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审题非常重要。发现经常性地被“要去回答”的欲望所左右,并没有仔细揣摩一下问题本身是否存在问题。
如标题所示,回答问题的欲望往往更倾向于“如何破除困局”,而忽略了去提出自己的疑问。比如,为什么指明是女性?男性是否也会遇到同样的困局呢?再比如,兼顾职场与家庭,这真的是一个困局么?是否对某些人来说,并不造成困局呢?再进一步,职场与家庭,这两个环境中的照顾,似乎是一种付出,这种付出是指向外部的,那指向内部“自我”的部分在哪里?在强调兼顾职场与家庭的时候,是否把人当成了工具,而忽略了自我照顾?
关于“女性”
“女性”被提出来,在社会层面上,往往会和不公正的对待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社会层面的不公,因为并没有发展出更适合女性的舞台,让很多女性的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
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刻板印象,对于一个女孩子,会不自觉的想到未来的工作可能适合的有教师,护士等等。这种刻板印象的根深蒂固,会让同样接受教育并成绩优秀的女性失去很多就业的机会。
大部分的用人单位也会有一些刻板印象,会觉得女性的工作过程中会面临着结婚生子等一系列的过程,一些职位的持续性特征似乎无法满足女性对工作的需要。
之所以说这些都是刻板印象,其实看看现状就好,很多人刚毕业后,在一家企业的工作时长,基本上都在三年到五年左右,还没有等待用人单位惋惜的时候,很可能就已经跳槽了。
而现在的几乎所有领域,几乎都有女性的身影,而从务实的角度来看,工作在一线的女性,其工作能力等诸多方面似乎还要强于男性。
很多时候女性遇到的问题,大部分是男性造成的。女性如果真的觉得职场和家庭是难以平衡的,是否考虑到男性在这方面也是没有平衡好?很多家庭中女性的付出会远远地高于男性,所以总是会有“父亲缺位”的说法被提出来。这种现象是否说明了男性在面对家庭和职场的问题时,往往以忙于工作来逃避家庭的责任?
现在社会现象中比较突出的是女性的工作能力较强,男性职场失意回家带娃的会多一些。但是这种现象反而说明人们的思想边界被拓宽了,接纳性变得更强了。一个家庭就是一个有机体,各自发挥优势才是持续相处之道。
所以感觉“女性”这样的被提出来,似乎是一种对社会刻板印象的认同。会觉得只有女性才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而现实生活中如果了解的多一些,就会感觉到,一些问题是所有人都会碰到的,是成长的过程中必然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关于“职场与家庭”
职场与家庭,这个话题被提出来已经有很多年了。从一开始被提出,就披上了二者是矛盾的外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过去相比,职场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对待职场与家庭的态度仍然停留在过去,就会碰到适应性的问题。这种适应性的问题一个是需要时间来调整,另一方面是需要保持着接纳和开放的态度,努力的发现自己的以往应对模式的缺陷,从而有目的调整。
当我们把职场和家庭摆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先静下心来梳理一下,看看我们对职场和家庭的需求都有哪些。
对于职场,之前网络上流行着最佳的工作特征是“钱多、事儿少,离家近”。虽然是玩笑之言,但是也能够看到满足自己需要的工作会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个是金钱上的满足,满足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如果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就更好了。
第二个是付出回报比高,人类原始的惰性决定了更多的人梦想着选择没有付出就有回报的工作,或者最好是付出的越少越好。看看现在比较热门的职业选择就会了解到,一些不是很重要的职能部门,都是大家挤破头想进去的,希望享受一张报纸一杯茶就过一天的工作。
第三个是路程。小城市还好一些,大城市里面的工作基本上上班下班都至少一个小时的路程,的确会有一种“时间都花在路上”的感觉,所以对于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的路程也是需要考虑的。
其实还会有一个更重要的需求,往往会在工作之后浮现出来,那就是兴趣。很多人满足了前面三个条件之后就兴冲冲的投入工作,结果没有过多长时间也无奈辞职,就是因为没有搞清楚是否满足自己的兴趣。
对于家庭,题目中会有一种暗示,题目中的家庭往往会暗示的指出,这是婚后,尤其是有娃后的家庭。现在的家庭结构变成了以孩子为中心,所以提高的对父母的要求,要求父母要花出更多的精力放到孩子的养育上。当然如果没有娃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可能会有依恋方面的问题掺和其中。
我们往往容易享受家庭带来的幸福感,却直觉性的愿意逃避家庭所带来的责任感。这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这是一个整个人类并未发展成熟的问题。人类都愿意停留在孩子水平,愿意一直享受照顾,愿意一直处于被服务的对象。当现实生活发展要求这个“孩子”必须作出改变的时候,“孩子”慌了,无所适从。整体成熟水平的下降,让我们很难觉察到一直做“孩子”所面临的心灵上的风险,无法觉察到把责任作为基础的享受所带来的安全与踏实的感觉。
关于“困局”
对于二者兼顾所产生的困局,在心理学有一个专有的名词,叫做双驱冲突。就是两个都想要的时候,会发现无法同时得到,要到一个的时候一定会失去另一个,而失去任何一个都会造成痛苦。
但是对于兼顾职场和家庭这里,如果引入双驱冲突的概念,其实是中了圈套的。
很多职场上很努力的人容易打着这样的旗号(男性居多):自己是为了家庭,为了更好地生活,所以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作上。之所以说这是一个旗号,是因为工作忙而逃避对家庭的责任是男性说得出口的借口。亲子关系里面也有这样的借口,例如家长总说打孩子吼孩子是为了孩子好。因为批评孩子不听话,总比承认自己情绪控制能力差、不是个好家长要容易的多。
很多人标榜自己为家庭付出的时候,忘记了其实家庭是自己的生存环境,为家庭的付出其实是在为自己付出。但是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享受到家庭这个环境的滋养,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家庭的建立始于两个人的相遇,慢慢发展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长期关系。如果方向错位,就会以很多方式呈现,把职场遇到的问题拉入,本身就是问题体现的方式之一。
有些人对职场是感兴趣的,希望通过职场成就自己。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时间和精力分配给职场的多一些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看来,就会影响到对家庭的照顾。如果把对职场的兴趣作为一生的追求,也没有关系,其实是在弥补成长过程中理想化部分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是以牺牲家庭的温暖为前提的。也无法体会到职场和家庭相辅相成的作用。而困局似乎就在这里产生了。但究其原因,其实是对自己的不了解,迷失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而忘记了做事情的原因。
关于“自我照顾”
自我照顾的前提往往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而在社会快速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过度的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无法看到自己真正的需求。面对职场与家庭困局的人就是这样,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感,所以会在面对现实中的问题的时候会不知所措。
我们往往会陷入对选择的无力感里,任何的取舍都是自己不愿意见到的。但是处于局中的自己往往看不到,很多的时候不一定要面临选择或取舍。职场和家庭本来就是一个相互支持的系统,并不需要额外做更多的事情去破局或去平衡,需要的只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内在所拥有的稳定感。当稳定感不在,安全感就会被打破,一切都成为问题。
所以家庭和职场并不是问题本身,问题的本身是内在的不稳定性和虚弱。这是需要进行自我照顾的原因。能够发现自己的虚弱与不稳定,本身就是改变的前提。而提升自己稳定性的过程,就是在进行自我照顾。
发现了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随之而来。无论是通过自我学习,还是通过自我修炼,都是在进行自我提升的路上,只要道路走对了,答案必然会呈现。
心理咨询会有很多的方式帮助来访者发现问题,并引导来访者找到自己内在的资源,从而提升内在的稳定性,所以也可以作为选择的方式之一。
个人简介
姓名:杨楠
硕士学历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号:1503000061200093)
沙盘游戏咨询师
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上海发展小组成员
1400小时咨询经验,7年从业经验
持续接受督导,累计督导时数200+
持续接受个人分析,个人分析时数400+
系统接受分析心理学培训,
系统接受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培训,
系统接受人本主义聚焦取向心理治疗培训
擅长领域
儿童青少年:
低年级孩子(初中以前)的情绪管理,注意力,自信心,厌学等方面问题,
高年级孩子(初中高中)的人际关系,厌学情绪,考试焦虑,生命意义,死亡焦虑等问题
成人:
1,抑郁情绪:心情低落,无法提起兴趣,内心充满矛盾,说话总不被理解,持续受困于失落失望中,无意义感,自我评价低,注意力无法集中。
2,焦虑情绪:总是恐慌,回避,对周围警惕性高,总是有被打扰的感觉,长期处于不安状态,过度紧张,找不到原因的突然昏厥,过度的担心、恐惧。
3,强迫体验:控制不住的重复性行为,控制不住的想象某事同时觉得不应该,控制不住的总是产生某些想法摆脱不掉,控制不住的追求完美又导致拖延。
4,亲密关系:对亲密关系有恐惧,无法维持稳定的亲密关系,在恋爱中总是出现重复的失败模式,恋爱关系中无法有效沟通。
5,婚姻家庭:婚姻关系中总是感到紧张、痛苦、不被理解,困惑于是否需要继续维持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紧张,无法与孩子或父母有效沟通,总是觉得自己是家庭中的受害者。
6,人际关系:很难和他人相处,总是不被理解或不理解他人,无法拒绝他人的要求,社交场合总是恐慌,回避社交。
7,个人成长:对年龄增长有恐惧,总是受成长过程中的阴影影响,特定年龄段的人生任务没有完成的困惑,对现在与未来迷茫,总是觉得是自己不好,会经常性的批评指责自己,困惑于哲学或宗教问题的思考。
8,职场问题:职业规划和定位不清晰,无法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对现在的职业不满又困惑于离开的恐惧,受困于职场里的人际关系复杂。
大鱼心理是一个专业的心理服务连锁机构,旗下咨询师大多毕业于华师大、中科院、交大等重点院校。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包括情绪问题、婚姻情感、亲子关系、职业咨询和儿童青少年咨询等。大鱼心理对咨询师有着严苛的选拔标准,所有咨询师都拥有国家认证的从业资质,经过多年系统受训。成熟咨询师有1000以上小时从业经验;新手咨询师有不低于200小时从业经验,并且在专业的督导下执业。详情请咨询大鱼心理咨询电话:17765160712。
查看咨询师详细简介及预约咨询请戳下面。
大鱼悠悠
你若不离
我便不弃
和你一起
对人生的阴影
活出真实的自我
大鱼心理咨询工作室
预约电话:17765160712
微信号:dayuxinlizixun
新浪微博:大鱼心理咨询工作室
知乎:大鱼心理咨询工作室
淘宝阿里健康:大鱼心理咨询工作室
地址:武定路327号1号楼1302
浦东南路379号金穗大厦25p
扫二维码
预约咨询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4-12
03-09
03-09
03-09
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