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让孩子独睡,还是跟孩子同睡的问题,是妈妈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一点不亚于断奶。
常识里,孩子越大越难分开,所以很多父母经常纠结该不该同睡,什么时候分开等问题。
前两天,有社群的妈妈把马伊琍这条微博推给我看,当时正在忙课程,就想着
优陪计划
上线后,一定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这个话题实在太常见了,而背后涉及的问题又很复杂。
所以今天便有了这个文章。
有两个女儿的马伊俐,曾经受“独立育儿理念影响”,坚持跟大女儿分开独睡。
但是她带二胎的时候,认为活生生的带孩子经验胜于理论,便在微博上感慨,“分明越是满足依赖感越是从婴儿时期就得到充分情感回应的孩子,长大才会有安全感才真正独立”。
这条微博,瞬间点赞就到了14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当下很多父母感同身受,更倍受这个问题困扰
不独睡,就没法让孩子独立。多少父母都是这样认为的啊!
独立性,的确对孩子很重要。谁都不想培养个孩子,长大了是个“巨婴”,只会“啃老”。
但真的不独睡就这样严重吗?我接下来谈谈我的看法。这个问题,并非看起来那样表面。
不能脱离开文化背景
谈睡眠习惯
我始终坚持的一个观点是,说到睡眠习惯,我们不能脱离开文化背景来分析思考,因为文化背景是我们存在于这个社会、环境的基本参照标。
从文化的演变角度来看,同睡
是目前世界养育文化的主流睡眠习惯之一。
“同睡文化”
的主要观点,是认为父母和孩子在一间房里睡觉是可取的。日本学者Caudill用“kawa”来形容同睡的状态,意为“小河”。对于睡在父母的中间,或者躺在自己褥垫上的儿童来说,父母就像河岸。
同睡的形式有很多种,
比如父母和孩子睡在一起,共用同一张床,或是父母和孩子在同一个房间,但大床挨着小床的形式。
在亚洲、非洲和南美大部分国家,更重视相互依赖的集体主义文化,比如认为父母和孩子是一体的,一些家庭甚至无法“想象孩子和母亲分开来睡的情景”。除了资源限制空间,床位不够等一些现实状况外,
更重要的原因,也包括传统文化中,家长想要和孩子保持亲密的依恋关系。
白天,给孩子温暖怀抱和精心护理,晚上,跟孩子同睡,或者让大床挨着小床。Morelli等一些学者在1992年的调查和研究指出,东方民族的人会更愿意通过看护和怀抱的方式哄孩子入睡,更重视亲密的身体接触,更重视亲子关系和相互依赖。
与“同睡文化”相对应的是“独睡文化”,那么,
独睡是如何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新的育儿方式呢?
我们最早是从欧美国家的生活里,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从出生起,就有自己的婴儿床,甚至自己独立的房间,父母通过摄像头,来及时获取孩子的最新动静和需求,并及时做出反应。
从大的范围看,
像北美、欧洲和澳洲大部分国家
重视独立的个人主义文化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目标,最基础和最普遍的,是希望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独立和有个性的人,提倡
“独睡文化”
他们提倡孩子一出生,就应该
单独睡觉,多使用婴儿床、婴儿椅、婴儿车等来辅助。
而且在主流育儿理论中,认为
同床增加婴幼儿猝死综合征(简称SIDS)的风险
要关注婴儿(4个月以内风险会更高)的安全问题。这也为这种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并且得到了包括世界大多数儿科医生和联邦政府的支持。
你看,一个睡眠习惯的问题,背后却有如此复杂的文化习俗背景,所以为什么“同睡文化”和“独睡文化”的争议已经持续了百年,但是却至今也没有哪个文化能够“碾压”另一个文化。
在我看来,这大抵从文化讨论角度是无解,我们看似是
讨论同不同床睡的问题,看似好像是新旧育儿观的讨论,其实是已经是两种维持上百年的民族文化的交锋。
培养独立性,
不能光看睡眠习惯
围绕“同睡文化”和“独睡文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孩子的
独立性
我身边经常收到的咨询大多是:
如果我不从小给孩子培养独睡习惯,孩子以后会不会就不够独立了。
我很害怕和孩子一起睡,让孩子太依赖我,最后离不开我啊。
我们所理解的独立性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决不能脱离开整体教养,只谈睡眠习惯的培养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整体的社会关系形态对孩子独立性的影响,远远超过单纯的睡眠方式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独立,并不仅仅局限于孩子生活上的自理能力,比如穿衣、吃饭、如厕等。更重要的是,
孩子能够具备独立的精神内涵,
这里包括了独立担当、独立做决定、独立发表意见、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等等一系列能力。
这些看起来很难的能力,其实都是通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点一点渗透的。
举个例子,有一些家长决定让孩子自己睡一个房间,目的想让孩子独立,但在生活中,却处处限制孩子的自由,不尊重孩子的独特想法,不给孩子自主选择权,那么又谈何培养孩子的独立呢?
我们养育孩子要知道的是整体,是
教养的方方面面,才最终引导着孩子未来的方向。
如果不能从大局观去把握这些核心要义,我们去看一个睡眠习惯对孩子的行为塑成,其实很容易陷入偏颇和误区。
建立依恋关系,
你还需要知道更多
在“同睡文化”中,也存在容易让人偏颇的误区。
因为同睡文化植根于父母和孩子的亲子依恋关系,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下意识地放大了这项亲密关系在生活中的影响力。
比如马伊琍在微博中对“依恋关系”的描述,是这样子形容的:
她说“姐姐小的时候特别依赖我,总想让我搂着睡到天亮。”,她认为这是在满足孩子的依赖感,跟孩子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很多妈妈们也回应了这种观点,比如以下这个:
跟孩子同睡,让孩子感受父母的体温和呵护,比如及时回应孩子的吃奶需求,及时安抚孩子的各种不舒服,都能够跟孩子在身体上做最紧密的连接。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
同睡的确是建立亲密依恋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在当代社会,孩子和父母同睡,只是更大依恋关系教养系统的其中一个方面而已。
真正能够给予孩子建立丰富依恋关系的,是“在整个儿童期都照顾孩子,并且愿意使用温和的抚养方式,将其视为一种完全满足的生活方式”的家庭,比如下面四种情况也同样有利于搭建依恋关系:
•在宝宝出生后,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和婴儿形成纽带,而不是留待以后再来搭建关系
•妈妈通过哺乳等方式,建立亲子间的亲密关系
•父母用背带背着或拥抱婴儿,可以帮助建立亲密关系
•父母需要把宝宝的哭声视作一种重要的信号,进行及时处理(注:及时不等于“即刻”,区别在于及时强调的是“对需求的筛选和充分判断”,而即可强调的是“无论何种情况都需要立刻反应”。)
此外,父母与孩子同睡,长时间带着孩子,或者既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研究并没有证明对所有的婴儿都是必要或明智的。(Harwood,Miller,&Irizarry,1995)
即便是父母与孩子同睡,也会出现不利于依恋关系建立的情况。比如,在睡眠中父母时刻保持即刻安抚的做法,可能会打断了孩子自我安抚的节奏,相应地减少了孩子的有效睡眠时间。孩子有可能会因为缺少学习调节的机会,反而产生夜醒频繁的结果。
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回应时间和反应机制。
好的安抚方式,一定是帮助孩子培养和调整出自己内在的节奏,最终让自己有能力去适应睡眠的步调,最终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有满满安全感、有充足独立性的人。
这些都是我们在考虑孩子是否和父母同睡时,重要且差异化的因素。归根结底其中最基础也最普遍反映的,也是我们对孩子的成长的期盼,如何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和有个性的人,
是我们很重要的家长目标。
是否与孩子分开睡
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同睡增加婴幼儿猝死综合的风险同床,关乎小婴儿的安全。
我也发过不止一篇文章写过睡眠的安全科普,在安全问题上容不得任何侥幸,尤其是还会不会翻身的小宝宝来说,任何一点安全隐患对他们都是致命的。
但除此之外,孩子在没有性命安全风险的情况下,
父母跟孩子同房睡,还是让孩子单独睡,并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之分。
我们不能找个一个理论来,比如独立说,或者依恋说,就斩钉截铁地决定让孩子如何睡。
我们看了那么多科普,听了那么专家的建议,但我们同样离不开抚养实践中的大量信息,这是帮助增进彼此了解和尊重的根基。
我们要看到孩子,观察孩子的状态,感受孩子的需求,这是所有父母共同不能忽视的重要立足点
如果你之前选择了和孩子一起睡,但现在从各方面的考虑(比如父母隐私和需求、孩子自主和独立等),想给孩子进行分房的独睡过渡,这又是否合适,或者是否可以执行呢?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因为我们培养孩子的初衷,还是希望孩子能够独立、自主地成长,这是全世界文化的主流共识。但是在分房的年龄段上,确实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唯一共识。
是否分开睡,依据之一是孩子的心理年龄。一些专家和学者的研究会从孩子的成长发育角度,推荐
1岁或者3岁
这两个年龄段。
以后的孩子,安全感建构模式开始转向脱离母亲,进入独立意识萌芽;而
以后,孩子开始结束心理学上说的依恋期,逐渐社会化,自我意识及独立性开始发展。
而另外一些主流学者同样也会提倡,“年龄只是参考,并没板上钉钉”。我个人是支持这个观点,
让孩子独立睡眠,我们更应该看到孩子的整体发育情况,包括生理和心理年龄等都需要进行核心考量
数字是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我们不应该用冷冰冰的数字,来唯一决定并代替我们养育中的柔软和直觉。
比年龄段更重要的,还有几个核心决定要素。比如
孩子的整体睡眠情况如何:
孩子是否能够安睡整晚,
孩子是否不需要喝夜奶,
孩子一般不会不夜惊,
孩子一般不尿床,
孩子是否有满满的安全感
,包括:
孩子跟父母的关系十分密切,
孩子非常信任父母,
不会害怕黑暗,
不太受分离焦虑影响,
能够自主入睡——半夜醒来能够自我安抚进入睡眠,
这些评估
需要我们仔细考虑,因为对于孩子来说,
生理上的成熟容易评估,心理上是否具有安全感,就不那么容易被判断。
你看下面这些孩子在分床体验,表现出来的都是
这种不安,并没有年龄之分。有些孩子在一两岁成功和父母分开,也可以到六七岁,还不能独睡。
这是因为我在前面说的,整体的家庭安全感和依恋关系的搭建,睡眠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安全感都是在逐日的陪伴中,长期积累的,而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
孩子内心积累的爱越多,依恋关系越稳定,安全感就足,当然就越有勇气独立面对新的睡眠方式和环境,反而便只能加剧内心的无助感和彷徨,这也是得不偿失。
如果决定分睡了,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
说实话,陪孩子睡这件事,久了多少就成了个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真需要一段时间,一点方法戒除。
避免在分开睡的时候给孩子造成一定伤害或者心理阴影,我们最好根据孩子的心理状态,适当地采取一些巧方,帮助孩子顺利过渡。
你要做的准备
>小床的准备
如果是大龄的孩子,父母完全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下,
怎么来布置下他将来的小床和卧室。他最喜欢什么颜色,最喜欢什么图案装饰?
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也让他们动手参与布置。
可以把孩子们平日喜欢的要素装饰进去,比如有些小女孩喜欢迪士尼公主系列的寝具,有些男孩则喜欢动物风格的窗帘等等。
允许孩子将自己喜欢的安慰物放在床上,带着他喜欢的安慰物睡觉
。比如一条他用久的小毛毯、一个小公仔、一辆玩具车等等。这些安慰物能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和安全感,对于怕黑和怕怪物的孩子,尤其如此。
>心理准备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缺乏安全感,或者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不够紧密,进行修补,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心。尽量给与孩子
高质量的陪伴
是肯定、必须首先要做到的。
在对孩子的心理建设方面,我们可以时不时的给孩子一些暗示
。把独睡描绘成一件很光荣、值得庆祝的事情。
我的闺蜜琴,就特别喜欢用绘本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洗脑”。她给孩子讲过小兔子自己睡觉的故事,小鸭子独立睡觉的故事,小猫独立睡觉的故事。
渐渐地,孩子也对自己睡这件事情有兴趣了。然后,她又不失时机的给孩子讲,有了自己的房间,就可以在属于自己的房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孩子对独睡就更加期待了。当孩子对一件事产生期待,后面的一切都会容易得多。
>入睡方式的调整
睡眠程序对每个孩子都很重要,即使孩子开始独睡了,也要坚持,而且还要根据孩子的情况灵活调整。
比如以前是跟孩子在大床上相拥着一起读绘本,孩子就此入睡,而现在孩子在自己小床上,父母就在讲完故事后,坐在孩子床边,等孩子睡着再离开。
孩子希望父母怎么陪伴自己入睡,也可以跟孩子讨论下,尊重孩子的想法。
保持好睡眠程序的重要原因是,要给孩子传达一个概念
,孩子自己睡了,并不是因为父母不爱他了,不愿意跟他一起睡了,而是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床甚至房间了
你可以遵循的步骤
>从同睡到分床到分房
如果孩子长期和父母一起睡一张大床,在决定分房之前,先
建议分床过渡,而不是直接就让孩子一个人睡自己房间
。孩子也许一下子接受不了。
一开始可以准备一个小床,也最好根据孩子的喜好装饰,或者让孩子参与装饰。
先把这个小床放在大床边上,紧挨着父母一起睡。孩子夜间醒来,可以喊爸爸妈妈,也能够感受到父母在的那种安心。
这种循序渐进,可以让孩子逐渐适应,并对分开睡这个行为逐渐熟悉,渐渐产生安全感。
>孩子总想回到大床怎么办?
分开睡,出现反复是正常的。
很多孩子刚开始,会反复夜醒,或者从小床爬上大床,或者敲开父母房间找父母,这都很正常。
记得这时候
不要拒绝孩子,把门锁起来,或者无视孩子的害怕或者痛苦,要对孩子进行安抚
但记得一点,
不要让孩子回到父母大床上,也不要睡到孩子的小床上
这是为了让孩子清楚,他要继续睡自己的床,但父母依旧爱他,在他害怕或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永远可以给与安抚和陪伴。
如果孩子的确一个人睡,很害怕,这时候别忘了给与孩子理解和安慰,跟孩子一起讨论下解决方案:
如果不找父母,还可以怎么做呢?
提醒父母,这时候,千万不要忽略孩子“怕”的痛苦,这意味这孩子尚欠缺安全感,需要父母给与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照本宣科也许会让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因为世界上不存在通用的教养方式。
我们要知道睡眠的底线是什么,婴儿不能因为睡眠方式而受新生儿猝死症之累。保证婴儿的睡眠安全,是任何睡眠文化和习惯的最核心前提。
在睡眠方式上存在不同的选择,并不是缺陷,而是差异。
我们也不需要因为做的跟书上说的不一样,就陷入忐忑、焦虑和迷茫的漩涡里。
就像社会学家SusanStewart给众多焦虑的父母一个答案:
育儿是文化、社会、家庭具体情况的结合,要知道“没有父母是完美的”,采取适合自己、孩子和家庭的方式,也许就是最佳选择。
因为,孩子的成长,终究是所有系统的综合结果。
感谢我的好朋友,
《婴幼儿睡眠全书》作者,公众号@
小土大橙子
对这篇文章提出的审稿意见,特此感谢。
文献资料:
Keller,H.,Voelker,S.,&Yovsi,R.D.(inpress).ConceptionsofgoodparentinginCameroonianNsoandnorthernGermans.
SocialDevelopment
Konner,M.J.&Worthman,C.(1980).Nursingfrequency,gonadalfunctionandbirth-spacingamong!Kunghuntersandgaterers.
Science
Caudill,W.,&Plath,D.(1966).Whosleepsbywhom?Parent-childinvolvementinurbanJapanesefamilies.
Psychiatry
Morelli,G.A.,Rogoff,B.,Oppenheim,D.,&Goldsmith,D.(1992).Culturalvariationininfants'sleepingarragements:Qustionsofindenpendence.
DevelopmentalPsychology
Nugent,J.K.(1994).Cross-culturalstudiesofchilddevelopment:Implicationsforclinicians.
ZerotoThree
Smldino,C.(1995).Tossingandturningover"cryingitout."
Mothering
萌芽的话
我家孩子们的睡眠方式,是同房不同床,严格来说也是“同睡文化”的其中一种形式。
我家孩子婴儿期有婴儿床,但是一直都是大床拼小床的方式,穿上睡袋,睡在我旁边,保障好安全措施之外,我觉得这个睡眠方式对彼此来说既不影响,也很安心。
孩子们大了点后,我就把婴儿床换成宽敞的儿童床,也是大床挨小床,两兄弟一起睡。这真的是两只大螃蟹的睡姿,所以每每半夜在加班写稿,间中还得帮忙着给他们翻个身啊,挪个位置啊,他们也开始逐渐发展出“亲密无间”的比较兼容的睡姿,也算是一种磨合吧。
现在孩子们稍大了,他们也有自己的儿童床,也同样是和大人在一个房间里,彼此有自己的独立区域和空间。因为
我家房间不多,所以暂时也没办法考虑让两个孩子单独一间房了,所以这个现实问题,也的确是我家庭睡眠环境的一大影响因素。
不过他们
现在开始有自己的主意了,哥哥会说,“我最想和妈妈睡了”。然后弟弟会说,“我就只要跟奶奶睡”。所以这段时间,他们两兄弟“分居”中哈。。
很多时候很多概念我们一知半解,所以非常焦虑。但要改善焦虑的做法,并不是去逃避抗拒、或者随波逐流,而是真的用专研心态去辩证理解,以及敢于走近去了解其中的差异性。
这个过程也是
帮助我们保持对差异性文化的尊重和骄傲,也同样帮助我们重新找寻自我和孩子的价值。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同样今天的留言也期待大家的讨论呢,我也会选择3个留言送上一份小礼物,我们下周一的时候会公布结果的。
扫描二维码做优陪父母
高颜值的天然橡胶小凉鞋
让宝宝在夏天自在跑跳又舒适
巴西原装正品Ipanema&Grendha
今夏标配
高颜值与选材俱佳的
天使小汗巾
柔软舒适、设计有态度的
Cake5宝岛小内裤
◆更多专题文章后台回复关键词查看
孕期|产后|
|断奶|
|湿疹|
|牙齿|
儿科疾病
|家居安全|收纳|出行|情绪管理|语言发育|
买买买
|玩具|
性教育
|绘本|早教|
英语启蒙
|隔代教育|亲子游戏
本文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所有
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合作请回复关键词
获取详情
点击加入
「小芽启萌·优陪会员计划」
孩子生命的最初六公里,和我们同行吧!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