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已至,和艺术家一起玩出别样的“水花”吧 夏日已至,和艺术家一起玩出别样的“水花”吧夏日已至,和艺术家一起玩出别样的“水花”吧

夏日已至,和艺术家一起玩出别样的“水花”吧

即将进入六月,迎来雨水丰沛的季节,水气在天地间蒸腾,滋润了山川湖海也润湿了我们燥热的心头。在艺术家眼里,这种自然灵性的元素会碰撞出怎样的灵感呢?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五位以水为媒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家,看他们如何玩出别样的“水花”给炎炎夏日带来凉快清爽。

@COSTASSPATHIS

“Iamnotaprofessionalphotographer.”即使CostasSpathis的照片已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高居各大社交网站“最喜欢”的影像之列,这句谦虚得有些傲慢的话,依旧保留在他每一次的“自我介绍”中。Spathis大方承认的专业领域是建筑学,如今依旧引以为傲,一直崇拜着RemKoolhaas、FrankGehry和ZahaHadid。

但不得不说,正是建筑师出身的缘故,他拥有比起普通人更加完美和独特的构图意识,这也是为什么无人机给了所有人开启“上帝视角”的机会,脱颖而出的独独是他完美公式般的作品。在他的摄影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他将建筑与摄影相结合,形成类似于平面图案的画面,画面极具规律性,构图风格受到极简主义的启发。

欣赏CostasSpathis的摄影作品,会有一种身心放松的感觉,因为画面中物件都保持了距离,达到了一种令人舒坦的视觉效果。由此,画面自然而然地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安逸与宁静,仿佛将烦扰的思绪井然有序地排列整齐一般。

@MidoriArai

MidoriArai是一名日本艺术家,她在2015年和朋友成立DWS(DirtyWorkersStudio)工作室,在日本和世界各地创作大理石艺术。Midori的大理石艺术以液态的形式呈现。Midori的作品表达了一种意识和情绪的流动,不规则的纹路和色彩搭配除了给观众带来别样的视觉体验外,还有一种陷入异度空间的眩晕感。大理石的纹样还可以与其他生活用品或艺术形式结合,比如大理石纹衣物、雕塑和花瓶等等。

这样的创作也能够在人体上绘制大理石、云石般五彩斑斓的波纹状图案,因此得名「人体墨流」(BodyMarbling)。有别于常见的纹身和彩绘艺术,人体墨流不是直接绘制在人体身上。首先,墨流师需要将各种不溶于水的色彩滴入水中,在水中先调制出大概的颜色组合、大小、形状、分布。然后用吹气管对着色块吹气,利用水和空气自然地碰撞,呈现出色彩各异、无规则的云石纹路。接下来,将希望染色的部分泡到水中,让色彩分层,慢慢染到手上,然后将已经染色的手放入另一个清水池洗掉浮色,最后用风筒将手烘干锁色。

@ShaylenBroughton

ShaylenBroughton是一名美国抽象画家,她的作品中有明显的动感,她热爱海洋,这不是什么秘密。她所有的作品都反映了大自然美丽的水——无论是在技术上、形式上还是在色彩上。Shaylen经常通过抽象的表达探索着人类意识

的深度——深入到蔚蓝的海底,好奇地向上攀爬,向着无垠的广阔星空,最终发现自己内心的神性。她致力于通过作品来传达情感记忆和物质世界中的关系。

水对于艺术家ShaylenBroughton来说,是一种情感意识。她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待在James河边,把脚泡在里面,去寻找自己的节奏,当她感到疲惫的时候,就跳进河里寻找灵感。“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流动艺术家,我的作品有一种凌乱感,它不借助画笔,颜料常常是倒在画布上的,我很喜欢这种方式。”

@BenYoung

BenYoung居住在新西兰的芒格努伊山(MountMaunganui),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他做玻璃雕塑的时间超过15年,并参与多次与国际知名玻璃展。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美丽的新西兰北岛丰盛湾,当地风景和周边环境,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灵感。他同时也是一位冲浪爱好者和专业造船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海洋的影响,并以其令人回味的玻璃形式将这些激情融合在一起。

杨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经过手绘,手工切割和手工制作的透明浮法玻璃,然后层压层层创建最终形式。他构建模型,绘制模板,制作定制夹具,然后用玻璃手工工具切割图层。制作复杂性来自初始计划阶段,他说:“我甚至在开始画画或剪裁之前,都会做很多的思考”。然后,他用手绘制概念,并使用传统的技术绘图技术创建一个计划:“我使用2D形状,并且必须弄清楚如何将其转换为3D成品。有时我的起点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因为我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将玻璃层叠起来,形成特定的形状。

@ShinjiOhmaki

作为日本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的大卷伸嗣(ShinjiOhmaki)在提及他的创作理念之时曾经说过,“一些东西被毁坏的同时一些新的东西诞生了。我就是想表现这种变化,而且那象征着循环的过程和永远的生命。”在时间的周期中,城市亦是如此。自然的地形被平整,既有的旧建筑被拆除,新的建筑物则取而代之,而后这一循环周而复始。由此,他名为《临界•空形》的作品以“水”和“石”的自然理念为设计。如果说KPF的“水”和“石”最终幻化为一种象征性的抽象建筑语言,那么大卷伸嗣的作品则试图通过人类的“自然”之力的介入来重塑人造之物。

谈及这件作品的创作构思时,大卷伸嗣认为他的出发点便是思考如何在建筑物之中孕育“自然”。作为人造物的当代建筑,尽管源自人类的构思与设计,却业已失去和身体及劳作之间的直接联系。由此,以一张标准化的“板材”作为人造物的象征,大卷伸嗣试图通过身体和劳作的介入,将其重新转换为一件“自然之物”。在采访中,大卷伸嗣说到,“我在思考这些时,我将自己作为一种能量,去和这块板对峙,用自己全身的力量,用自己的身体去敲打它,去弯折它。”

编辑-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