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父母这三种爱,不是真爱,而是伤害  如何改变 中国式家庭:父母这三种爱,不是真爱,而是伤害  如何改变中国式家庭:父母这三种爱,不是真爱,而是伤害 如何改变

中国式家庭:父母这三种爱,不是真爱,而是伤害 如何改变

点上方

真我心理BeMyself

,回复"心理"

免费领

100+本心理学好书

焦虑转嫁:

这是压力不是爱

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

——武志红

周六一早,天刚蒙蒙亮,8岁的晓月就被妈妈从被子里拽起来。

穿衣,刷牙,洗脸,上厕所,吃饭,20min全部搞定。

在一旁的妈妈还是嫌她动作太慢,不停地催促她快点快点。

晓月自嘲是个晒不到太阳的人。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出门时,阳光还未洒起,回家时,已是凉凉黑夜来袭。自己的一天被声乐课+小提琴课+数学课+英语课+芭蕾课充斥着,陪伴自己的是厚厚的眼镜+重重的书包,外加妈妈一整天的催促和唠叨。

晓月说自己是个不快乐的人,自己不喜欢上那么多课,感觉好累好累。

晓月说虽然自己不喜欢,但也不敢违抗妈妈,不想让妈妈批评自己,不想让她不高兴。

晓月说周末的生活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战争。自己不喜欢“打仗”,但妈妈说一定要打赢学习这场仗,不能输。

最近抖音上有一个很火的视频,收获了500w次点赞,10w+评论。

视频里一群小学生走方阵,喊的口号是“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

评论里有人说“这个口号说出了自己多年的心声,如果不是为了父母,我早就不读书了”;

有人说“这些家长口口声声说爱孩子,为什么没有尊重孩子的感受”;

小时候我都快被我妈逼疯了,一上课脑子里就回响起着她的唠叨,根本学不下去”;

有人说“现在的教育真悲哀,要用孩子的人生来弥补父母的缺憾”;

有人说“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爸妈的期望,我好累,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受累,真想离开这个世界

还有人说“希望我以后不会这么对我小孩”。

还有一个残酷的真实故事。

某日午后,一个小学生突然跳楼自杀,留下了一封遗书。

在遗书中,他说觉得自己太笨了,不管怎么努力,都不能让爸妈满意,自己活得太累了。

但是他现在不想那么累了,所以想要去死、摆脱这一切。

走之前,他把存

了很久的零钱罐砸碎,说把钱都留给爸爸妈妈,希望他们能用这些钱去买一些好吃的,去坐坐火车,坐坐轮船,去玩一玩吧...不要再那么辛苦了。

遗书字迹歪歪扭扭,满是稚嫩的气息。

短短的几行字,连接着他的人生尽头。而他的人生,其实都还没有正式开始,就仓促地疲惫谢幕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别人身上投射自己未完成的心愿、未达成的目标

这个小学生希望父母去玩一玩,不要那么辛苦了,这其实是他自己的心愿,但他觉得自己实现不了了,于是把这个心愿投射到心爱的父母身上。

反过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多时候也是投射。

他们有很多需求想要被满足,但是他们没有选择自己去努力实现,而是期望自己的孩子实现。

在典型的中国社会里,父母(尤其是母亲)自己的个人成长停滞了下来,对于自己以后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没有通过自己的成长去缓解焦虑,而是通过催促孩子快速成长来间接缓解自己的焦虑。

本该享受童年欢乐的孩子,被迫承担了大人的压力。

把自己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这是压力,不是爱。

溺爱:

这是阻碍不是爱

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卢梭

豆子,在自己30岁生日的那天,决心和家里断绝关系。

朋友问“是因为你爸妈对你不管不问,你们没感情吗”?

豆子说“不,是他们管的太多了。多的快要让我窒息,所以我要逃一逃”。

豆子是家里的独女,从小被爸妈当做掌上明珠一样呵护着。

爸妈从小让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务活?他们一点不会让宝贝女儿碰。

豆子父母就是普通的公务员,没有大富大贵,但是两口子从小让豆子“穿金戴银”。即使父母节衣缩食,也要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学最贵的,为的是不想让女儿被别人比下去、受委屈。

他们对女儿只有2个“合理要求”:

听话+成绩好。

好在豆子从小比较乖,学习也还不错,一家子看起来和和睦睦的。小时候,豆子觉得这样挺轻松挺幸福的,但是慢慢长大后,豆子开始觉得爸妈的“爱的表现”让自己感到愧疚、有压力、无力反驳。

豆子从小就热衷戏剧小说,大学的时候想选文学专业,无奈爸妈死活不同意。豆子一开始是据理力争的,无奈爸妈拿出了杀手锏”从你出生,你爸和我节衣缩食,给你吃好的穿好的,一点活不让你干,什么事都满足你,你怎么长大了变成了一个白眼狼,不听爸妈的话了呢?我们对你就这一点要求,你都不听,你这样对得起我和你爸吗”?

无奈,豆子听从父母心意,选了律师专业。

可是那四年,本该是阳光快乐的经历,却是人生至暗四年。

28岁的时候,豆子想和恋爱了3年的男友结婚,无奈爸妈死活不同意。豆子一开始是据理力争的,无奈爸妈拿出了杀手锏“从你出生,你爸和我节衣缩食,给你吃好的穿好的......你这样对得起我和你爸妈吗”?

无奈,豆子听从父母心意,和男友分了手。

分手之后,豆子便是单着。无奈父母一直开始催婚,安排各种相亲,还要她立下誓言:30岁前必须结婚,结婚后一年内生个孩子,这样才算是孝顺爸妈,对得起爸妈的付出。

今天豆子30岁了。豆子说,“不管父母的杀手锏多么厉害,我因为对爸妈内疚没和我爱的人在一起,但我也知道,如果我因为内疚去和我不爱的人在一起一辈子,我会死掉的,是真的死掉。所以我现在一定要逃”。

有人说,溺爱就是过度的爱。

爱是好的,更多的爱不是更好吗?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表面上看,溺爱是伟大的。因为看起来,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比如豆子的爸妈牺牲自己,节衣缩食,为豆子提供更富足的经济条件。

但实际上,父母的一切行为最终还是为了满足自己:

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听自己的话,能够永远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他们的付出是需要有回报的,是有要求的,是具有交换性质的。

比如,豆子的父母通过“包办”豆子小时候的需求,想要得到豆子在大学、在择偶、在生子等事情上能够听从自己的安排。

这样的溺爱,是一个温柔的陷阱。

这样地包办孩子的人生,刻意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塑造孩子,其实过早地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没有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不管父母的安排多么完美、多么顺风顺水,孩子总会感觉人生不是为自己而活。

总有一天,他们会狠狠地叛逆,会为了拥有哪怕一瞬间的自我而不顾一切。

溺爱不是真正的爱,它是自私的、阻碍孩子成长的爱。

真正的爱应该尊重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自我成长需求。

在孩子年幼时,助力他们学会独立发展;在孩子成年时,不干涉他们人生,给予他们自由,助力他们有能力为自己而活。

每个人都想要为自己而活,而只有当一个人为自己而活的时候,他的内心才是最欢喜、最有力量的。

溺爱的背后是控制和阻碍,而不是爱。

我比你懂:

这是否定不是爱

背叛自我就是背叛天性。

——埃文斯《不要用爱控制我》

有一天,一个咨询师和朋友正在一家咖啡厅喝咖啡。

一位女士和她7岁的女儿走了进来。

她们看着店里的各种冰淇淋。

“你想要哪种冰淇淋?”妈妈问道。

“我想要香草的!”女儿说道。

“要巧克力的吧。”

“不,我想吃香草的。”

“我觉得巧克力的更好一点。”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不应该要香草的,我知道你喜欢吃巧克力的东西。”

“我现在就想吃香草的。”

“香草的不好吃,我比你更懂你喜欢吃什么。听妈妈的话没错,你肯定会喜欢巧克力的,吃了你就知道了。”

看完这个故事,你觉得买了这个巧克力冰淇淋,妈妈还是女儿会更开心更满足呢?毫无疑问是这个妈妈。

咨询师荣伟玲说“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两个我。

一个“我”是内在的父母,是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现实父母和理想父母的内化

。当我们自己做父母的时候,它就是我们自己。

另一个“我”是内在的小孩,是我们对自己现实童年体验和理想童年的内化。

当我们自己做父母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自己现实里的小孩身上”。

咖啡厅的妈妈,也许是真的觉得巧克力的冰淇淋更好一些。这是她的感受,是她内在小孩的感受,她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在了女儿身上,她觉得女儿也应该觉得巧克力的冰淇淋更好一些。因此,不管女儿说了几遍想要香草冰淇淋,她还是固执己见觉得女儿应该选择香草冰淇淋,因为只有这样,只有看着女儿吃了香草冰淇淋,自己的内心才会满足。

她把“我认为这就是你要的”当成了“这就是你要的”;

她把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当成了女儿的感受和需求,却对女儿自己的真实感受视而不见。

现实里面,也确实有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觉得自己比孩子更懂什么是孩子需要的。

实际上,要想让现实小孩和内在的小孩皆大欢喜,是给女儿买一个香草冰淇淋,给自己买一个巧克力冰淇淋。这样既满足了自己的感受,也满足了女儿的需求。

当父母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并且坚持把它当成孩子的真实感受,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也会开始形成不信任自己的感觉。当他们无法自信的表达自己的喜好,无法从自己的感受中认识自己、定义自己,转而从别人的言辞中寻找答案的时候,他们就会越来越迷失自己。

我比你懂,这是忽视和否定,而不是爱。

真爱的模样:

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

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是爱与自由。

——武志红

我们刚才谈到,现实生活里常见的三种爱的方式都是错误的爱、是虚假的爱、是畸形的爱。

那有些父母看到这里,也会感到委屈,为什么我们的爱变得虚假、不是真爱呢?确实,这些爱的方式在中国非常地普遍,但是普遍不代表它是对的。

那为什么在中国家庭里,会频繁出现这种不妥当的爱呢?

其实,这些错误的爱的根源,在于摆错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在典型的中国家庭里,亲子关系永远是位居第一位的。

但其实,真正应该排在第一位的,是夫妻关系。

被中国人忽视的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在公婆、夫妻和孩子的大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和谐稳定。

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甚至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如果亲子关系(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占了第一位,那么会出现至少两个问题:

婆媳矛盾;

恋子情结

。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

如果亲子关系排在第一位,丈夫和婆婆是站在一起的,那么可能会导致丈夫愚孝,轻视妻子,引发婆媳矛盾和夫妻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妻子只好转而投入更多精力去经营自己的亲子关系,即自己和儿子的关系。但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下,妻子一般是充当家庭主妇,很少有社会经济地位。倘若丈夫的心不向着自己、不陪伴自己,她会把这些需求转移到孩子身上,她会希望孩子能够向着自己、一直陪伴自己。

当孩子长大成家的时候,这个妻子可能就变成她现在的婆婆角色,她儿子会像她现在的丈夫一样去处理自己的妻子和妈妈的关系,她儿子的妻子就会经历她自己现在的状态。如此,恶性循环,代代相传。

在家庭里,当亲子关系排在第一位的时候,爱一定会畸形。

它会是有控制的爱,是不懂分离、不给自由的爱。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

它是每个人必须学习的课题

。唯有学会爱和分离,一个人才可以真正成长为他自己。

咨询师荣伟玲曾经说过“拒绝分离,就等于拒绝成长。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两个人。如果不懂分离,两个关系亲密的人就会黏在一起,而这是很多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有一对夫妻,结婚3年,婆婆每天晚上会不定期地进到夫妻的卧室给儿子盖被子。对此,婆婆和儿子都没有觉得有任何问题。妻子后来实在受不了了,最终和丈夫离了婚。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特也说过“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因为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如果拒绝分离,就是假爱。不懂得分离的两个人黏在一起,你干涉我的空间,我干涉你的空间,两个人都不能很好地成长”。

分离是什么?

它并不是指孩子要抛弃父母或者让父母抛弃孩子。它指的是情感的分离、是生活空间的分离。就像斯考特·派特说的,

父母和孩子互相不干涉对方的空间,各自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

总结来说,要解决好爱和分离的课题,要想让家庭里的父母、伴侣、孩子和和睦睦,幸福快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聚焦自我。

多多关注自我成长,把焦点放在自我成长上。不要把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投射在孩子身上,不要再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每个人都要靠自己来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是靠孩子。

孩子的人生并不是自己的人生,而且,孩子也有自己想要追求的人生。

爱孩子,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自己需求的投射者和愿望的间接实现者。

2.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

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是幸福婚姻和美满家庭的秘诀。

如果夫妻关系和谐而稳定,那么在这个小家里,家庭环境就是安全的、幸福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如果这对夫妻也很爱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健康舒服地成长。他会爱父母,会羡慕父母的关系,会以父母的关系为模板,去经营自己的关系。当模板关系是和谐健康的,孩子的人生关系自然也会和谐稳定。如此,良性循环,代代相传。

3.进化爱的方式:

懂得分离,给予真爱。

没有分离,没有足够的空间,孩子不能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没有真爱,没有充盈的关爱,孩子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健康的家庭,有真实的爱,也有成熟的分离。

真爱的模样就是,我是爱你的,但你是自由的。

参考资料:

《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推荐阅读-

在看,给个鼓励再走吧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