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其络属如下: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脉包括正经十二(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
正经十二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
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包括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的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
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阳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汇,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汇,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什么是腧穴?腧穴的作用?
穴位又称腧穴,是经气出入人体的门户,是人体脏腑、经络的活动机能聚集于体表的一些特殊部位,也就是常说的联系内脏于体表的桥梁。如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位。通过对这些穴位进行针灸、按摩等,可以调整人体机能,起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我们常说的三个穴位指按摩合谷、内关和足三里这三个极有代表性的穴位。其中合谷穴管头面和上肢,内关穴管胸腔,足三里穴管下肢、全身以及五脏六腑,对它们的按摩可以使全身气血通畅,为祛病健身打下重要的基础。
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在第二掌骨的中点,桡侧边缘处。“面口合谷收”。所以经常按摩合谷穴除了对大肠经循行之处的组织器官的不适与疾病有一定作用外,还对头痛发热、口腔疾病、面瘫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内关穴——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腕横纹上三横指两条明显的肌腱之间。“心包取内关”。经常按摩内关穴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疾病。此外由于这条经脉直接与胸腔肺腑和心脏相通,所以对肺脏疾病的治疗也有特效。
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膝盖的髌骨外侧凹陷的犊鼻穴下三寸,于胫骨粗隆旁开一横指处。“肚腹三里留”。此穴通过胃经与胃相连,而胃与脾相表里,因此凡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按摩足三里都有显著效果、另外,足阳明胃经从头一直循行到脚,所以按摩足三里对全身及各脏腑的疾病如:头痛发热、口舌生疮、腹胀、胃痛、黄疸、心悸、精神及泌尿疾患等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当然对于不同的病症也可配合采用不同的但针对性强的三个穴位,如:
抗衰老:涌泉、劳宫、足三里;
增强食欲:足三里、合谷、中脘;
增强正气(免疫力):气海、关元、命门或足三里、涌泉、肾俞;
增强睡眠质量:三阴交、涌泉、神门;
消除疲劳:命门、足三里、合谷;
养心安神:神门、内关、劳宫;
增强脑力:神庭、百会、脑户;
增强性机能:曲泉、关元、肾俞;
消除视疲劳:肝俞、睛明、四白;
预防感冒:大椎、合谷、风池;
注意:一般人每天早晚两次,左右不拘,每次五分钟,按摩时如能感到酸、胀、麻,并且这种感觉有上下窜动的得气感,就证明得到有效按摩了。
例题:
【1】下述哪本书的出现,说明经络学说已基本完成?
A.《足臂十一脉灸经》
B.《阴阳十一脉灸经》
C.《经脉》
D.《黄帝内经》
E.《脉经》
答案D
【2】《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经脉》的成书时代大约是: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周代
C.春秋战国
D.秦汉时期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3】马王堆帛书《经脉》记载了十一条经脉,缺少的是:
A.手厥阴心包经
B.手太阴肺经
C.手少阴心经
D.足少阴肾经
E.足厥阴肝经
答案C
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它补充了脏象学说的不足,是中药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该学说,即古代经络认为人体除了脏腑外,还有许多经络,其中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相联属,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体外之邪可以循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循经络反映到体表,不同经络的病变可引发不同的症状。当某经络发生病变出现病证,选用某药能减轻或消除这些病证,即云该药归此经。如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风寒邪外客引经后,可引发头项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等症,投用羌活(散风寒湿止痛)能消除或减轻这些症状,即云羌活归膀胱经。
一、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指导辨证归经
辨证归经,是指通过辨析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所在的经脉。辨证归经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进行。如头痛一证,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足厥阴经有关。这是根据头部经脉分布特点辨证归经。还可根据所出现的证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如咳嗽、鼻流清涕、胸闷,或胸外上方、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脘腹胀满、胁肋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吞酸等,与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所经有关。
说明病理变化
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联络系统,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如在有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可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的压痛,或结节、条索等反应物,以及相应的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等变化。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可推断疾病的病理状况。
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治病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经络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腧穴的选取、针灸方法的选用是针灸治疗的两大关键,均依靠经络学说的指导。针灸临床通常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如《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具体体现。由于经络、脏腑与皮部有密切联系,故经络、脏腑的疾患可以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或皮内埋针进行治疗,如胃脘痛可用皮肤针叩刺中脘、胃俞穴,也可在该穴皮内埋针;经络闭阻、气血瘀滞,可以刺其络脉出血进行治疗,如目赤肿痛刺太阳穴出血,软组织挫伤在其损伤局部刺络拔罐等。
经络学说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实践的中医学理论。其形成与发展,与针灸、推拿疗法的应用有着密切关系,故经络学说也是针灸及推拿的理论核心。中医临床治病明辨病变的脏腑经络,把握疾病的传变,以及中药方剂的归经理论等,都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灵枢·经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扁鹊心书》:“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经络遍布全身,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各部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籍以运行气血,营养机体,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经络学说是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与中医学其他基础理论互相影响、互为补充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但对于经络实质,迄今还不能从形态学上加以证实。现代对经络的研究,更是利用各种手段,从文献学、形态学、生理学、胚胎发生学、物理学等各个方面着手,提出了周围神经相关说、结缔组织相关说、特殊结构说、经络——皮层——内脏相关说、第三平衡系统论、神经体液相关说、经络实质二重反射说、细胞间信息传递说、经络生物全息论、场论等很多关于经络实质的假说。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
例题:
1、下列各穴,属于胆经的是()
A、期门
B、章门
C、京门
D、梁门
2、下列井穴中,治疗疝气应首选()
A、涌泉
B、隐白
C、大敦
D、至阴
3、下列针灸配方中,称为”开四关”的是()
A、内关外关
B、上关下关
C、合谷太冲
D、腰阳关膝阳关
参考答案
1、C2、C3、C
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
一、腧穴的概念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即转输、输通、输注;“穴”即孔、隙。腧穴又名砭处、节、会、骨空、骨孔、气穴、穴道、气府、孔穴、穴位。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
二、腧穴的发展
1、以痛为输阶段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并逐步积累起来的。远古时代,
我们的祖先当身体某一部位或脏器发生疾病时,在病痛局部砭刺、叩击、
按摩、针刺、火灸,发现可减轻或消除病痛,这种“以痛为输”的取穴方式
即为腧穴的无定位、无定名阶段,是腧穴的最初阶段。
2、定位命名阶段
随着对体表施术部位及其治疗作用的逐步深入了解,积累了对较多穴位的
认识,有确定的位置和主治病证,因而给以位置描述和命名,这是腧穴发
展的第二阶段,即定位、定名阶段。
3、分类归经阶段
随着对腧穴主治性能知识的积累,古代医家把腧穴的主治作用进行归类,
并与经络相联系,说明腧穴不是体表孤立的点,而是与经络脏腑相通,于
是通过总结、分析,分别归属各经。
三、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
凡归属于十四正经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共有361穴。
2、奇穴
既有固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没有归属于十四正经的腧穴,因其有奇特的疗效,故称之为奇穴。又因其在十四经穴以外,故又称“经外奇穴”。
3、阿是穴
既无具体的名称,又无固定的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的部位,叫作“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
四、腧穴的作用
1、近治作用
腧穴均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腧穴所在,主治所能”
2、远治作用
十四经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病证。“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3、特殊作用
(1)某些腧穴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2)腧穴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
例题:
1.按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下列正确的是:
A手少阴经-手太阳经-足少阴经
B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
C足少阳经-足厥阴经-手少阴经
D足太阳经-手厥阴经-手少阳经
E足少阴经-手厥阴经-足少阳经
2.按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下列不正确的是:
A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
B足少阴经-手厥阴经-手少阳经
C足少阳经-足厥阴经-手太阴经
D手少阴经-手太阳经-足少阴经
E手太阴经-手阳明经-足阳明经
3.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A太阳经在前少阳经在中阳明经在后
B太阳经在前阳明经在中少阳经在后
C阳明经在前太阳经在中少阳经在后
D阳明经在前少阳经在中太阳经在后
E少阳经在前阳明经在中太阳经在后
参考答案
1B2D3D
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腧穴是中医学的术语,“腧”通“输”、“俞”,“穴”有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称“节”、“会”、“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则称“孔穴”;《太平圣惠方》又称“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腧穴是古代先民在长期日常生产、生活、狩猎中发现当身体某一部位或脏器发生疾病时,在病痛局部或某一部位砭刺、叩击、按摩、针刺、火灸后可减轻或消除病痛。从这种“以痛为输”所认识的无定位又无定名的腧穴最初雏形阶段,到对这些点的部位及其治疗作用了解的逐步深入、经验积累,并给以腧穴定位位置的描述和命名、归经、主治、配伍、操作要领、排列顺序进行了整理等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腧穴是体表与深部组织器官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其可从内向外反应病痛,也能从外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不仅能治疗腧穴所在部位及其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证,还能通过本经循行、同名经和阴阳表里经的络属关系治疗经脉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某些腧穴还有特殊的可专治某种病证作用。
“经络所通,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是所有腧穴具有的共同特点,也就说所有的腧穴均有治疗该穴所在处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的作用(近治作用)。如太阳穴可以用于治疗近视眼、红眼病、偏头痛;颊车穴可以治疗下牙疼;下关穴治疗上牙痛;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其内部正好是胃脘部为治疗胃病的常用主穴;左侧腹结穴内部正好是乙状结肠针刺后可以治疗习惯性便秘等。除361个十四经穴外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具有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的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是最能够反映腧穴近治作用特点的。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有些腧穴(尤其是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腧穴所在部位及其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证,还能通过本经循行、同名经和阴阳表里经的络属关系治疗经脉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的作用(远治作用)。如至阴穴可以用于矫正胎位不正,还可以治疗太阳经头痛;足三里穴即可以治疗穴位所在部腓肠外侧皮神经等损伤性疾病,又可通过经脉循行络属关系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百会穴艾灸后既可治疗头痛、头重脚轻、目眩失眠、高血压、低血压,又可以用于痔疮、脱肛、泄泻、子宫下垂等中气下陷病症。机体在不同状态下刺激同一腧穴会表现出两种相反(双向良性调节)的治疗作用也是好多腧穴的共性。如内关穴在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率突然增至每分钟120次以上,自觉心悸、眩晕、头昏眼花时针刺两侧内关穴取中等刺激平补平泻手法,使针感在经络末端应答能使心率得平。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每分钟心率在40至60次以内,自觉头晕、胸闷、心悸、气短,针刺内关穴可使心率增快。当结肠慢转运性便秘或脾虚泄泻均可以针刺天枢穴可使患者大便向正常良性调节。百会穴艾灸后既可治疗高血压又能治疗低血压。合谷穴在解表时可以发汗,在固表时又能止汗等。
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又有明确位置和主治作用,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被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奇”是相对于“常”而言的。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有很强的针对性、比较单纯,多数只对某一病证或症状有特殊疗效。现在得到公认的奇穴四神聪、当阳、印堂、鱼腰、太阳、耳尖、球后、上迎香、内迎香、聚泉、海泉、金津、玉液、翳明、颈百劳、子宫、定喘、华佗夹脊、胃脘下俞、痞根、腰宜、下极俞、腰眼、十七椎、腰奇、肘尖、二白、中泉、中魁、大骨空、小骨空、腰痛点、外劳宫、八邪、四缝、十宣、髋骨、鹤顶、百虫窝、内膝眼、膝眼、胆囊、阑尾、内踝尖、外踝尖、八风、独阴、气喘等48个。这些奇穴中有部分并不指某一个部位,而是由多个穴位(部位)组合而成,如十宣、八风、八邪、华佗夹脊等。如腰眼治风湿性腰痛、腰扭伤等效果好。四缝用三棱针消毒后急刺挤出黄色液体治小儿疳疾。四神聪治头顶痛及眩晕症、癫痫等均获效。
五输穴简称“五输”,是十二经脉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五个腧穴。古代医家用自然界的水流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分别冠于这“五个腧穴”以井、荥、输、经、合。《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简要明确的概括了五输穴的主治范围。井穴因多位于赤白肉际处,故井穴具有交通阴阳气血的作用,多用于急救,有开窍醒神,消炎镇痛之效。荥穴均可退热。输穴多用于止痛,兼治身体沉重由水湿所致者。经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合穴治六腑病,如呕吐、泄泻、头晕、头胀,可将上逆之气向下引。
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灵枢•本输》指出:“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合治内府。”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的重要穴位。如足三里治胃脘痛;下巨虚治泄泻;上巨虚治肠痈;阳陵泉治蛔厥;委阳、委中治三焦气化失常引起的癃闭、遗尿等。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原穴既可补虚又可泻实,调整脏腑经络功能有很好的疗效,可单用亦可与相表里的络穴配用(原络配穴法、主客原络配穴)。在具体应用时,原穴还可与其他腧穴相配伍。
络穴是络脉在本经分出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合称“十五络穴”。由于十二经脉的络脉分别走向与之相表里的经脉,故络穴又可治疗表里两经的病症。少数络脉还深入到内脏,如足太阴络“入络肠胃”,手少阴络“入于心中”。这种联系不仅表明该络脉与内脏在生理功能上的联系,而且还直接表明了该络穴的主治所及。络穴可以主治本络病候。十五络脉各有所主病症,凡络脉脉气发生异常的症候表现,一般均可选本络络穴治疗。
郄穴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是经脉气血曲折深聚处的腧穴,可以说是气血曲折会聚的空隙。郄通“隙”,意指空隙;又有弯曲的含义。十二经脉各有一郄穴,阴、阳蹻脉及阴、阳维脉在下肢部也各有一郄穴,合为“十六郄穴”。因郄穴为气血深藏之处,一般情况下邪不可干,如果郄穴出现异常就说明病邪已深,表现必然会急、重,故郄穴可用于本经循行和所属脏腑的急症、痛症、炎症以及久治不愈的疾病。阴经郄穴有止血作用,如孔最止咯血,中都止崩漏,阴郄止吐血、衄血等。阳经郄穴偏于止痛,如急性腰扭伤取养老,急性胃脘痛取梁丘等。郄穴可以单用,亦可与会穴合用,叫“郄会取穴法”,如梁丘配中脘治疗急性胃病;孔最配膻中治气逆吐血等。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它们均分布于躯干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灵枢•背俞》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难经•六十七难》云:“阴病行阳,俞在阳。”指出五脏有病常在背俞穴上出现反应,按压背俞穴可以协助诊断。《素问•长刺节论》曰:“迫脏刺背,背俞也。”说明背俞穴对于五脏病针刺具有直接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病治阳。”也说明五脏有病可以取相应的背俞穴进行治疗。背俞穴不但可治与脏腑有关的疾病,还可治疗与本脏腑有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病。如肝俞既能治肝病,又治目疾(肝开窍于目)、筋脉挛急(肝主筋,肝藏血);肾俞治肾病,又可治与肾有关的耳聋、耳鸣(肾开窍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阳痿(肾藏精、主生殖)及骨髓病(肾主骨生髓)。募穴可治本脏腑病及阳经经络病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病治阴。”即指六腑病及阳经经络病可取募穴治疗。如胃脘痛取中脘,腹痛、腹泻取天枢,膀胱经之坐骨神经痛取中极等。由于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阴病行阳,阳病行阴。因此在治疗时应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即属于阴性的病症(脏病、寒证、虚证)可以取治位于阳分(背部)的背俞穴,属于阳性的病症(腑病、热病、实证)可以取治位于阴分(胸腹部)的募穴。
交会穴是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腧穴,是经脉之间互通脉气的处所。一般阴经多与阴经相交,阳经多与阳经相交,交会穴的分布以头身部为主,四肢部较少,反映了经络根于四肢、结于头身的规律特点。奇经八脉中,除督、任有本经穴外,其余六脉皆通过交会穴交会于十四经。全身交会穴很多,交会穴不仅能反应和主治本经的病症,而且还能反应和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病症,不但治本经病还能治所交会经脉的病症。如中极、关元是任脉穴位又与足三阴经交会,因此这二穴既可治任脉病,又可治足三阴经疾病。大椎是督脉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经交会,因此它既可治督脉病又治诸阳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三阴交是脾经穴,又与肝、肾二经交会,因此三阴交既可治脾经病又治肝肾经疾病。
八会穴是脏、腑、筋、脉、气、血、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腧穴。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各治疗与八者相关的疾病,尤其是八者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如脏会章门主治五脏疾患,尤以肝脾多用。腑会中脘主治六腑病,尤以胃及大肠效优。筋会阳陵泉主治筋病、半身不遂、肩臂疼痛、拘挛瘫痪、痿痹多用。髓会悬钟主治下肢瘫痪、痿软无力、贫血、疼痛等。骨会大杼主治骨病,以周身骨节疼痛,尤其是颈肩背及四肢骨痛效佳。血会膈俞主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尿血、崩漏、贫血以及外伤出血、瘀血等血病。气会膻中主治气机不利的各种疾患,如胸闷、气短、噎膈、哮喘、郁证、呕逆、嗳气等。脉会太渊主治如脉管炎、无脉症、动脉硬化等。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正经脉气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特定经穴,又称“交经八穴”;“流注八穴”,其临床应用很广,均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说:“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此八穴相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因公孙为脾经穴故公孙既能治脾经病,又能治冲脉病。内关通阴维脉,又为手厥阴心包经穴,故内关既可治心包经病,又可治阴维为病。余穴类推。八脉交会穴临床上常采用上下相应配穴法,且针时常交叉针穴。公孙、内关治胃心胸疾病及疟疾。后溪、申脉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及恶寒发热症。外关、足临泣、治外眼角、耳、颊、肩及寒热往来病症。列缺、照海治咽喉、胸膈、肺及阴虚内热等病症。
例题:
1、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第2至5指向上伸直,拇指呈45°斜置按下,当拇指尖下的穴位是:
A、梁丘
B、伏兔
C、血海
D、胆囊
E、照海
答:C
2、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
A、期门
B、膻中
C、日月
D、京门
E、大包
答:C
3、在下列井穴中,具有催乳作用的是:
A、中冲
B、关冲
C、少冲
D、少泽
E、隐白
答:D
第五单元特定穴
在中医经络学中,有很多特定的穴位,这些特定的穴位,一般都有特定的治疗功能,我们称这些穴位叫特定穴。
主要有:
1、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
2、在胸腹、腰背部的背俞穴(属阳)、募穴(属阴)
3、在四肢、躯干部的八会穴
在配穴时,原穴配络穴;俞穴配募穴,或找某个特定穴,
一、原穴
原穴是脏腑的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原气来源于肾间动力,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通道运行于各脏腑之间。
各脏腑发生病变时,就会相应地反映到原穴上。
十二经各有一个原穴,均分布在四肢腕、踝关节附近。
1、肾经
膀胱经
2、肝经
3、脾经
4、心经
5、心包
6、肺经
阴经,原穴属土,在五行
阳经,原穴,在木—火之间,不在五行
二、络穴
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的部位的一个俞穴,它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
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肘膝关节以下部位。
久病会入络,所以在针对慢性病取穴时,一般参考取络穴。
1、肾经
膀胱经
2、肝经
3、脾经
4、心经
5、心包
6、肺经
三、五输穴
它们分为“井、荥、输、经、合”五种,合称“五输穴”。
五输穴是一组重要的穴位,它们分别位于肘膝关节以下,依次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
经气所出,像水的源头,称为“井”;经气所流,像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
经气所注,像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经气所行,像河中流水畅通无阻,称为“经”;经气所合,像江河入海,精气充盛,称为“合”。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咳喘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1、肾经
2、肝经
3、脾经
阴陵泉
4、心经
5、心包
6、肺经
阴井木
阳经金
膀胱经
阳陵泉
足三里
四、郄穴
郄穴:阴经郄穴治血症,各种出血,找阴经郄穴。
阳经郄穴治急症疼痛。各种疼痛急症,找阳经郄穴。
1、肾经
膀胱经
2、肝经
3、脾经
4、心经
5、心包
6、肺经
五、募穴
募穴:是五脏六腑之气汇集在胸腹部的腧穴。募穴为阴。
1、肾经
膀胱经
2、肝经
3、脾经
4、心经
5、心包
6、肺经
六、俞穴
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俞为阳,分布在背部的膀胱经内,每一脏腑均有各自所属的俞穴。
胸椎(第3节)
腰椎第1节
三焦俞
第4节
厥阴俞
第2节
第5节
第4节
大肠俞
第9节
尾椎第1节
小肠俞
第10节
第2节
膀胱俞
第11节
第12节
七、下合穴
下合穴:是指六腑经脉合于下肢三阳经的六个腧穴。
1、胃经
足三里
4、小肠经
下巨虚
2、胆经
阳陵泉
5、大肠经
上巨虚
3、膀胱经
6、三焦经
八、八会穴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重要处所,根据不同的作用来命名。它们分布于躯干和四肢部位,分别主治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相关的疾病。
1、脏会
章门(肝经)
5、骨会
大杼(督脉)
2、腑会
中脘(任脉)
6、髓会
绝骨(胆经)
3、血会
膈俞(督脉)
7、筋会
阳陵泉(胆经)
4、气会
膻中(任脉)
8、脉会
太渊(肺经)
例题:
1、头针治疗感觉性失语宜选用()
A、感觉区
B、言语一区
C、言语二区
D、言语三区
2、浮郄穴在人体的()
A、臀部
B、背部
C、大腿部
D、小腿部
3、腧穴是指()
A、针灸施术的部位
B、痛点
C、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D、人体内外部信息交流的“良导点”
参考答案
1.D2.C3.C
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
1:体表标志定位法
①固定标志第七颈椎棘突下取大椎;肩胛冈平第三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髂嵴平第四腰椎
②活动标志曲池---屈肘在肘横纹头处取;下关---闭口在颧骨下缘取穴;肩髎穴---外展前臂时肩缝前下方凹陷处;阳溪穴---拇指翘起,拇长、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养老穴---正坐屈肘,掌心向胸,尺骨小头桡侧骨缝中;列缺---双手交叉,食指置于对侧手臂的桡骨茎突上,食指尖处即是。
2:骨度分寸法
①头部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12寸前额两发角之间9寸
如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眉心--前发际3寸,大椎--后发际3寸
②胸腹部脐中---趾骨联合上缘5寸;天突穴--胸剑联合9寸
两乳头之间8寸;胸剑联合至脐中8寸;
③背腰部大椎以下至尾骶21椎背部直寸根据脊椎定穴,
背部横寸以两肩胛内缘作6寸
④侧部腋---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12寸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股骨大转子9寸
⑤上肢部腋前横纹---肘横纹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
⑥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侧髁骨18寸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13寸
臀横纹--腘窝中(腘横纹)14寸腘横纹--外踝尖16寸外踝--足底3寸
3:手指比量法
①中指寸②拇指寸③四指横寸
4:简便取穴法
劳宫:
章门:
列缺:
风市:
百会:
经外奇穴定位
四神聪: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三角灸:以患者两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脐中心,
底边成水平线,两底角处是穴。(腹痛、疝气)
膝眼: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鹤顶: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髋骨:膝盖处,梁丘两旁各外开1.5寸。(脚膝红肿痛,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
脚丫风痛,举动不得)
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热证、急症)
四缝:第2~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侧四穴。(小儿疳积)
八邪穴: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八穴。
外劳宫: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
(落枕,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
腰痛点:在手背侧,当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
二白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二穴(痔疮,肛裂下血)。
腰眼穴: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定喘穴: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子宫穴: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经、带、胎、产疾病)
颈百劳:在项部,当大椎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耳尖: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太阳穴:眉梢末端与目外眦连线中点外开1寸。
印堂穴: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常用穴位定位法
肺经:
孔最穴:太渊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少商穴:拇指桡侧,距离指甲角约0.1寸。
合谷穴: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胃经:
颊车穴:咀嚼时咬肌隆起处,按之凹陷处。
下关:颧弓与下颌角切迹行成的凹陷中。
头维穴:头侧部。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梁门穴:上腹部,肚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天枢穴:腹中部,肚脐旁开2寸。
大巨穴:下腹部,肚脐中下2寸,旁开2寸。
水道穴:下腹部,肚脐中下3寸,旁开2寸。
归来穴:下腹部,肚脐中下4寸,旁开2寸。
梁丘穴: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3寸。
足三里:犊鼻(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1横指。
上巨虚:犊鼻(外膝眼)下6寸,胫骨前缘1横指。
条口穴:犊鼻(外膝眼)下8寸,胫骨前缘1横指。
下巨虚穴:犊鼻(外膝眼)下9寸,胫骨前缘1横指。
丰隆穴:犊鼻(外膝眼)下8寸,胫骨前缘2横指。
解溪穴:足背横纹中央。
内庭穴:足背,2、3足趾间,趾蹼后方赤白肉际处。
脾经:
隐白穴:足大趾末节内侧,距离指甲角约0.1寸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漏谷穴:内踝尖与阴陵泉连线上,内踝尖上6寸。
地机穴:内踝尖与阴陵泉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血海穴: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
大横穴:中腹部,肚脐旁开4寸。
心经:
灵道穴: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阴郄穴: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神门穴: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凹陷处。
小肠经:
后溪穴:手掌尺侧,微微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端横纹头处。
养老穴:见上取穴法处。
肩贞穴:肩关节后下方。上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肩外俞穴: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肩中俞穴: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颧穴: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膀胱经:
攒竹穴:眉头凹陷中。
承扶穴:臀横纹中点。
委中穴:腘横纹中央。
合阳穴:委中与承山连线上,委中下2寸。
承山穴:腓肠肌尖端凹陷处。
昆仑穴: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至阴穴:足小趾末节外侧,距离指甲角0.1寸。
涌泉穴:
太溪穴: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照海穴: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横骨穴:下腹部,肚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气穴:肚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心包经
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
三焦经:
液门穴: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中渚穴:手背部,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凹陷处。
外关穴:腕背横纹上2寸。
支沟穴:腕背横纹上3寸。
肩穴:
肩穴:
胆经:
带脉穴:章门下1.8寸,平肚脐。
阳陵泉: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悬钟穴:外踝尖上3寸。
肝经:经、带、胎、产病,少用。
任脉:
中脘穴:肚脐上4寸。下脘穴:肚脐上2寸.
水分穴:肚脐上1寸。气海穴:肚脐下1.5寸。
关元穴:肚脐下3寸。中极穴:肚脐下4寸。
督脉:
腰阳关: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命门穴: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人中穴: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的交点。
例题:
1、具有离、入、出,合循行分布特点的是()
A、十二别络
B、十二经别
C、十二经筋
D、十二皮部
2、任脉的别络从何处分出()
A、气海
B、膻中
C、巨阙
D、鸠尾
3、足三阴经筋结于()
A、手指
B、头面
C、阴器
D、足趾
参考答案
1、B2、D3、C
第七单元手太阴肺经、腧穴
《灵枢·经脉》原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⑴,下络大肠,还循胃口⑵,上膈属肺。从肺系⑶,横出腋下,下循臑内⑷行少阴⑸、心主⑹之前,下肘中,循臂内⑺上骨⑻下廉⑼,入寸口⑽,上鱼⑾,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太阴肺经
⑴中焦--宋·王维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注:“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
⑵胃口——《铜人》注:“胃之上口,名曰贲门。”
⑶肺系——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注:“谓喉咙也。”喉咙,兼指气管而言。
⑷臑内--臑音闹。指上臂。屈侧称臑内,当肱二头肌部;伸侧称臑外,当肱三头肌部。
⑸少阴——此处指手少阴心经。
⑹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
⑺臂内——臂,指前臂;内,指内侧,即掌侧。
⑻上骨——“臂之上骨”指桡骨。
⑼廉——指侧边而言。
⑽寸口——腕后桡动脉搏动处。
⑾鱼,鱼际--“鱼”或称“手鱼”,今称“大鱼际”,“鱼际”即指鱼的边缘部分。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
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穴位作用与配伍
本经腧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
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别名】膺中府,膺俞,府中俞。
【穴义】收募三焦腑中的气态物输供手太阴肺经。
【名解】
1)中府。中,与外相对,内部也。府,脏腑也。中府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脏腑。本穴为肺经首穴,气血物质来自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个脏器,故名中府。
2)膺中府、膺俞、府中俞。膺,胸也。俞,输送之意。府,脏腑也。穴名之意皆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源于胸腹内部。
3)肺募。肺经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募集并传输肺经。
(中府穴何以是肺之募穴?肺经经脉的起始点何以在前胸上部而不在其它之处?这是因为,其一,肺所主的物质为人体中比重最小的气态物,气态物在人体系统中通过运动后它总是向人体系统重力场中的最高位置聚集;其二,从不同的系统角度考察,人体中有多个不同系统层次的重力场对人体中的气态物起着制约作用,有局部的三焦腑重力场,有整体的脊骨重力场,而除人体系统自身的重力场之外还有地球重力场。在以二肾为重力场坐标中心的三焦腑重力场中,离肾最远的胸上外部为最高,在以脊骨中心为人体整体重力场坐标中心的脊骨重力场中,离脊骨最远的胸上外部也是最高,而从地球重力场来看,人体无论是平趟还是直立,胸上外部都是处于三焦腑系统的高位之处。由于上述的原因,胸上外部的中府穴就成了在人体系统及地球系统两个重力场合作用下的最高位置,因此三焦腑中的气态物在中府穴处聚集并向肺经传输,中府穴也就成为了肺经募穴。)
4)手足太阴之会。中府穴为手足太阴之会,非指本穴的气血物质由手太阴和足太阴二经物质交会而成,而是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同时具有此二经气血物质的特性,以“手足太阴”名之是为了和其它的交会穴统一说法。
(中府穴的气血物质来源于三焦腑中各个脏器的气化之气,它不光包括肺的气化之气,也包括心的气化之气、脾的气化之气和肾的气化之气。由于肺的气化之气比重最小,因此在三焦腑包膜的最高位置处所聚集的肺之气最多。由于脾脏的燥热之故,脾脏气化的气态物中比重较小的部分它也在三焦腑包膜的最高位置处聚集并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中府穴中的气血物质分布是肺气最多,脾气其次,其它脏器的气化之气很少,肾的气化之气最少,它主要体现了肺与脾二脏的气血特性,故称手足太阴之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气态物,以肺气和脾气为主,分布为少气多血,即是气压低、温度高。
【运行规律】
体内的温热水湿气态物由三焦腑系统跃迁到体表系统的皮部层次。
【功能作用】
以水湿气态物的形式由三焦腑系统向体表系统输送高温能量、体液及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向外输送物质能量的形式来调节改变三焦腑系统和体表系统的温、压状况。
【治法】
肺虚肺寒肺湿则多灸或久留针补之;肺实肺热肺燥则急泻之或用水针,莫灸。
[定位]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配伍]配尺泽治咳嗽;配肩髎治肩痛。
[刺灸法]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附注]肺的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
【穴义】
手太阴肺经少气多血,肺经气血由此传输四极。
【名解】
云,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以云的形式而存在,它是将穴内的微观物质放大到宏观状态并以类象的方式来形容本穴气血的特征。门,出入的门户也,指本穴是肺及其经脉与外部物质交换的一个重要门户。云门名意指肺经气血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传输经穴之外。本穴物质为中府穴传来的水湿气态物,因其从体内的高温区外出体表的低温区,外出至体表后它仍高于体表的环境温度,因此它会继续向云门穴上行。行至云门穴后,此水湿气态物缩合并化为云状气态物且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向经穴外传输,故名云门。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中的云状气态物,比中府穴的温度压力要低,所处位置为肺经气血中的最高点,热能的吸收和扩散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运行规律】
气血物质的运行分为二个部分,一部分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向肺经以外的皮部传播,一部分以冷缩后的雨状云系循肺经路线传向天府穴。
【功能作用】
传输肺经的气血物质;调节输入肺经及输入肺经以外部分的物质比例。说明如下:当中府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温度偏低、湿度偏大时(此即气虚的状态),由于经脉内部的气血物质亦不饱满,因此云门穴向肺经以外传输的云状气态物就不及,回归肺经的雨状云系气态物就偏多。反之,当中府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温度偏高、湿度偏小时(此即气实的状态),由于经脉内部的气血物质饱满有余,因此云门穴向肺经以外传输的云状气态物就偏多,回归肺经的雨状云系气态物就不及。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配伍]云门、中府、隐白、期门、肺俞、魂门、大陵,主胸中痛。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刺灸法]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
【穴义】
输供肺经的阳热之气上达于天。
【名解】
天,天部也。府,府宅、门府也。天府名意指本穴为肺经阳气
上输天部之门府。本穴物质由云门穴传输而来,和天府穴处的温度场相比,云门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温度仍处于高位,在天府穴处气血物质的变化仍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所散之热以阳热之气的形式上输于天,穴名之意即在于强调穴内气血物质的这一变化,故名天府。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中的气态物,其存在形式为雨状云系,比云门穴的温度、压力要低,所处的天部空间层次也比云门穴的要低。
【运行规律】
气血运行分为二个方面,一是云门穴传来的雨状云系气态物进一步散热缩合冷降,化为密度、比重更大的雨状云系并向侠白穴传输,二是随着穴内物质的热散,一部分气化的阳热之气上升于头面的天部。
【功能作用】
承传肺经的气血物质,通过热散的方式传递肺经的阳热之气上达天之天部。
【治法】
寒则补而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主治]气喘,鼻衄,瘿气,臂痛。
[配伍]配曲池治疗臂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
【穴义】
肺经气血在此分清降浊。
【名解】
侠,挟也,指穴位的功能作用。白,肺之色,指气血物质在经过本穴的变化转变后所表现出的特征。侠白名意指肺经气血在此分清降浊。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天府穴传来的雨状云系,由于气血物质不断地远离人体的胸腹高温区,因此水湿云气在本穴处的变化乃是一个散热冷降缩合的过程。由于不断地散热冷降缩合,因此,在本穴位置上气血物质以雨降的形式从天部降到了地部,也就是从皮层降到了肌肉层。穴名之意即是取水被挟挤则下,天部乌云化雨而落由此变得清白之意。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雨状云系和地之上部的冷降经水。
【运行规律】
天部的雨状云系散热缩合后以雨降的形式归降地部并循肺经流行。
【功能作用】
清降肺浊,润脾除燥。
【治法】
寒则先点刺出血后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藏象】
人体肺经中的气血物运行是从中府穴循臂走手,它有如自然界由西向东运动的冷湿气流,冷湿气流的水湿浓度超过了它的临界饱和值,云团就会化作雨水从天而降,雨降之后天空会变得晴朗清白,雨水也完成了由天空向地部的位置转换。侠白穴即是人体内的降雨点,正常情况下,肺经天部的冷湿云气由侠白穴从天部(皮部)降至地部(脾部),以保证肺气的清和脾部的润,体现肺气的宣降特征。但是,侠白穴之雨气是否归降于地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侠白穴处的温度场、压力场高低,局部区域的温度场、压力场偏高可使气化成为穴位的主导运动而雨气不降,二是天府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本身水湿浓度就小就燥,到天府穴后未达到雨降的云气水湿浓度临界值而不降,因此而造成天部与地部阴性水湿分配的不均匀。
[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主治]咳嗽,气喘,干呕,烦满,臑痛。
[配伍]配曲池,肩髎治肩臂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
【穴义】
肺经浊降的阴液在此汇聚而成小泽,手太阴经所入为“合”。
【名解】
1)尺泽。尺,小也。泽,池也。尺泽名意指侠白穴浊降之雨在地部形成的小泽。何以侠白穴降地之雨在地部只形成小泽而非大泽?这是因为人体的不同经脉分属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区域。肺应秋,属西方,为经过长夏之后的时序,土地干燥(脾部肌肉要比其它经脉所属区域的干燥),侠白穴天部的雨降大部分为脾土吸收,故而在地部只能形成小泽。
2)鬼受、鬼堂。鬼者,与神相对,神为天,鬼为地,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质是肌肉层所主的地部经水。受,为收受、接受,指本穴为气血物质的收受之所。堂,为厅堂,指本穴为气血物质的聚散之处。鬼堂、鬼受之名皆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经水。
3)肺经合穴。指肺经流行的地部经水在此汇合。本穴物质为侠白穴雨降后的地部经水,侠白穴所居为高位,尺泽穴所处为低位、为肉之陷处,上部下流的经水皆在此穴处汇合,故本穴为肺经合穴。
4)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的气血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其意有二,一是本穴的气血物质本身就是地部的经水,二是指本穴气血为肺经经水之源,起着对整个肺经经脉的润下作用,故本穴属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量少,性温热(即是血液)。
【运行规律】
气血物质的运行分二个方面,一是汇合本穴的经水循肺经下行孔最穴,二是穴内的经水不断气化并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汇聚肺经阴液并循肺经的地部渠道运行,清宣肺气,泻火降逆。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补之(灸胜补),热则凉药水针或泻针出气。
【藏象】
尺泽穴气血所处的位置为肌肉层的地部,所接受的气血物质为侠白穴雨降后流行于地部的经水,其对应的四时为秋季,而秋季的特征为燥,其所降之雨水与春季相比亦少,所以侠白穴所降之雨汇聚于尺泽穴只能形成小泽。尺泽穴处小泽之水对于秋季的脾土和肺气的燥与寒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雨降太过脾土受之,脾土受水之累致使脾寒;泥沙随水而下则造成人之绞肠沙痛,泥沙冲于江河渠道则肾水不清肾水为脾土所害以致人腰腹痛;雨降不足则累及脾阴不足,脾土的阳气气化主事,脾之燥又转变成肺之燥,故而脉浮细数、发热怕冷、大便干小便少等。
配伍:
配合谷穴,有行气活络,祛瘀止痛的作用,主治肘臂挛痛,肘关节屈伸不利。
配肺俞穴,有降气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
配委中穴,有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吐泻。
配太渊穴,经渠治咳嗽,气喘;
配孔最穴治咳血,潮热;
配曲池穴治肘臂挛痛。
【穴义】
肺经的地部经水由此渗入脾土。
【名解】
1)孔最。孔,孔隙也。最,多也。本穴为肺经之穴,肺之时序应秋,其性燥,肺经所过之处其土(肌肉)亦燥(肺经之地为西方之地),尺泽穴流来的地部经水大部分渗透漏入脾土之中,脾土在承运地部的经水时如过筛一般,故名孔最。
2)肺经郄穴。郄,空隙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而承运本穴经水的地部脾土性干燥,经水流经本穴时大部分漏失脾土之中,脾土如有众多空隙一般,故为肺经郄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性温热。
【运行规律】
经水一部分循肺经向列缺穴流行的同时又不断地渗入脾土之中,另一部分则在吸收脾土之热后气化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将肺经冷降的水液分润脾土。
【治法】
寒则灸之或深刺补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
【标准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取法】伸臂仰掌,于尺泽与太渊的连线上,距太渊穴7寸处取穴。
【特异性】手太阴经之郄穴。
【功用】清热止血,润肺理气。
【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咯血,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运动系统疾病:肘臂痛,手关节痛。
【名解】
1)列缺。列,裂也,破也。缺,少也。列缺名意指肺经经水在此破缺溃散并溢流四方。本穴物质为孔最穴下行而来的地部经水,因其位处桡骨茎突上方,下行的经水被突出的桡骨(巨石)所挡,经水在此向外溢流破散,故名列缺。
2)童玄。童,少儿也,与老人相对,少为阴,老为阳,此处代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水液。玄,带赤的黑色也,即暗红色。赤为火之色,为热,意指穴内气血特点有温热之性,黑为肾之色,表示穴内气血为水液。童玄之名所指乃穴内气血为温性水液,即是受热后变成的红色液体——血。
3)腕劳。腕,手腕也。劳,劳作也。腕劳名意指本穴分配血液给手,手受血而能握也,而能劳也,故名腕劳。
4)手太阴、手阳明、任脉之会。本穴的地部经水由于其溃缺破散向外分流,向外侧流向了阳明经,向内(里)流向了任脉,向下流向了本经,故其为手太阴、手阳明、任脉之会。
5)肺经络穴。本穴的地部经水由于其溃缺破散并向手阳明、任脉分流,它有联络其它经脉气血物质的作用,故其为肺经络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即血),性温热。
【运行规律】
本穴的气血走向有三支。第一支经水流向任脉,第二支经水流向大肠经,第三支经水循肺经主干道而下行于经渠穴(当肺经经水量大并超过上述渠道的分流作用时,肺经经水则循脾部溢流)。
【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
[解剖]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
[配伍]配合谷治伤风头痛项强;配肺俞治咳嗽气喘。
[刺灸法]向上斜刺0.3~0.5寸。
[附注]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标准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取法】仰掌,在腕横纹上1寸,当桡骨茎突内侧与桡动脉之凹陷处取穴。
【特性】手太阴肺经之经穴,五行属金。
【功用】宣肺利咽,降逆平喘。主疟疾寒热,胸背佝偻,胸满喉痹,咳逆上气,热病无汗,心痛呕吐,伤寒喘促。
【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扁桃体炎,发热,胸痛;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膈肌痉挛,食道痉挛,桡神经痛或麻痹。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2~0.3寸,局部酸胀;
2.注意针刺时应避开桡动脉。
【别名】
太泉,避唐祖讳。鬼心。
【穴义】
肺经经水在此散而化为凉性水湿。
【名解】
1)太渊。太,大也,极也。渊,深涧也,言穴之形态也。太渊之名乃从类象的角度描述穴位微观下的形态特征,指肺经水液在此散化为凉性水湿。因本穴位处手内横纹凹陷处,经水的流行是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如经水从山之顶部流入渊之底部,故名太渊。
2)太泉。太,大也。泉,水流、源泉也。本穴位处手内横纹凹陷处,经水的流行是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且如瀑布飞落而下,为山上落下之大泉,故名太泉。
3)鬼心。鬼,与神相对,神处为天,鬼处为地,鬼在此代表地部。心,内部也,中心也。鬼心之名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流向地之地部。
4)肺经俞穴。俞,输也。指本穴为肺经经脉凉性气态物的主要输送穴位。本穴的气血为地部的经水,流行方式是从高位流向低位,如瀑布飞落而下,经水落下之时向空中散发大量凉性水湿之气,为肺经凉性气态物的主要输送之处,故为俞穴。
5)肺经原穴。原,源也。本穴为肺经凉性气态物的输送之源,故为肺经原穴。
6)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土者,生金之物,因本穴为肺经天部之气的主要输供之处,表现出土的生金之性,故其属土。
7)本穴为脉会。脉,脉搏也,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本穴形如深渊,上接天部,下通地部,天、人、地三部之气皆会于此,故为脉会。
脉之所会,寅时气血由此始;主诸脉病,肺虚者补之。主胸痹逆气,饮水咳嗽,烦闷失眠,眼痛眼赤,肩背寒痛,心痛气短,咳血呕血,溺色变,便无度。针二分,灸三壮。
穴义:肺经经水在此散而化为凉性水湿。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主治病症: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此穴的主治病症为指压太渊穴,对于腕部疾病有疗效。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穴位取穴法:位于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人体穴位配伍:配尺泽穴,鱼际穴,肺俞穴治咳嗽,咳血,胸痛;配人迎穴治无脉症。
刺灸法: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附注:手太阴经所注为“输”;肺经原穴;脉会太渊穴。
【气血特征】
经穴秘密: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性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
本穴气血的运行是由地之天部流落地之地部,在由高位流向低位时,经水大部分化为水湿气态物逸散于天部层次。
【功能作用】
散化肺经地部水湿,向天部输送肺气。
【治法】
寒则灸补,热则泻针出气。
【藏象】
太渊穴之形态有如山涧深渊,太渊穴之气血则有如山涧流趟的溪水,溪水的寒热温凉及流至的溪水多少,其变化导致了穴位局部环境场的改变,这种改变它是通过深渊中散发的水气而实现的。局部环境场的改变进一步又影响到更大的环境场,此即是太渊穴的内在作用机制。
【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肺炎;
2.循环系统疾病:心动过速,无脉症,脉管炎;
3.其它:肋间神经痛,桡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膈肌痉挛。
刺灸法
【刺法】
1.直刺0.2~0.3寸,局部麻胀;
2.针刺时应避开动脉。
灸法:艾炷灸1~3壮,艾条灸5~10分钟。
【名解】
1)鱼际。鱼,水中之物也,阴中之阳也。际,际会、会聚也。鱼际者,水中之阳聚集也。本穴气血为太渊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由于肺经经水经过列缺穴的分流,太渊穴的失散,因此传至本穴的地部经水已较稀少。而本穴所处为西方之地,地性干燥,故其经水吸收脾土之热后大量蒸发上达于天。鱼际之名即是意指穴内气血由阴向阳的这种主要变化,故名鱼际。
2)肺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指本穴的经水经列缺穴的分流、太渊穴的散失后流经本穴的地部经水极为细小也。
3)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因本穴气血为地部经水,量极少,受脾土之热而较多蒸发上达于天,表现出火的炎上特性,故其属火。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的少量经水及经水气化的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
本穴经水一方面循肺经流向少商穴,一方面气化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气化肺经水湿,散发脾土之热。
【治法】
寒则补而留之,热则泻气摇孔出针,或凉药水针。
【主治病症】
1、咳嗽、哮喘、咳血;
2、咽喉肿痛、失音、发热。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藏象】
鱼际穴内的物质运行有如不太多的寒冷水流流至热燥的地面,因热燥的地面作用于寒冷的水液而使水液快速的气化,气化后的热燥水气则上炎于天并作用于天部,从而导致天部环境的改变。此亦即是鱼际穴作为荧穴有主治疾病显见于面的特异性原因。
【别名】
鬼信。
【穴义】
肺经体表经脉的地部经水由本穴经内部通道回归肺脏。
【名解】
1)少商。少,与大相对,小也,阴也,指穴内气血物质虚少且属阴。商,古指漏刻,计时之器,滴水漏下之计时漏刻也。少商名意指本穴的气血流注方式为漏滴而下。本穴物质为鱼际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经过上部诸穴的分流散失,因而在少商穴的经水更为稀少,流注方式就如漏刻滴下。少商穴在拇指之端,其滴下的位置是从地之上部漏落到地之下部,即由体表经脉流向体内经脉。
2)鬼信。鬼,与神相对,指地部或阴类之物。信,信用。鬼信名意指本穴流注的地部经水遵守其规律而运行。因本穴为地之天部与地之地部的连通之所,肺经体表经水的运行为漏滴般滴向肺经体内经脉,有如计时之器的漏刻般遵守其运行规律,故名鬼信。
3)肺经井穴。井,地之孔也。因本穴的流注是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并从孔穴通道而流,故为肺经井穴。
4)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物质的流注方式是经水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而温热水湿之气则从地之地部向天部蒸发,此向外蒸发的温热水湿之气因其水湿含量较大只能上行于天之下部,只表现出木的生发特性,并不表现出火的炎上特性,故其属木。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天部之气,经水量极少,经气量较多。
【运行规律】
经水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经气则由地之地部外出天部。
【功能作用】
将肺经体表经水导入体内,排泄体内肺经之气。
【刺灸】
点刺出血。
【藏象】
由膜质包裹密闭的肺脏有如一个锅炉,心室提供的热源则如炉堂内的火,肺脏内的阴液则如锅炉内的水,肺脏内的气则如锅炉内的高温气体,中府穴则如锅炉的放气阀,肺经体表经脉亦如与放气阀相通的输气管道,而少商穴及其与肺脏相通的内部经脉则如锅炉下部的回水管口,同时,少商穴还是输气管道和放水管道的交会点。
经过上述比喻,我们就不难理解了肺经的内外经脉、气血物质、少商穴和其它穴位了。少商穴作为井穴,它能够主治心下满,它的作用机理有如锅炉的放水塞放水一般,是通过肺经的体内经脉的泄水而实现的。
【注】
井穴皆可治“心下满”,心下满所描述的对象是心,而少商穴能调节心的状态是通过肺之母脏来实现的。“心下满”是指心的状态为满实之状。实又有阴之实与阳之实之分,阴为液、阳为气,气为无形之物,无满之状,即使是在密闭的容器内也只有鼓胀和凹陷之别,心的满是阴液的满。心与肺相连,仅以膜质相隔,心与肺都可看作是在胸腔限制空间内的软质皮囊,心内的阴液不可能被肺内的气体压缩成满实之状,只有肺内的阴液才能使心内的阴液挤压成满实之状。而少商穴通过井穴与肺经相通的体内经脉放泄了肺内的阴性水液,减少了肺内水液与心内水液的空间争夺,心的膜质皮囊得以舒张,心内阴液的水位得以下降,心之皮囊内的满之状即得以消除。
大指内侧,指甲角外一分。三棱针刺之,微出血,可泻诸脏热,不宜灸。
主颌肿喉痹,心下满胀,汗出而寒,手挛指痛,咳逆痰饮,唇干,掌热,战栗,喉鸣。
【取法】在拇指桡侧,去指甲角0.1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皮薄,由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动脉来自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指背支,并有同名静脉、神经伴行,与对侧同名动脉互相吻合,形成血管网。
【特性】手太阴肺经之井穴,五行属木。
【功用】解表清热,通利咽喉,苏厥开窍。
【刺灸法】
刺法:
1.向腕平刺0.2~0.3寸,局部胀痛。
2.三棱针点刺出血,推血至指端捏紧,迅速刺入并挤出5~10滴血。
不宜灸
手太阴肺经要穴主治歌
肺居上焦为华盖,肺居于上焦,为一身之华盖
宣发肃降朝百脉,肺主一身之气,宣发肃降,肺朝百脉
主气利水司呼吸,肺为水之上源,司呼吸
娇脏合皮病鼻塞。肺为娇脏,在体合皮毛,开窍于鼻
中府降气泻胸热,中府为肺之募穴、肺脾之会穴,泻胸中热
主肺咳喘及痰火,主治肺病,咳喘痰、胸痛
健脾消肿降呕逆,亦可理气健脾治面肿、浮肿、腹胀
后病前取诊结核。后病前取之法治肩背痛及诊断肺结核
尺泽合水主肺疾,尺泽为肺经之合水穴,主降逆气
泻肺通经降气逆,本穴属水,为肺金之子,可泻肺之实,兼以通经活络
咳喘吐泻急慢惊,主治肺诸疾,咳喘鼻衄咽痛,以及小儿急慢惊风
膝痛肘挛臂难起。通经治半身不遂、臂肘挛急,下病上取治膝痛
孔最治血最认真,孔最为肺经之郄穴,功善凉血止血,治咯血、咳血
宣肺解肌汗溱溱,亦可发汗解肌、宣发肺气治无汗、热病汗不出
咽喉肿痛咳失音,肺失宣肃之咽喉肿痛、咳喘、失音皆可用之
痔疮出血治在本。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亦可治大肠出血
列缺解表清头咽,列缺可宣肺解表,善利喉咽
偏正头痛嗽寒痰,本穴为络穴,与阳明经相通,治偏正头痛及咳嗽寒痰
男子五淋阴中痛,为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治泌尿系之茎痛、阴痛、尿血
腕弱掌热喑咽炎。本穴与照海相配治咽干、咽痛、音哑,亦治局部手腕无力、掌中热
太渊通脉补肺气,太渊为肺之原穴,有通脉止痛、益肺降气之功
咽痛咳嗽失音疾,本穴可止咳化痰,治咽喉肿痛、咳嗽、失音
血管疾病无脉证,为八会之脉会,主治血脉病之无脉证、脉管炎
腕肘无力痰呃逆,治肺胃不和之呃逆,为输土通于脾,治痰多,亦治肘腕疼痛
鱼际善治咽喉痛,本穴为治咽喉肿痛之要穴,可泄热利咽
清肺泻热利肺功,鱼际为荥火穴,有清肺热、泻肺火之效
胸闷咳喘并发热,亦可理肺治胸闷气短、咳喘发热
金鉴灸此治牙痛。本穴属火善泄热,一般不灸,惟《金鉴》以之灸治牙痛
少商开窍治喉痹,少商有苏厥开窍、交通阴阳之效。可治咽痛、鼻衄
胸痞癫狂功最奇。为肺经之井穴,可泄热开窍,治卒中、惊风、癫狂、胸闷
例题:
1、从小趾下经足心至下肢内侧面后缘的是()
A、足厥阴经
B、足少阴经
C、足太阴经
D、以上都不是
2、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的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厥阴肝
C、手阳明大肠
D、手少阳三焦
3、临床上的皮肤针,刺络,敷贴等方法,是结合()理论运用的。
A、经筋
B、十五络脉
C、皮部
D、十二经别
参考答案
1.B2.D3.A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输液又死亡!3条短信警示所有基层医生
女医生自助做胃镜视频曝光,网友高呼“吓尿了”!
央视:村医将淘汰,剩下的全有执业资格!
史上最全的医院各部门领导表情包,憋住了,不许笑
版权声明:
编辑:医学姐
责编:六六
素材来源:文都教育
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