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侄子3岁,周六上午英文课,周六下午棒球课,周日汉字课。他的能力很强,但他对这一切表现得十分厌烦。
也难怪,在本该一天到晚到处玩的3岁,焦虑的父母,却用各式各样的能力培训&兴趣班填满了他的日程▼
更有甚者,让3岁的孩子接受应试教育。
上海的某些早教机构,不到6岁的孩子被要求掌握3000以上的汉字、学会熟练使用拼音、进行日常英语交流……甚至还有专门为小升初准备的面试培训。
很多孩子还没有准备好,家长、早教机构老师们已经早早准备好。主宰和笼络住家长全部养育心神的,是那句亘古不变的——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那,到底多大年龄是人生的起跑线?
一家网站做过这样的调查,将所有参与调查人的答案加起来后取平均值,结果发现,竟然是——
个月!
也就是说,你的孩子还没走稳路,就已经蹲在起跑线上了。
他们一边含着奶嘴,一边兜着尿不湿在上“早教班”。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恐慌,带来了一种激进式的教育紧迫感,使得早教逐渐“跑偏”。
我的侄子身上反映了很多当下孩子的共同点,认识很多字,会说流利的英文,有很多才艺。
但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渐渐发现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在玩耍和社交上也不如同龄人优秀,造成一种“小时了了大时未佳”的状况。
过早地给孩子灌输具体的知识,不仅不能如愿让孩子“先起跑”,反而会抑制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抵触、厌恶的心理。
花了钱反而让孩子讨厌学习实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该不该进行早教?
首先我们要厘清
“早教”和“早教班”
的区别。
早教不是提前教育,而是指个体发展早期所需要的教育,即在孩子0-3岁这个阶段,根据其生理、心理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
这句话的重点在于——
“所需要的”
“有针对性”
,我们要冷静地思考,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遵循幼儿成长的自然规律。“早教班”的问题在于,提供了太多孩子在当下年龄“不需要的”。
0-3岁低幼龄的孩子,从玩中学,德国的早教,也是“以玩为主”,它要求亲子一起参与。
正确的早教其实就是高质量的科学陪玩,家长与家庭是其中的关键。
孩子真正需要的早教环境,是与参与他生活的人保持良好的互动。
“父母与孩子互动的质量”是唯一影响孩子认知、情感发展的关键因素。
他呼叫你的时候,你回应他。
他细细观察青蛙鸟儿的时候,你陪着他。
《德国幼儿认知发声绘本——听,大自然的声音》内页
他喜欢消防车的时候,你陪他一起追消防车。
《德国幼儿认知发声绘本——听,交通工具的声音》内页
他被小提琴打动的时候,你与他一同欣赏。
《德国幼儿认知发声绘本——听,乐器的声音》内页
这是不用刻意为之的早教。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的爱与陪伴中吸取足够的养分
,他才能学会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而不必担心你的突然离开。他勇敢面对困难,热情接纳小伙伴,他拥有旺盛的好奇心,爱你爱生活。
适当地早教没有问题,但“过度早教”却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
早教是必要的,但早教班不是。
如何正确地进行早教?
在合适的时候,教授合适的内容。
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期,这个阶段的孩子,重要的是能力的开发、兴趣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记忆与硬性的知识灌输。要走出“重知识灌输、轻智力开发”的早教误区。
这个阶段孩子
对声音最为敏感
,那么在环境布置中,让孩子自然地听到这些声音加以吸收,具备辨别这些声音的能力。通过声音启蒙,进行
体验式的教育方式
让孩子在游戏、娱乐中进行基本的能力培养和知识体验,“寓教于乐”是0-3岁孩子最佳的学习方式。
那么又如何对孩子进行声音启蒙?
在有爱的环境中,进行互动式的声音传播
陪伴孩子,采用适当的注视、拥抱、抚摸、亲吻、鼓励等形式与孩子进行互动,让孩子感觉到被关注,然后进行对话式朗读。
德国早期教育及家庭教育专家罗斯巴赫教授讲的「对话式朗读」,意思是指给孩子朗读,或者观察绘本。
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时候,不仅是简单地为孩子讲故事,而是进入故事之中:"看,图上是什么?""看看上面。"或者,"看看下面"。也就是说,在与孩子一起阅读书籍时,推荐家长使用更加互动的形式。这是对孩子的一个特别培养,朗读发声能带来特别的帮助。
②除了亲子之间的互动外,也注重其他声音刺激
当我们为孩子描述一个具象事物的时候,比起我们模仿的“四不像”声音,用可互动式的书籍传递声音,比如能发声的绘本,比如引入背景音乐,都可以不知不觉中让双方更加投入,孩子也听得带劲儿。
③接触自然,接收更多的声音形态
当孩子满足一定月龄时,适合带他到户外活动,让他有机会接触大自然,促进与环境积极有效的互动。
对于启蒙阶段的孩子来说,一套能发声的神奇认知绘本,会因为欢快的声音、生动的图画特点,更易于被这些小家伙们所接受,达到声音启蒙的目的。
德国幼儿认知发声绘本(套装3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年4月
《德国幼儿认知发声绘本
——听,乐器的声音》
《德国幼儿认知发声绘本
——听,大自然的声音》
引进德国先进早教理念,由德国知名插画师安妮·默勒创作。其代表作《世界上温馨的家》荣获德国青少年文学奖科普大奖;《一粒种子的旅行》荣获德国《时代周刊》和不来梅广播电台评委会联合颁发的儿童图书Luchs奖,入选“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德国幼儿认知发声绘本
——听,交通工具的声音》
克里斯亨·齐默(ChristianZimmer)也是深受德国家长和孩子喜欢的作家之一,创作了很多广为人知的科普认知作品。
从事这套从事的译者,刘海颖,是中国人民大学德语系硕士。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从事出版行业10年,长期关注儿童教育领域,译有60多部德国经典作品▼
这套丛书的特点:
想听哪里点哪里,满足每一位好奇宝宝
在手绘风格的写实温馨画面中,引导孩子主动找到并按下书中的触控圆点,在大自然的书中,聆听海豹、青蛙的声音;在交通工具的书中,辨别火车发出的声音;在乐器的书中,感受小提琴的琴音……
在所有声音启蒙中,音乐启蒙尤为重要。良好的音乐教育能以特定的方式作用于人的意识和情感,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但太过枯燥正规、专业的学习,往往容易让孩子丧失对音乐本身的兴趣。而在孩子好奇心驱使下,让他主动点按欣赏美妙音律的方式,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还能有效激发孩子的兴趣▼
美国波士顿大学音乐教育硕士籍丽媛推荐《德国幼儿认知发声绘本——听,乐器的声音》书时说:“小小一册书,竟将小读者带上神奇的音乐探索旅程,书中介绍了拉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为小读者绘制了曼妙的声音画面,美不胜收。”
籍丽媛推荐的图
孩子不仅在书中听到声音,想听哪里点哪里,还锻炼了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真是一段美妙的探索旅程!
原音重现+中英对照,营造双语环境
这套能发声的绘本中的语言都简短生动,每个触控按键可按3次,不仅有原音重现,更有中英文匹配和科普小知识,在声音启蒙的同时,还能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学习。
多种玩法,加强亲子互动,全面开发宝宝动作与智力
正着一轮,为孩子播放原音重现+英文+科普小知识。再读一遍,与孩子玩玩「听声猜物」,在与孩子的互动中,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与辨识能力。
以游戏的形式代替传统的苦练模式,将「听、玩、说、学」同时引入学习中的多种玩法模式,正是德国所倡导的“寓教于乐”式的早教方式。
书页用圆角设计,坚持环保油墨印刷,这套能发声的神奇认知绘本在细节上,更能让家长感到周到安全。
我们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好的早教老师,当我们选择了更合适的方法时,才能在陪伴与引导孩子时,达到最高质量的早教。
点击下方封面,购买本书↓
德国幼儿认知发声绘本(套装3册)
德国0-3岁宝宝早教认知书!
可按3次听认知物声音+中英双语+科普知识!
培养精细动作+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本文作者|胖虎,图片|Pexels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