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家长们常说的这句话,最容易养出不懂事的孩子 警惕:家长们常说的这句话,最容易养出不懂事的孩子警惕:家长们常说的这句话,最容易养出不懂事的孩子

警惕:家长们常说的这句话,最容易养出不懂事的孩子

上周坐卧铺回老家,对面的上下铺是一对夫妻,带着一个5岁左右的女孩子出行。一路上孩子难免跑跑闹闹,但是也还算活泼可爱,父母照管的也比较好。

后来那位妈妈说,实在是有点困了,就想到上铺去睡觉。谁知这下孩子不答应了,“我不要爸爸陪,我就要妈妈陪,妈妈陪我看动画片”,孩子态度坚决。

那位爸爸连忙接口道:“用爸爸手机看,妈妈的手机没电了,而且妈妈很累了呀”。

“不行不行,就要妈妈抱我看,妈妈不许睡觉”,孩子俨然是一位发号施令的小公主。

那位爸爸明显有点生气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爸爸妈妈一切都是为了你,你哪来这么多事,爱看不看,不看算了。没人管你”!

“哎,你这个臭脾气,你别吓到孩子,来来来,妈妈陪你看”,这位妈妈忙不迭的就把孩子抱过来,并打开了手机去找动画片。

其实坐火车的过程,漫长而枯燥,大人和孩子的情绪有点小急躁都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我是小孩最大,我的情绪至高无上”和父母那句“爸爸妈妈一切都是为了你”,真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你可以一切为了孩子

将来谁一切为了他呢?

我想起了表妹跟我吐槽过的,她的那位大学室友,简称为A吧。

用表妹的话说,就是A睡了,全寝室都要睡,谁都不能发出一点声音。A醒了,全寝室都会醒,因为A早上醒了就会开灯,洗漱、倒水全会发出声响。晚上看综艺看电影也从来不带耳机,全都是公放。

但是因为A比较强势,所以寝室的几个姑娘沟通过几次也都无果。所以寝室很快分出了小帮派,都不太跟A交流。

后来一次表妹说:姐,你知道吗?A跟她父母吵起来了,A毕业以后想出国,家里好像没有太富裕的经济条件,就想让她在国内考个研或者找个工作。那天A就在夜里打电话吼她父母“你们不是说一切都是为了我吗?怎么现在就看不得我好了呢?就想让我工作赚钱,让别人使唤我是不是?”

表妹还感叹道:我们最多就忍她四年,她父母要忍她一辈子。

其实我倒觉得,最惨的并不是表妹寝室的几个人,毕竟四年很快就过了,而且A也没有什么特别出格的举动。也未必是A的父母,听表妹说的意思,他们对孩子的付出也是乐在其中的。最惨的恰恰是A这个女孩子。

她该怎么去面对这个现实的社会呢?如果她从心底里认为工作就是被别人使唤;如果她打心底里要求所有人都尊重她,但她又不愿意给周围的人以尊重;如果她认为只有出国才能算是好,不出国就实现不了自己的价值……那么这个孩子,以后要吃多少亏,碰多少壁,流多少眼泪呢?

而这个孩子之所以这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她父母常说的:“我们一切都是为了你”。

这句话仿佛是一张特别通行证,把父亲母亲所有的付出和劳作,都变成了心甘情愿的事情,把孩子所有的任性与越规矩,都变成了可以接受的事情,“好吧,既然你们都是为了我,那就让我试试我的权利吧”。

“既然一切都为了我,我想一个人吃掉整个大西瓜最中心的部分,可以吗?”

“既然一切都为了我,我想要一个新出的那种好看的书包,没问题吧”

“既然一切都为了我,那你困了也别去上铺睡觉,就陪我看动画片吧”

“既然一切都为了我,那我就要出国,你们会帮我准备好我需要用的钱吧”

孩子在这种氛围和环境中长大,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去他人的劝告,也难以接受其他人对他的拒绝,步入社会,从人际交往到职场工作,都容易步步受限。

别让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

要告诉他家庭中人人平等

自私本身就是人性的一部分,这一点毫无疑问。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家人呵护的,被家人喜爱的,是永远不会被抛弃的,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而我们父母要注意的就是掌握一个尺度。不要无时无刻的把孩子放在家庭的核心。

如果孩子在睡觉,我们当然要放低音量去聊天、去做家务,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环境。

但是当我们大人自己睡觉的时候,也要提醒孩子去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到爸爸或者妈妈。而不是说孩子想睡,全家人都要轻手轻脚,孩子起来了,全家人又要集体进入战斗警戒。

如果孩子在吃饭,我们当然可以尽量做孩子们喜欢吃的菜肴,并根据孩子的特点,让食物尽量低油少盐,营养美味。

但是不代表餐桌都是孩子喜欢吃的食物,更不代表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应该都放在他的旁边,他不吃饱吃够了,别人不能动筷子。还是要告诉孩子,你有你喜欢吃的东西,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饮食习惯。你可以吃,并且只能吃属于你自己那一份。想多吃要跟爸爸妈妈礼貌的请求。

如果孩子在看动画片,我们当然可以允许他看完。孩子看动画片也是天性的一部分,只要正确引导,也能从中收获很多。

但是这不是说遥控器应该掌握在孩子的手里,什么时候他想看什么频道都可以。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爸爸爱体育频道,妈妈爱旅游频道,跟他自己爱动画片是一样的。爸爸妈妈可以在播放动画片的时候把频道让给你,但是你也要理解爸爸妈妈的喜好,尊重爸爸妈妈看电视的权利。

只有当孩子明白,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的时候,才不会把别人对他的付出和迁就当成理所当然。

除了为孩子付出,

也别拒绝孩子的回报

我还看到过一个案例,是一位初中校长讲的:

一位初三的学生面临中考,父母专门在学校附近给孩子租了一个房子,然后母亲辞职每日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

父母的操劳孩子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有一天这个孩子就趁着父母出去买东西,偷偷的给父母做了一顿饭,还给父母泡了一壶茶。想等父母回来了之后给父母一个惊喜。

父母回来之后不仅毫无惊喜可言,反而对这个孩子一顿斥责:“我们千辛万苦都是为了你,你自己现在时间多宝贵自己不知道吗?为什么要浪费在做饭泡茶这些事情上!”

可想而知,孩子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感受?也许这位家长朋友说的没错,初三是应该分秒必争的时候,但是孩子一片好心,除了斥责,是不是也要先表达一下感谢,然后再跟孩子说明这个道理呢?

很多时候,孩子也并非是需要父母一直付出的“讨债鬼”,孩子们也会用他们的方式表达“我做这一切是为了你”。

当孩子把他最爱的巧克力留出半块给你的时候,大大方方的接受吧。别再去说那句“妈妈不爱吃”的善意谎言。

当孩子用了一下午做了一张贺卡送你的时候,开开心心收下吧。先别斥责他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做这些东西没用。

当孩子想帮你分担一些手提袋走路,微笑着同意吧,不要告诉他你还小,这些东西爸爸妈妈可以拿得动。

付出和爱都是相互的,会流动的。当孩子感受到了付出的喜悦和分享的快乐,他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乐于助人,懂得感恩的人。

没有一个孩子一出生就懂规矩,知礼节,都是亲人和社会一点一滴的教育出来的。

父母可以豪爽的跟孩子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或者耐心的跟孩子说:“宝贝,你那样做不对,你要这样这样才是对的”。

可是生活从来不会和气地喊孩子过去,跟孩子说:“来来来我跟你讲一个道理!”生活只会招呼犯了错的孩子过去,送孩子一个耳光,让孩子记住这个道理!

所以现在爸爸妈妈们多给孩子一点规矩,少给孩子一点付出,不仅仅是自己少了辛苦,而且将来受益的,也一定是孩子。

福利更新!今日领取学习资料

①新概念英语1-4册全套学习资料(视频版)

②小学1-6年级数学名师精讲(视频版)

③初中数理化生物名师精讲视频

④少儿思维导图及快速记忆技巧(视频版)

领取方式:加下方小编微信二维码。(添加时标注

028

)通过后小编老师会把书的下载链接发给您。由于加小编的人很多,请耐心等候。

精彩内容

回复以下关键词阅读更多精品文章

语文|数学|英语|家庭|专家|育儿|美食

亲子导师:安清老师与您一对一沟通家庭教育问题

微信ID:aq5066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经典内容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