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微微朗读音频
音乐:小瀬村晶-Ascent歌曲:P.K.14-多么美妙的夜晚
周末带娃参加了一节美术培训班的公开试听课,本想着如果孩子喜欢,我们就报名。
可最后,却因为上课的老师说了这么两句话,败兴而归:
“知道为什么你们画不好吗,因为你们的画意义尚浅。”
“下节课你们就跟着老师画……落笔要大气,还需要掌握好色彩的饱满平衡。”
连我女儿都忍不住在回家路上吐槽:这老师太无趣了!
要在拿笔之前就思考“画的意义”,要是没有意义,那就不用画了?
顾及着大气、顾及着饱满、顾及着平衡……自己的想法什么时候才能被顾及?
短短两句话里包含着大“坑”——开始前追求意义,开始后顾及规矩,没意义又不合规矩了,紧接着就是强行改造。
这样的事情多干几次,孩子的天赋、创意、兴趣通通就被扼杀了。
“雀鸟”入笼
类似这种用自身经验“教化”孩子,限制孩子自由发挥的情况,生活中并不少见。
有次带女儿玩耍,遇见一个小男孩在搭积木,先是搭出一个房子,又在旁边摆了一个“半圆”,然后对旁边的奶奶开心地喊:“奶奶快看,这是我布下的‘陷阱’!”
奶奶瞟了一眼,上手就挪开了男孩摆的积木,要重新帮他摆:“陷阱是一个很深的井,怎么会是这样的?你堆错了……”
男孩立刻气哭,奶奶见状也不高兴了:“你哭啥,我这是帮你。你知道啥叫陷阱不?谁会把陷阱造在家门口,你这应该是水井,水井也挺深,还得有水……”
男孩气愤地对奶奶喊:“你走开,我不要你帮!”
后来隐约听见男孩碎碎念“卡梅利多”这个词,正巧女儿也看过这套绘本,就问了一句:你这个陷阱是捕鸟的吗?
原来卡梅利多(一只小公鸡)曾被困在一个捕鸟的陷阱里(一个倒扣的竹筐),小男孩是在用这个“半圆形”模拟“倒扣的竹筐”。
男孩很惊喜,瞬间就不哭了,挂着泪痕和我们一块玩起来。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玩的开心了,又叫:“奶奶……”似乎又准备说什么。
结果迎来了奶奶的怒怼:“叫我干啥,你不是让我走开吗,别找我呀!”
看着小男孩又快哭出来的表情,不由得一阵心塞,这样的情形在他身上反复上演几次,奶奶的“陷阱”,困住的就是孩子原本优秀的抽象思维能力。
不仅如此,在奶奶眼里,这孩子还会成为一个“好哭、不听话、暴脾气”的孩子,丝毫不会想到这些是自己亲手造成的,日后还会想尽办法“改造”……
“珍珠”蒙尘
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参加过一所小学的公益心理咨询活动。
她遇上了一个一年级小男孩,班主任对他的评价是:内向、不愿与人交流;不爱学习、成绩跟不上。
咨询的过程,班主任全程旁听,希望通过咨询,能让孩子有所反思和转变。
一开始,男孩盯着陌生的咨询师,不愿多说话,不过还是礼貌地回答着问题。
直到聊到男孩喜欢的自然课时,孩子却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孩子特别喜欢看科学、自然故事,蚂蚁、恐龙、吃虫的草……孩子讲得绘声绘色,手舞足蹈,一旁的班主任不禁感到诧异。
这样的孩子,谁说他不愿与人交流,不爱学习呢?
可看了一眼班主任老师后,小家伙却垂下了头,说自己学习不好,老是考不了双百……原来所谓的“成绩跟不上”,只是考不了双百而已。
咨询结束时,转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班主任老师——看着咨询过程中聪明可爱的孩子,想象着他沉默坐在教室里的身影,班主任感到了羞愧:
羞愧于没有足够耐心去发现孩子的闪光处;
羞愧于总是用狭隘单一、自以为是的标准做出评价;
更是羞愧于,自己一直认为“需要被改造的是这个孩子”。
花开百种,各有千秋,却非要进同一个模子里去印刻一下,出来的样子都标准化了,就是优质品,否则就是次品。
原本闪耀着珠玉光泽的孩子,被教条化的标准蒙上了一层灰;教育者及时醒悟还有机会拂去尘埃,否则,孩子将面临的,就是“被碾压、被粉碎”的困境。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