04-03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