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生活在哪一层快乐中~竞争式、条件式、无条件式  看世界 你的孩子生活在哪一层快乐中~竞争式、条件式、无条件式  看世界你的孩子生活在哪一层快乐中~竞争式、条件式、无条件式 看世界

你的孩子生活在哪一层快乐中~竞争式、条件式、无条件式 看世界

在成长过程中

一起分享专业、实用、有趣的亲子新知与体验

大手牵小手,幸福向前走!

雾霾天好像总让人快乐不起来。这时候,如果孩子在你面前展露天真无邪的笑颜,那一刻云开雾散,阳光灿烂。

我们都爱孩子无拘无束大笑的样子,可是这代表TA一定很快乐吗?

荷兰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的一本好书《改变,从心开始》。在书中,马丁纳讲到,快乐有三个层次:竞争式的快乐、条件式的快乐和无条件的快乐。

对成人如是,对孩子亦如是。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孩子活在哪一层快乐中呢?

竞争式的快乐

所谓竞争式的快乐,即,一定得我比你强,这样才快乐,否则就痛苦。

我们社会的教育体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其实都停留在了竞争式的快乐这一层面。

比方说自己孩子考上北京大学,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很值得开心,但你一听说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哈佛大学,你的快乐一下子消散了,转而恨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就不如人家孩子争气。

马丁纳引用了一个寓言故事来说明竞争式的快乐。

两个商人紧挨着开了商店,经营范围类似,他们唯一的快乐就是比对方强一点。一天,一个天使来到一个商人面前说,对我许愿吧,你的任何愿望都可以实现。不过,你的对手会比你多一倍。这个商人最初很沮丧,但突然间开心起来,他对天使说,请弄瞎我一只眼睛吧。

这个故事说明了竞争式快乐的可怕之处。陷在竞争式快乐中的人,势必会被这魔鬼的一面所折磨。

条件式的快乐

所谓条件式的快乐,马丁纳说,这里面去除掉了竞争的成分,这是很客观的快乐,你要一个条件,只要这个条件得以满足,你就会很快乐。

譬如你的愿望是挣到多少钱以获得经济上的自由,当这个愿望实现后,你很快乐,而不会沉浸在比尔盖茨比你有钱多了的痛苦中,这就是条件式的快乐。

条件的快乐

第三个层面无条件的快乐,马丁纳称为"至乐",处于这一层面的人,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条件,就能感觉到快乐与祥和。这是很美的状态。

第三个层面的快乐,并不容易活出。尽管有些父母能够给予孩子一些无条件的爱,但整体上,几乎没有谁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如此丰厚的馈赠,从小就彻底沉浸在无条件的至乐中。想获得这种快乐,我们都需要自己去学习。

不过,至少我们可以意识到,快乐有这三个层次,比"别人家的孩子"强只是最低层次的快乐,而应试教育的核心逻辑,就是在追求竞争式的快乐,成人们总试图让孩子相信,这就是一切。

说到这里,让我们也问一下自己,生活在哪一层快乐中。

孩子天生具有简单的快乐

其实,我们反过来可以从孩子的身上学习到,快乐其实是很简单的。

孩子想吃糖,吃到了就很快乐。他要玩游戏,玩时就很快乐。他们有竞争式的快乐,但这绝非就是一切,

假若大人不强烈地参与其中,制造"别的孩子"比你更值得爱这种信息,那么孩子对竞争式的快乐不会太痴迷,他们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就很快乐了。

可以说,孩子可以因为一切事情而快乐,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抱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如果没有受到干扰,孩子能够专注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种专注本身就是一种至乐。

长大的我们仅剩:人群中的快乐

但长大了,我们好像都忘记了那些简单的快乐,我们最后只剩下了一种快乐——人群中的快乐。尤其是,在人群中我要成为最被赞许的,否则我就不快乐。

条件式的快乐和至乐能点燃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觉得不虚此生,但假若只剩下竞争式的快乐时,那么你会时时感觉身处地狱中。

孩子逐渐沦为:大人享受竞争式快乐的工具

更要命的是,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是大人们在享受竞争式的快乐,而孩子是他们实现自己这一最低层次快乐的工具,他们美好的生命,就消耗在如此没有意义的事情中。

假若自己生命的意义就是给别人提供竞争式的快乐,那就会产生巨大的无意义感。

如果家长一开始就选择保护孩子,免于目前教育体系的伤害,那么他们最终会发现,他们收获的并非是平庸,而是孩子的才能得以巨大解放,并且孩子的生命一直处于快乐之中。

好,祝周末快乐!

欢迎把这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也欢迎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大手牵小手”加关注,或搜索

微信号

babyhandinhand

“大手牵小手

为具有开阔视野、理性思维的父母分享专业有趣新鲜的

亲子新知与丰富多彩的身边活动,更为期待二宝、乐享二宝的家庭带来最贴心的资讯与服务。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