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执医整理知识点,必须学习
1、梅毒肝经湿热证的常用处方是
A、萆薢分清饮
B、龙胆泻肝汤
C、八正散
D、萆薢渗湿汤
E、导赤散
2、中医认为梅毒的病因病机为
A、淫秽疫毒与湿热、风邪杂合所致
B、湿热秽浊之邪侵及肝经、下注阴部
C、湿热秽浊由下焦前阴入侵,阻于膀胱及肝经
D、秽浊之毒酿生湿热,下注皮肤黏膜
E、下焦湿热导致膀胱功能失调,三焦水道通调不利
3、一期梅毒的主要症状,多于不洁性交后出现,其时间是
1周左右
2周左右
3周左右
D、4周左右
5周左右
患者,男,28岁。3天来尿道口红肿、尿急、尿频、尿痛,淋沥不止,尿液混浊如脂,尿道口溢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西医诊断为急性淋病。治疗应首选
知柏地黄丸
龙胆泻肝汤
清营汤
萆薢渗湿汤
四妙勇安汤
王某,女,24岁,患慢性淋病,小便不畅,短涩,淋沥不尽,腰酸腿软,疲劳易发,食少纳差,白带增多,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弱。其证候是
湿热毒蕴
正虚毒恋
毒邪流窜
热毒入络
脾虚湿蕴
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梅毒肝经湿热证。
证候:
多见于一期梅毒。
外生殖器疳疮质硬而润,或伴有横痃,杨梅疮多在下肢、腹
部、阴部;
兼见口苦口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驱梅。
龙胆泻肝汤酌加土茯苓、虎杖。
2、【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梅毒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为淫秽疫毒与湿热、风邪杂合所致。
传播方式主要是精化传染(直接传染),间有气化传染(间接传染)和胎中染毒。
邪之初染,疫毒结于阴器及肛门等处,发为疳疮;
流于经脉,则生横痃;
后期疫毒内侵,伤及骨髓、关窍、脏腑,变化多端,证候复杂。
3、【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梅毒的临床表现。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疳疮(硬下疳),发生于不洁性交后约2~4周。
4、【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淋病的辨证论治。患者为急性淋病,据其临床表现:尿液混浊如脂,尿道口溢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其证候为湿热毒蕴证(急性淋病),方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5、【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淋病的辨证。久病体虚,或房劳过度,以致正虚毒恋不出,下注膀胱,故见小便不畅,短涩,淋沥不尽;肾阴亏虚,虚热内生,则腰酸腿软,五心烦热;脾虚不运,故见食少、纳差,舌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故辨证属淋病之正虚毒恋证。
要点一淋病的病因病机
因宿娟恋色或误用污染之器具,湿热秽浊之气由下焦前阴窍口入侵,阻滞于膀胱及肝经,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湿热熏蒸,精败肉腐,气化失司而成本病;病久及肾,导致肾虚阴亏,瘀结于内,由实转虚,形成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本病的病原体为
淋球菌,系革兰阴性球菌
,多寄生在淋病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统。
要点二
淋病的
1.临床表现
有不洁性交或间接接触传染史。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
(1)男性淋病
一般症状和体征较明显。
1)急性淋病:
尿道口红肿、发痒及轻度刺痛,继而有稀薄黏液流出,引起排尿不适,24小时后症状加剧。排尿开始时尿道外口刺痛或灼热痛,排尿后疼痛减轻。尿道口溢脓,开始为浆液性分泌物,以后逐渐变稠出现黄色黏稠的脓性分泌物,特别是清晨起床后分泌物的量较多。当病变上行蔓延至后尿道时,可出现终末血尿、血精、会阴部轻度坠胀等现象。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少数患者可伴有发热(38C左右)、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
2)慢性淋病:
多由急性淋病治疗不当,或在急性期嗜酒及与配偶性交等因素而转为慢性;也有因患者体质虚弱或伴贫血、结核,病情一开始即呈慢性经过。
慢性淋病患者表现为尿痛轻微,排尿时仅感尿道灼热或轻度刺痛,常可见终末血尿。尿道外口不见排脓,挤压阴茎根部或用手指压迫会阴部,尿道外口仅见少量稀薄浆液性分泌物。患者多有慢性腰痛,会阴部胀感,夜间遗精,精液带血。淋病反复发作者,可出现尿道狭窄,少数可引起输精管狭窄或梗塞,发生精液囊肿。
男性淋病可合并淋病性前列腺炎、附睾炎、精囊炎、膀胱炎等。
(2)女性淋病
大多数患者可无症状,有症状者往往不太明显,多在出现严重病变,或娩出感染淋病的新生儿时才被发现。
急性淋病的主要类型有:
1)淋菌性宫颈炎:
表现为大量脓性白带,宫颈充血、触痛,若阴道脓性分泌物较多者,常有外阴刺痒和烧灼感。因常与尿道炎并见,故也可有尿频、尿急等症状。
2)淋菌性尿道炎:
表现为尿道口充血、压痛,并有脓性分泌物,轻度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有烧灼感,挤压尿道旁腺有脓性分泌物。
3)淋菌性前庭大腺炎:
表现有前庭大腺红、肿、热、痛,严重时形成脓肿,触痛明显。全身症状有高热、畏寒等。
慢性淋病常由急性转变而来。一般症状较轻。部分患者有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白带较多、下腹疼痛,月经过多,少数可引起不孕、宫外孕等。
2.辅助检查
采取病损处分泌物或穿刺液涂片作革兰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染色阴性的淋球菌,可作初步诊断。经培养检查即可确诊。
要点三淋病的辨证论治
1.湿热毒蕴证(急性淋病)
证候:
尿道口红肿,尿液混浊如脂,尿道口溢脓,尿急,尿频,尿痛。尿道灼热,严重者尿道黏膜水肿,附近淋巴结红肿疼痛,女性宫颈充血、触痛,并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前庭大腺红肿热痛等;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化浊。
方药:
龙胆泻肝汤酌加土茯苓、红藤、萆薢等
2.阴虚毒恋证(慢性淋病)
证候:
小便不畅、短涩,淋沥不尽,女性带下多、或尿道口见少许黏液,酒后或疲劳易复发;腰酸腿软,五心烦热,食少纳差;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利湿祛浊。
方药:
知柏地黄丸酌加土茯苓、萆薢等。
要点四淋病的其他治疗方法
临床应选用以下抗生素治疗,且应早期足量使用
普鲁卡因青霉素G480万U一次肌内注射;壮观霉素(淋必治)2g,1次肌内注射;或头孢三嗪(菌必治)250mg,1次肌内注射。急性期且为初次感染者,给药1-2次即可,慢性者应给药7天以上,诺氟沙星800mg,1次口服,或800mg,每天2次;氧氟沙星400mg,1次口服,或每天2次,共服10天
要点一梅毒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为淫秽疫毒与湿热、风邪杂合所致。
传播方式主要是精化传染(直接传染),间有气化传染(间接传染)和胎中染毒。
邪之初染,疫毒结于阴器及肛门等处,发为疳疮;
流于经脉,则生横痃;
后期疫毒内侵,伤及骨髓、关窍、脏腑、变化多端,证候复杂。
要点二梅毒的诊断
1.临床表现
一般有不洁性交史,或性伴侣有梅毒病史。
(1)一期梅毒
主要表现为疳疮(硬下疳)一般无全身症状。硬下疳90%发生在男女外生殖器部位;少数发生在唇、舌、口腔、咽及肛门、直肠等处。其典型表现初为丘疹或浸润性红斑,继之轻度糜栏或成浅表性溃疡,其上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内含大量的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强。边缘隆起,边缘及基底部呈软骨样硬度,无痛无痒,直径1-2cm,圆形,常为单个,偶为多个。局部淋巴结肿大。疳疮不经治疗,可在3-8周后自然消失,而淋巴结肿大持续较久。
(2)二期梅毒
一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梅毒螺旋体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播散全身,引起皮肤黏膜及系统性损害,称二期梅毒。主要表现为杨梅疮。
(3)三期梅毒
亦称晚期梅毒,主要表现为杨梅结毒。此期特点为病程长,易复发,除皮肤黏膜损害外,常侵犯多个脏器。
1)三期皮肤梅毒:
损害多为局限性、孤立性、浸润性斑块或结节,发展缓慢,破坏性大,愈后留有瘢痕。常见者有:
结节性梅毒疹:
多见于面部和四肢,为豌豆大小铜红色的结节,成群而不融合,呈环形、蛇形或星形,质硬,可溃破,愈后留有萎缩性瘢痕。
树胶样肿:先为无痛性皮下结节,继之中心软化溃破,溃疡基底不平,为紫红色肉芽,分泌如树胶样黏稠脓汁,持续数月至2年,愈后留下瘢痕。
近关节结节:为发生于肘、膝、髋等大关节附近的皮下结节。对称发生,其表现无炎症,坚硬,压迫时稍有痛感,无其他自觉症状,发展缓慢,不溃破,治疗后可逐渐消失。
2)三期黏膜梅毒:
主要见于口、鼻腔,为深红色的浸润型,上颚及鼻中隔黏膜树胶肿可侵犯骨质,产生骨坏死,死骨排出,形成上颚、鼻中隔穿孔及马鞍鼻,引起吞咽困难及发音障碍,少数可发生咽喉树胶肿而引起呼吸困难、声音嘶哑。
3)三期骨梅毒:
以骨膜炎为多见,常侵犯长骨,损害较少,疼痛较轻,病程缓慢。其次为骨树胶肿,常见于扁骨,如颅骨,可形成死骨及皮肤溃疡。
4)三期眼梅毒:
可发生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炎及角膜炎等。
5)三期心血管梅毒:
主要有梅毒性主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瘤和梅毒性冠状动脉狭窄等。
6)三期神经梅毒、脑膜梅毒、脑血管梅毒及脊髓脑膜血管梅毒和脑实质梅毒:
可见麻痹性痴呆、脊髓痨、视神经萎缩等。
(4)潜伏梅毒(隐性梅毒)
梅毒未经治疗或用药剂量不足,无临床症状,血清反应阳性,排除其他可引起血清反应阳性的疾病存在,脑脊液正常,这类患者称为潜伏梅毒。若感染期限在2年以内者称为早期潜伏梅毒,早期潜伏梅毒随时可发生二期复发损害、有传染性;病期在2年以上者称为晚期潜伏梅毒,少有复发,少有传染性,但女患者仍可经过胎盘而传给胎儿,发生胎传梅毒。
(5)胎传梅毒(先天梅毒)
胎传梅毒是母体内的梅毒螺旋体由血液通过胎盘传入到胎儿血液中,导致胎儿感染的梅毒。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后。发病小于2岁者称早期胎传梅毒,大于2岁者称晚期胎传梅毒。胎传梅毒不发生硬下疳,常有严重的内脏损害,对患儿的健康影响很大,病死率高。
2.辅助检查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或蛋白印迹试验阳性,均有利于诊断。聚合酶链反应检查梅毒螺旋体核糖核酸阳性,或取硬下疳、病损皮肤、黏膜损害的表面分泌物、肿大的淋巴结穿刺液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查到梅毒螺旋体,均可确诊。
要点三梅毒的辨证论治
梅毒的治疗原则为及早、足量、规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类药物疗效确切,为首选。中医药治疗梅毒一般仅作为驱梅治疗中的辅助疗法。
1.肝经湿热证
证候:
多见于一期梅毒。外生殖疳疮质硬而润,或伴有横痃,杨梅疮多在下肢、腹部、阴部;兼见口苦口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驱梅。
方药:
龙胆泻肝汤酌加土茯苓、虎杖。
2.血热蕴毒证
证候:
多见于二期梅毒。周身起杨梅疮,色如玫瑰,不痛不痒,或见丘疹、脓疱、鳞屑;兼见口干咽燥,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滑或细数。
治法:
凉血解毒,泄热散瘀。
方药:
清营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3.毒结筋骨证
证候:
见于杨梅结毒。患病日久,在四肢、头面、鼻咽部出现树胶肿,伴关节、骨骼作痛,行走不便,肌肉消瘦,疼痛夜甚;舌质暗,苔薄白或灰或黄,脉沉细涩。
治法:
活血解毒,通络止痛。
方药:
五虎汤加减。
4.肝肾亏损证
证候:
见于三期梅毒脊髓痨者。患病可达数十年之久,逐渐两足瘫痪或痿弱不行,肌肤麻木或虫行作痒,筋骨窜痛;腰膝酸软,小便困难;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
滋补肝肾,填髓息风。
方药:
地黄饮子加减。
5.心肾亏虚证
证候:
见于心血管梅毒患者。症见心慌气短,神疲乏力,下肢浮肿,唇甲青紫,腰膝酸软,动则气喘;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弱或结代。
治法:
养心补肾,祛瘀通阳。
方药:
苓桂术甘汤加减。
要点四梅毒的其他治疗方法
一旦确诊为梅毒,应及早实施西医驱梅疗法,并足量、规范用药。
1.早期梅毒
水剂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d,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10-15日;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1次/周,共2-3周;四环素或红霉素,2g/d,分4次口服,连续15日,肝肾功能不良者禁用。
2.晚期梅毒
水剂普鲁卡因青霉素C80万U/d,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20日为1个疗程,也可考虑给第二个疗程,疗程间停药2周;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1次/周,共3~4次;四环素或红霉素,2g/d,分4次口服,连续服30日为1个疗程。
3.胎传梅毒
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5万U/kg,肌内注射,连续10日;苄星青霉素5万U/kg,肌内注射,1次即可(对较大儿童的青霉素用量不应超过成人同期患者的治疗量)。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7.5-25mg/kg.口服,每日4次。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4
04-03
03-08
04-02
04-02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