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言论中的比喻
苏祖祥
“神兽归笼”“神兽升级”……键入“神兽”,百度找到相关结果约73,700,000个,可见“神兽”这一词语的使用频率之高。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家长、教师、媒体用“神兽”这一借喻指称孩子、学生,折射出谐谑、无奈、嘚瑟、苦涩兼而有之的复杂心态。
“神兽”这个说法的背后,隐藏着很多信息:1、命名权属于家长、教师、媒体,而不是掌握在孩子、学生手上;2命名视角居高临下,采取一种俯视而不是平视的角度,实际上是一种污名化;3、物化倾向十分明显,即使修饰词是“神”,也无法消除这个说法把有灵有性的孩子当成动物加以贬低、厌弃的倾向;4、反映出家长、教师试图驯服孩子、学生而不得之后,所产生的沮丧、暴怒的心态;5、传说中的“神兽”如饕餮、梼杌等是贪吃、凶恶的象征,以此作为孩子、学生的特点,并给他们命名,这是对某些缺点的强化,也会导致他们对改变自己的弱点不抱信心。
实际上,我们看到,不仅这个说法反映出某些比喻在教育言论上的粗暴无理、蛮横霸道,还有一些更加深入人心、耳熟能详的比喻也暴露出其与教育初衷背道而驰的倾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管子·权修第三》中对教育的经典阐释,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寓意是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百度百科)。显而易见,培养人才的立足点是家国的延续和强大,长远的时间体现出瓜瓞绵绵、万世齐昌的家族兴旺的远景构想。而对教育的对象——学生,这一经典阐述却尽付阙如,这也是一些教育名言只见师长、不见学生,只见群体、不见个体的弊端之一。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可以雕刻,用脏土垒砌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论语·公冶长第五》)孔子连续用两个比喻严厉责骂一个大白天睡觉的学生,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如果就事论事,摒弃偶像崇拜,不以孔子之是非观为我之是非观,那么我认为孔子如此带有人身攻击的比喻性责骂是非常不合适的。这一责骂既有智力歧视,又有道德歧视,还有家庭背景歧视,与孔子所信奉的“有教无类”的原则产生严重的冲突。而且,大白天睡觉,不算是什么严重的过失,真不知道孔子为什么用如此狠恶的语言,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如此严厉的咒骂。不言而喻,孔子这一言论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以致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歧视性辱骂成为一种常态,因为歧视性辱骂在孔子这里得到了加持,于是师生之间建构人格平等关系就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事。
登堂入室:意思是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出自《论语·先进》。初窥堂奥:指初次领会到某个事物的奥秘,初步看清、理解、品味深层次的意境(百度)。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道理具象化,是这两个成语的意图。然而,我们不能把本来深刻的东西简化为日常生活的体验。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天问:“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形而上思辨能力的匮乏,习惯用体验、经验思维代替先验、超验思维,缺乏对终极性问题和价值的思考,这是碎片化、感性化、简单化思维的必然结果。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本来是获得知识、方法、能力并逐渐获取人类智慧、形成自己价值观的过程,这是一个与心灵、思想、智慧相关的过程,简而言之,是一个与人类心智发育相关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位置移动、物理变化、植物生长的过程。这几句名言把形而上的心智发育过程,简化为形而下的物理或生物过程,暴露出用比喻描述复杂问题时的简单化倾向。
园丁、花朵:这一组比喻试图描述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教育过程是一个充满灵性、充满情感交流、充满科学认知的过程,而园丁培育花朵则是一个物化的过程,是人施加作用于植物的过程。如果说把教师比作园丁同样是在人的范畴内说事,那么把学生比作花朵则暴露出这一比喻的致命缺陷——学生像植物一样无法言说,无法表达喜怒哀乐,无法体现出主体性,只是被动的承受者,只是语法意义上的宾语,只能承受园丁的雷霆万钧或者阳光雨露。忽视学生,把学生当物质化对象来看待,这是汉语教育的最大缺失,也是新文化运动主将鲁迅、胡适、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等着力要加以改变的一个方面。
如沐春风:这是十分难得的从学生立场描述受教育者感受的一个比喻性成语。然而,习惯用诗性语言、感性语言对事物、感受进行描述,是“诗性泛滥、理性匮乏”的又一体现。教育学要成为一门真正的社会科学,就应该引进心理学、统计学、测量学、接受美学等学科,尽量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去除感情色彩,采取一种理性、中立、客观的态度,用实证研究的科学方法,对教育的方方面面展开研究。
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个比喻反映出教师以人类灵魂工程师自居而产生的极度傲慢。人性循着感性-知性-理性-德性-灵性-神性的方向而滋生、发育、成长,这是一个何其微妙、何其伟大、何其神秘的过程,而那些自高自大的人以造物主自居,试图把自己抬高到可以再造一个人灵魂的神位上,这只能说是一个令人笑不出来的笑话。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相传这句话出自雅斯贝尔斯,但实际上这是一则典型的以讹传讹的流言。陈俊一在《雅斯贝尔斯说过这句话吗——对一句“教育名言”的源流考辨》一文中对此进行了考证。这则流言的第一、二句干脆把师生双方都物化为树、云,第三句话似乎涉及教育的核心——灵魂,但又明显地将教师置于至高无上的教主地位,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明显违背教育的基本原理。实际上,根据现代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秉持中立、客观、无偏向的原则,不得向学生灌输教师自己认可的信仰、意识形态,无权对学生的灵魂(思想、信仰、价值观、人格模式等)建构进行干预。而且,按照“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救赎父母的天使”的说法,父母、教师根本就不应该以灵魂工程师自居,而应该多向有着赤子之心的孩童学习诚实、友善等美德。
无论是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领域,还是在学校教育、自我教育领域,人们用比喻手法来描述现象、阐发道理,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一现象由教育的属性所决定:教育学是社会科学;教育实践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教育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几乎每一个人既是教育的施动者,同时又是教育的受动者。正如杜威所说:“教育即生活。”如此具有普遍性的活动,要寻找最大公约数,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可和理解,采用比喻修辞手法或者比喻论证法,也就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最好的选择。比喻是修辞之母,这种辞格通过打比方来让人明白某种状况、特征,比喻论证法则试图通过打比方来阐述某个道理。比喻或喻证法通常抓住两个事物在某一点上的相似之处,而这两个事物在本质上并不相同,因此只是不同类事物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种看法是,一切比喻都是跛足的。尤其是在说理论证的时候,最有力、最纯粹的概念、演绎、推理等逻辑方法,才是对事物共性、属性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对两个事物之间所具有的不具备本质特性的相似性,运用打比方的修辞法、喻证法,进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无法从本质上进行深入透彻的了解。因此,最纯粹、最有力的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采用逻辑思维,最有力、最纯粹的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采用逻辑思维,而不是采用比喻论证法。通常人们会说,比喻论证法具有通俗易懂、化抽象为具体的优点,然而,剥离了本质特征的通俗易懂多半会导致南辕北辙,甚至是没有意义的无效果或反效果。
当然,我们在注意到教育的科学性的一面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教育的艺术性的一面。科学性的一面应该尽量避免用感性代替理性,艺术性的一面则不妨把生动、感性当作教育的主要手段,适度运用比喻修辞格、喻证法,不过也有一个度的问题:随着孩子、学生的心智日益成熟,家长、教师应该慎用比喻、喻证法,逐步引导其走上理性思考的道路,逐步学会区分比喻与对比、比喻与比较的不同;不妨以“长于譬喻”的《孟子》(有研究数据表明,此书有159个比喻)与长于推理论证的《理想国》为例,分析比喻论证法和推理论证的特点。
人是观念的动物,而观念的载体主要是语言。一个人的语言交流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就是语言形塑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原因之所在。家长、教师如果以生本主义思想看待孩子、学生,用人本主义的观点和语言,帮助他们习得各种知识、方法、能力,学得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那么就应该自觉摒弃那些物化倾向的比喻和用词,自觉摒弃非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为他们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公民而努力。
科学的归科学,艺术的归艺术,或者科学与艺术加以融合,这应该是教育的正确态度与方法。真正的教育应该各归其位,恪守教育宗旨,这样才有可能创设出良好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
本文刊载于2020年《教师博览》(原创版)第十期。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