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的玩具小熊太脏了,妈妈要洗一洗。她哭地很伤心,站在晾衣绳下,流着泪抬着脑袋等着自己的小熊。
彤彤出门总是拿着妈妈的一件背心,家里人觉得很不好意思。去玩滑梯,他的手里也不能放下这件衣服,动作当然没有其他孩子灵活。爸爸看着彤彤用一只手上扶梯,去抢下他手中的衣物,彤彤立刻发疯了一样的哭着追着爸爸。
一旦这些依恋物被强行断离,孩子总会产生其他的偏差行为。这样的例子很多,看似孩子无法割舍一件物品,带来很多的行为问题。也往往很多家长会关注如何改变孩子的行为,可曾想过“那只小熊”、“那件衣物”在孩子心中为何这么重要呢?
“恋物”是一个结果
很多家长把“恋物”单纯的看成一个问题,想办法帮孩子改变“习惯”。相反,依恋物品是孩子为了解决焦虑问题,而采取的保护自己的方法。真正的问题,恰恰是孩子的安全感不足。
明白了这个道理,父母往往会问:“为什么孩子会恋物?”
通常孩子“恋”上的物品,大多是柔软的,可以拥抱的,这种柔和温暖的感觉就像是妈妈的怀抱。人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身体接触的需要,特别是在婴幼儿阶段更为强烈,在舒适的身体接触中,孩子会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放松。
如果在孩子心理紧张的时候,长期无法得到妈妈或其他照顾人的安慰,往往会导致孩子的“恋物”行为,感情敏感的孩子更容易形成这样的习惯。所以依恋物是孩子为自己提供安全感的一种情感支持方式,而且这个物品是他自己可以掌控的,无需依靠他人给予。
孩子恋物需要纠正吗?
凡事有度,只要孩子情绪、行为等方面发育正常,孩子对物品的依恋只是在焦虑或固定情景时,这种依恋会随着他的成长慢慢消失。比如必须抱着枕头或布娃娃,或者手握着被子才能入睡等。对于这种情形,“恋物”没有影响生活作息,只需保证孩子依恋物的卫生,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有的孩子的依恋行为过于强烈,几乎依恋物24小时不能离身,那就需要父母帮助调整了。比如前面提到的寸步不离的小熊,不能离手的衣物。
注意,这时候帮助孩子的任务,不是脱离依恋物,而是建立“安全感”。
长期需要依恋物的孩子,如何满足他的安全感?
尊重、接纳孩子
:停止指责和管教,接纳孩子当下的行为,必须尊重孩子依恋的物品。因为此时,这些对他来说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东西。如果孩子时刻担心自己重要的物品会消失,会更加不放手,也更加没有安全感。每次要动依恋物时,也要获得他的许可。
倾听孩子的心里话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往往不习惯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要耐心的听孩子说话,给他们更多时间去表达。不去评判孩子想法的对错,尽可能的满足那些合理的需要。
3、增加亲子互动
:依恋物代替的是接纳自己的父母,所以当我们接纳孩子,与孩子营造欢乐的亲子时光时,可以帮助孩子忙起来,就会慢慢忘记依恋物了。
4、表达
情感:拥抱
、关注的眼神,让孩子感觉到爸妈的爱和依靠。
情感的交流,才是爱,是安全感的源泉。很多孩子虽然每天看见爸爸妈妈,但情感上却缺少联系,会让孩子产生深深的孤独感。一旦安全感满足,依恋物的也就随之消失了。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