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7月11日10:00-11:30腾讯会议
主讲人:向芯
菁莪四期伙伴
主讲人简介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研究员、讲师,青草公益联合发起人。向芯的研究方向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公平、社会变革与发展、公共政策,博士论文期间曾在国内广州市区和云南一贫困县共四所学校开展13个月的田野工作,深入了解农村、县城和城市打工子弟学校的教育生态。向芯的研究成果曾发表在HarvardEducationalReview,NatureHumanBehavior,Journalof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等知名期刊。
评论人:
楼菁菁
美国BeloitCollege副教授
江晨曦
大儿童成长空间发起人和负责人
主题分享
如何支持平民子女自主学习与实践
开始之前,我先解释一下“平民子女”,关于此概念的表述我在准备沙龙时想了很久,可能大家更为熟悉“弱势儿童”或“困境儿童”等,但我认为不是只有弱势的群体才会在自主学习的问题上面临困境,我们很多普通人或草根群体的孩子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所以我选择了“平民子女”的表述方式。
青草公益团队在过去三四年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有关自主学习的问题,青草公益团队是我和几位高中同学在2009年高中毕业时建立的,最早关注广州的流动儿童或是打工子弟的群体,带领学生志愿者到打工子弟学校做夏令营,随着团队的持续运营,开始了更加深入的调研和工作,目前正式注册为宜家有专职和专业人员的专业公益机构。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愈发感觉自主学习是流动儿童、乡村的儿童还有城市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共同面临的困境,接下来我会从三个角度阐述这个问题。
一、为什么关注平民子女自主学习与实践?
这个问题在教育学、经济学还有社会学的不同层面都有涉及,综合来看有四方面原因:
1.回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很多经济学家都会在劳动经济学研究会上谈论重复性的体力和脑力劳动逐步被机器替代,新生工作要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对于新生代的孩子来说,他们未来从事的各种工作和行业可能是他们在学校时还没有诞生的工作和职业,他们不可能通过传统的学校学习模式,在大学、技校甚至到硕博研究生阶段掌握在职场里需要的技能,而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很多人一生会从事很多工作,在如此高速发展的社会之下,人的学习不能依靠外界灌输,自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非常关键。
2.适应现代社会的特性
从偏文化视角看,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很重要的特性。如果我们把时间轴倒转两百年,在传统人类社会中有许多年轻人子承父业,而现代社会给了我们每个个体更多的自由,更多选择的环境,同时也给个体更多责任。所以青年人,不论是高中生、大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毕业生都非常迷茫,哪怕他进入了一个很不错的学校,有一个不错的专业,甚至已经有了一份收入很好的工作,但他依然迷茫。当个体没有充分具备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和素养时,个体就会面临更多的困境。
3.直面“工具人的困境”
现在会听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使用“工具人”描述自己,他们觉得进入职场工作的自己就是一枚螺丝钉。这个现象不仅存在于工人阶层,包括在企业或机关单位中,许多看上去在做所谓体面工作的年轻人也会觉得自己是“工具人”。他们会感觉自己所做的事情与他个人的思想、意义和价值都没有关系,由于自主空间的压缩,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是成为了一个“工具”。这是一个结构性的困境,背后既有环境的因素,也会有个体的因素,也和当下许多的社会问题密切相关。
4.僵化的基层应试教育
我之所以关注平民子女的问题,是因为从现在中国教育生态来看,在特大城市、重点学校、国际学校还有私立精英学校里能看到越来越多样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与单一的应试教育相比,更鼓励孩子表达、探索自己的兴趣,尝试不同的事物,但在乡村、小城镇还有城市中比较普通的公立学校中,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僵化的应试教育。乡村和县城中大多数的孩子从初中开始,早上七点半到晚上九点甚至十点都在按照学校的安排上课,我们可以直接的感受这种方式在扼杀孩子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机会。
二、何为自主学习与实践?
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有很多看起来与自主学习与实践相关的概念,我们团队已对相关文献做过了几轮的梳理,发现与其最相似的概念是
Self-directedLearning
(自我导向的学习)
,是六七十年代由美国成人教育学者提出来的概念,在50年内提出的还有Self-regulation(自我调控)、Self-control(自我控制)、Intrinsicmotivation(内在动机)、Lifelonglearning(终身学习)、Inquiry-basedlearning(探究性学习)等不同的定义方法,但仔细研究他们的定义和框架后,发现都没有我们想表达的自主性都有一些差异。
整体来说,我们发现这些概念明显的局限就是他们都是在20世纪末,在以美国为中心的教育学者和心理学者里提出来的,其背后的假设过于理想化——“充分自决的自我”以及“充分自主的环境”。
比如Self-directedLearning(自我导向的学习)的定义强调学生要完全靠自己制定学习的目标、决定学习目的、安排学习过程,就是把整个主动权从老师的手里交到学生手里,这个背后的假设就是充分自决的自我,个体要非常理性,并且可以自我监督整个事情的实施;另外一个假设就是周围的环境充分尊重其自主性,允许个体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当时按照这样的概念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般是成人才具备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孩子不具备,许多工薪阶层、劳动人民也是不具备的。
这个结论在我们看来明显有失偏颇,理论背后的局限便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对“社会”的认知过于扁平化。其学者没有质疑为何符合此定义的大多数都是白人中产阶级的成人,而其他人不符合定义的原因就是环境并不都是充分自主的,我们个体也不是完全理性的,不能理想化的充分自决。
所以不出意外的,这个在二十世纪末非常火热的理论,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呼声渐渐减弱了,基于在文献中看到的局限和我们的思考,我们觉得应该重新提炼一个更为平衡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定义。
我们认为
自主学习与实践
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是
认同感
,个体学习/实践的动力来自内部动机或整合调节/认同调节的外部动机,个体要觉得“这是我想要学/做的事情”。不过这不等于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个人也可能是因为认为一件事情重要而愿意去做。
第二是
主动性
,个体要参与或主导制定学习/实践的目标、计划,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安排。不过这也不意味着自主学习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化的过程,人都是存在于关系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发生在跟他人的互动当中,有同伴、榜样、教练和其他人跟你一起进行学习对于自主学习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是
自反性
,个体不断反思社会如何影响自己的学习/实践,以及自己的学习/实践会给他人、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是心理学现有的理论和概念基本都没有提到的,自主学习不应该是自私自利的或自我中心的,虽然我们强调个体要有主动性,要有认同感,但是一定要与对自我和社会的反思合在一起,它既不是只学习别人想让我学习的东西,也不完全只是为自己而做的。
三、如何支持平民子女自主学习与发展?
我们梳理了自主学习与实践产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和个体因素,以及我们如何在基层社区层面支持平民子女进行自主学习与实践。
1.环境因素:
可掌控的时间和物理空间
:如果一个孩子所有时间都被学校或家长已经安排满了,连基本的物理时间和空间都无法获得的话,他就难以自己想要看一本书,或者想要锻炼等进行一些其他自主的行为;
多元而非单一的评价标准
:如果我们用一把尺子衡量孩子,他所产生的其他的想法、兴趣都会被遏制,自信心也会被影响,不会有积极探索的欲望和动力;
安心空间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接纳、被尊重、被认可的,他不会因为做错了一件事就认为妈妈不爱自己了。
●向往且可及的榜样
教练/Mentor的指引和反馈
网络、资金等所需的资源
鼓励自反性的氛围和机制
2.个体因素:
在我的走访和调研中,乡村、城镇包括一些打工子女学校中,老师采取的是打骂教育让孩子学习,大多数孩子都会接受很多关于自我的负面信息,这会非常打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这些学校的课堂里面,老师往往会知识方面更加侧重于基础的实际,而不是侧重于理解或者逻辑思考的能力。所以上面提到的抽象与逻辑思考,是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认知,对于我在怎么样的环境下学的好,怎么样的环境学的不好,怎么样的方法对我有用,这样的认知在基层学校里孩子很少获得;后面的自控、实践、信息与媒介素养都是依赖于榜样,可能是同学、老师、父母能够成为你的榜样,告诉你怎么样调节自己的情绪,怎么样进行实践,怎么样与他人协作,怎么样制定计划,怎么根据实际的情况去调整、反思,这些在我们的基层的学校里都是缺失的。
3.如何支持平民子女自主学习与发展?
回归到如何支持平民子弟自主学习与实践,我们会发现要做的点非常多,一个最基础的就是推动家庭和学校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为孩子争取更多可以自主实践的空间和时间。许多打工子弟学校里有很多兴趣课的实践,但是因为学校没有资源支持,孩子本应自主的空间没有被利用起来。在乡镇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里面很多孩子从初一的时候已经被学校判定为考高中是没有希望的,或者他根本没有资格参加考试,但是因为整体单一学校体系之,他依然被拖着跟其他学生一起经历备考的三年应试教育,但后面一两年他是“混”过去的。
本来可以给孩子进行更多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实践的空间,如何把它还给孩子,让他们更好的利用起来,这是我们要思考很关键的问题。在这个空间里面,如何提供多元的评价,为孩子创造更加多元的环境,如何突破唯成绩论的评价氛围,创造新的微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安心空间所指的并不是一个物理空间,其往往依托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与你的父亲或母亲如果有亲密的关系,其实就是安心空间;和几个朋友感情很好,总是互相支持,也是一个安心空间。
链接榜样、教练和外部需要的资源这两点指的是,比如一个初中的孩子,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中不是特别好,但是他很想学习编程,学校和家长无法为他提供资源,如果我们作为第三方教育机构能链接这个资源,我想这便是很重要的角色。还有后面对个体能力建设方面支持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实现自主学习与实践实现的个体因素。
以上框架是我们结合文献研究和青草的实践经验整理出来的,其中部分内容已经是青草现有项目的核心理念,随着这个理论框架的完善,青草也会尽量把更多其他的元素纳入到我们自己的实践当中。
嘉宾评论
楼菁菁:
美国BeloitCollege副教授,从博士期间开始进行对农村学生、打工子弟学校、城郊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研究,对平民教育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思考。
我与向芯相识多年,一直觉得她是知行合一的典范,今天的分享融入了她过去很多年在青草做公益的经验以及她在哈佛本科和博士期间的学习和思考,特别她和团队对于自主学习各种文献的梳理,对于“充分自决的自我”还有“充分自主的环境“这两个假设的局限性的解构和批判,以及他们重新建立的自我学习的理论框架,研究非常棒,可以指导实践活动,我收获很多。
认同性和主动性大家可能不意外,而加上反思性这一点非常重要,感觉把巴西教育学家PauloFreire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的精髓也加进去了,弱势群体的困境的确需要个体和他们社会的体验结合在一起,这种反思才会有助于改变个人困境并同时改善他们的群体环境,是一种是可以让整个社会进步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讨论者,除了点出主讲人发言的精彩之处,另一个作用就是进一步提问,自主学习这个课题,特别是如何自主学习这一方面,我没有做过很多研究,因此有很多问题,很期待向芯的解答和启发。
首先,我想请向芯展开说明,
为什么用平民这个词,把乡村儿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这两个群体概括在一起?
在我的理解中,平民是和特权阶级相对立的概念,所以平民和精英的确需要区分开来,但是大部分的中产阶级,相对乡村儿童、随迁子女除了更多一些资源以及城市户口带来的天然便利以外,他们大多在本质上也是和精英以及特权阶级不一样的,是无法超脱现有的教育体制的。所以,平民子女这个概念用在今天沙龙讲座这里我觉得有点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它会给中产阶级一个虚幻的优越感。
实际上,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中产阶级也好,城市平民也好,农村或者流动人口也好,他们的孩子和父母都是被深深局限在一个僵化的体制里。当然,毋庸置疑的,乡村儿童和随迁子女儿童是底层的底层,也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对象,这也是我非常认同向芯的研究和今天的分享的一点。
其次,我们都需要自主学习的能力,不管是中产阶级的孩子,还是弱势群体的儿童,不管在中国美国还是巴西或者尼日利亚,在今天这样的科技迅速进步,知识信息大爆发的年代,自主学习将是孩子们成人立业阶层上升的关键。向芯对于何为自主学习和实践的关键做了非常精彩的分享,我想请向芯进一步阐述,
推动乡村儿童和随迁子女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相对于中产阶级家庭推动自主学习和实践,主要的区别在哪里?
无疑,家庭物质资源、文化和社会资本,以及城市户口等原因已经让他们一开始就站在了不一样的起跑线上,从应试教育、学校教育的角度,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是越拉越远,但是,在自主教育和实践这一点上面呢?弱势群体的孩子面临的困境和需要的支持相对于中产阶级儿童有哪些是相同的呢?哪些又是不一样的呢?这两个群体的孩子,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样都受应试教育的限制,如果中产阶级的孩子们在大量资源的支持下都不能实现自主学习,那么弱势群体的儿童如何能发展这样的能力呢?是不是根源还是在教育体制,所以还是要从教育体制改革入手?如果中产阶级的孩子们有大量实现了自主学习的正面例子,那么原因主要是什么呢?有哪些可以借鉴给弱势群体的孩子们呢?同样的,向芯的最后一个幻灯片列出了如何支持弱势群体儿童自主学习发展的一些建议,那么,可不可以认为,这个配方基本上也适用于中产阶级的儿童?
第三,我想评价一下向芯说的“工具人”的困境以及目前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一点。这个直接涉及到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是为了真理,为了知识,还是为了文凭和工作;是为了阶层上升,为了光宗耀祖鱼跃龙门,为了有政绩评职称,还是为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同的螺丝钉。从政府,学校,老师,家长,包括学生每个利益相关者出发,如果你问大家同一个问题,每个人得出的答案肯定是不一样的,毕竟,屁股决定脑袋,我们所在的位置决定了我们个体的诉求和行动。引用一句用到烂俗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觉得这也是自主学习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向芯刚才提到的内在动机。这样,是让个体学习更主动学习的目的不功利的一点。
向芯刚才已经说过,这种兴趣并不是说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需要和群体的境况和对自己的反思结合在一起的。但总而言之,凭着兴趣学习其实真的是一种特权,意味着不需要考虑家庭教育和家庭资源有没有可能对于这种兴趣和选择做出支持,不需要在现有的教育体制里面升级打怪往上考学,平民的教育能不能负担兴趣为导向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呢?比如考不上重点中学只能去上普高,考不上普通高中要去读职高,考不上大学等等,这就涉及了向芯刚才提到的多元出路的问题,所以,我们就无奈的又回到了教育体制本身的问题。
那么,自主学习本身是不是很无奈的也是一种特权呢,需要人跳出这个体制?而平民子弟(这里包括很多中产阶级)是不是天然就不能拥有这样的特权呢?
当然,我知道这样说太悲观了,作为一个比较教育研究的学者,十几年来,我最一致的研究成果就是教育的问题在教育的范畴里是解决不了的,根源往往在教育之外,在社会的其它政策和制度里,这是我的悲观主义的源头。当然,这不意味着作为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就不干活了,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认识到社会体制对于教育政策和个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种种限制和掣肘,于此同时,很多像青草这样的公益组织,还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以及很多家长和学生,不断的努力去减缓教育政策的一些负面效果,去支持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向芯提到的自主学习需要教练/Mentor的指引和反馈,需要网络、资金资源等等,都代表了着各种乐观者行动派的努力,最重要的是她指出了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虽然青草满地都是被人践踏,但有阳光雨露就可以灿烂芬芳,堂堂正正站起来。
最后,我也想指出一个可能的希望所在,这也是我自己在过去十几年主要做农村教育和随迁子女教育的研究中的一个发现。弱势群体,比如随迁子女中,很大一部分儿童因为没法跟上应试教育的步伐被淘汰到了一些所谓很“烂”的学校,也就是考试考不出好成绩的学校,他们被应试教育所放弃,也因此拥有了大量的空余时间,而有些学校因为怎么考也考不上去,所以在教学目的上另辟蹊径,开展更多样的教育。
比如我在浙江一个打工子弟学校里看到的,校长看到学生考普通中学没有希望,于是强调培养孩子们的能力和自信,为此组建了一个木球队,三年就打到全国冠军赛。虽然孩子们成绩不好,但是都说自己来了这个学校之后自信多了,有了很多组织活动和上台锻炼自己的机会,在湖南也有公益组织在农村学校做类似尝试。
因为这样的例子,我有了一个比较天真的想法,在这些在传统上看来荒芜的被放弃的田地里,如果放任自流,那么,孩子们虽然没有被补习班和钢琴课占满的时间,也只不过立刻是被斗音快手电子游戏和电视占领,就像野草很快长满长不出庄稼的田地。但是
如果教育者、家长社区的引导和支持可以帮他们把这些时间填补的更有意思,也许在应试教育看来荒芜的颗粒无收的土地反而可以种出与众不同的美丽的花草树木。
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社会更多元的评价机制,不以文凭论英豪,这一点上,我们依然需要回到对教育政策和社会期待上来。总而言之,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天真的乐观主义的希冀,我也想请向芯就她多年的实践工作和研究中的发现做一些分享。
我的想法总结一下,第一个是有关“平民”这个概念的定义和使用;第二是中产阶级儿童和弱势群体儿童在自主教育和实践上的比较,特别是共通和分别的地方以及有没有相互借鉴的地方;第三,自主教育从根源上是不是一个特权?最后是想请向芯分享一下在实践和研究中看到的希望,那些被应试教育抛弃的孩子们有没有可能在适当的支持和引领下(比如自我学习的能力的发展)成为开创者,反而可能走出一条别样的道路。
江晨曦:
大儿童成长空间发起人和负责人,大儿童是一家探索未来教育、关心孩子成长的教育创业机构,致力于为城乡结合部地区3-12岁孩子打造“阅读+”的学习成长空间,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终身幸福的能力。
我作为一个实践者,在如何理解什么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特别喜欢向芯今天提出来的支持孩子自主学习与发展的概念,因为过去我们提更多的是希望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实自主学习不是一个静态的或孤立的技能,它更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会伴随着每个孩子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所以我们在实践过程当中,如果关注一个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通过某个课程解决,而是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去培养的。所以我们现在做了一个儿童的成长空间,当很多人下意识的问我们通过什么课程,课程有什么目标时,我发现很难跟他们解释。
从向芯的分享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一个是可掌控的时间跟空间。
大儿童里面我们就会给到孩子他可以自己自由去支配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他可以探索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或者他想要创造的东西,老师在这时是观察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这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在空间上,现在不管是家庭的空间,还是社会的空间,在设计儿童空间的时候,更多是以成人视角或审美完成的,无形中会破坏或者遏制孩子的自主学习力,所以我们会特别的思考,空间如何设计和环境如何布置才可以帮助孩子发展他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常常下意识的把看似危险的东西,比如剪刀,收到让儿童完全碰不到,但在大儿童,这是开放性的,我们希望孩子可以自主判断这个东西我什么时候可以用什么时候不可以用,这背后透射我们对孩子的信任。自主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其背后有我们对孩子的信任,也有孩子的责任,当孩子具备自主能力的时候,他也会认识到在他自主的背后会有相应的责任。
结合刚刚分享的自主学习发展的框架,我想和大家分享大儿童是如何在日常实践时,将其转化成四条规则的:
第一,不把孩子当孩子,我们会帮助孩子去理解他自己是一个人,这意味着我们相信他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他有照顾自己的能力;
第二,我们会引导孩子去认识自己:“我是谁,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多的会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并激发他的内驱力,这是自主学习里面的主体我,我们要帮助孩子认识我是谁。
第三,我们帮助孩子理解规则和边界,这是一个他要知道我可以做什么,我不可以做什么,不是简单的我想要什么,我喜欢什么就要什么的过程。
第四,我们会帮助孩子理解自己跟他人还有环境,甚至跟社会的关系,我们期待他有自主选择的能力。
在我们实践过程当中,我们会把这四条当做我们的北极星,在这四条之下设计我们的活动与课程。
印象深刻第二点是认同感,认同感是在我们的实践当中最容易被误解的概念,因为当我们提自主的时候,很容易简单地认为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孩子的兴趣。而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和兴趣的时候特别容易想到我要奖励孩子,这个时候我们期待达成的目标往往被破坏,所以我们对什么是奖励,什么是激励非常慎重。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认同感,而不是让他为了奖励而做某些事情。今天听了关于认同感的研究,我想我会警惕自己在日常行为当中,到底是帮助孩子建立他的认同感,还是在破坏他的自主学习力。
向芯:
首先关于平民阶层的定义,坦言讲我并没有想好,今天所讲是尝试把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个教育理念以及指导的行动的框架,但是出于我作为实践者的立场,以及作为社会学研究者社的视角,我更加关注的是用平民阶层描述相对弱势的群体,而不是精英阶层所面临的这个环境,所以这里面确实有些地方我还没有完全的理顺。
但是菁菁姐说的几点我非常认同,中产这个概念可以纳入在平民概念中,在中国,中产的选择权非常有限,虽然他们有可能可以选择环境更好一些,宽松一点的私立学校,但大部分依然被应试教育“绑架”。另外一方面,中产阶级这个概念在中国本来就是说不清的概念,中产阶级具体包含谁作为今天咱们探讨的重点。
关于工具人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涉及到我们的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非常赞同。菁菁姐说的第二点和最后一点有联系的,在草根阶层推进自主学习和中产阶级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在所谓草根环境里面是不是有自主的出路,升学的压力就那么大,考不上怎么办,以及最后提出可能的希望在什么地方,这个都是一个同一个问题几个不同的方面。
在中产阶级,所谓素养教育已经推了很多年,而且它也开始工具化了,他们虽然没有被学校安排满,但是会被家长的焦虑安排满,家长会用补习班和兴趣课把孩子安排满掉,孩子会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这个空间和时间。但是中产阶级的孩子在接触不同东西的机会当中,他有更多的资源接触这些不同的东西,去形成更加丰富的自我认知,他也更有可能进入一个相对宽松的学校的环境,他的学校里更有可能有一些社团,会有愿意跟孩子做朋友,而不仅仅是不会用体罚的老师,这是他们可能具有的优势。甚至家长也更有可能更接受这个进步主义的理念,愿意尊重孩子的意愿,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会一定程度上认同自主学习的理念是重要的,他更有可能在这方面会给孩子一些支持,创造一些空间。
而在草根阶层、主流的学校环境非常恶劣,它会把孩子的时间全部占满,孩子可调用的经济、社会资本都非常少,家庭的文化资本更为缺乏。但有时资本的困乏反而成为应试教育体系里面最薄弱的地方,这体现在菁菁姐所说的打工子弟学校,因为基本上考不上高中,大家反而少了升学压力,如果遇上一个真心想做事情的校长,不愿仅仅把学生关在学校里面,他会让老师、学生尝试更多不一样东西,我们能看到少部分创新型的乡村学校或部分基层的学校在做一些相关的探索,回归乡土教育,做项目式学习和教育,把更多主动权还给学生。
所以我觉得这些情况各有自己的机会和局限,但是它的限制的条件,困境确实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难度的关键点。
关于平民阶层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自主学习的出路,我觉得要做到肯定不容易,但我想很多时候这个挑战不在于是否能考上学校,而在于挑战现有的单一评价。应试教育是一个零和游戏,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招生比例1:1是国家划定的基本政策和比例,我们的孩子再怎么努力学习,但总有差不多一半的孩子被刷下来,没有办法在主流的考好高中、考好大学那条路上走的。所以我认为,大家应该突破“考不上就不行”的枷锁,虽然困难是存在的,但也有一部分困难是我们的观念造成的,它本来就是结构性困境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所以在平民阶层,我们应该挖掘一些这样的榜样,他可能是流动儿童、或乡镇儿童背景出身,他不一定读了好的学校,但是他走出了自己的路,只不过他们很少被传播、看见。这些榜样会让其他孩子看到跟自己类似出身的人,除了考出去的方式,也有可能有其他的方式去获得理想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机会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
欧阳鹏
青草公益项目设计师:
我想回应老师的有两点:一个是从个体的视角,一个从社会的视角。
首先从个体的视角回应楼老师提到的自主教育是不是精英阶层的特权。我之前在留学中介工作过,有接触过家境非常好的学生,我发现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其实存在。虽然他们在成长的环境中被鼓励做各种各样的探索,虽然他们所在的国际学校会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但是他们也同样有着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的迷茫,所以我觉得精英阶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另外我会觉得自主性学习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不得已。举个例子,之前我在一些活动中发现,比如说对于同性恋者来说,他们去跟家人去建立更健康、更独立的关系,不是因为这是他的选择,是因为他没得选,他如果不与家人建立更独立的关系,他就很难有“幸福”的原生家庭关系。所以在我看来,对于平民子女来说,他们去掌握更自主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是他们在不平等的处境下面不得已做的事情,而不是他们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的事情。我也同样认为,有不得已出现的地方,同时也是有机会出现的地方,我们的角色就是给他们在做这件事情上提供更多资源。
第二点,从社会的角度来讲,社会是一个整体,所有阶层之间也不是完全分开,可以独善其身的。比如垃圾处理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垃圾埋到城市外,投入海里,但是它们又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回来影响那些曾经主动选择忽略它们的人的生活。再比如曾经的制造业让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但现在我们明显看到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限制限制我们整个经济的继续增长,这个影响会涉及到社会的每一阶层,不存在一些精英阶层可以独善其身。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寻找共同合作的路径,一个可以让整个社会走向理解,走向共识,走向合作的解决方案,我想分享的就是以上两点。
自由交流
提问:
自主学习的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是理论假设还是有比较充分的实证证据?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互动有相应的模型来描述吗?
向芯:
我目前提出的环境条件和个人因素基本都建立在对现有的心理学实证研究的梳理,所以是有实证基础的,不是完全的理论假设,只不过那些研究不是我自己做的。对个体因素和外部环境互动比较好的描述,我认为比较简单的模型就是循环交互影响,即环境影响个体因素,同时个体因素又会反过来影响环境。
提问:
第一,刚刚提到的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和我们能够提供支持的手段中条件很多,但在实际执行中,常常会有资源和精力有限的情况,所以如果我没有办法将所有条件满足,那你觉得哪些条件是比较核心的需要优先满足?
第二,自主学习的概念对于公益组织是很有益的,可以帮助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但作为学术概念来讲,它是否值得被推广?当它被推广后,它是否能解决结构性的问题?如果只是帮助他们在教育中获得相对竞争优势,那其实只是重复加强了教育不平等而已;那么它是否有激发新的可能性,或者变革性的思维的能力?
向芯:
哪个条件更关键要看你面向的群体的特征以及环境的特征,换言之,在农村寄宿制学校里的孩子和城市打工子弟学校里的孩子,他们的最大限制因素是不同的,所以你最有可能的突破点也是不同的。我觉得做一个教育理论,你在落地的时候是一定是需要由人来分析实际情况的,一刀切说某个因素最为重要,是不太实际的;关于第二个问题,我前面列举的那些已有的心理学理论,确实会存在你说的加深结构性问题的危险,这也是为什么我这么强调自反性的重要性,自反性是保持自主学习这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很重要的一点。
提问:
我认为如果要将自主学习与实践在平民子女的学校进行深入发展的话,教师的赋能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即使教师们知道了理论框架,知道了如何引导孩子自主学习,但如果教师本身没有做到的自反性,我觉得自主学习也没有办法达到应达的高度。所以青草这么多年有没有计划对在职教师培训这样根本的、薄弱的环节去帮助改变?
向芯:
我目前对教师的问题比较悲观,我觉得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整体学校环境和结构的问题。我们现在有很多文献都有记录,在基层的学校里面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基本上是崩塌的局面。包括我自己也在农村或县城学校遇到过,有些很有冲劲的年轻老师,他不一定有深厚的教育理念的功底,但他带着很朴素的教育理念,真的想要影响孩子,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可这些老师的理想很快就会被这个体系磨掉。
为什么呢?在基层的公办学校里,老师也会被工具化,作为整个行政体系的末端,首先行政任务就会变成他很多的负担,他在完成各种各样的完全是被迫的任务;另外在教学上,教师的整个评价体系也是唯成绩论的,但在既有的环境之下,他们面对的是某种程度上是学习最困难的一群学生。
所以,大多数老师对待他的职业就是一份领工资的工作,当然有非常少数的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会坚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事情,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坚持自己的教育思考的老师非常少。这是由整个学校管理体制、社会文化造就的情况,不是靠在职培训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另外大部分老师真的是被学校的工作压的喘不过气来,他没有这样的能力和精力做这样的事情。
“自我主导的学习”的研究,最早在成人教育领域里面提出,后来在2000年左右,有一些教育的学者尝试运用到学校的课堂里面,专门出了一本书,指导如何在学校里面实施自我主导的学习,它对老师的要求特别高,所以就算在欧美国家里面,这些理论也没有能够更好的落地。
我今天分享理论框架,是我们课题研究计划的第一年通过梳理理论研究与实证案例得出的成果,希望从第二年开始开始有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明年我们会邀请一些同样在关注平民子女自主学习实践问题的机构或个人加入我们的研究过程,一起在落地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希望可以将设计思维与行动研究的手法结合,设计出能够帮助一线团队更好的支持孩子的工具。
感谢大家参与本次沙龙。
传播媒体/平台:
关于億方公益沙龙
如何更好地联结研究和实践是当下中国公益面临的大挑战之一。如果不了解实践,研究者可能无法提出有针对的研究问题,这样的研究很难有效总结实践经验,也解答不了实践者的困惑。另一方面,实践者因为缺乏理论和方法上的严谨训练,往往难以系统地梳理过往的经验并将其提炼至普适的理论,导致好的问题解决方案成为偶然个案,困于不能复制与推广。
億方公益沙龙由億方基金会菁莪伙伴主持,秉承億方公益基金会“激发民间智慧行动,创建公平美好社会”的愿景,践行菁莪计划项目“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理念。我们希望通过沙龙,促进公益研究者、实践者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多方对话,思考公益研究和实践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达成各方协作共同推动研究与实践的更好联结,最终促进公益发展。
关于菁莪计划
“菁莪计划”是由北京億方公益基金会于2016年发起的支持公益青年研究人才支持项目,倡导“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理念,支持具有务实、专业、前瞻、创新的青年研究者及实践者开展公益研究,通过每年资助10万元研究经费、匹配导师资源和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促进青年研究人才对社会议题关注与实践,推动公益行业发展和社会的积极变革。
菁莪计划目前共有38位伙伴,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专业,大家共同致力于研究推动社会美好改变,共同打造多元化的菁莪伙伴价值共同体。通过国内外交流学习,不断开拓视野,积累经验,实现自我提升与突破,成为有积极影响的公益研究者。
億方「菁莪计划」助力公益研究伙伴坚定前行!
了解億方:
億方公益基金会官方网站
www.yifangfoundation.org
☆★---------------------☆★
欢迎关注
億方公益基金会
微信公众号
:亿方公益
了解菁莪计划:
☆★---------------------☆★
欢迎关注
菁莪计划
微信公众号:菁莪计划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