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应慎用“反比” 教育孩子应慎用“反比”教育孩子应慎用“反比”

教育孩子应慎用“反比”

应该说&"ldquo;反比&"rdquo;的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让孩子向榜样学习、看齐,但通常效果却不理想。因为这一&"ldquo;比&"rdquo;往往使孩子失去信心,近而产生逆反心理,&"ldquo;像他这样的有几个,全国恐怕也就这么一两个。&"rdquo;&"ldquo;你怎么不去学他,想当年你也不咋样,恐怕连我都不如!&"rdquo;等等。一旦有了这种心态,榜样的意义就不复存在,甚至会产生条件反射,本能地拒绝学习其他。有的孩子说&"ldquo;别烦我&"rdquo;,恐怕就是这种特定情绪的写照,也是&"ldquo;反比&"rdquo;带来的副作用。

在媒体上孩子看到与自己同龄的榜样时,大都会产生一种敬佩之情,有的还会暗暗对照自己。这时,如果父母能抓住机会,及时地进行启发和诱导,那么,这个榜样就可能在孩子身上产生积极的作用甚至无穷的力量。

怎样使榜样在孩子身上产生积极的作用,力求避免出现副作用呢?简单地说,就是不要人为地拉大榜样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而是要尽量缩短这种距离,让孩子有一种可望而又可及的,觉得可以追上的动机和愿望。比如在电视台的儿童节目里看到一个画画的很好的孩子时,父母不妨这样说:&"ldquo;这画画得真好,不过,我觉得他也不是天生的。如果你认认真真地练上几年,肯定也能达到他这样的水平。&"rdquo;或者说:&"ldquo;孩子,你觉得他的画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好?&"rdquo;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待孩子找到答案后再问:&"ldquo;那么,你能不能学习他呢?&"rdquo;反之,恨铁不成钢,带着情绪不适当地运用反比,只能使孩子产生自卑,觉得太遥远,自己根本无法企及,因而索性拒绝学习。

父母应学会运用激励机制,让孩子们与榜样看齐,使他们有信心赶上去。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