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就关注我们哦!
点击上方蓝字!
为什么“3岁决定孩子一生”
中国有句民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说,看小孩子三岁时的脾气禀性,可以预测他老年时的心理、行为表现,到七岁左右就可以预测他一生的状况。
:人生第一个动荡时期
三岁看大
这句话是
科学依据的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我们知道,在孩子心理发展中,存在着关键期:
2~3岁是计数能力(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点物、说出总数)发展的关键期;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5岁左右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
➤2.5~3.5岁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
➤3岁左右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
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岁时测得的智商定为100%,那么其中50%在3岁前发生。由此可见,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抓住3岁前这一关键期十分重要。
弗洛伊德也认为3~6岁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研究发现,孩子在3岁时会突然有很大变化,有些孩子变得非常固执、任性,有些孩子的情绪变得很不稳定。
在3~4岁的孩子中,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表现得相当普遍。在此之前这些特征就不明显,在此之后这些特征又慢慢消失了。所以在心理学界,人们把3岁左右称为一个关键时期。
为什么在
3岁左右会出现这些
明显的变化呢?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3岁儿童的大脑发育已经相当好,语言接近成熟,生活经验也积累了很多,认识能力有了巨大进步。特别是,3岁左右的小孩可以完全脱离大人的帮助自己走路。这些发展使3岁左右的小孩产生了自我意识:
“我”和别人是不一样的,“我”可以自己做事情、独立吃饭、拿取东西,也可以对事情做出基本判断,如刚从火炉上端下来的锅是碰不得的;
晚上天黑的时候,一拉开关,灯就能亮;如果渴了,自己会去冰箱里找喝的;晚上躺在床上,会要求妈妈给自己讲个故事再睡觉等等。
总而言之,3岁小孩的本事变得比过去大得多,他们的知识经验、认知能力、社会交往技能、语言、思维,每天都有进步。
岁前:性格形成关键期
七岁看老
孩子一生的竞争力
在7岁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3岁这个关键时期过去后,孩子的心理发展并没有马上平静下来。你会发现,和8~9岁的孩子相比,他们显得非常幼稚,不讲道理;他们有时很任性、想自己做事,但有时很依赖大人;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积极性很高,对不感兴趣但有社会意义的事,则不那么愿意做;他们与小伙伴的关系也很不稳定等等。总之,直到上小学之前,孩子的心理发展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7岁左右,孩子的性格就大致成型了。而研究表明,7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孩子3~6岁的时候。3~6岁的孩子处于“潮湿的水泥”期,他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此时加强对孩子性格的培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形成的性格,会对孩子将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等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在孩子7岁前,父母要注意孩子性格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给孩子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如何为孩子
培养出良好性格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好性格不会自动出现在孩子身上,这需要父母的精心培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性格的征兆,需要父母及时发现并彻底根除,不然会对孩子性格的形成造成恶劣的影响。
害羞: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在家时声音洪亮、能唱能跳,可一到陌生环境,就像变了一个人,完全没声了。最让家长尴尬的是,当好心的长辈跟孩子打招呼时,孩子却缩成一团,往父母的怀里钻。
另外,害羞的孩子因缺乏公众表现的机会,较少得到学校和同伴的关注;不爱争取,常常会失去很多机会;很可能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否定自我。
对策:
父母要让孩子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如果孩子事先做好了准备,知道会出现哪些情况,怕羞和紧张情绪就会少很多。还可以多带孩子外出,多认识一些人,减少孩子的紧张感。此外,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多给他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孩子就能克服害羞了。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脾气暴躁:
当脾气暴躁的孩子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时,会赖在地上,大哭大叫。这时,很多父母会哄劝、呵斥、教训甚至打骂孩子。一一尝试后,父母会发现孩子依然在蛮不讲理地哭闹,或者父母虽一时“安抚”或“镇压”了孩子,可此类事情会再次发生,弄得家长筋疲力尽。
对策:
父母要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用健康的方式表达。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打滚、哭喊、摔东西、骂人、踢打都是不好的行为,并明确传达这一信息:生气可以,但以消极、发脾气或者造成伤害的方式发泄怒气是不可以的。
当孩子特别生气时,可以教他通过打枕头等安全方式发泄;也可以让孩子把不开心的事情画下来,扔到情绪垃圾箱;还可以教孩子调整呼吸使自己平静,或以其他更健康的方式发泄。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缺乏自信:
很多孩子往往缺乏自信,什么事都不敢干,这让父母感到很沮丧。尽管父母经常进行表扬、鼓励,孩子还是常常将“我不行”“我不去”“做不了”挂在嘴边。
对策:
父母要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多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结果:不要说“你今天表现很好”,而是说“因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上课不乱跑,所以我要表扬你。”这样说孩子才会知道,父母更重视他努力的过程,也会使孩子在面对困难时更有信心。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不合群:
有些孩子特别容易和别人相处,玩得很融洽,仿佛天生就是“社交高手”。一些孩子却是“另类人物”,很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常常游离在人群之外,很难与别的孩子一起玩游戏。
对策:
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切忌处处围着孩子转,让孩子凌驾于父母之上。同时,家长也要尊重孩子,不能随意训斥打骂,要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
另外,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交朋友,时常带孩子到有小朋友的人家去串门。在孩子带小朋友来家里玩时,父母要表示欢迎,并鼓励孩子热情接待。家长还可让孩子多与性格外向、勇敢的小朋友接近,形成互补。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幼儿的思维与学习
孩童的思维
从2岁到6岁,幼儿智力发展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掌握各种符号。例如,语言就是符号,象征游戏也是符号(这个大圆圈是爸爸,那个小圆圈是我),说自己做的梦还是符号(在梦中出现了各种各样非现实性的幻想)。
此阶段的幼儿仍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能鉴别词语和词语所指的东西,也不能鉴别自己创造的游戏、符号和现实之间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言语和行为中。例如,一幼儿给另一幼儿讲VCD机怎样用时,他会用一些模糊的术语,像“往前转”、“往后停”之类,等他讲完之后,另一幼儿还是不会使用VCD机,因为他把最重要的信息漏掉了。原因就在于,他还不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或他以为这个词汇所包含的信息比实际的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思维也在进步:
(1)4~5岁
4~5岁的小孩语言发展得相当好,有些孩子甚至达到伶牙俐齿的地步。因此,很多成人认为,孩子的思维和成人差不多,在感情上却离成人很远,可事实恰恰相反。你也许发现孩子能认出几十种品牌的汽车,能滔滔不绝地复述从幼儿园里听到的故事。
但当你把一个粗矮杯子里的水倒进一个高细杯子里时,孩子会说,水变多了。你把原来挨在一起的5块糖摆宽一些,他会说糖变多了。
这年龄段的孩子,并不一定懂得学来的脏话含义。因此,父母不要随意打骂孩子,应该教育他:“有些话让人高兴,有些话让人讨厌,你说的这句话就让人讨厌。”有些孩子说脏话,只是在试探爸爸妈妈的反应,一发现父母不愉快,他们就不会再说了。
(2)5~6岁
到了5~6岁,幼儿的具体运算能力开始发展,已经可以算简单的算术,也能够区分符号和符号代表的事物。例如,6岁的小孩知道“家用电器”不仅包括电视机、电冰箱,还包括空调机、洗衣机、电风扇等家庭用的所有电器。而4岁小孩就不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他们还能同时考虑两个元素或两种关系。
比如,他们知道把水从高瘦的杯子里倒进矮粗的杯子里,水没有变少或变多,这说明他们能同时考虑到杯子的高度和杯口直径这两个元素,知道它们是互补的。他们也知道把一块面团擀成一张面积很大的饼时,面团里的面并没有增多;一个小男孩穿上女孩的衣服,梳女孩的头发时,他仍然是男孩等等。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在游戏中学习
孩子的学习常常是在游戏活动中进行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得好,“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在游戏中,儿童从事各种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又慢慢地被内化为思维活动。相反,让儿童静静地坐着学习,对他们的成长不会产生持久作用,而让儿童通过积极应对环境获得的东西,才能得到长久保持。
例如,孩子在幼儿园里是这样学做饭的。老师教他们剥豌豆皮、削土豆皮。
在干活的过程中,孩子懂得了要炒的土豆必须削皮和怎样削皮,要煮汤的豌豆必须剥皮。
他们通过观察了解到,开水是怎样把蔬菜烫软煮熟的,又是怎样让一些食物(如鸡蛋和肉)变硬的。
他们还知道了,食物在烹饪之后的颜色和重量都会变化,等等。
所以,做饭不仅是加工自然食品的过程,还提供了概念形成、语言丰富和数学实践的机会。
幼儿不适合于规则学习
许多父母有这样的经验:他们一遍遍地告诉孩子不要拆散玩具,不要在吃饭时看电视,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但孩子总是不听话。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原来,幼儿还没有内化的思维,很难把外部规则内化为自己的需要。于是,他们今天在接受别人帮助时说了“谢谢”,明天又忘了。
幼儿不能掌握外界强加的规则。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游戏。可无论是阅读、学拼音,还是学习数学,都是以掌握一定的规则为前提的。因此,语法、数学教育不适合学前儿童。
不过,以下学习活动可能适合幼儿,如学习写字、认拼音字母等等,可以为孩子以后的规则学习打下基础。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快速学习和融会贯通
有父母认为,纵向的加速学习比横向的融会贯通更重要。例如,学习数数,他们恨不得孩子能快速从1数到10000;学习阅读,就希望孩子尽快地能够读文字很多的书。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当学习对孩子来说没有乐趣,他们的积极性不会高,还会受到情感上的伤害。
当父母给孩子报艺术班时,必须先考虑孩子是否有兴趣学习。诚然,孩子经过长期的努力,可以在特殊技巧上得到大的提高,但是,如果孩子并不喜欢这些东西,就要在被迫学习中忍受巨大的学习压力,他们的情感也可能受到消极影响。
所谓横向的融会贯通,指的是,我们不求孩子在专门技巧上有较大长进,而是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让他们扩大知识面,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例如,认识了圆形或方形以后,不要再让他学习新东西,而是让他熟悉各种圆形和方形,在孩子心中建立圆形和方形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更高级的几何学作准备。
当孩子学习了各种材料知识后,就能对这些材料进行横向的比较、分类、排序等等。例如,让他们把狗、草、桌子、大象、月季花、柜子按照类别和大小分类排序。如果他们做得很好,就意味着他们为今后的学习作了准备,这比仅仅会数数、算术的孩子将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为了考试忙着死记硬背的学生,和经常看课外书进行规律性学习的学生相比较,情况也很相似。这两个学生在考试成绩上相差可能不多,但是那个广泛阅读课外书、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学生,今后的学习可能更轻松,因为他为下一步学习作的准备更充分。想方设法教给幼儿一种专门技巧和知识的父母,客观上就像是在教一门死记硬背的课程,其结果,对学前儿童来说,这些知识很可能是短命的。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幼儿期个性发展的主要任务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幼儿时期的智力发展状况并不能预测孩子长大以后的生活是否幸福,但是他们的个性发展却能够预测。可以说,3~6岁期间,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特征,比整天关注他们的智力发展更重要,也更得法。
对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并不是让孩子掌握那些为上小学做准备的知识,如会数数、会算5以内的加减法、会背乘法口诀、会认识多少汉字等等,也不是像我们现在多数父母想的那样,培养孩子遵规守纪,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而是在个性和社会性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位著名心理学家认为,3~6岁儿童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他们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一种目标方向感和自主性、创造性。例如,当你教孩子数字或汉字时,他听你说到学这些东西将来会有用的时候,有目标方向感的孩子会非常好奇和认真地听讲、学习,而没有目标方向感的孩子就显得比较无动于衷。我们做家长的,就要及时发现并抓住孩子身上出现的这种目标方向感,给予强化和鼓励。这种目标方向感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产生雄心壮志和主动精神的基础。
有多年幼儿教育经验的教师普遍反映,那些后来考取名牌大学、成为人才的孩子,往往是那些在幼儿期就表现出这种萌芽般的雄心壮志的孩子。他们在幼儿园里就表现出了高于别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