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打”并不是正确教育方式 孩子不听话,“打”并不是正确教育方式孩子不听话,“打”并不是正确教育方式

孩子不听话,“打”并不是正确教育方式

“这孩子不打不行”、“好话说了这么多,还是不听话”,于是许多家长通常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思想的引导下,面对“屡教不改”的孩子,就采用“打”的方式作为惩罚,这看似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来得更省力和有效。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家长们发现,孩子是越打越不听话,越打越逆反。

许多父母这时候不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当,而是对越来越逆反的孩子采取更严厉的训斥,收效结果仍是甚微。有关专家说,一味对孩子实施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其实,对“不听话”孩子的教育,“打”不是正确的方式。

在我国,自古就有“不打不成才”的古训。许多打孩子的父母抱有这样的认识:一是孩子是父母的,打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二是打孩子是家庭内部的事,“外人”无权干涉;三是打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打孩子的父母没有过错;四是很多人都知道“打人犯法”,但是打自己的孩子是两回事。

这些认识都是父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所思、所想。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他们眼里,孩子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大人的附属物。所谓“为了孩子好”,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

事实上,年幼的孩子都会蛮横、任性、不讲理,这是因为孩子在认知、情感和道德水平上的发展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他们无法像大人那样明辨是非善恶,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以家长应当更理智地看待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原因,不要因为意气用事,采用了不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

久遭打骂的孩子不仅会表现得越来越不听话,而且还会表现出好说谎、具有攻击性等不良行为,由于这些孩子内心觉得在家庭内得不到温暖,因此遇到挫折就会离家出走,甚至被坏人利用,走上犯罪的道路。

医学专家们通过调查发现,这样的儿童长大后其婚姻和家庭生活不和谐者较多,他们也不能很好地养育自己的子女,甚至完全忽视了自己的下一代。如此恶性循环,将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当孩子出现某些不良行为的时候,“打”或许能够让孩子在压力之下立即认错、服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没有让孩子真正意识到错误。单纯的打骂只会让他们产生“依赖”的情绪,一旦犯错总是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才能得到约束,孩子的自律能力会变得很差。如果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循循善诱的引导、娓娓道来的教诲以及对行为的强化训练,则更能使孩子于点滴之中将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转化为自身的习惯。皮肉之苦只能给孩子消极被动的警醒,而感悟教育则可以打动孩子的心灵。

教育不可能没有惩罚,“打”是对孩子惩罚的一种方式,但不是正确的方式。父母应多进行学习和思考,不断提高教子能力,是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从而使孩子避免遭受皮肉之苦和心灵创伤,获得身心健康的成长。

孩子不仅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的希望。父母是开启儿童心智、品德的第一教师,对儿童心理、行为健康发展影响极大。为了家庭,为了社会,父母养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力争做到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之间友好相处为孩子树立楷模;父母要关心和爱护孩子,和孩子之间建立起相互依赖相互关爱的感情,注意情感交流,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必须有正确的育儿态度,切忌粗暴打骂和无原则的溺爱;父母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以便给予子女良好的教育。

end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