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最近很多家长询问“
孩子喜欢打人该怎样教育?
”,同时也有很多幼师遇到了相同的困惑。
其实1b+老师想说这是孩子成长中会经历的阶段,
首先一味批评肯定是不对的,其次要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判断孩子的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给予孩子良好的发展
本文将针对孩子爱打人的6个心理,做案例分析,同时给家长们一些小建议。
推荐丨1b+老师
微信号:youshikoudai030
自我中心心理
案例:
今天小明在幼儿园又因为跟小朋友抢玩具把别人给打了,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妈妈也教育过不能打人可是小明总改不了,为此妈妈总得跟别人道歉。
状况分析:
3~6岁之间的幼儿大多都处于‘自我’的阶段,与人的沟通能力较差,想要某件东西或者不想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他人时就会以肢体动作来代替,从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给家长的建议:
家长可以教孩子正确的与人沟通的方式,用语言来代替肢体解决问题,比如可以告诉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前可以询问下小朋友可不可以借他的玩具玩、自己想玩多长时间、愿意用自己的玩具互换着玩等。
模仿性心理
案例:
有位妈妈说今天在操场上自家孩子跟其他人开始玩的好好的,还跟其他孩子玩奥特曼打怪兽的游戏,可是我一个不注意,孩子就拿着玩具伸手一比划就直接打到其他孩子的脸上了,我批评他不该打人,他还振振有词的告诉我他是怪兽就该打,这把我给气的。
状况分析:
孩子的模仿能力强,这种攻击行为大多是从动画片中看到的,但孩子并不知道动画片里的内容全部是虚拟的。
给家长的建议:
家长在生活中尽量不要给孩子看带有暴力倾向的动画片,选一些益智类及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动画片观看。
比如:海底小纵队、巧虎、超级飞侠等。
情绪性心理
案例:
孩子平时在家挺乖巧的,可是最近放学总听老师说他爱欺负其他小朋友,总是叉着腰指着其他小朋友,有个胆小的孩子还总被他吓哭。
状况分析:
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孩子在交往能力上的问题,叉腰指人的样子就像是个大人训斥小孩,这说明孩子的这种攻击性行为很有可能是跟成人学的,在家不爱说话说明平时不敢在成人面前发表意见。
给家长的建议:
孩子发生错误时家长尽量不要出现大声训斥以及动手的行为,孩子难免会出现犯错正确的引导可以让他以后不再犯错,暴力行为只会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当孩子想要发泄这种情绪时就会出现打人行为。
引起关注性心理
案例:
小芮妈妈说他家孩子比较好动,性格也挺开朗的,但是总是跟其他小朋友玩不好,每次去别人家做客总会有小朋友告状说他打到XXX了,一开始我只觉得是其他孩子太敏感,可是后来发现经常有孩子告他的状。
状况分析:
孩子总是没有原因的去碰其他人说明他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关注或者是他想跟其他人玩,这类的孩子在与其他人的社会交往技能上不是很强。
给家长的建议:
成人平时记得多给予这类孩子一些关注并在日常生活中亲身示范要怎样与人进行交往,也可以与孩子进行情景表演亲身感受一下平时与人交往的问题并在成人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推荐2本绘本:《不打人NOHITTING》、《牙齿不是用来咬人的》。
试探性心理
案例:
欣欣妈说自己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一直教育孩子什么不该做,刚开始欣欣还是很听话的,可是最近不知道欣欣怎么了,总爱跟我唱反调,我不让他干什么他就偏干什么,昨天居然还把一个小朋友咬了。
状况分析:
孩子本身是不存在攻击性行为的,但成人总是像提醒一样告诉孩子这些错误的事情,孩子是有好奇心的,所以一定会试试打人到底会怎么样。
给家长的建议:
成人在幼儿面前不要提及一些负面的思想话语,多给孩子鼓励支持,让孩子感受怎么做是对的,而不是什么是不能做的,什么是错的!
娇惯型心理
案例:
今天送孩子们离园,岚岚的爷爷因为堵车来晚了,爷爷连声跟孩子道歉说自己下次来早点,可岚岚不仅没有领情还在幼儿园门口用手吧唧给了自己爷爷两耳光,当时爷爷脸上就挂不住了说了句‘都是你爸妈宠的’然后就回去了。
状况分析:
现在的孩子都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从小有一些小脾气就爱打人,家里人都觉得孩子小不懂事不是真打,就一直纵容孩子的行为。
给家长的建议:
打人的这种行为从来都不是正确的,这是原则性的问题,家长要给孩子立下明确的规矩,孩子现在打人家长不管,那以后要出去打了别人吃了亏,再想管教就来不及了,想要孩子以后好那就应该从现在教育起来。
最后的话
总而言之,孩子喜欢打人主要因为他们的情绪发展还在过渡期,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才会出现攻击别人的行为,所以
千万不要训斥孩子是“坏孩子”,
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解心理,正确地引导孩子
,循序渐进地教会孩子打人是不对的道理。
分享下我遇上孩子打人时教育孩子的四个步骤:
1、首先自己要保持冷静的心态
2、理清孩子打人的理由
3、向孩子描述被打的小朋友有多疼和伤心
4、抱住孩子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要向被打的小朋友道歉
而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如果自己班里有小朋友打架了,
最着急的肯定是老师,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
一定会及时多关注孩子,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教育,
所以还请家长们相信老师!
*声明:本漫画由幼师口袋原创,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内回复“转载”。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幼教资源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