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  孩子脾气坏,原因何在 家长  孩子脾气坏,原因何在家长 孩子脾气坏,原因何在

家长 孩子脾气坏,原因何在

家里孩子很可爱,可一发脾气,我们就头痛了。

只要是人,都会有脾气,心理学称它为情绪,而人有

,表明人是有情感的。

我们知道,孩子是人,从小就是一个有情感的活物,正因为如此,孩子才会发脾气。

脾气的背后是什么?

先讲个故事:

一位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从桌上端起妈妈刚才倒好的一杯牛奶,走向妈妈,不料跌倒了,牛奶全洒在羊绒地毯上。妈妈不高兴了,说,谁让你瞎忙乎?孩子一脸茫然。

妈妈那时是有情绪,孩子却是出于天真的情感。孩子无知的温情,怎么发育到成熟的感情,完全取决于成人们特别是父母们“

爱的教化

孩子丰富的感情,应该表现在能够宽容和忍耐,能够融合和理解别人。如果用在嫉妒、仇恨、纷争、小心眼,就负面了。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到社会上打交道,各种各样的人都能应对。比如,别人骂他一句,他不是马上反弹;别人踩他一脚,他不是马上反击。这样的人,容度就比较大,比较容易站稳脚跟。如果别人骂他,马上骂还,别人踢他,马上踢还,基本上也成不了大器。不发脾气,从小在家里就要开始培养。

妈妈认为地毯重要,还是孩子的情感发育重要?

妈妈之所以发脾气,是有了情绪,是当下地毯的重要性已经压倒了一切。

孩子与大人一样,觉得玩具重要,不买就要发脾气;孩子要妈妈抱抱,不抱就会发脾气。发脾气是在表达不满,如果不满无法解决,脾气就会越来越大。

脾气的背后是认知,认知的背后是价值,是认知构成了价值定位

虽然孩子不会讲“价值”二字,但内心在认知的前提下,总有价值判断。他的喜爱,就是他的价值所在,一堆废品,可能在孩子眼中就是宝贝。

孩子的坏脾气哪里来?

孩子在婴孩期的情绪反应是生理需求诱发的。饿了不喂,孩子就会哭;尿了不换,孩子就会闹。由于我们父母学习不够,没有掌握养育技巧,一般要在婴孩发出强烈“呼求”时,才会有反应。这样就会给婴孩养成一个基本的“社会习惯”:哭闹才能解决问题。

这是坏脾气的第一来源。

到了孩子开始进入“自我认同”时期,也就是老是要与成年人掺合在一起的时候,父母会嫌他烦,会觉得他讨厌,孩子说话多了就被打断,孩子要求这要求那时就被拒绝。孩子想找存在的价值,却得不到满足,就会“作”。粗暴骂一顿,打一顿,孩子暂时安静了,脾气就更坏了。

这是坏脾气的第二来源。

到了孩子有些独立操作的能力时,样样都要自己来,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而父母处处不放心,孩子就会与你争,与你辩。父母就会用唇枪舌剑让孩子哑口无言,孩子在默默无声中咬着牙,脾气进一步变坏。

这是坏脾气的第三个来源。

按埃里克森划分,我们在孩子的“婴孩期”(0~1.5岁),“儿童期”(1.5~3岁),“学龄初期”(3~6岁),

没有很好地让他们越过冲突,忽略了孩子的价值满足,就造成了他无谓的情绪泛滥,甚至享受哭闹的“成果”

(地上一滚,万事皆通),孩子的脾气就越来越坏了。

“价值满足”源于“价值需求”,这听上去很抽象,其实很容易观察到。孩子一般闹的不是吃什么,要什么玩具,而是要你注意他,这就是价值需求。孩子要被重视,被肯定,被理解,才能真正觉得满足。当孩子对价值的满足无望时,他的情绪就无处不在,一不顺心就会发脾气。

会发脾气的根源,是孩子的价值实现的信心丧失了。

有一个现象,越宠的孩子脾气越坏,为什么?往往宠孩子的父母是特别喜欢孩子,而这种喜欢表现在孩子想什么就给什么。

样样都有的孩子应该心满意足了,为什么反而脾气大?这就应证了“价值无望”的推论。

当孩子要这个,要那个的时候,要的不是那个东西,而是要父母关注他,与他交流,当父母用“东西”去应付他时,他会一时被新鲜的东西暂时吸引,回过头来,发现父母又远离他时,他又闹了。闹了买,买了闹,周而复始,脾气日渐变坏。

如何处置坏脾气?

孩子坏脾气来了,一定有他的原因。如果要在第一时间处置,一定有一个原则,就是:

不能让坏脾气继续增长。

1、焦点转移法

根据不同的年龄,选择不同的转移方式,如:带离现场、切换内容等,目的是转移孩子的注意点,用一个可以引起孩子兴趣的内容,把孩子从原来引起情绪的事件里跳出来。如孩子哭闹着要买不必要的玩具,这时父母不必讲道理,而是带离玩具柜,去看动物或说去一个神秘地方。当然,这个引发孩子兴趣的内容说到要能做到,或者预估能做到的才能说出来。

2、情绪遏制法

同样根据不同的年龄,采用不同的遏制方式。对过分的、完全无理的哭闹要断然遏制,不能让它无限制地弥漫。如,告知孩子,不停止哭闹,就要交给他认为的权威去解决(如将他交给爷爷、王大叔,但不是吓唬他,

千万不能说不要他了

);也可把他留在一个地方冷静(家里的书房,公共场域的角落)。如闹得特别厉害,父母坚决的态度就特别重要,“停下!”果断,不犹豫,一定奏效。

但是,前两种方法只是一时之法,关键还是从根源出发,从根子解决。

只要有坏脾气的孩子,一定有缺乏常识的父母。

从婴孩到学龄初期,从孩子的脾气就能发现父母的不足,坏脾气都是给父母弄的。既然如此,父母用过去的方法对付会发脾气的学龄初期孩子,到了青春期一定够呛!方法不改,越弄越糟。

最好的方法是父母接受专业指导,进入系统学习。孩子若一见父母就会耍脾气,也可进行专业的“脱敏”,暂时离开父母,接受专业调适。

回到前面的故事,

孩子为妈妈端上牛奶,妈妈感动了,这是一份珍贵的情感。孩子摔倒了,抱起孩子,亲亲他,孩子的情感比地毯珍贵得多。孩子的将来,一定会因为妈妈对他的珍视,而能真正珍惜妈妈的情感。

爱的认同,爱的接纳,孩子就会避免情绪性伤害,在情感萌发时不被打击。千万不能因为成人的价值取向(地毯大过感情)而伤了孩子。

坏脾气,来自缺爱的家庭;坏脾气,出自孩子价值满足的缺失。

好脾气,因为宽容;好脾气,来自爱学习的家庭。

当父母懂得了如何恢复与加强孩子的

价值信心

,让孩子充满了

未来的希望

,困难再大,孩子表现出来的就不是

,而是

▼点击“

阅读原文

”,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齐家学汇合作节目《成长你我他》,了解更多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