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
关注我们,或扫描二维码点击关注,把您认可的观点分享到您的朋友圈,传播教育工作者的真知。
回复数字“1”查看论文投稿规则;回复数字“2”查看微论投稿规则;回复数字“3”查看微米投稿规则。
所刊载文章不代表本社观点。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现代家庭已经完全接受了西方的赏识教育,可是对于赏识教育,人们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把赏识教育等同于“一味的夸奖”,这也是对赏识教育的误读。赏识教育重视的是赏识孩子付出努力的行为过程,也要纠正孩子不当的行为。
童话界有一个坏孩子,那就是匹诺曹,不光说谎话,还把课本卖了和坏朋友一起去看马戏。这样一个孩子,却也是匹诺曹爸爸的心头肉,从诞生之日就一口一个“我的好儿子!”“我的乖儿子!”的夸奖着,还总是鼓励匹诺曹“做一个真正的孩子”。可是匹诺曹爸爸把冬天的棉衣都卖了,给匹诺曹买来的课本,这样的爱子行为却只换来了儿子一瞬间的感动,这又是为什么呢?
甜甜的烦恼
三岁的甜甜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在家里,大人们都把甜甜捧在手心里,来家里玩的叔叔阿姨们也会给甜甜带来各种礼物,无论甜甜随便哼个调调还是乱跳一个舞,哪怕什么都不做,大人们也会夸奖她:“真是个好孩子!”“甜甜跳得真好!”“甜甜最棒了!”
可是出了门就不一样了。每次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追跑起来,甜甜总是最后,每到这时甜甜就很受挫。她嘟起嘴去和大半岁的大宝一起堆沙子。可是无论怎么堆,甜甜的沙堆却老也立不起来,大宝不一会儿功夫就已经堆了一座小城堡,生气的甜甜用手推倒了大宝的沙堆,妈妈赶忙过来让她向大宝道歉。委屈的甜甜不明白,不是我才是最棒的嘛!为什么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我就做不好了呢?
其实甜甜只是误入了过度夸奖的雷区,由于家长的一味夸奖,作为一个孩子,她无法了解自己能力的真实程度,因此感到困惑又委屈。
过度夸奖四大雷区
1.伪夸奖泛滥
无论何时何地都用“孩子你真棒”“你太厉害了”这样的语言来夸奖,实际上是一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无效夸奖。一是孩子听多了,也能感觉出大人是随便说说并不走心,从而不珍视大人的表扬。二是大人这种随时随地脱口而出的话,却让孩子感觉自己真的是“十全十美”,当遇到批评和竞争的时候,无法面对挫折和失败。三是失去了指导行为的效果,比如甜甜的奶奶,不该在追着喂饭时,还用“吃得真好”这种无效夸奖来鼓励她。这只会让甜甜以为自己这种行为是正确的。抛弃这种无的放矢的表扬,是家长需要排除的第一大雷区。
2.攀比夸奖损人不利己
“你画得真好,是小区里画得最好的。”“我看你比×××画得更好。”攀比式夸奖并不少见。这种夸奖建立在比别人更强的基础上,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一方面影响了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不能明白好成绩是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盲目自大地轻视在某一方面比较弱的孩子。
3.苛刻夸奖犹如“紧箍咒”
“跑第一名真不错,继续努力,不要下一次就不行了。”这样的夸奖,包含着必须得第一的要求。这种苛刻的要求会成为孩子心灵的桎梏,应当给孩子提供宽阔的成长空间,第一名或是获奖并不能说明什么,结果也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付出了努力。夸奖应该着重于付出而不是结果。
4.好话坏说
明明是表扬的话,说出来却好像是批评,比如有的家长爱说:“真没想到你能做得这么好,不错啊。”“这次表现不错,以后也别捣蛋了行不行?”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喜悦的心情也会大打折扣,反而认为无论我怎么做,在父母心中我都是个捣蛋鬼、坏孩子,大大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
正确夸奖支四招
1.夸奖要有的放矢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夸奖,比如画画得好,可以突出“孩子你很有想法,你能想到给马画上翅膀,这点很不错”,而不要对画的好坏做性质上的评价。多用描述性语言,发自内心地找出孩子的闪光点。通俗地说就是“夸奖要走心”,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多陪伴孩子,多关注孩子。
2.要夸奖行为而不是结果
孩子获得了奖项不要从获奖本身来夸奖,因为奖励只是对孩子努力行为的一种褒奖,家长应当多从孩子的付出和努力来进行表扬和鼓励,比如说:“你每天坚持练习,所以才能取得成绩。妈妈真为你的坚持骄傲。”
3.努力的失败也要夸奖
失败的夸奖有时比成功的夸奖更重要。只要他付出了努力,即便失败了,也应当针对他努力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夸奖。比如孩子练习滑板车,无论怎么练,一开始都掌握不好,车总是跑不起来。这时要积极夸奖孩子:“你这次做得好多了,让我们再试试。”只有不断地鼓励,他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不畏困难。
4.发问式夸奖,让孩子自己总结经验
用“你怎么能想到这么画的啊?”“你是不是已经比刚才滑得更远了?”这样的句式启发和鼓励孩子,让孩子自己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总结经验。间接性的夸奖是一种平等的沟通方式,不是强者对弱者的褒奖而是朋友式的交流。
如果匹诺曹爸爸也了解夸奖的两面性,而不是一味夸奖,在匹诺曹第一次离家出走时就能帮他认识到对与错,能在夸奖中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也许匹诺曹也不用走那么多弯路才重新找到自己。
(本文来源于麻麻学苑,版权及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若您对此文有异议,请致电010-64261310,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此文进行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关心中国教育关注你的学刊
见证师道心路分享人人智慧
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
关注我们,或扫描上图二维码点击关注,把您认可的观点分享到您的朋友圈,传播教育工作者的真知。
《中国教育学刊》微论、微信征稿启事
为了不断适应信息化的大趋势,提升刊物的社会效益,《中国教育学刊》率先推出教育微论栏目(《中国教育学刊》纸质期刊内设栏目)与本刊“微米”移动阅读平台(基于微信的网络发表)两个新模式,现面向全社会征稿。
教育微论侧重于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对教育方法策略探究的展示。既要求理论创新中的探讨与争鸣,更强调鲜活实际案例典型示范的启示与引领。文字800字左右。微论栏目获选文章,经我刊编辑加工后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并同步发表于“微米”平台。
“微米”移动阅读平台(微信公众号:zgjyxk)侧重于说教育上的事,包括教育经历、教学故事、教学经验、教学感悟等,体现“真人,真事,真情,真悟”。文章长度不限,体裁不限。
微论投稿邮箱
zgjyxk2014@163.com
,联系人:赵老师010-64845699。微米投稿邮箱
zgjyxkweixin@163.com,联系人:涂老师
010-64261310。
来稿时请注明投稿于微论或微米,投稿于微论的文章未被选用时是否可转为微米。凡“微米”平台传播过程中有较大阅读量的文章,可择优入选教育微论栏目。
请广大作者、读者及时关注我社“微米”移动阅读平台。
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
关注我们,或扫描上图二维码点击关注,把您认可的观点分享到您的朋友圈,传播教育工作者的真知。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