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名:
仁化教育智慧
微信ID:
rhjy1557
新学期伊始,又到了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
钢琴、陶艺、围棋、芭蕾,各种兴趣班让人眼花缭乱……无奈时间、精力、金钱都有限,必须做取舍,学什么不学什么,筛选绝对是个技术活。
前几天,就有几位妈妈跟我吐槽了报兴趣班的纠结。我发现,大多数家长在给孩子报兴趣班这件事上,还是挺迷茫的。
比如,一位妈妈连续三个学期都在给孩子换兴趣班,上学期是乐高和跆拳道,这学期变成了钢琴和英语,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她儿子上上学期学的应该是小主持和画画。
她告诉我,她也觉得频繁换兴趣班不太好,“可孩子每学一段时间就说没兴趣了,担心坚持下去他也痛苦,只好换一个。主要是我也看不出他到底适合学哪样,只能普遍撒网,什么都试试吧!”
而另一位妈妈表达了相似的苦恼,报了不少班,也没感觉孩子对哪样特别有兴趣,几年下来,不知道是该继续还是该换方向,兴趣班上成了托管班,花不少钱仿佛只为买个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心安理得。
几年来帮娃报兴趣班、陪娃上兴趣班的经历告诉我,这些迷茫其实都源自
一个误区:孩子的兴趣,是选择兴趣班的依据。
在多数家长的潜意识里,存在一个默认顺序:首先要有兴趣,然后才能做好。所以,当孩子说没兴趣时,家长也就不去坚持了,在筛选兴趣班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
却很少有人去思考,
孩子嘴里的兴趣真的靠谱吗?
记得千寻最早报的是舞蹈、乐高和围棋。一学期快结束时,我想该做个取舍了,就问她,“千寻,舞蹈、乐高和围棋,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她想了想,说,“妈妈,其实这三个我都不怎么喜欢,我要学陶艺,还有跆拳道。”
你们能想象我当时有多懵圈吗?
好在我很快冷静下来,认清了她作为一个非理性人的现实。
给大家简单汇报下没有尊重她个人意愿的结果:
乐高学了快两年,破格升入机器人班,老师评价是这孩子逻辑思维、创造力很强,在编程方面颇有天赋。舞蹈已由刚开始的不情不愿发展到小有所成,近期准备转提高班了。重点是,她自己学得很有成就感,成就感给她带来了很多快乐。我真的很难把她现在的学习状态和她之前说的“没兴趣”联系起来。
回想当初,如果按她的要求换一换,又会是什么情形呢?
嗯,90%的可能正在学习第N个新项目,而那些曾经接触过的舞蹈、乐高、画画、钢琴以及等等,都将以“半瓶水”的姿态消逝在她身后,慢慢被遗忘。
大家别误会,我无意怂恿你们忽视孩子的个人意愿。
我只是想借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你,
孩子的兴趣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很多时候,它不见得是最好的老师,却是最好的借口。
你知道孩子为什么常常对目前所学表示没兴趣吗?
除了极少数是努力依然无感外,其余99%其实都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
著名天使投资人,原新东方名师李笑来先生写过一本书叫《把时间当作朋友》,书中他对“兴趣”提出了一个新定
义: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没兴趣,而是没能力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大多数人声称没兴趣,都只是为自己的畏难情绪寻找一个合理化借口。
对孩子来说,兴趣班只是看起来很美,一旦开始正式学习,就难免遇到困难。而逃避困难是人的本能,这时候,“没兴趣”便成了最好的借口。
没有意识到这个误区的家长,总希望孩子在不断尝试中,自动迸发出对某件事物的兴趣,因为浓厚的兴趣而越做越好,最终由爱好发展为特长。
实际上,这基本就是个幻想,因为现实生活中,除了极少数天才,大多数普通孩子遵循的顺序都是:不是有兴趣才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当我们捋清楚了顺序,再去想如何筛选兴趣班,思路就清晰多了。
既然大多数孩子是做好了一件事才产生兴趣,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他在哪件事上最有可能做好。
就像李笑来所说,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他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然后绞尽脑汁让他学得会,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兴趣自然就出现了。”
简单地说,就是:
发掘孩子的长处,而不是听从孩子的兴趣。
这时候,很多家长可能又会说,我的孩子没表现出对什么事特别擅长啊。
发现孩子的长处真的很难吗?
《南方都市报》曾有个“少年偶像”版,报道的都是些特长少年,有的擅长玩摄像机动不动就自己拍专题片,有的是参加过画展的小画家……
我看了这些小孩的成长轨迹,发现他们并不是生来就多么与众不同,而是得益于他们的父母,找到了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的一点点“差异”,再努力创造条件,让那些原本很微小的“差异”,越长越大。
比如其中一个男孩,喜欢跟爸爸聊放学路上的见闻,细心的爸爸发现,孩子的观察力很强,他描述的很多细节都是别人忽略掉的。这个爸爸,想来想去,送了一台二手摄像机给儿子,鼓励他把观察到有趣的事物拍下来,就这样,摄像成了男孩的特长。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很难发现孩子长处,是对长处的认知出了问题。长处不是已经成为结果,显现在众人眼前的特长,而是一些细微的“个体差异”。
比如,孩子是个小话痨,他就有可能发展出和语言表达相关的特长,孩子好动肢体平衡度高,可能在运动方面的发展空间更大。
如果观察细微差异对你来说有难度,也可以用“横向比较”。
两三个兴趣班作对比,看孩子在哪里更容易出成绩,千寻刚开始学的是舞蹈、乐高和围棋,我发现她在乐高课上的表现明显更突出,创意比别人多,对结构的把握也更强。相比而言,舞蹈只能算可塑,围棋就差强人意。于是在做取舍时,我们加强了乐高,舞蹈,放弃了围棋。
根据长处选择兴趣班后,余下的,就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努力了,别忘了,要把最可能做好的事真的做好,兴趣才会出现!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一个观察所得。我发现,家长在报兴趣班时,往往会体现出两种教育观,一种是传统教育观,从“功利”的角度出发,选择公认的主流项目,不参考孩子意见,就遵循一个原则:有用,得学;另一种则是近年来流行的新式教育观,强调尊重孩子,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而我更愿意相信,
孩子是一个有限理性的人,他有人的自主性,也有人的本能。我们不能越俎代庖,什么都帮他们决定,但也不能忽视懒惰、逃避的人性,什么都交由孩子决定。
作为家长,最合适的方式是做一个理性温和的助推者,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性,同时也要认识到孩子是非理性的,他们需要你适时的帮助,这个帮助,就包括理性地判断孩子口中“没兴趣”的真伪度,以及发掘特长、创造机会。
划重点
1、给孩子选兴趣班,不要完全以孩子的兴趣为标准,兴趣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时也是最好的借口。
2、当孩子对目前所学表示没兴趣时,除了极少数是确实无感外,其余99%都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逃避困难是人的本能,这时候,“没兴趣”是最好的借口。
3、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他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然后绞尽脑汁让他学得会,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兴趣自然就出现了。也就是:发掘孩子的长处,而不是听从孩子的兴趣。
4、我们觉得很难发现孩子长处,是因为对长处的认知出了问题。长处不是已经成为结果,显现在众人眼前的特长,而是一些细微的“个体差异”。
相关阅读:
家长选报兴趣班的3大误区!怎样给孩子报兴趣班?
现如今,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可谓是煞费苦心,到处忙着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然而,盲目跟风地给孩子报兴趣班,不仅可能会毫无成效,也会增加孩子的负担。选报兴趣班的误区○长得是外国人就是好外教在不少家长眼中,让孩子学英语还是选外教的好,毕竟他们的母语是外语。但是,这并不能说,长得是一张外国人的脸就是个好外教。曾在2013年,英国BBC曝光该国警方正在通缉的一名逃犯尼尔·罗宾森就在北京某国际学校当了3年外籍教师。而这种现象并不只是个例。事实上,许多以“外教”为宣传噱头的培训机构本身并没有相关资质,而他们所聘请的外教,有些既没有教学经验,也不具备任教资格。鉴于大多数家长并不了解相关政策,而一般外教的授课费又比国内老师贵的多,所以某些培训机构甚至宁愿请一些非英语母语的外国人来充当“外教”,从而忽悠家长。注:按照相关规定,聘请外教的培训机构本身应该具有《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证书》,而申请来华的外籍教师本身应持有外专局办理的“外国专家证”,除此之外还需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名号好,师资水平就好毫无疑问,给孩子报班,我们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师资水平。遇到那些鼓吹“资深名师”、“资深教授”的名号,家长们往往是喜不自胜。然而,很多时候,这些所谓的名号不过是培训机构为了吸引家长报名而过度包装老师所用的宣传手段而已。绝大部分的“资深教授”都只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是没有教学经验的新老师或是教学质量也很一般的老师。有些甚至连正规的教师资格证都不具备。此外,需要警惕的是,很多在宣传时摆出名师教学,但在实际上课时却不过是视频教学。○包装好,教学效果就好不少培训班在宣传时喜欢用一些夸大其词的标语。比如,“30天让你的孩子考上重点”、“学钢琴1年就能考八级”、“15天让你的孩子成为尖子生”等等。面对这些口号,很多家长往往会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说不定自己真有这种好运能碰上这样好的培训班,错过了多可惜。而大部分的培训机构也正是利用了家长们投机的心理,鼓吹教学效果惊人,甚至玩一些文字游戏以规避风险。孩子多大可以报兴趣班不少家长在选报兴趣班的时候,十分盲目。往往是看着别人的孩子去报了,就不管自己的孩子年纪是否适合也跟着报了。事实上,面对这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孩子选报的年龄也大有讲究。一般来说,孩子三岁入园,从读小班开始就可以报兴趣班。但是,建议孩子从四岁或四岁半开始报,这样会更合适。因为这阶段的孩子接受能力更强,不会使学习变为负担。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应当根据孩子的年龄来选择兴趣班,切忌超出孩子的年龄选报,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选报年龄建议:唱歌表演在3-4岁就可以开始,4-6岁学习乐器,声乐(童声训练)在7-8岁左右开始,绘画(儿童画)从4岁左右可以开始,(初期建议给孩子用蜡笔或者油画棒来画,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以后握笔出现问题。)软笔书法在7岁左右合适,硬笔书法在6岁左右合适,卡通画在7岁以后开始,素描在9岁以上开始学习。围棋在5岁左右比较合适,轮滑在4-5岁开始可以学习,跆拳道在5岁以后可以练习。怎么给孩子报兴趣班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很是迷茫,不知道怎么报,也不知道报几个,报哪些。其实,关于选报兴趣班,涵妈倒是有几个建议:○首先看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身边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学点东西,常常不惜成本不遗余力地去为孩子选报十分昂贵的兴趣班。但在涵妈看来,完全没必要。要知道,兴趣班、培训班不过就是一个引导作用,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孩子是否感兴趣,是否能自学,是否有天赋等等。因而,在选报兴趣班的时候,价格适中的就可以。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教学质量和孩子的自学能力。○根据孩子的意愿和兴趣来,不要强迫孩子有些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又会唱歌又会跳舞,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发展成个全才,于是强迫孩子去上兴趣班;有家长看到亲戚朋友报哪个自己就跟风报了;也有家长是自己一直想学没机会,于是报了个自己感兴趣而孩子并不感兴趣的。显然,这样非但不能取得好成果,反而还浪费了一大把银子和时间,甚至,可能增加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因而,在给孩子报兴趣班时,最好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意愿来。首先问问孩子想不想学,为什么想学。其次,主动去发掘孩子的爱好和兴趣,以及潜在的能力。比如孩子唱歌音调准,听音乐时全神贯注,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就说明他有音乐潜能;孩子善于模仿舞蹈动作,身体灵活,协调性好,说明他有舞蹈天赋;孩子对自然现象很好奇,喜欢数字,善于分类,说明他有数学天赋,可以学习各种棋类。○不要一次性报太多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能发展成为一个全才,最好是又会唱歌跳舞,又会绘画又会书法。但事实上,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同时报多门兴趣班,很有可能导致孩子最后一个都没有学成。因而,涵妈建议,在选报兴趣班的时候最好是一到两个为宜,切忌贪多。○对兴趣班的心态要放平大部分的家长在给孩子报兴趣班时,往往是抱着让孩子发展几个特长的心态,期盼孩子能学好学精。尤其是对于那种特长培训班,家长们会更加看重。但这样急躁的心理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很好地发展特长,反而还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最后产生厌恶心理。因而,对于选报兴趣班,家长的心态一定要放平,切忌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互比较。同时,与其天天期盼孩子能在兴趣班中发展成一个特长,还不如顺其自然地陪着孩子一起学习,旨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浓了,自然能学好了。给孩子选报兴趣班,看似容易,操作起来其实也不简单。选报的不好,往往是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金钱。其实,说到底,考验的还是家长的智慧!
来源链接:http://www.qbaobei.com/chengzhang/1000643.html
著作权归分享者所有。
想要有更多的收获和看到更多的分享,请给我们留言并在文章后面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和观点!
文字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仁化教育智慧
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的支持理解!
仁化教育智慧
仁化教育智慧
是一个纯公益的的父母学习社群和平台,为全中国家长提供最落地的家庭教育解决方案,
传播最科学和专业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造福千万中国家庭,培养亿万优秀孩子!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关注我们,做优秀父母!
温馨提示
绝对无广告,绿色分享!
转发分享的你,最酷!
长按如下二维码关注收听更方便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因为您的关注,您的孩子会少走弯路;转发这篇文章到朋友圈,也许能帮助一个家庭。更多精彩文字,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rhjy1557.
想要有更多的收获和看到更多的分享,请给我们留言并在文章后面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和观点!
点击以下链接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洞见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
终于明白,为什么上课听懂了、课下会做了,但考试时出错了!
二胎家庭如何养好两个孩子?80%的父母都做错了...
《欢乐颂》背后折射出的中国式家庭教育,父母究竟做错了什么?
【学习】检查作业是个技术活,90%家长都做错了,你有没有中枪?
努力成为好家长的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