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有没有感觉整个人跟这天气一样燥热?仿佛每一个毛孔都在用力的呼喊——我好热!
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蓄积,从而引发神经系统受损的一种疾病。从病因上来说,中暑是一种物理条件致病的疾病,即高温。因此中暑有特定的发病季节和环境,最常见的发病季节当然是夏季,最常见的发病环境就是各种高温环境,比如炼钢炉等。不要小看中暑,中暑可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了解中暑不仅可以预防自身中暑,也有助于及时识别、帮助中暑者,使他们脱离危险。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温度为
36~37
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
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
℃。生理状态下,早晨体温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
人体的体温必须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人体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能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当环境温度为
℃时,大部分的体热(
71%
)靠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方式散热,少部分的体热(
29%
)则由蒸发散热;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变小,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散热量减小,而蒸发的散热作用则增强;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散热方式就不起作用了,这个时候,蒸发就成为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
人体蒸发有两种方式:即不感蒸发和出汗。
人体及时处在低温中,没有汗液分泌时,皮肤和呼吸道都不断有水分渗出,然后蒸发掉,这种水分蒸发成为不感蒸发,其中皮肤的水分蒸发不为人们所察觉,又称为不显汗。人体
小时的不感蒸发量为
400~600ml
。婴幼儿不感蒸发的速率比成人大,因此,在缺水时婴幼儿更容易造成严重脱水。不感蒸发是一种很有成效的散热途径。
出汗是可以察觉的汗液分泌,又称为可感蒸发。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
℃左右时便开始发汗。如果空气湿度大,而且穿衣服多时,气温达
℃便可引起人体发汗。
汗液中水分占
99%
,而固体成分不到
,在固体成分中,大部分为氯化钠,也有少量氯化钾、尿素等。
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引起抽搐,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当人体的中心体温达到41℃时,会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常发生在高温和高温环境中,对高温、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是导致中暑的主要原因。
除了高温、高湿、烈日暴晒等直接原因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运动,且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此外,饮酒、服用镇静类药物等也会因为散热障碍而导致中暑;过度肥胖以及衣服透气不良,加之环境温度及湿度过高,都会导致中暑。
中暑的表现
根据中暑程度的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先兆中暑
如果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而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此时要小心先兆中暑。
此时,如果能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
此时体温往往在38℃以上,除了头晕、口渴外,还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
此期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
顾名思义,这是中暑中情况最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1)热痉挛多发生在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时,此时会突然出现肌肉的阵发性痉挛。
(2)热衰竭常常发生在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之中。可出现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可以正常或稍微偏高。
(3)日射病多因为直接在烈日下曝晒,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初的症状一般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4)热射病:如果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可导致体温急剧升高。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数、躁动不安、瞳孔缩小、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热射病是危及生命的急症,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中暑者死亡。
未完待续(请期待“中暑预防”)
作者:张放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审稿人:郭树彬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普传播专家团团长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医学媒体联盟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科普分会会长
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会长
本期小编:马帅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
中华医学科普平台
用稿,
转载前请先与我们取得联系,
欢迎您给
中华医学科普平台投稿
zgyxkp@163.com
并转发我们的作品
直接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