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到了,如果您和我一样
新年计划中应该包含了
要做个更好的父母这一条。
好父母也会犯错误。
我们的个性、习惯、无意甚至是
善意地所说的话、所做的事,
都可能给孩子带来我们所不希望的影响。
要想培养一个有健康自我意识的孩子,
家长(以及老师)应避免以下做法:
一、安慰性的称赞
父母应教导孩子以平常心了解和接受自己先天的特点甚至缺点:“你觉得自己长得不够高,但在妈妈的眼中,你是独一无二的”。不要给孩子安慰性的称赞,诸如,“你表妹长了一双大眼睛,不过,你的画画得很好。”——孩子不会为自己的绘画才能感到安慰的,他的关注点会集中在:自己的眼睛不如表妹的大。
二、替孩子修补错误
如果孩子把作业忘在家里了,你会去给他送到学校去吗?——一次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如果你总是赶着把孩子忘在家里的东西送到学校,等于是让孩子从他行为的后果中逃避出来,让他学会不用负责任。过度保护,以及不断地介入和修补孩子做得不好的事情,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操控自己的世界以及由此获得信心的机会。
三、给孩子贴标签
给孩子贴标签下结论会把孩子固定在一定的形象上,从而限制了他/她发展自己所有的可能性。“我们家宝贝儿就是个小林黛玉”——被定义为林妹妹的小女孩怎么会不经常哭哭啼啼呢?就是看似正面的标签也不足取,诸如,“我女儿有个好脑瓜,她总是考一百分,我真高兴!”这等于把你对孩子的爱定位在了她的学习成绩上。
四、在不可改变的事情上指责
最让人有挫折感的,就是无力改变和无法控制的感觉。一位离婚妈妈经常责骂孩子,因为孩子的相貌总是令她想起伤害了她的前夫。遗传是孩子无法选择、也无法改变的,这种指责只会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无能为力,从而损伤他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
五、不给孩子的发展“留白”
有些家庭,孩子虽然有自己的房间,但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布置、也不能请小朋友来随意玩,因为会把家里弄乱;父母用各种学习班和设计好的活动把孩子的时间占满,而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捡石头、淋雨、玩泥巴、在雪地里打滚时,父母就呵斥他们,不让他们玩这些“无聊”的游戏。此外,有些孩子也没有多少机会自己做决定:他想去动物园,父母让他去博物馆;他想看迪斯尼动画,父母非让他看科教片;还有些家长,在孩子专心玩的时候,不停地打断孩子,让他干别的,甚至在带孩子出门的时候,孩子喜欢看人,父母偏要让他看树……要想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现和发展自我,家长就不能把孩子的空间、时间、心灵和注意力全都占满,一定要给孩子的发展“留白”。
六、在外人面前纠正孩子
即便是善意的提醒,诸如“不要挖鼻子”这类的话,如果总是当着孩子的同学或其他大人的面前大声讲,也会造成你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孩子会感到羞辱,也可能被同学嘲弄,而这都有损于孩子在社会上本应拥有的自尊形象。
七、和别的孩子做比较
家长往往会赞扬别的孩子的优点,想让自己的孩子知道父母的期望。父母想当然地以为,“你看,你们班长就得了数学竞赛第一名”这样的说法是无害的,可实际的结果却是,孩子把班长作为活榜样的可能性很小,更大的可能性是,你的孩子在这种比较中感到自己不如人,甚至可能会痛恨那个“别人家的小孩”。
八、消极的暗示
孩子最早的自我形象来自父母(以及其他照料孩子的人)对他们的评价和期许,如果家长经常给孩子一些消极的暗示,就等于给孩子种下了失败者的自我意识。有的家长总喜欢到处说:“我们儿子出生的时候难产,缺氧了,先天不足。”家长这么说可能仅仅是出于心疼孩子,可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却是:我生下来就不如别人,而且这是不可改变的,所以我不如别人是正常的,我先天就不足嘛!
九、家长喜怒无常
严厉的家教,可能使孩子叛逆,也可能使孩子特别独立;溺爱的家庭,可能娇纵了孩子,但也可能让孩子很有安全感。只要家长的行为是统一的和一贯的,上述两种风格都不能说绝对一无是处。只有一种情况,几乎肯定会毁坏孩子的自我意识,那就是行为不连贯的家长。因为,最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自信心的条件之一,就是孩子对自己周遭的事情感到是可预见的。如果孩子知道,每当我做了好的事情,妈妈就会高兴,每当我做了不好的事情,爸爸就会处罚我,那孩子的心里就是踏实的,而家长的喜怒无常恰恰破坏这种预见性。如果家长刚刚因孩子犯了一点小错而大发雷霆,两分钟之后又转过来对孩子又抱又哄,孩子就会觉得委屈,觉得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扭曲的性格。
十、用永久性和普遍性的语言批评
孩子总会有犯错误和事情没做好的时候,如果父母说:“你怎么总是这个样”、“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父母就是在用“永久性”和“普遍性”的语言来解读孩子的错误,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逐渐把这种解释风格内化,把自己一时没做好的事情解读成自己“总是不行”、把一件没做好的事情解释为自己“什么都不行”,这就为孩子埋下了自卑和抑郁的种子。因此,当孩子事情没做好时,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就事论事,要具体地说,这一次孩子在哪一件事情上做得不够好,并且和孩子一起找到提高的方法。
每个人心里都有无声的自我对话,也就是他怎么样看待和评价自己。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提供正面的信息、避免负面的信息,帮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智力、竞争力、自己的所说所做,以及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等,有正面的认知,从而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
本文转载自安妮老师微信公众号:哈佛心理学人安妮
惊喜!!!
2017年3月25日--26日
,国际积极心理学专家
安妮老师
携【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干预技术】优质课程莅临安徽合肥。不管您是教育工作者或教师,还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进行正面的、积极的干预必不可少。
愿您也能走进课堂,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详情请点击
“阅读原文”
或电话咨询
0551-63511249
15395166706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