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件事请别纵容孩子,越大越难纠正 这5件事请别纵容孩子,越大越难纠正这5件事请别纵容孩子,越大越难纠正

这5件事请别纵容孩子,越大越难纠正

▲点击蓝色“早晨”关注

国内最短小最精悍的早晨平台

爱孩子,这是普通动物都会做的事,最难的在于教育好孩子。

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以爱之名,很少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进行批评教育,往往包庇护短。

人们常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但是如果养而不教,教而不严,谁又敢说父母真的没有丝毫不是?

每个孩子总有任性的时候,他们常常分不清对错,所以爸爸妈妈的心里一定要有一杆秤,什么事情可以答应,什么事情不能纵容。

爱孩子,也请记得让孩子明确自己行为的边界。

别轻易纵容孩子这5件事

1.乱动、乱拿别人的东西。

网上曾经有个热帖,有个熊孩子来家里做客,把主人的房间翻了个底朝天,价值万元的限定手办被破坏殆尽……

小孩子好奇心非常重,不管东西的主人是谁,看到没见过的东西都想摸一摸,摆一摆。

小一点的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可以理解成学习和探索,但是3岁之后,必须要让孩子意识到:不是他喜欢什么东西,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去拿来玩。

不少孩子在大学寝室关系处得特别不好,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孩子缺乏基本的私人意识和物权意识,才会为生活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摩擦。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别人动自己的东西,你可以拒绝,但是在拿别人的东西之前也要询问他人,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素养。

2.不尊重老人。

前段时间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5、6岁的小孩子,只因奶奶出门没有带酸奶,孙子上演全武行,两次打奶奶耳光,老人只是哄了几句,旁边的妈妈自顾自地玩手机。

小小年纪不懂尊敬老人让人唏嘘,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稍有不满就将情绪发泄在老人家身上。

我们很多长辈,尤其是奶奶级的,只要孩子开心,对孙辈百般溺爱,没有原则。

于是孩子觉得爷爷奶奶对自己好都是应得的,从不会体谅爷爷奶奶的不易。加上家里的大人从来不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很容易就养成了一个蛮横的小暴君。

小时候不教会孩子尊重,纵容他们对长辈毫无敬畏之心,长大就不要反过来责怪孩子自私。

3.得不到就耍赖威胁,发脾气。

有的孩子在想要一个东西时,习惯用耍脾气威胁父母:“不让我看电视,我就把饭倒地上!”“不给我吃糖,我就要打你”……

面对孩子又哭又闹满地打滚的状况,不少家长会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如果孩子经常用这种手段尝到甜头,就学会了通过谈条件、哭闹的方式来威胁父母。

比如孩子哭着喊着要糖吃,你这次同意了,下次遇见他想要的,孩子还是会用这种方法来对付你。

长此以往,你说什么都没意义了,因为他根本不会听。

4.过度沉迷电子产品。

现实中,有的孩子过于迷恋手机,随处可见一个2、3岁的小孩,熟练地滑动开锁、输入密码、找到自己常玩的APP。

孩子长期沉迷于电子产品,会表现出注意力涣散、不集中、不爱沟通、没精打采的情况。

信息化的时代,非要把孩子跟电子产品完全隔离开来,很难实现。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自觉性和自控力无法和成人相比,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把握玩电子产品的“度”。

尽量和孩子做好事情约定,什么时候可以用手机、什么时候不行,如果孩子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惩罚、做好了又有什么奖励,事实证明,事前的约定比事后惩罚来得有效。

5.野蛮粗俗,没有礼貌。

有的孩子喜欢暴力、脏话连篇、在公共场合无法无天,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这样的孩子实在是让人喜欢不起来。

最可怕的是父母觉得孩子小,还不懂事。如果小时候不好的行为习惯长期被父母纵容,时间久了就会成为这个人的品质。

年龄小不代表孩子可以被无限纵容,越不懂事的孩子,越是需要父母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孩子知道礼仪和分寸。

成绩不是社会生活最重要的通行证,教养和礼仪才是,一个不遵守社会礼仪的人,将来难免受到别人的鄙视排挤。

延伸阅读:【1-8岁】以下毁孩子的教育方式,千万不能犯~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然而在平日里,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很多父母根本无心去想,到底应如何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甚至盲目遵循一些所谓“老理”,从而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为人父母,这些教育方式会毁了孩子!

1、病例一、挑拨离间

1、“爷爷奶奶不疼你,以后少去他们家,只有妈妈最疼你!”

2、“你爸老出差,都不陪你玩。”

3、“你们老师也太多事了,以后少理他!”

很多父母喜欢把婆媳矛盾、夫妻矛盾,甚至是一些个人怨气,通过讲坏话的行为,变相对孩子“倾诉”,讲对方家庭成员的坏话。但其实这样会扭曲孩子的价值观,让他对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缺乏信任,久而久之,变得没有安全感。

2、病例二、过于依赖

1、“闺女,你爸你妈后半生的幸福就指望你了!”

2、“你一定好好努力,还指望你赚钱娶媳妇呢!”

健康的依赖关系,是家庭和谐的基石。但如果过于依赖,反而会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孩子的正常工作生活。

3、病例三、抱怨发泄

1、“要不是为了让你吃香喝辣,我哪用那么累?!”

2、“你看看你,我一个月工资根本不够你造的!”

父母的抱怨如同一剂毒药,会慢慢侵蚀孩子的身心,直接影响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孩子也变得爱抱怨,遇事推脱责任。父母应先做好自己,还要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

4、病例四、恶语相向

1、“你这个笨蛋!你长脑子是干嘛用的?”

2、“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缺心眼儿的玩意儿?”

当孩子犯了错误,由于正在气头上,很多家长习惯性对子女恶语相向,甚至有的父母还会借机将工作的不顺,发泄在孩子身上。而恶语相向会直接导致,孩子无法正确认识错误,更没办法树立信心,和父母间的关系也很可能因此疏远。

5、病例五、溺爱过度

1、“你想要啥?爸爸妈妈都买给你!”

2、“宝贝,爸爸妈妈都听你的!你说啥就是啥!”

被过度宠溺的孩子不知道为他人着想,自私自利。父母满足了他的无理要求,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我是老大”的思想,不懂得让步和宽容,性格骄横。

6、病例六、盲目攀比

1、“你看王阿姨家XXX,人家孩子长得多漂亮!”

2、“你必须考上清华!要不以后你就只能扫大街!”

盲目攀比如此教育下的孩子,即使他们真的很优秀,内心也可能千疮百孔。更有些孩子会因无法达到父母期许,而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

7、病例七、吾皇万岁

1、“住嘴!这家里有你说话的份儿么?”

2、“滚,大人说事儿小孩别插嘴!”

有些父母在心底,根本没将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家庭成员,而是抱着一种威风凛凛的态度,对孩子颐指气使,颇有一种吾皇万岁的节奏。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让孩子觉得低人一等。

8、病例八、过度保护

1、“别别别,你别弄了,放着我来!”

2、“你自己行么?!下次别这样儿了,再……记得叫我!!”

生活中,父母总担心孩子做一些事,做不好或是伤害到自己,而刻意将孩子保护起来,不让他们做。但这样一方面会损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产生“我是不是什么都做不好”的负面情绪。

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很容易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甚至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