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家长如何帮孩子做好入园准备 开学季,家长如何帮孩子做好入园准备开学季,家长如何帮孩子做好入园准备

开学季,家长如何帮孩子做好入园准备

朵儿上幼儿园至今已有两年的时间,期间非常顺利。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如何做好入园准备的文章分享给我们的“天使”家长,随着开学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家长问我朵儿上幼儿园的情况,恰好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以“第5位老师”的身份走进朵儿的幼儿园,很荣幸,在这里我将我的经验和感受分享给大家。

怎样选择适合孩子的幼儿园?

朵儿入园的前一年,我考察了家附近所有的公立和私立幼儿园,最终选择了离家最近的一个规模较大的私立幼儿园。首先,我考虑的

第一个因素是离家近

,孩子在幼儿阶段经常会生病、尿裤子或者有些突发的小状况发生,我们家长要能第一时间赶到幼儿园及时处理。其次,有足够的兴趣体验课程,我并不是推荐幼儿时期上兴趣班,但需要尽可能的给孩子

提供感觉统合能够得到充足锻炼的成长环境

。相对正规的大型幼儿园,一般都设有感统教室、烘培教师、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等,可以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前庭觉等各个方面促进孩子成长。除此之外,朵儿的幼儿园还开设游泳课、轮滑课、体能课能全方位的锻炼身体。

朵儿的

幼儿园生活

丰富的兴趣课

前段时间有个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有些纠结,一个是离家远但学生家庭条件都相对较好的幼儿园,一个是离家近大多都是划片区上学的孩子,她想让孩子从小就接触相对家庭收入较高、素质较高的群体,我尊重这位家长的想法,当她向我咨询时,我也不得不告诉她,在这个全民焦虑的大的社会环境下,往往高收入的人群、社会地位越高的人群越焦虑,我们应该

遵循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以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而教育和引导。

家长为什么而焦虑?

几乎每天都有妈妈问我:朵儿上幼儿园适应吗?

会不会有人问她的手?

她在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吗?

她会不会感觉到与小朋友的不同?

万一受欺负,遇到小朋友打他怎么办?

其实,很多问题在我看来,根本都不是问题,

完全没有必要在意。

在这个焦虑的社会大环境下,成人的焦虑会直接导致孩子的焦虑。我非常不认同“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

,他们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和灵魂,就像百花齐放、相得益彰。有不少家长多次的强烈的跟我表示:“我的孩子已经有缺陷了,一定要学习好,学习是唯一的出路,如果学习不好将来更没有饭吃,可能连个媳妇都找不到,可是他就是不好好学习,怎么打怎么骂也不管用,真是急死了!”每当遇到这样的家长,我首先劝他先冷静下来,不要焦虑,因为从你的角度出发,你就给孩子下了一个“特殊儿童”、“有缺陷”、“不学习就没有出路”的定义。在这里,我并不是说学习不重要,而是家长这样焦虑的沟通方式、教育方式,会直接导致孩子的焦虑,反而更加影响学习。这也是中国

“成功式教育”

的连锁反应,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做与学习无关的事都是不好好学习的表现,考不到前几名就不是好学生,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全中国没有几个人是优秀成功人士。父母一定要学会找到孩子能够发挥专长的优点,并不是考上名校就前途无忧,也并不是工人、农民就无法享有快乐,这一切的前提需要

遵循儿童的行为发展规律

,在孩子成长的恰当时机,予以正确引导。

那么,该如何做好入园前的准呢?

一、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依恋(attachment)是孩子与特定个体之间(最稳定的抚养人,一般指父母)形成的正性情绪联结。法国心理学家瓦隆指出,孩子对大人的依恋对于他们自身的心理发展是必需的。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依恋的形成。

我们常常把离不开父母的、换了看护人就大哭大闹的小孩儿叫做

“粘人的小孩儿”

,实际上,这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出现了问题,那么,家长如何判断你与孩子之间是否是良好的依恋关系?依恋关系又该如何建立呢?

我们可以通过

“妈妈离开一会儿”

的实验,来对号入座。让孩子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同时让妈妈离开。妈妈在场时,能自如安逸地操作玩具,并不总是依靠妈妈,更多的是用眼睛看妈妈、对妈妈微笑或说话,妈妈离开时,孩子可能玩着玩着就不玩了,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想寻找妈妈回来。等妈妈回来了,孩子会立即找妈妈,并且很容易安抚平静下来,然后继续玩儿,

这是安全型依恋关系,也是我们说的良好的依恋关系

,这一类的父母能够对关注到孩子的需求,并且积极回应,能跟孩子快乐的一起玩儿,关注孩子的情绪,常常激励孩子。

第二种叫做

回避型依恋

,孩子对妈妈在不在场都无所谓。妈妈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而是直接忽略,不予理会,自己玩自己的,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有时也会欢迎妈妈的回来,但时间非常短暂,实际上这类孩子并未与妈妈之间建立好亲密关系。这些父母要么对孩子的需求不敏感,表现消极,未能及时满足,与孩子的亲密互动很少,要么,对待孩子过分热情,刺激过度,经常以大人的角度强行给孩子制造某些需要,有时喋喋不休,让孩子无所适从。

第三类是

矛盾型依恋,

这类小孩儿在妈妈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妈妈离开时会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妈妈回来了,对妈妈的态度又很矛盾,心里既想与妈妈接触,又有些反抗。妈妈抱他,他会生气地拒绝、推开。而且他已不能再重新回到之前在做的事情,而是不时地朝妈妈这里看。这类家庭的父母通常教育不统一,他们对孩子忽冷忽热。孩子对父母这样的态度和方式会感到绝望,为了获得关注,他们要么黏人,要么大哭大闹,使出浑身解数任不达目的,他们就会变得愤怒、怨恨和抓狂。

最后一类是

混乱型依恋

这也是最缺乏安全感的一种依恋关系。当妈妈回来时,孩子的表现比较无所适从。妈妈拥抱他,孩子的表情会比较茫然,情绪忧伤,也会躲开妈妈。一些小孩儿在得到妈妈的安抚后会大哭,或者表现出一些奇怪的、冷漠的姿势。这类孩子通常受过父母的忽视,或者是身体上的虐待,有的孩子因此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而这些妈妈自己也会经常出现恐惧的、矛盾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

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的、积极的依恋关系

,其他三种则为不安全型依恋,是消极的、不良的依恋关系。在明白什么是良好的依恋关系之后,大家可以自我检查一下,是否因为你们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导致了与孩子之间不良的依恋关系呢?我们说,

一个温和的妈妈,会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安全感

,所以为孩子做好入园准备之前,更应该做好我们家长自己的心里准备,而不是仅仅要求孩子应该如何长大。

二、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从半岁开始,我就带着朵儿每天都接触小区里的小朋友,2岁开始上亲子园,每次上课都会认识新的朋友和家长,我会跟她一起去面对家长和小朋友的疑问,这一切都是非常自然的。朵儿不但没有感觉到自己的不同,反而她建立起了自己的自信,还收获了几个光屁股长大的好朋友,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吊单杠、吊吊环、翻跟头、荡秋千,别人能做的她照样能完成,甚至在蹦床、走平衡木等项目中超越大多小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

随处进行社交训练

。打招呼、跟小朋友握手、主动叫小朋友的名字,在游戏中为同伴的精彩表现拍掌,学会欣赏和鼓励同伴,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时用喜悦击掌的方式鼓励。多给孩子拥抱,与小朋友之间、与家人之间,无论是失败的沮丧、遗憾难过、有些焦虑,还是表达祝贺和喜悦,都可以轮番的给孩子大大的拥抱,同时说一句“妈妈爱你”,

让孩子学会以爱的方式去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以示范的方式教会孩子做自我介绍,无论是朋友团聚、亲友见面、公众场合,让孩子会说一句话:

“大家好,我是谁谁谁,很高兴认识你”

三、创造机会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在朵儿入园前的一个星期,恰巧班主任老师组织了一次农场郊游的活动,作为班级里的新成员,我带着朵儿在这样一个轻松娱乐的场合顺利融入了班集体。当几天后正式送她入园的时候,她对小朋友和班级环境并不陌生,还有热情的哥哥姐姐在教室门口迎接她的到来。如果是新开的班级,可以提前多次的带孩子去幼儿园参观,让孩子熟悉环境,找到吸引孩子的兴趣点,比如幼儿园的小兔子、小海龟、会做手工的漂亮老师、可以自己做饼干的烘焙教室等等。

除此之外,我还准备了独特的小名贴,缝在朵儿的园服、书包和被褥上,跟家里她的专属用品都一样,让她一下子就能找到自己的物品,并且有亲切感。

从小朵儿是在大家庭中长大,我们常年跟老人住在一起,有一次我跟婆婆的通话被她听到,在第一天走去幼儿园的路上,她拉着我的手往后拽着说道:“妈妈要上班,我要上幼儿园,可是奶奶不舍得让我去”。我紧接着看了她一眼:“那是奶奶不了解你的能力,奶奶爱你”,说完就很顺利的送进了幼儿园的大门。

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足够的关注和帮助,更需要对他们能力的认可和成就感

四、入园前与老师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

说心里话,作为妈妈我心里一定也有忐忑,不过我对朵儿的信任和信心远远大于担心和忐忑,我并没有让老师单独照顾她,因为她的自理能力是从小锻炼的,早已会自己穿衣、吃饭、上小便,我只叮嘱了老师,多留意她的心理变化,及时与我沟通,适当的时候帮她树立一下在班级里的微信,做好心理引导即可。超出我想象的是,只有一周的时间,朵儿就完全适应,接送不哭了,小朋友们也会好奇的问她的小手,她也会大方的回答:“我的手在妈妈的肚子里受伤了”,短短几天,小朋友们就不再问了,她也会信任的把左手伸给小朋友,一起手拉手一起玩儿。老师也惊喜的跟我反馈,朵儿的自理能力超出想象,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自己”,看到有小朋友在哭,她会安慰的说:“哭没有用,咱们一起玩儿吧”。

五、了解幼儿园的作息,提前建立秩序感。

确定去哪所幼儿园以后,家长可以了解一下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和课程内容,在家里按照这个规律提前让孩子适应。几点吃早饭、几点游戏、几点加餐,特别是午睡时间和喝水、小便的频次规律,一定要让孩子熟悉。

3岁的孩子是建立秩序感的最佳时机

,很多小孩儿到了7、8岁才开始建立秩序感就有点晚了。一个成年人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幼儿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如果有条件,家长尽可能的提前了解,并且细致一些,包括睡觉时,把衣服叠起来放在脚底褥子下面等等。实际上,孩子的适应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大多孩子2周就能很好的适应,1-2个月会喜欢去幼儿园,因为幼儿园的饭菜比家里的好吃、花样繁多,幼儿园有很多玩具和游戏设施,幼儿园还有惦记他的好朋友和老师。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那么一定要考虑到是否是孩子的安全感缺失,感觉统合是否有些失调,是否是家庭系统、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尽早发现,尽早调整和引导。

“第5位老师”幼儿园工作日记。

每次幼儿园的汇报演出、家长会,我都推掉所有的工作积极参加,这次作为“老师”来班级体验的机会当然也不能放过,我第一个报名。

7:20入园,开始了“马老师”半天的幼儿园体验。

7:25,教师晨读。

7:30,迎接小朋友,我的工作是接水,每一个进教室的小朋友都要先去小便洗手,然后喝水,老师的要求是喝半杯,小朋友们大多都喝大半杯。吃饭前可以看书,看完书要洗手后吃早饭。

朵儿今天是大蒙(一)班第一个到园的小朋友,有点害羞的去挂上了全班小朋友的毛巾。

小朋友们自己拿杯子自己倒水,水杯放在一条干毛巾上面,以免不小心倒出来,站在线上(喝水区域)喝完水后,将水杯放入自己的小格子里。凉水杯里温水是“马老师”提前接好的,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热水会烫到孩子。凉水杯的水,平均4-5个小朋友喝完,老师每天需要不断地接水,粗略算了一下,每天要接40扎杯以上,这就需要一个老师专门为小朋友们接水。

以前我也经常会叮嘱老师,让朵儿多喝水,经过这次的体验,我以后再也不会叮嘱老师了,我看到孩子们的喝水量,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早上进教室门、用餐后、升国旗后、加餐后、下课后……小朋友们都会喝水,每次最少半杯。

8:00吃早饭,小朋友们自己盛饭自己吃,在家里吃了饭的小朋友在安静的读书。

8:30早饭后,小便洗手,走廊排队集合去操场升国旗。由于朵儿班的小朋友集合的比较早,可以享受去海盗船玩儿的福利。

9:00升国旗,做操。

9:30加餐吃水果。

9:50蒙氏课。我被小朋友们邀请一起完成工作,孩子们的专注吸引了我。

老师们会定期给孩子们上蒙氏课、写案例分析,小朋友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有的自己专注的工作,有的两两分组一起合作,朵儿做完自己的工作,还主动教小朋友新的工作。

1:30吃午饭。小朋友们的饭量都适中,比我想象的要多,家长们总会担心,在幼儿园会不会挑食或者吃不饱,其实,孩子们在幼儿园真的是将自己管理的很好,偶尔少吃青菜、少喝汤,老师会及时提醒的,这一点更不用担心。掉在桌子上的饭菜,小朋友们会放到剩餐盘里,饭后会自己刷勺子,我不得不又一次赞叹,孩子们是有多么能干。

老师说,因为我在场,朵儿今天的表现跟平时不太一样,有些羞涩和拘谨,在幼儿园两年多的时间,她越来越活泼,越来越自信大方。

12:00饭后走圈、抬床。

大班的小朋友会轮流抬床,今天恰巧轮到了朵儿和浩浩,全班20个小床全部是他们俩独自抬的。加上被褥还真有点重,从卫生间门口抬出来,按照顺序摆放到教室的地上,整个过程全部独立完成。其实,抬床的工作对小朋友的要求很高,首先,两个小朋友要通力合作,步调一致;其次,要有良好的观察和记忆能力,把没来的小朋友的床倒到里面,把出勤小朋友的床依次抬出,并且还要有一定的耐力,善始善终;再有,需要懂得规则和秩序,把小朋友的枕头交叉摆放,不能两个枕头挨在一起。当朵儿说:“实在是太沉了,我抬不动。”浩浩非常男子汉的说:“我有力气”,然后用力的抬起小床。当看到朵儿左手抬不动的时候,她会麻利的用腿顶住小床,让左手休息一秒缓一下,我常常会告诉她,办法总比困难多,哭或者发脾气不如再练习一次,朵儿的表现真的让我感到高兴和欣慰。

我是值日生

小朋友们都睡觉了,老师们才能开始吃饭,我很厚脸皮的蹭了一顿幼儿园的有机饭菜。到这里,“马老师”体验就要结束了,真心很不舍,多想再在幼儿园呆上几天,多想亲自体验孩子们所有的课程。

最后,我想对所有的天使家长说:

请努力帮助孩子舒展羽翼,让我们的小天使们都成为“展翼天使”;

我想对孩子们说:

你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要做到有自信、不比较、爱自己;

我还想对老师们说:

你们的辛勤付出都化作对孩子们爱的点滴,

你们的收获与回报就是宝贝们无限的快乐与成长。

“折翼天使”把爱传递,

在这里,你感受到的全部是正能量!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