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些时间范围内,他会对环境中的某一项特质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特征的事物;他会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不厌其烦地重复,直到突然爆发出来某种新的动机为止,这就是孩子的敏感期,而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对孩子进行教育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语言敏感期
在孩子0~6岁期间,语言敏感期会一直存在。当他开始关注我们或其他人说话的口型,并尝试着自己发出声音时,就意味着他进入了语言敏感期。这时的孩子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敏感力,只要我们为他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用标准的语言教他学习说话,用准确的遣词造句教他表达,他将来就可能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而拥有这项能力将为他未来的人际关系以及个人能力打下稳固的基础。
爸爸妈妈们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语言的敏感期,因为在这个时期对宝宝有目的的进行语言准备的训练,为宝宝今后语言的顺利习得奠定了相当大的基础。所以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月龄来发展宝宝语言产生必须的各种能力。
1、语言准备期:又称语言的预备阶段(3岁幼儿前期)
语言发育第一期——单词句阶段:从孩子出生第12个月到18个月之间。这个时期的幼儿往往会用一个简单的词汇代替和表达完整句子所包涵的意义。会用手势、表情等辅助表达自己的意愿。
语言发育第二期——多词句阶段:从第18个月到第24个月之间。由于这个时期的幼儿对周围的环境事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孩子的词汇量迅速增加。孩子运用两个或者三个不相关联的简单词汇代替表达完整句子的意思。外外,车车,意思是说:推小车去外面。
语言发育第三期——简单句阶段:24个月到36个月之间。这个期间的孩子词汇量明显增多,会运用逻辑性教强,含有主语谓语的简单句子。
2、语言完备期:又称复合句的过渡阶段(3—6岁幼儿)。
这个时期的幼儿会运用已经掌握的词汇表达自己意愿,简单描述内心想法,发音正确,学会了组词成句的规律。但是简单句仍然在生活中占有一定比例,随着岁数的增加,简单句被越来越多的复合句所代替。
第二,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一般出现在孩子2~4岁时,这个阶段的孩子秩序感强烈,对物体摆放的位置、事情完成的顺序以及物品的归属等问题会有极强的“执念“,他会很坚决地维护他认定的秩序,不允许任何人随意改变。而就在孩子于环境之中建立内在秩序时,他的智能也在同时进行逐步建构。
1、不要让孩子秩序错乱。
孩子会因为秩序产生自然的快乐,也会因为秩序错乱而乱发脾气。对于正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来说,只要物品离开了它们应该在的位置,他就会很快发现,并且要求把物品回归原位。因此,家长需要耐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理解并帮助孩子秩序感的发展。
2、满足孩子的秩序感。
秩序感是孩子的一种需要,当它得到满足时,孩子就会产生真正的快乐。秩序感也让孩子认识到每样东西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让孩子能够适应环境,能够在细节上支配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才能感到平静和快乐。因此,当孩子乐于去做一些关于秩序的事情时,家长不妨满足他的这个需求。
3、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
当然孩子的智能也无从建构。因此,家里的日常用品最好摆放有序,每次使用后一定要注意及时归位。孩子的东西更要注重摆放有序,家长不要随便去更改它们的位置。尽量不要对孩子居住的环境做太大的改变,比如频繁地为孩子更换床铺、居室、生活环境等等,尤其是长途旅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即使不得已,也要给孩子一个适应期和过渡期,并且为孩子可能的不适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对于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引导他们自己收拾玩具和日用品,这不仅能让孩子养成整洁有序的习惯,还能使孩子获得更完善的成长空间。
第三,感官敏感期
感官敏感期会从孩子0岁时出现,并一直持续到6岁左右。孩子是依靠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以此来感知与熟悉他周围的环境。这些感觉同时也会促进孩子的记忆、表征、思维等高级心理的进一步发展,并引导他自己产生智慧,这对他的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出生起就是一个感官敏感期,家长会发现孩子喜欢咬手,喜欢到处摸一摸,往往拿来东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啃一啃,这都是孩子的天性。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举动有时候是大声呵斥,这么做容易让孩子产生畏难以及不安全的感觉,甚至让孩子变得胆小,不利于孩子气质培养。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该把家里的小玩具清洗及消毒后允许孩子去尝。对于孩子的一些探索要求,只要不具危险性,家长都可以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让孩子学会用五官去探索世界。
第四,关注细小事物敏感期
这个奇特的敏感期一般发生在孩子1岁半至4岁之间。这时候的孩子对于周围环境中的细小事物会格外重视,比如地上的小蚂蚁、墙上的钉子眼、衣服上不起眼的小黑点、一根头发丝,甚至是随便一小块碎纸片都能引起他极大的兴趣。当孩子处在这一敏感期时,我们应该引导他学会观察这些细小的东西,这也是对他敏锐观察力的培养。
一般来讲,孩子在1岁半到2岁左右开始进入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并一直持续到4岁。在这个敏感期,那些细小的事物在孩子的眼里是无比新奇的,总能给他们带来数不尽的乐趣,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旦孩子过了这个敏感期,即便家长刻意引导孩子关注那些细小事物,孩子也不一定会对此感兴趣,在这种时候,家人的所有努力都会显得有些徒劳。
所以,当你的孩子越是微小的东西关注得越多的时候,家人一定要允许孩子进行这些观察,并给予适当的引导保护他的观察兴趣,而不是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
第五,动作敏感期
动作敏感期也是从孩子0岁开始出现,并且一直会持续到6岁左右。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大肌肉的运动,比如走、跑、跳、肢体运动等;另一部分则是小肌肉的运动,比如手眼协调活动等。孩子身体各部肌肉如果能获得很好的运动,将有助于他左右脑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小肌肉运动,更能促进他智力的发展。
当孩子第一次有意识地向外界物体伸出他的手时,他对世界的探索就开始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于手指头上。”因为手指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广泛,所以手的动作,尤其是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聪明。
1、为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开发孩子的智力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训练小肌肉,尤其是手眼协调能力的玩具,比如皮球、积木、插塑、橡皮泥、拼图、七巧板、珠子、剪纸等,让孩子通过拍、插、捏、揉、摆、拼、穿、拨、剪等各种动作来操作玩具,发展智力。
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抓住孩子爱动手的特点,家长可以让孩子整理玩具、系扣子、用筷子吃饭、抹桌子、扫地、帮助妈妈择菜等,既培养了手部动作的技巧,也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第六,社会规范敏感期
当孩子两岁半左右时,他便进入了社会规范敏感期,这个时期将一直持续到6岁左右。这个时期,他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开始喜欢交朋友,喜欢群体活动。这时也是帮助孩子明确日常生活规范、礼仪,教育他遵守社会规范、学会自律生活的关键时期。
1、及时捕捉孩子的社会敏感期
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间并不完全相同,因此父母只有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性特质,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对于两岁半左右的孩子,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社会性行为,如以往孩子对父母的要求不理解、不采纳,但到了两岁半,孩子逐渐理解并遵循父母的要求做事情,这说明孩子在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周围环境的规则相适应。在社会性交往方面也是如此,1岁的孩子,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但在两岁以后,开始关注同伴的行为,出现了模仿、简单交流、交往困难或是有交往愿望时,这都说明孩子的社会敏感期真的来到了,家长要给予相应的关注。
2、创设丰富而适宜的社会性环境,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形成
社会交往知识的获得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完成的。然而,在当今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缺少玩伴,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因此,要求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丰富而适宜的环境,如带幼儿到社区,或去亲戚朋友家与更多的小朋友交往,满足孩子交往的需求,让孩子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中,学习协商、谦让、合作等多种社会性技能。家长还要带幼儿参加社会性活动,如聚会、参观、演出等,在众多社会性活动中,给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3、抓住偶发事件,发展幼儿的社会能力
孩子社会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幼儿自我心智与社会规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幼儿根据理解、接纳社会规则而不断进行自我调适的过程。所以在社会行为中,会有许多矛盾冲突的事件发生,如孩子与好朋友争抢玩具、因为找不到好朋友而沮丧、因为小鱼死去而伤心落泪、由于保护自己的好朋友将另一个小朋友打伤了等等,这些偶发事件都说明了孩子有社会发展的需求。但由于孩子的能力尚在发展中,不能恰当地理解和使用规则而倍感困扰。这时,家长一定不要盲目替孩子把问题解决掉,而应和孩子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最好策略,帮助孩子理解、接纳、确立适宜的社会规范,学会解决社会规范性问题的能力,获得移情、利他等社会性技能。
4、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在具体事件的处理中,父母还要为孩子提供宽松、民主的生活环境,首先让孩子自己做,不要过多干预,并适时予以协助、指导。因为社会性行为需要孩子在具体的社会性事件中亲自体验、自我调整,自我建构社会性经验,所以,孩子处于社会性发展的敏感期中,家长应该做到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第七,书写敏感期
孩子在3岁半到4岁半时,就进入了书写敏感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爱拿着笔四处涂涂画画,可能他只是画几条直线、戳几个点,假装写点什么,而实际上他也许什么都写不出来。这时我们不要刻意约束他,而是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予以引导。
1、不要约束孩子“画字”
孩子书写敏感期的出现,不代表孩子就可以书写汉字了,因为,这仅仅是前书写的开始。家长不要急着让孩子写汉字,因为此时孩子的小手肌肉发育还不完善,长时间的书写,会让孩子的小手过于疲劳,影响孩子小手的正常发育;而且此时与其说是写字,不如说是画字,因为孩子根本就不能理解汉字的结构和笔顺。
很多家长教孩子写字都是从写阿拉伯数字开始的,此时一定要谨记,每一次书写的数字不要多,以孩子能够很轻松地完成为宜,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否则容易使他们讨厌写字。
2、给孩子一定的赏识
宝宝书写的激情能否维持得更为长久,书写的技艺能否更为精进,主要取决于父母对待他这个行为的态度,以及能否为他提供有利于他这种技能发展的环境。因此,要恰当的引发以及应对宝宝的书写敏感期,我们最好对宝宝煞有介事的描述给予足够的赏识。
第八,阅读敏感期
当孩子进入阅读敏感期后,图书就成了他最好的朋友,这一时期一般出现在4岁半至5岁半之间。此时他喜欢我们给他读书,也喜欢自己看书。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时机,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和正确的阅读习惯。
1、为孩子创设支持性的阅读环境
首先家长应该对孩子的阅读敏感期的到来感到高兴,对孩子“痴迷”的看书给予理解和支持,并让幼儿知道自己的阅读活动是受到父母允许和赞同的。其次,可以给幼儿布置一个专属的阅读区。
2、提供适宜的图书
选择图书应该以孩子的需要为首要原则。一方面,要着重选择形象性、直观性、故事性强的图书。内容应是幼儿熟悉的、使幼儿感到亲切,自然地受到感染,满足内心需求和情感。色彩丰富、绚丽、对比强烈,且情节单纯、生动有趣、结构清晰、有头有尾的图书。除此之外,唐诗宋词、寓言成语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画册、卡片、宣传册也必不可少,还可以为孩子订阅一份合适的报纸或杂志。
3、给予自由适时协助
在这一阶段家长要做的是鼓励孩子自由阅读、自由探索,当孩子获得尊重和信赖后,他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就算幼儿在阅读时遇到困难,家长可帮助幼儿解决困难,但千万不要代替孩子读书。
4、亲子共读
当孩子要求家长讲解时,家长应该兴致勃勃地和他们一起看,并根据图画内容和孩子交谈,使词句和图像联系起来,训练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最后在成人讲述之后,要求孩子复述一遍,在复述故事时,孩子有可能记不真切,家长可适当提醒,鼓励其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讲完,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阅读的信心和兴趣。
第九,文化敏感期
这个敏感期发生得时间有些晚,虽然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大概从3岁开始,但实际上,许多孩子在6~9岁才出现想要强烈探索事物的欲望。当孩子进入这一敏感期之后,我们就要为他提供更丰富的文化资讯,帮助他了解或者学会更多的知识。
1、为孩子创设丰富、适宜的文化环境
教育其实是一种影响、一种熏陶,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早的,第一性的;它对孩子的熏陶更是时时刻刻,具有永久性,因此,营造、构建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
2、培养孩子对天文地理,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在形式上,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不妨从神话传说和故事开始,引起孩子的浓浓兴趣,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等,然后再从科学的角度,对各种情况进行逻辑性的讲解。有的知识点比较难以理解,爸爸妈妈可以用实物,比如圆形的水果、球来进行实验,既能让孩子容易理解,也能加深孩子的印象。
3、培养孩子的思维独创性
为孩子创造宽松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和各种新颖、独特甚至有点可笑的创造性设想,不要阻挠孩子的自由发挥。告诉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标准答案,消除孩子对书本上、大人话的百依百顺。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自主活动,独立办事,鼓励孩子用新办法来解决问题。
早教只选金宝贝
商务合作咨询:13812065175Candy
15861429401Shawn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预约试听课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