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宁静,清心寡欲”这八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非常困难,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很难体会到个中滋味。比如说苏轼吧,他作为文学界的一位旷世奇才,却在官场屡屡失意,直到花甲之年,才领悟到养生的重要性,开始安下心来,坐在书桌旁抄写这幅《养生论帖》。
转自宝秘(微信ID:
Baomi_Treasure
本文已取得授权
现珍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的这幅苏轼的《养生论帖》为珂罗版印本,原为近代医史名家宋大仁所藏,上世纪80年代捐赠给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珍藏。
《养生论帖》纵460厘米,横20厘米,为小楷书写,作者苏轼不仅是宋代著名文字家、书法家,对中医养生也颇有研究,创作了很多论述养生保健的文章和书法,《养生论帖》就是其中之一。
《养生论帖》全文约1300多字,字体端庄而不失流丽,刚健又不乏婀娜,体现出苏轼自然飘逸的书法风格。细读《养生论帖》,其精妙的养生思想,同样令人赞赏。
帖中写道:“夫服药求汗,或有弗【fú】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
由此言之,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意思是说,服药发汗,有时达不到效果,可是愧疚之情却可以令人大汗淋漓;不吃早餐,就会饥肠辘辘,可是春秋时期的曾子因为丧亲的悲痛,七天不吃饭也没有饥饿感。由此看来,人的精神主宰着身体,就像国君主宰着一个国家。
接着,作者一进步论述,“世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意思是说,世人常常不知道生气、哀伤可以伤害身体,其实,喜怒过度有损于人体正气,过于思虑就会消耗人的精神,甚至伤及肝脾。所以一个人若想健康无病,先要修身养性,令心气平和,不为爱憎、忧喜、怒气所扰;淡泊宁静,清心寡欲,不被名利所牵引,才会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
从苏轼跋文中的日期来看,《养生论帖》创作于公元1095年4月8日,当时的苏轼,已经年近六旬,所以他称自己是“桑榆之末景,忧患之余生”。其言可悲,却一点也不为过。
据史书记载,苏轼一生坎坷飘零,与他在文学、书画上的盛名相比,他的仕途充满艰难险阻。自从21岁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后,他便陷入错综复杂的北宋政局。公元1080年,他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政治对手以“文字毁谤新法”的罪名投入大牢。经过103天的劳狱生活,他被贬到黄州为官。几年后,因王安石下台,苏轼被召回京城,重新委以重任。然而不久后,又遭官场排挤,被贬到杭州做太守。
自此,苏轼不断被贬,从杭州到颖州,再到惠州、海南等地,这些地方在当时不是偏远贫穷就是荒无人烟,让苏轼受尽苦楚,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被贬的迁徙与奔波之中。
然而,当英雄老去,苏轼开始意识到,与其抗争命运,不如顺应自然;与其在宦海中沉浮,不如退而修身,颐养天年。《养生论帖》就是苏轼被贬到广东惠州时的作品,这一年按中国的虚岁来说,他60岁了,正是“耳顺之年”。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时,曾经感叹“人生苦短,譬如朝露”,苏轼正是体会到人生的种种艰辛,才想到修身养性,尽力让心灵宁静,如此才能去应对人生的各种艰险。古今英雄之所见略同,其实《养生论帖》并不完全是苏轼自写的内容,其中一篇《养生论》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嵇康。
嵇康是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中的领袖人物,以弹奏古琴曲《广陵散》而著称于世。他长得相貌堂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美男子之一。嵇康与魏宗室通婚,娶曹操的曾孙女为妻,在曹氏当权的时候,曾做过中散大夫之职,后因司马氏掌权,他退出仕途,修身养性,开始研究养生之道,《养生论》就是他的代表作。
嵇康的养生实践,主要是“养神”,他主张形神兼养,身心俱健。在《养生论》的末尾,他提出养生的主旨是“清虚静泰,少私寡欲”,认为名利有损于人的品德,大鱼大肉有害于人的身体,只有清心寡欲,内心清静,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中医认为,一个人的形体要靠精神意识来支撑,而精神意识又必须依附于形体才能存在。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如何,将对形体是否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凡重视养生保健的人,既要注意饮食滋养和体育活动,更要注意精神调养,除去忧愁烦恼等不良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务必使身心俱健,这样才有利于养生长寿。
嵇康的养生思想,得到后世很多文人学者的认同,其中就包括苏轼。苏轼认为嵇康的《养生论》切中要害,对于如何修身养性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手抄数本,赠送给朋友们,而他自己,也在这一遍又一遍的书写中,把《养生论》的精髓默记于心,并应用于自己的养生实践。
唐代名医孙思邈曾经说过:“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能修身养性,整天患得患失,忧心忡忡,即使保健有道,每天吃金丹、喝玉液,也难以长寿。这就是我们从《养生论帖》得到的养生道理。
(宝秘二维码,长按即可关注)
国历文创产品
iPhone6、iPhone6plus手机壳
“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系列礼品胶带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国历原创产品
↓↓↓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