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砂老师讲座——教你如何“大声读”给孩子听丨种子 沉砂老师讲座——教你如何“大声读”给孩子听丨种子沉砂老师讲座——教你如何“大声读”给孩子听丨种子

沉砂老师讲座——教你如何“大声读”给孩子听丨种子

点击上方“班级读书会”可以订阅哦!

投稿邮箱:banjidushuhui@sina.com

专题栏目

【种子】班级读书会相关理论

【甘霖】班级读书会实践案例

【新芽】班级读书会学生作品

【春泥】与阅读和生活的一切

拾英】分享推荐偶遇的好书

【永无岛】编读往来、群内争鸣

种子丨阅读森林的起点

沉砂老师的讲座

——教你如何“大声读”给孩子听

大家好,我是沉砂老师,几年前,我遇到了一本很重要的书——《朗读手册》,相信很多家长都读过,而且深受影响。我经常会向年轻的家长朋友们推荐这本书。

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给孩子朗读的重要性。我非常喜欢书上的一段摘要:

“你或许拥有无穷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当时,我的女儿四岁,读小班,我每天傍晚下班后会给她读故事,不管她是懂,还是不懂,坚持了半年,她居然能认字了,并且爱上了阅读。在她一年级的时候,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给她朗读了米切尔·恩德的经典之作《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这本书共有30万字,几乎每个字都在我的唇上滚过,现在想想,我非常佩服自己的坚持精神。无论是给自己的孩子朗读还是给班上的孩子读书,都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平时的工作很辛苦,尤其是嗓子很累,要给孩子朗读,看起来是件简单的事情,但坚持做下去,可能很难。

我们经常会在外国的电影,或者文学作品中,看到母亲或父亲给孩子朗读场景的描写。那样的场景总是非常温馨和令人感动。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似乎更有责任担当这样的“朗读者”,尤其是在农村,“亲子阅读”严重缺失的情况下,教师总是担当着“替代父母的责任”。

从我10多年的儿童阅读推广经历来看,“大声读”是最实用、最普遍的一种读书形式。

所谓“大声读”,就是有感情地朗读给孩子听。

大声读可以在亲子之间开展,也可以面对整班或个别学生。大声读的读书形式既培养了孩子们倾听的习惯,也激发了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

大声读时,可以是整本书按部就班地朗读,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朗读一个章节或片段,其间加入孩子的猜测、表演、交流和讨论,也可以设计一些续写的小练笔。这种做法比较适合识字量较少,独立阅读的能力相对欠缺的低年级孩子。

对于高年级的孩子,老师或家长可以朗读完整本书,也可以从中选取几个最精彩的片段来朗读,借此进行整本书的导读和阅读推介。

大声读是没有任何技巧的,最高的技巧就是大人的热情,你不用担心自己的普通话不够标准,音色不够完美,朗读不够惟妙惟肖。只要读了,孩子就会有收益。大人们对文字的热爱,会通过自己的声音和表情传达给孩子。

下面我会从几个方面来具体说说

“大声读”要如何进行

陈琴老师有“素读”经典的实践。我这里的“素读”是指,

基本按照书本原有的文字朗读,只对一些比较书面化的部分,或听起来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做微小的调整,尽量遵照原文。

朗读时,尽可能地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不做支离破碎的提问,这是文学阅读最值得注意的

朗读时间以

15分钟

左右,嗓子不会太累。当然,在朗读的中途,为了激发孩子继续倾听的兴趣,或者调动他参与的热情,可以适度地提一些小问题。在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可以适当地做一些阐释。

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的图画书有《一片叶子落下来》《獾的礼物》《花婆婆》《种树的男人》等,

像《一片叶子落下来》这本关于生命的书,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可以理解到不同的程度。孩子们长到一定的年龄,加上他的阅历,自然而然地会理解书中传达的意蕴。

上学年,我任教三年级,我们班把每周一的早读课,定为故事课,我给孩子们朗读了《犟龟》《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等一些优秀的图画书,这些书相对来说比较难,比较适合高段共读。

经典的文字是值得一遍又一遍朗读咀嚼的。因为孩子们没有条件购买绘本,就复印了故事,让孩子们回去再和家长一起朗读。每周五的读写课,再进行读后交流。

这样,让一些高质量的文字,融化在孩子的生命和血液里,成为他们的一部分。正如惠特曼所说的“有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他只要观看某一个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在当天或当天某个时候那个对象就成为他的一部分,或者继续许多年或一个个世纪连绵不已。”

如果家长觉得这样的朗读很累,也可以用音频来替代,网上有很多不错的录音,我们上学期复习期间就听了《吹小号的天鹅》录音故事。我个人觉得,在听录音的时候,家长的投入程度不够,因为不是自己朗读,很有神游的可能,孩子难免也有不注意倾听的情况。

所以,我还是觉得,父母自己的声音比较容易牢牢地抓住孩子。在亲子共读中,我也比较倾向于由家长亲自给孩子比较朗读比较好,这一点在《朗读手册》中也有提到。如果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没有能力朗读,那就另当别论。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为班里的孩子们朗读过很多书《夏洛的网》《绿野仙踪》《鼹鼠的月亮河》《大林和小林》《黄昏海的故事》《小水精》……每天读一章,一个月读一本,孩子们用耳朵倾听童书。很多孩子就在这样日不间断的倾听中爱上了读书。

大声读中的语文实践

这一点似乎跟“素读”的观点相矛盾。其实,除了阅读推广人的身份,我们还是语文老师,我们必然会要做语文训练方面的事情。

比如,如何指导孩子做“读书摘记”,在大声读中,就可以穿插指导。

有时,在给孩子朗读故事的过程中,也会把文中的一些关乎重点的词语、成语抄在黑板上,每次两到三个,不宜过多,重在日积月累,聚沙成塔。

比如,如朗读《浪漫鼠德佩罗》的第一章,积累“精疲力竭、折磨”等词语。有时,也会带领孩子玩味一些优美的句子。“四月的太阳,光线微弱而又坚定,从城堡的一扇窗子照射进来,通过墙上的一个小洞儿压缩成一束,用它金色的手指触摸着那小老鼠。”因为是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所以,学习效果比较好。

但这样的穿插不宜多过,多了就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

读下来,就支离破碎之感。也破坏了孩子们听故事的兴趣。

大声读中的读写结合

1.文字书大声读中的写话练习

每天,我都会抽出几分钟,进行文字书的大声读。在朗读《浪漫鼠德佩罗》的过程中,穿插了一些读写的互动。德佩罗是爸爸妈妈生的最后一只小老鼠,其他一起出生的孩子都死了。

德佩罗是一只大耳朵的小老鼠,而且一出生眼睛就睁着,大家都觉得他有问题。这只小老鼠出生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孩子们展开自己的想象,编出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其中最长的写了一千多字,乐此不疲。

而且,我惊喜地发现,以前朗读过的文章中的那些好的词语,在他们的文字中发芽了。譬如,《犟龟》中的反复的那一段:

就这样,陶陶又走了许多天。越过种种障碍,穿过树林和沙地,日夜不停地赶路

所以,阅读孩子们自己编的这些故事,心情特别好,真有一种要飞翔的感觉。

2.图画书大声读中的写作训练

图画书并不是为了写作文而存在的,但的确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的媒介。在三年级习作起步阶段。图画书也能发挥极大的作用。我曾在昆山听过江阴黄仲华老师的故事作文课《小猪变形记》,孩子们非常喜欢。

黄老师利用小猪反复变形的特点,先给孩子们朗读、讲述(两种方法穿插进行)了小猪的前四次变形:

变长颈鹿、斑马、大象和袋鼠

。在讲述第一次变形时,

指导学生看图,小猪是如何把自己变成长颈鹿的

;讲述第二次变形时,

关注了对话时“引号”的运用

;讲述第三次变形时,关注了人物的语言;讲述第四次变形时,

关注了提示语的内容,以及位置

。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一步步润物无声地进行语文训练。

“哎,小猪变长颈鹿、变斑马、变大象,变这变那,可他找到了快乐了吗?还要不要再变?这回,它又会变成什么呢?会怎么变呢?”学生交流、创编、书写。

“我最好变成什么呢?”小猪自言自语地说:“有了!”他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了学生创编的故事之后,教师再次采用大声读的方式,揭示图画书中的作者是如何写的,这是我目前看到最好的读写互动的案例,改编后发表在《小学生作文》低年级版的读写互动栏目。

图画书教学中的大声读

去年4月份,我在昆山参加了一个赛课,执教了图画书《大脚丫跳芭蕾》,用了“大声读+读后话题讨论”的形式。

贝琳达是一个喜欢跳芭蕾的女孩,她每天到舞蹈学校认真地练舞。她跳舞的时候,姿态优雅、脚步轻巧灵。在一次比赛中,因为脚大,被评委们奚落。贝琳达默默脱下了心爱的舞衣,放弃了跳舞。她来到费莱迪餐厅工作,得到客人们的喜欢,因为她动作轻快、脚步轻盈。只是,她还是怀念舞蹈。

一天,在餐厅乐团美妙的音乐中,她不知不觉中翩翩起舞。老板邀请她为客人们跳舞,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赞誉,甚至连大都会芭蕾舞团的指挥也被感动了,力邀她上到大都会跳舞。贝琳达终于在舞台上得到了热烈的掌声和飘香的鲜花,那些曾经贬低她的评审们也在齐声叫好。但此时,贝琳达的快乐是因为可以一直跳舞、跳舞。至于那些评审们说些什么,她一点也不在乎了……

教师朗读完故事之后,围绕“梦想”,进行了讨论交流。

●话题一:贝琳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她的梦想是什么?她热爱舞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话题二:贝琳达为什么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呢?

●话题三:是谁让贝琳达重新回到梦想的舞台?追梦的路上,贝琳达什么没有变?什么改变了?

●话题四:实现梦想需要什么?

文字书的大声读导读

大声读,也可以作为一种导读形式。一本新书,孩子们还没有读过,为了激发他们自己读书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其中几个比较有意思的段落,串联起来,朗读给孩子听。

07年,我用这样的方式执教了《鼹鼠的月亮河》一课,得到了梅子涵、窦桂梅、看云、周益民、王一梅等老师的好评。

在这节课中,导入作品之后,我设计了“走近米加,体会米加的孤独;夜晚相遇,感受米加和尼里的友情;流浪远方,感受米加的成长变化”几个环节,通过对片段的朗读,读后的讨论交流,孩子们对《鼹鼠的月亮河》这本书,有了大致的了解,激发了孩子们自己阅读的兴趣。

导读课后,孩子们一定会去买这本书来看的。看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出一些阅读推进题。譬如:米加为了发明洗衣机,去过哪些地方,遇到了什么?哪些章节让你印象深刻?你最喜欢哪一章等等。看完之后,再进行一次读后交流。通过交流,提升孩子们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悟。

儿童文学作品指给我们一条通往童年的小路,也让我们成人的心变得柔软,我们要为我们的孩子点一盏阅读的灯,为他们的精神成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最后,请允许我用新加坡的作家尤今的《大地的耳朵》中的一段话,结束我们今天的交流。

现在的孩童,不相信大地有耳朵、浮云有眼睛、海洋有嘴巴、火山有鼻子、树木有手脚。

不相信,是因为他们的母亲忙得没有讲故事的余暇和心情。

不相信,也是因为泛滥的资讯过早地戳破了他们童稚的梦。

早熟的孩童,无趣地活在一个无梦的年代里。

一个无梦的孩子,肯定无法将快乐的色素织入人生的锦衣里。

能扭转乾坤的,只有文字。

把亲爱的孩童化成一只只可爱的绵羊,将他们放逐到文字广袤的草地上,让他们尽情地、尽量地嚼食文字的绿草,从中汲取精神的养分,寻觅人生的大乐趣。当文字的嫩草在孩子的味蕾上泛出让他难忘的甜味时,阅读便会让他终生上瘾。长期以来,我伏案埋首,孜孜不倦地写,写写写、写写写,一心只希望以文字为读者的精神世界开拓出一片又一片怡情养性的草地。

孩童与成人,都需要精神的草原啊!

(本文转自

小步读书

《沉砂老师讲座-教你如何“大声读”给孩子听》)

本文经沉砂老师授权使用

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未做商业用途

班级读书会为

你灌溉阅读森林

投稿或合作请发邮件至banjidushuhui@sina.com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