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如何赋予孩子内心的坚定和勇气|大龄孩子开启童话阅读模式吧(上) 童话如何赋予孩子内心的坚定和勇气|大龄孩子开启童话阅读模式吧(上)童话如何赋予孩子内心的坚定和勇气|大龄孩子开启童话阅读模式吧(上)

童话如何赋予孩子内心的坚定和勇气|大龄孩子开启童话阅读模式吧(上)

养育一个临近六岁仍大字不识几个,而又是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实在是太辛苦了。脱离了绘本时代,妈妈每晚要启动故事FM模式,抱着一本章节书声情并茂地朗读,半小时过去,靠在肩旁的小脑袋一动不动,偷偷放下书大松一口气,此时耳畔悠悠传来一声“然后呢”,顿时崩溃!

起初还是唯图至上,众里寻他千百度,找到了安东罗马耶夫版本的童话。这个版本很新,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到了作家专访,就第一时间买了下来。画风新颖,唯美精致,尤其是韦苇编译,译文精准,文笔优美,这就是好书。若一定要挑缺点,那就是安东罗马耶夫是大家,无须迎合他人要求,他喜欢哪篇就画哪篇,喜欢怎么画就怎么画,他表达的是他的内心,是他童年眼中的世界,而他的绘画风格太过鲜明,给人深刻印象,对于想象力和心理意义要远大于其他诉求的孩子来说,这里面有需要取舍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对于儿童文学来说,纯文字的阅读,包括聆听,是在孩子经历绘本阅读之后又一个重要的阶段。孩子到了合适的时候,开始由绘本世界过渡到纯文字的阅读,大段大段地吸收纯文字的精髓,哪怕不识字,只是聆听,也会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会发现,原来高兴之外尚有喜极而泣,伤心至极反而欲哭无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文字有着画面无法去到的境界。

童话是最好的过渡。

这套童话精选集只有十本,其中《海的女儿》《小锡兵》和《丑小鸭》《野天鹅》是我自小非常喜欢的故事,基本保留了原文,如果逐字逐句读一遍,每本至少要读一小时,孩子真是过足了干瘾。他的注意力不可能停留在画面上这么长时间,能够安静地听完,意味着逐渐脱离对图画的依赖,仅靠大脑的想象来建立与文字的联系,他就为自主阅读做好了准备。

这个阶段的孩子,简直就是吞故事的机器,不借助高科技手段,我恐怕读到吐血盈升而死也喂不饱孩子。好在如今新媒体发达,只要是想得到的东西基本上都能在网络上寻得帮助。我很快买下了《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的一个朗读版本,晚上熄灯后听,白天玩耍时听,坐在车上也听。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早就对童话无感,也被迫跟着孩子重温几遍,于是在年幼时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忽然就浮现出来。

到底为什么我们要给孩子读童话呢?巫婆一定会死,王子一定会来,结局一定会幸福美满,这明明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有何益处?

无论是格林还是安徒生,童话满满都是套路,最小的儿子总是最勇敢,最小的女儿一定最美丽;巫婆和继母再强大,也没有任何理由的嫉妒生恨,死的时候不过轻描淡写一句话;公主和王子很善良,却愚蠢地屡次上当受骗,剧情翻转往往仅依靠一个吻。

还有,童话故事也不乏残忍暴力的情节,一言不合就砍掉脑袋,挖出心肝,弄瞎眼睛,割掉舌头。妈妈难道不纠结吗,为什么看了喜羊羊的孩子会模仿情节把同学绑在树上点火烧,而听童话故事的孩子就不会同样模仿暴力行为呢?

妈妈们的困惑,在《童话的魅力——童话的心理意义和价值》一书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解答。

我们常常说,阅读是一种乐趣,喜欢就好。没错,但这是对成年人而言。孩子则不一样,他们的阅读就像成长所需的养分一样,吃得不够饱,或者吃得不够好,都会影响健康。许多所谓的“儿童文学”都试图娱乐儿童,或提供知识,或二者兼而有之,但这些书大多内容过于浅显,矮化儿童,从中得不到什么有意义的东西。

一个故事要真正抓住儿童的注意力且有意义,必须给他带来欢乐,激发他的好奇心,丰富他的生活,激发他的想象力,帮助他发展智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珍贵的心理学上的价值,就是帮助他澄清感情:使他的忧虑与志向相协调,完全认同他的困难,同时提出办法解决烦扰他的问题。从来没有小看儿童所处困境的严重性,相反,充分认同这种严重性,增强他的自信和对未来的信心。

解开童话的魔袋,我们就会明白童话正是因为具备上述宝贵的特质,从而一代接一代地流传下去。

一、童话与现实巨大反差的情节设定却为儿童带来心理的真实性

每一个人都是有生存困境的,衣食无忧的孩子也一样,对他们来说,这种生存困境可能是过于自恋带来的失望、依恋母亲或父亲情结、同胞相争等等,这些问题,他的父母未必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或者说,无论我们再怎么努力,都一定有忽略孩子心里压力的时候。

当发现孩子遇到困境时,父母们信奉的观念是让孩子尽量避开事情的黑暗面,我们会无意识地认为把愉快的、正面的、光明的形象呈现给孩子,孩子就能够战胜困境,通过讲道理和共情就能发挥安抚的作用。

然而这其实远远不够。因为儿童不是通过理性地理解事情来熟悉事情,从而解决问题的,而是通过营造幻想来熟悉事情,这些幻想又使他有能力处理那些内容。片面的精神食粮只能片面地滋养心灵,真实生活并非都是充满阳光的。童话故事千方百计地让儿童理解:同生活中的严重困难做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是人类生存的固有部分,只要一个人不躲避,坚定地面对不公正的艰难困苦,他就能战胜重重障碍,取得最后的胜利。

回顾我们自小看过的童话,这种道理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曾经依靠许多通过书本想象的人物获得了内心的坚定和力量,度过当时的困难。只是后来,我们成年,淡忘,不再相信。

为幼童创作的现代故事大多会回避或弱化孩子的生存困境问题,而许多童话一开始,就把孩子置于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境地,对于从小被呵护的孩子来说,这是与现实巨大反差的情节,父母们可能会担心孩子很难接受,或受到惊吓,或认为完全是没有意义的荒谬设定。

孩子却不是这样看待的。

儿童只能通过最基本的形式去把握出现的问题,复杂的情节会让孩子感到混乱,童话故事使一切情景简化,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陈述一种生存的困境,对于孩子而言,主人公被父母遗弃这种极端而直接的绝境,直接就呼应了他们内心的感受。

孩子其实很容易产生孤独无助的绝望情感,哪怕只是挨一顿打,被寄养在亲戚家,或者是第一天入园,第一晚独自睡觉,第一次被小朋友孤立,有的时候甚至是因为面对死亡。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无法通过言语表达这些感受,只能间接地表达:怕黑暗,怕某些动物,以及对于自己身体的焦虑。甚至是压抑,表面上什么也看不出来。

而有时候,承认儿童内心的这些情感会使家长感到不安,往往倾向于视而不见,或者漫不经心地对待孩子由于内心焦虑而口头流露的恐惧,自认为这种方式可以遮蔽孩子的情感。相比之下,童话故事郑重其事地对待生存的忧虑和困境,毫不回避地直面他们,在儿童能够理解的层面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式。

比如格林童话中《小拇指》的主人公,兄弟姐妹一起被父母遗弃,小拇指留下石块做记号,带领孩子们回到家,被内疚的父母接受。然而不久又遭遇第二次的遗弃,这一回小拇指没有来得及收集石块,只好撕下面包屑做记号,面包屑被鸟吃掉了,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又误入了巨人的家。巨人想杀害小拇指和兄弟姐妹,小拇指设计方案打败了巨人,并且取得了巨人的财宝,带领孩子们回到了家,因为终于有了钱,他们一家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对于这样的故事结局,对童话缺乏认识的人看到的是一种非现实主义的愿望满足,完全忽略了童话故事对儿童传达的重要信息。正如儿童所期望和相信的那样,他虽然很弱小,只要有勇气,他可以解脱所有挥之不去的分离忧虑,离开父母的庇佑,进入广阔的天地,最终找到他的安全和自信。

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总是这样会在某一个时期独自行动,就像孩子们一样,总会有感到孤独无助的时候。他通过与原始的东西——树木、动物、自然保持接触而获得帮助,这是因为与绝大多数成年人相比,儿童对于这些原始之物感觉更为亲近。这些主人公的命运使儿童确信,自己就像主人公一样,虽然感到被人遗弃,只能在暗中探寻,但也会一步步地获得引导,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帮助。这是他在内心给自己的一种信念。

有一回在开车途中,女儿在听《小拇指》,正好听到“小拇指的父母实在养不起几个孩子了,于是决定把他们抛弃”这一段。我忍不住问她:“你觉得父母可以抛弃自己的孩子吗?”其实当时,我也想知道这样的情节给她带来怎样的感受。

没想到女儿却说:“可是他们实在是养不起自己的孩子了。”

我吓了一跳,于是问:“那你认为如果我养不起自己的孩子,也能抛弃她吗?”我也确实没有勇气直接表达为“你觉得妈妈如果养不起你就可以不要你吗”这句话。

五岁的她,毫不犹豫,很平静地说:“不能。你只能把她留在家里,然后想办法把她养好。”

可见,她爱这个故事,关心主人公的命运,但并不纠结于这些细节。

看了这篇文章,让我们顿时大悟,原来童话不仅仅给孩子带来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其实更多的是让孩子找到一种心理上的认同。那么,童话故事还能给孩子心理上带来哪些认同呢?请看下篇分解~

扫描右侧二维码

加入悠贝,

开启幸福微创业吧!

文/孙林琳(悠贝志愿撰稿人)

策划编辑/小悠

图片/源自网络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推动每个家庭都在亲子阅读

悠贝•亲子阅读陪伴成长

全国160多个城市近600家亲子图书馆

服务热线:4006604686

回复数字可了解详细内容

1--微创业2--微课堂3--精彩活动4--分馆地址

5--悦读最前线6--亲子阅读达人秀

7--悠贝成长俱乐部8--阅读信箱·故事会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