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名家大咖解读病例,分别有疑难心电图、背景知识、深入解析等内容,敬请关注《医学界·心电解剖室》!
主任寄语
各位同道,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脏电生理室主任李学斌。心电图是重要的辅助检查,一定要把它和临床、疾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结出最美的果实。没有了临床作为基础,心电图就像是没有土壤和根茎的花朵,外表再漂亮,也不能长久。
近年,心内电生理技术蓬勃发展,为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巨大的进步,
心内电生理就好像是心电图的“病理结果”一样,能够解剖心电图,为复杂心电图提供最终的确切诊断
心电解剖室》,志在于此,将心电图和疾病、诊断、治疗联系起来,为你讲述心电图背后的故事
等你来挑战,答对有奖!
不知从何时起,心律失常专业的医生被分成起搏医生和电生理医生,起搏器医生主要负责植入各类的心律植入装置,包括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
和三腔起搏器
(CRT)
而电生理医生主要负责消融,包括阵发性室上速、房颤、房扑、特发性室速/室早等的消融。
或者通俗点说,起搏医生负责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而电生理医生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凡事皆具有两面性,这样区分的好处是分科细化,有利于培养起搏和电生理方面的专科医生,不好的地方是,分科越来越细化,医生的视野也被局限在本专业内。
起搏医生只能通过起搏解决问题,电生理医生只能通过“消融”解决问题,如阵发性房颤导致的快慢综合征,起搏医生主张植入起搏器,电生理医生主张进行房颤的射频消融。
当临床情况复杂,我们不能确定主要矛盾是快还是慢时,这种专业局限性的缺点会被进一步放大。
病例挑战
一位43岁女性患者,既往风湿性心脏病,8月前进行了二尖瓣置换和三尖瓣成形,本次因头晕及间断心悸就诊。患者头晕症状出现是记录到心电图如图1。
图1:
窦律时PR间期有长有短,蓝色箭头所示P波没有下传,红色方框内QRS波形态略有变化。
心悸发作时记录到了规律的窄QRS波心动过速
(图2)
,腺苷能够终止。
图2:患者心悸时记录到窄QRS波心动过速。
头晕又心悸,有快又有慢,之前的担忧真的出现了。
我们到底是应该治疗快,还是治疗慢呢?到底是通过起搏器植入,还是射频消融进行治疗呢?
图1中PR间期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图1中箭头所示P波为何没有下传?
图1中方框内QRS波形态为何不同?
图2中心动过速机制是什么?
A、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B、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C、房速
D、房颤
如何进一步治疗,有何风险?
请赶紧在“留言区”写下你的答案和分析思路,
谜底将于明日发布于本频道。
答对了且点赞数最高的网友,将有机会获得
波德瑞德(Podrid)临床心电图解析(共六卷)中的一本,
想要哪本,随你挑!
欲了解书籍详细信息,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界哥书店即可购买~
想获取更多心电图知识?欢迎加入
“心电解剖室”讨论群
留下您的微信号,小编拉你入群~
ps:入群后进行
实名制
,备注医院-姓名,
不然会被小编清理出去哦~
专家简介
李学斌教授
李学斌,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脏电生理室主任。长期从事心律失常的诊治工作,共完成导管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手术万例以上,最小年龄10个月,最大年龄100岁。并指导国内数百家医院开展了心脏介入手术,足迹遍布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并多次应邀赴朝鲜进行手术和指导工作。在国内最早进行了自动阈值夺获起搏器、三腔心脏起搏器、右室双部位心脏起搏等研究,也是目前国内完成双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最多的术者之一,并获得全国CRT技术推广普及奖。鉴于在房颤导管消融领域的成绩,获中华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杰出贡献奖。主编主译多部学术专著,发表论文上百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心脏电生理及起搏高级研讨班讲座共20余期,“新概念心电图”20余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心脏电生理和起搏方面的专业人才。
何金山医师
何金山,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博士生,师从著名电生理专家郭继鸿教授、李学斌教授,除了掌握心内科常见疾病诊治外,在郭教授和李教授指导下对心律失常、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进行深入研究,喜欢把复杂、枯燥的知识通过简单、幽默的形式表现出来。已在《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坚持专栏作者1年余,在《
Circulation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及《中国心血管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
何金山李学斌
责任编辑:董小雯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看过,请点这里
↓↓↓↓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