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现如今,不管是经济还是其他,我们都在与世界发达国家进行接轨,但其实最需要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的,应该是我们的父母教育。

有些发达国家的年轻恋人如果想领取结婚证,必须参加政府举办的父母学校,培训合格,才能领到结婚证。

但我们的父母普遍坚持随意而轻松的心态:只要有结婚证,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有能力教育孩子。

部分父母甚至认为:任何成人都可以教育孩子,祖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保姆也可以教育孩子。

直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成为“问题学生”,才开始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惊恐。

我们应该要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生了孩子就不能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我们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有着对孩子一生的责任。

无论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失败带来的后果。

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的犯罪。

把孩子教育成功才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你有多了解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呢?

6个月:学习咀嚼关键期。

2.5~6岁:秩序规范关键期。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3~6岁:语言发展关键期。

2~8岁:想像力发展关键期。

6~10岁:文化敏感期。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8~4岁:黄金阅读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12~15岁:独立关键期。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

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给父亲的建议

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

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

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

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

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要教育他也应该把孩子带回家,当众责骂、殴打,往往后果非常严重。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要保护孩子的心灵,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对孩子来说,他极度地渴望爱,又极度地渴求安全感。

在爱与安全感两个要素之间,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将对孩子的成长构成不可修复的伤害。

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

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

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

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四句家庭教育箴言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

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

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

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

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

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

因此,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适应。

应试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

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导师。

好成就都是教化出来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

而其实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

我们在看人物传记时常常都会对传主幼年时的不同凡响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这种成就动机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

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

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

教育孩子也一样,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希望我们每一位父母都可以不断学习,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

END

(给小新妈点个赞再走吧~)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