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般若昀开讲啦第二期:
题目: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主讲:李巧英
时间:2017年6月14日晚8点
-读书会-
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李巧英
亲爱的各位波若昀双赢家庭教育微课堂的家长们,晚上好。
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进行家庭教育的学习交流。今天晚上,我要和各位家长分享的话题是——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我们说教育孩子,爱孩子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家长需要学习,需要同孩子一起成长。
有这样一个现象:
经常在咨询室里听到好多中学生的家长们说:孩子也不知是怎么了?上小学的时侯,性格脾气都比较好,也很听话。可上初中后,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情绪波动特别大。有时为了一件小事就会暴跳如雷,还乱摔东西;有时又会为一次小小的成功,高兴得又唱又跳。有时,一放学就钻进自己的屋里不出来,一句话也不和家长说。有时,家长刚说上几句,他就嫌烦了等等之类的话。
确实,这种情形,我们好多家长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家长们真的不明白,从小乖巧听话的孩子怎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再来看一项调查:
《现代教育报》记者曾通过网上问卷、电话采访等方式,针对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时间、次数、谈话内容及亲子关系等问题,调查了解了100对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从调查情况看,76%的家长已经超过一个星期没有跟孩子好好沟通了,而平时89%的谈话内容都集中在学习上。有15%的家长每天与孩子交谈的时间少得可怜,最短的竟只有15秒。
调查还显示,不少家庭中亲子之间的麻烦都来源于缺乏沟通,家长最大的困扰是不知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孩子假如没有满足家长的期望,家长除了批评、说教、唠叨,似乎再也想不出其他有效的沟通方式了。
看来,亲子间的沟通困难已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现实生活中,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可令很多家长感到困惑的是:太多时候是频繁地进行单方面的“沟”,但实际效果却往往是没有“通”。家长强烈的爱反而让孩子感到厌倦、逆反,甚至是逃出家门。于是,人相对,心隔墙,亲子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听不到彼此的心声。我们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讲,沟通失败,也就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失败。当家长完全不能理解孩子时,家长的观点和做法也不会被孩子理解和接受。这样,无论家长出于多么良好的动机,制定了多么远大的目标,最后还是无法达成愿望的。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亲子间的距离还会逐渐拉大,这不仅会破坏家庭的幸福,严重的还会导致家庭恶性事件的发生!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家长爱的传达,又是什么原因妨碍了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呢?
给大家讲一则寓言故事:
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那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故事中的锁、铁棒和钥匙都具有象征意义。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钥匙因为非常了解锁心,所以它才能轻而易举地将锁打开。联系到我们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将他们的喜怒哀乐分门别类地存放在他们心灵的深处,按时间顺序加上了不同的锁,并设置了密码,这就是孩子的“心锁”;而我们的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就是在不断地去破译孩子这把“心锁”的密码,及时地将孩子各个时期的心锁开启,帮助孩子将心门敞开,让阳光、雨露、空气等进去,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所以,家长要想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孩子进行和谐、有效的沟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
今天我就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谈一谈家长如何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第一个问题,问一问自己的内心:是真的爱孩子还是爱成绩、分数之类的东西?
有人说,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来自心灵的力量!而沟通恰恰是从心开始的!所以家长要想与孩子达成良好的沟通,首先要真正地问一问自己的内心,我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到底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和孩子交流?
(互动1):下面,我想和大家做一个互动,来帮助大家明确一下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请大家用三个词描绘一下,您心中最最希望您的孩子将来过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曾经对分别中日美三国的3575名男女高中生进行过一次调查,在回答你最尊敬的人是谁的时候,的中日美三国青少年做出不同选择。日本青少年最尊敬的人当中第一位是父亲,第二位是母亲。
美国的青少年最尊敬的人当中第一位是父亲,第三位是母亲。而中国青少年被调查的人数当中,前十位当中竟然没有父母亲。亲爱的家长们,这样的调查结果令所有对孩子倾注满腔热情,爱心和付出精力的中国父母们感到非常的伤心和不解。
还不止这一项调查,曾经在西安市、常州市几个中学的学生当中也做过一个心理测验,其中有一项问题是:你最讨厌的人是谁。
竟然也有很多的中学生最讨厌的人竟然是自己亲生的父母亲。世界上有很多的都是带长的职务,比如说省长、市长、董事长等。但是这么多职务当中,最难当的职务就是家长。而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啊,就更是难上加难。家长们不要以为你付出了爱心,孩子们就会领情。经常有父母们苦口婆心的说,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你。而孩子根本不这么认为,有的孩子甚至会觉得爸爸妈妈根本不爱自己。为什么呢?
我们每一个家长,把我们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投资,都是为了孩子将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培养哺育我们的家长如愿了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就在刚才准备讲座之前,我还接到了一个来自山东的一位家长的电话,说他上大学的儿子今年就要毕业,却挂科完不成学分,没法毕业。他每天就是睡在床上玩手机,和老师发生冲突、不上课,也很少和家长谈话交流,总是埋怨家长逼他上学,替他选了不喜欢的专业等等。家长无奈地说,这个孩子是青春期没过完还是抑郁了呢?
现代教育报记者曾通过网上问卷电话采访等方式,选择
一百对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
,针对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时间次数、谈话内容以及亲子关系等问题的进行过一个调查。
从调查情况看。76%的家长已经超过一个星期没有跟孩子好好沟通了。而平时89%的谈话内容都集中在了学习上。有15%的家长,每天与孩子交谈的时间少的可怜,最短的竟然有15秒钟。
那么我们就请家长讨论一下,是什么原因阻碍家长爱的传达,又是什么原因妨碍了我们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呢?我们说生活当中,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可是令家长感到困惑的是太多的时候,是我们家长追着孩子问这问那,孩子往往感到厌倦、腻烦,甚至还有更恶劣的,比如说离家出走等等。家长只好通过偷看日记等方式了解孩子,有的家长还打电话约咨询师给孩子做催眠,想知道孩子内心想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沟通失败也就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失败。当我们的家长完全不能理解孩子的时候,家长的观点和做法也不会被孩子理解和接受。无论家长出于多么良好的动机,制定了多么远大的目标,最后还是没有办法达到我们家长用心良苦。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亲子间的距离还会逐渐加大,这不仅会破坏了家庭的幸福,严重的还会导致家庭恶性事件的发生。最近,网传的一玩手机的孩子,对父亲的劝说和批评置之不理,激怒的父亲夺过手机扔出窗外,没想到儿子也飞身一跃,从10楼跳下去,酿成家庭悲剧。这位父亲简单的沟通方式不仅没有达到教育帮助孩子的目的,反而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由此看来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困难,已经不是个别家庭的事情,而是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有人说,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来自于心灵的力量。而沟通,恰恰是从心开始。家长就要通过学习一些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的有关知识来改善旧的传统方式,达到和谐沟通的目的。
第二个问题,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知道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和物质基础。青春期是一个人的大脑从生长发育走向日趋成熟的时期,大脑的兴奋性比较强,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一时期,孩子的思想、观念开始形成,用我们最普通的话来说,就是“人生开始觉醒”。因此,心理学家斯朗把青春期称为“人生的第二次诞生”。
这一时期,孩子开始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他们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等问题。对自己产生好奇和疑问是孩子内心觉醒的过程,也是孩子从青涩到成熟的必经之路。同时,这一时期孩子会有一下几种表现:
首先,我们要了解青春期的定义是什么。很多家长提到青春期都会说,孩子青春期就是叛逆期、反抗期。发展心理学认为青春期又叫成生长,发育期。从广义上说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既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性欲生殖能力的成熟期,又是自我意识和智慧知识的增长期,还是确立人生理想,训练人格品行,培养道德责任感和促进身心健康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最佳时期。青春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又是为将来立业成家的一个预备期。这是从广义上讲的。而从狭义上说青春期指的就是伴随性器官成熟,第二性征出现和生殖能力具备的一系列身心突变期。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各方面都显示出与儿童期大不相同的特点,年龄大约在10岁到20岁之间。
具体还可以把它划分为青春前期和青春后期。青春后期也有叫做青年期的。从理论上讲,青春期的男女性别是有差距的,女孩子在青春期发育的过程当中要先于或者说早于男性。也就是说女孩儿发育的比较快啊,成熟早一点。平均早于男性一到两年的时间。理论上,女孩儿从11岁到13岁、男孩从
12岁到14岁开始进入
青春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发现人种也在进步,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个时候要聪明的多、懂事儿的多,身体发育的也比较早。因为生活的好啊!中央教育电视台的一个节目中,权威的专家曾经提到过女孩子的青春期已提前到9岁。
过去小学生大概五六年级才会到来的生理期,可能现在就提前到三四年级。用我们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人生开始觉醒。因此呢,心理学家把青春期称为人生的第二次诞生,孩子们开始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我是谁、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等等这样的问题。同时,孩子们在这个时期。会有以下几种表现:第一个就是独立意识的增强。孩子到了青春期后,由于身心迅速发育,心理上的脱胎换骨也开始了。也就是说他们在自我意识方面逐渐清晰和增强。大家想想我们的孩子,没有进入幼儿园之前,对爸爸妈妈的话是言听计从,孩子们张口闭口就会说,我妈妈说怎么样,我爸爸说怎么样。你看他们在这个阶段认同的是他的父母。
般若昀开讲啦!
而孩子们进入幼儿园以及到了小学,他的认同对象就变成说,我们老师说怎么样怎么样,他就不认同爸爸妈妈啦。当我们的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学段,甚至就是我们到了初中之后,孩子该认同谁呢,当然是认同他们的同伴同学。这就说明孩子的青春期开始了。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极力想摆脱父母的管教,不愿意被当做孩子看待。他们渴望有独立的人格,渴望得到父母的接纳、理解和尊重,希望能获得某些权利。一方面却又离不开父母,依赖父母。举个例子,曾经在我的咨询师里边发生的真实事情。一个上初三的男孩子,脖子里面挂了一条金项链,穿了一件西服,爸爸气得说你不像个学生,你就是个社会青年。当过兵的父亲看儿子怎么也不顺眼。当这个中学生知道他这样的成人妆扮是急于向世人表白他长大这个事实的时候,第二次来咨询就主动穿上了校服。这样的亲子关系就是一对既见不得又离不了的缠结关系。
很多家长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就会说我的孩子现在学坏了,开始对孩子进行打压,亲子关系越来越对立。
书分两种:
有意思的书和有用的书
我们的读书会,希望能帮你把有用的书读得有趣,把有趣的书读的有用。
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青春期的第二个特点,是孤独感增强。
孩子们在进入青春期之后,随着成人感和独立意识的建立,特别是身体性机能的成熟,一些不被人知道的想法和心理感受就会藏在心底,这时候就会出现青春期的心理闭锁阶段。他们就把自己的心理世界封闭起来,不愿意向外坦露,尤其是不愿意向家长袒露。举个例子,前一段时间由于高考,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其中有一个男孩子,他的妈妈带他来做咨询。妈妈在给我打电话约咨询的时候声音是发抖的,让我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儿,细问才了解到这个家庭的妈妈和儿子接触的比较多,爸爸工作忙于工作和应酬和儿子接触少。这个孩子开始遗精后,对生理现象感觉很神秘。但又不知道问谁好,就上网查,结果更害怕,晚上多梦,白天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高考前的复习,导致成绩开始滑落。后来,我们请来父亲和孩子一起沟通交流男人间的事情,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实青少年是非常希望和他人交流和沟通的,更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那时如果没有合适的交流渠道,不能与成人很好的沟通,特别是家长,他们就会比较闭锁、孤独。
青春期的第三个特点是情绪不稳定。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也逐渐增多,各种各样的信息纷至沓来,这就使他们需要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了。而这时,他们的大脑的神经机制并没有发育健全,调节能力还比较差。因此,面对各种压力和刺激,便很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同时,身体的快速发育也使青春期的孩子经常处于好奇与不安之中。而且他们又不像成年人那样善于控制或掩饰自己,常常喜怒无常,因而显得情绪忽好忽坏。这并不是孩子故意的,也不是孩子有“病”或者“犯神经”,而是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之一。
如果这时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仍停留在孩子的少儿期,还在沿用以前诸如说教、唠叨、命令等沟通方式,用不变的思维去应对变化中的孩子,就会严重影响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
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后,家长朋友们可能多少会理解孩子的情绪为什么会“七十二变”了吧!现在,让我们来听听孩子们是怎么说的!
一位孩子的心声:
自从进入初中之后,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焦虑、烦恼、紧张等情绪令我感到很不安,使我的心情起伏不定。一会儿觉得天是蓝的、水是绿的;一会儿又觉得天是黑的、地是暗的。不知道明天会是怎样?每天都像行尸走肉似的重复着早起、上学、听课、做作业,有时候还得听父母的唠叨、老师的责骂。
小的时候,我总是盼望着长大,长大了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想法,能自由自在地飞翔。可是,现在真的长大了,烦心的事却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踵而来。我常常想:成长的滋味到底是什么?是苦?是甜?好像都是,也好像都不是。上中学后,我要不停地做作业,有时作业太多了,要做到很晚才能做完。有时候,还要被逼着去参加我不喜欢的培训班……此时我心里真的很难过,但我在向父母倾诉时却得不到帮助,可想而知,我的心里有多苦。
也许,在爸妈的眼里,我是一个不正常的孩子,不但情绪多变,而且叛逆心理特别强。可他们也许不知道,有时候的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法控制自己。
听了孩子的心声,您会有怎样的感受?看来,青春期孩子内心的烦恼也不比大人们少,他们也非常渴望来自父母的宽容、理解、尊重和真心的爱啊!
我们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不能下岗的老师;孩子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家长如何在上面着色,白纸上就会呈现什么样的色彩;孩子就像是一架录像机,他会随时将家长的言行收录其中,并在恰当的时候加以效仿;所以说,孩子的好多言行都是从家长处习得的。儿童心理专家表示:“亲子间沟通不畅,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往往是家长出了问题,而不是孩子的问题。”
(互动2):想问一下在座的家长们,您说是开车容易?还是培养孩子容易?
我们知道,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大部分家长未经考核就已上岗了,无证驾驶了这么长时间,虽然还算平安,但若隐若现的红灯、众多的前车之鉴警示我们,再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了。人们常说:父爱、母爱是伟大的,其伟大之外就在于他们能为孩子做出无条件的改变。作为孩子的最亲最近的人,在孩子内心充满迷茫、困惑与无助,需要父母贴心关怀与正确引导的时候,怎能还无动于衷?怎能不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育人水平,帮助孩子度过他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引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听到这儿,我相信此时此刻,我们在座的家长们,一定非常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来帮助我们和孩子更好地沟通。
第三个问题,学习科学的家教方法:知道我该如何做?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确,我们是要孩子健康快乐幸福地渡过他们的一生。那种快乐幸福的感觉不是我们表面所能看到的,是要孩子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到的!每一个孩子对自己未来的选择都是不同的,只要不是违法乱纪、扰乱社会,我们家长都要尊重。我们没有权利帮孩子选择他们的未来,我们能够做的只是引导与建议。
孩子应有他自己的思想,应走他自己的路。家长应该让孩子有时间和空间做他自己的事,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
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引导孩子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错误的认知,从而主动修正自身前行的坐标,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但我们家长一定要明确:沟通不是说服,说服是单向的行为,而沟通是双向的行为。沟通的好坏取决于孩子的回应。话有很多种方法说出来,用孩子听得明白、能够接受的语言对他说话才会有最大的效果。改变我们说的方法,才有机会改变孩子听的效果;改变我们听的技巧,才能更好地促使孩子去说。
所以,当我们和孩子沟通时,我们心中不要持有“你低我高”、“我对你错”这样的想法。不要带着攀比、指责、唯分是举的心理去和孩子交流,我们要带着真诚、平等、守信的态度和孩子去沟通,同时也要聆听孩子的意见。
家长要想与孩子达成良好的沟通,应该做到:
一、多鼓励少责备
由于青春期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因此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应多给予鼓励和指导,并尽量让孩子知道自己不对的地方在哪里,不要用责备的办法使他们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和他们做成人式的交流,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妈妈要保持和青春期孩子稍远一点的距离,让爸爸多进来参与,不是一味地谈学习和考试,而是孩子谈人生、讨论对事情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多尊重少强迫
尊重是沟通成功的重要因素,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青春期的孩子更是这样。俗话说,小孩见了小孩亲,见了大人就恶心。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想在家长面前表现得更强大一些,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和眼光来达到对自己的认识,如果父母不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仍然沿袭小时候的强硬做法,就会造成孩子的逆反。所以,从这个意义说,逆反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家长不逆孩子也不会反。
三、多期望少比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亲共同的期望,但如果过度期望,就会形成控制,让孩子的手脚被束缚住,内心受限,反而起相反的作用。所以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也是影响沟通的重要因素。虽然父母对孩子有所期望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的父母很喜欢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甚至于父母对子的期望多少参杂着自己自私的成份。希望借子女的成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样会直接影响自己和子女的沟通。所有的孩子最怕的就是父母的攀比,这种打击更大。孩子反感了,沟通也就无从谈起。
四、多建议少命令
当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尽量要多用建议的方式,而不用命令的方式。青春期的特点就是通过与父母或成人的不同来表达自己的成长的。命令只能激发孩子更多的反抗,如果能在沟通时用一些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如短信、书信等方式表达父母的建议,孩子也是会在考虑后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事的。
五、多倾听少唠叨
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当孩子与你有不同的意见及看法时,做父母的往往就唠叨个不停。成人一般总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如果这样,孩子就会封闭了他们的心门,不再敞开与父母交流。因此,要进行沟通之前,父母要首先倾听孩子的意见与看法,认真多方面综合地观察各种不同的见解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做不但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孩子也容易对你的沟通方式产生好印象,接受你所说的话语,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六、多守信少敷衍
诚信是一种美,与孩子之间的约定一定要兑现,千万不能有敷衍了事的现象。孩子很容易将父母的言行牢记在心中,如果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敷衍之后,孩子会不相信自己的父母,失望寒心,孩子也学会用同样的办法应付父母提出的要求,形成对立关系。
七、多提醒少限制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正在清晰确立之时,他们对一些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家长还是采取打压的方式让孩子就范,只能最后以父母的妥协而告终,最后的赢家必定是孩子。用提醒的方式点到为止,创造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孩子青春期的路上就会走得轻松一点。
好了!时间不早了,今天咱们就先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就近找般若昀的宁老师和她的团队寻求帮助。
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构建温馨和谐的家庭!完善
快乐的人生!
再次感谢般若昀的朋友们!感谢大家的耐心收听!
值此父亲节之际,祝天下的父亲节日快乐!
名师简介:
李巧英
MCEP中国梦·百万世纪精英工程专家讲师团负责人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太原得觉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
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课题研究员
2015北京首届“互联网+”家庭教育专业发展高峰论坛“家庭教育杰出贡献个人奖”。2011年感动太原十大人物。
编辑制作:狮临天下
唯有书籍能抵御时间的磨损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