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父母爱孩子,应该是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不管犯了什么错误,不管孩子能否达到你的期待,你都愿意为他奉上所有的爱。是的,父母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但是,一定要有原则。
这是曾经网上一个很火的视频。
(建议在WiFi下观看)
一位父亲,带着两个女儿逛超市,淘气的小女儿故意打掉姐姐手里的东西。
爸爸坚定地让小女儿给姐姐道歉,小女儿执意不肯,爸爸态度坚决,一定要道歉。
无计可施的小女儿开始耍赖,索性躺在地上,为自己开脱,“我不是故意的”。
爸爸坚持,说:“不管你是否故意都要道歉。”
一旁的姐姐想打破僵局,就说:“算了吧,不用道歉。”
小女儿赶紧给自己找台阶下:“她都说不用道歉了。”
但爸爸坚持己见:“不管姐姐要不要这个道歉,你必须道歉。”
父女的行为,引起围观,有人看不下去,鼓励爸爸抽她个大耳光,这样她肯定乖乖听话。
当然,爸爸没有采用,只是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必须要说对不起”。
最后,在爸爸的坚持下,小女儿终于说出了“对不起”。
这位爸爸很好地给我们示范了如何让孩子遵守规则和秩序。在教育女儿时,遵守了前后的一致性,即坚持了原则。不管女儿有怎样的反应,他也坚定不移。
在这个过程中,爸爸没有带着情绪,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孩子要道歉,态度坚定、语气温和。
孩子无论使出什么样的招数,爸爸也丝毫不动摇。既不与孩子发生正面冲突,也没有使用恐吓、威胁等方式。正是基于对双方的尊重,孩子最终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道歉。
这就是引导孩子遵守规则和秩序的过程。孩子成为一个有规则和界限意识的人,并不是通过说教,也不是“长大了,自然就懂了”。这必须是从小父母就给予正确引导的结果,并且在引导的过程中坚持一致性的原则。
父母为什么要坚持一致性的原则呢?
因为孩子只能在相似经历重复出现的过程中学习,唯有当规则普遍适用于所有时间和所有情形时,孩子才会理解这些明确的要求。
你的每一次不一致都会妨碍孩子理解他应当遵循的这些行为原则。
一旦孩子认识到某一规则长期具有约束力且始终不变,他们就会自动接受并遵守这些原则。
在《妈妈是超人》的综艺里,马雅舒就犯了这个错误。
她常常把“不行”、“不可以”挂在嘴边,时刻对孩子严令禁止,但孩子对她的话却置若罔闻,完全不放在心上。
但看到后面,大家就渐渐明白孩子为什么对她的话充耳不闻了。
有一次,感冒尚未痊愈的女儿米娅想吃冰淇淋,马雅舒不同意,米娅直接躺倒在地,又哭又闹,无奈的马雅舒,只好同意去超市买冰淇淋。
无独有偶,在菜市场,孩子们刚吃完蛋糕,又要吃面包,马雅舒一开始也是拒绝,孩子们先是又哭又喊,见不起效,又改成了撒娇,“妈妈,求求你了”。
果然,马雅舒马上就服软了,还是拿出了面包。
这样的戏码,时常在她们家上演,孩子们知道妈妈的软肋,只要他们一哭二闹,妈妈一定会心软退让。
连她自己都说:“我应该是一个很好妥协的妈妈。”
“每次只要她哭,我的这个坚持就已经掉到零下了。”
在这个例子里,由于马雅舒在第一次建立规则的时候,没有谨慎对待,没有遵守前后一致的原则,导致孩子把她的话当作不重要的事情,孩子当然不会去遵守妈妈的命令。
如果马雅舒在第一次时就坚持了自己的原则,无论孩子有怎样的行为也丝毫不改变,那么孩子的行为就会大有不同,因为对某个新情景的第一印象有力地影响着孩子随后的行为方向。
因此,
父母们若要培养有规则的孩子,那么他心中也是一个清楚规则,并能够坚持执行的人。
以下是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分享的育儿之道,对父母来说很有意义。
有一天,李教授女儿提出了一个无礼的购物需求,她拒绝后,女儿便大哭大闹。
冷静的她,任凭女儿怎么哭闹,也没有动摇自己的原则,坚持把女儿带回了家。
回到家后,陪着女儿待在房间里,对她的哭闹依旧不予理睬。
最多递给女儿一条热毛巾,让她擦擦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脸。
就这样静静地坐在她跟前,看着她哭,一直等到她哭得筋疲力尽。
孩子哭了好长一段时间后,见妈妈的态度丝毫不放松,便也作罢。
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有提出过任何无礼的要求。
虽然这位教授的话听起来有些绝对,但是她引导孩子遵守原则的时候是很坚定和有力量的。因为她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
她在第一次提出拒绝时,十分果断,同时,又让孩子感受到“我不同意你这样做,但我仍然爱着你,会关心你,不会弃你而去”的安全感。
绘本《我永远爱你》中有这样的对话:
阿力:“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阿力:“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
这位妈妈不厌其烦地对孩子保证,“我永远爱你”,但也有自己的原则,你必须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和责任。
这是另一个引导孩子遵守规则的方法——自然后果,这是维持秩序的重要方法。任何的说教、责骂、命令,都是依靠外力起作用,孩子或多或少感受到了强迫。
然而,
正确的行为是由内而外产生的。只有当孩子发现自觉地尊重规则比违反规则更让他满足时,他自然就能从内心去接受规则。
但父母在运用这一方法时,需保持克制,切不可帮助孩子做他分内的事情。
比如,孩子由于赖床,迟迟不肯起床,所以上学迟到了。父母不要在这个过程向孩子进行过多的说教,也不用向老师解释替他开脱,让孩子自然地去承担这个后果。
但是不要让孩子觉得这个后果是对他的惩罚。
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慈爱的态度,就如妈妈对阿力所说的话那样“我永远爱你”。你可以对孩子所经历的痛苦表示遗憾,但切不可帮助他逃避这些经历。
一旦孩子认为你和他同样受到规则的约束,而这些后果不是成人可以任意强加的,那么孩子就不会对这些后果表现出反抗和敌意。
爱孩子,是我们的本能。但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会犯很多错误。但在这些错误中可以窥见我们自身的不成熟,因此,孩子让我们成长。
同时,作为父母,我们也要肩负起养育的重任。照顾孩子身体的同时,也应创造一个安全、有序和充满爱的环境,让他有规则和界限,能够建构完整的自我和健康的人格。
声明:文章中引用的例子来源于女儿派(ID:nverpai)。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注教育戏剧|让思想成为行动
教育戏剧是一种创造活动,
是老师和孩子一起创造舞台空间和故事情境,
借用表演、提问、戏剧活动、游戏、道具
引导孩子思考,
获得对世
界的真实认知,
形成正向的价值观。
让那些真正有益于孩子、有益于生命的,
本质的教育理念,
不仅仅停留在人们的头脑中,
而是成为教育者的行为本身
微信ID:gzwsjy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