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不知道大家平时会不会有这种感觉,突然而来的心慌、心悸,也许还伴有胸闷、胸痛,这是怎么了?莫非是心脏出问题了?!
莫慌,心悸只是一种心跳相关的不适感,心跳可快、可慢、可不齐,它不一定是由心脏疾患导致的。
它可见于某些生理性情况,如:
剧烈运动后、精神过度紧张
饮酒、浓茶、咖啡后
应用某些药物后(如甲状腺素片、麻黄碱、沙丁胺醇、阿托品、毒品等)
还可以由心脏以外的疾病所致,如:
缺乏维生素
(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减小,
回心血量增多,心脏工作量增加)
贫血(血液携氧减少,加快心率提高心排量代偿)
发热(基础代谢率升高,心率加快,心排量增加)
甲状腺功能亢进(基础代谢率升高、交感神经兴奋)
低血糖症、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素释放增多)、电解质紊乱
当然,还可以见于某些病理性情况,如:
更年期综合征
受体亢进综合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多见于年轻女性,焦虑情绪激动下更易发生,心脏多无器质性问题)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包括:心动过速,如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动过缓;心律不齐:早搏、房颤。
每人的情况不一样,了解是为了不过度担忧。假如出现了明显心悸不适,伴有头晕、黑朦、胸闷、胸痛,请及时就医。
室上性心动过速
在众多引起心悸的疾病中,有一种心律失常,叫做室上性心动过速(SVT)。
SVT是指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的心动过速,大多数是由于折返激动所致,少数由自律性增加和触发活动引起。
在一般人群中,
SVT
的患病率为
2.25/1000
人,发病率为
35/100000
人年。女性患
SVT
的风险是男性的
倍,而年龄≥
岁的人患
SVT
的风险是年轻人的
急诊处理方法包括:迷走神经刺激法、静脉用药或者电复律,后期治疗可依据病情选择射频消融术。据报道,正确执行常规迷走神经操作,终止SVT的有效率在19%-54%之间。
迷走神经刺激法,对于无法及时就医的年轻患者,也是一种在家可以应急的方法,所以,今日予以科普。
SVT的迷走神经刺激法包括:
刺激咽部
用压舌板(家用筷子也可选用)刺激悬雍垂诱发恶心呕吐
压迫眼球
眼球受压或眼肌受牵拉时,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变慢。病人取平卧位,闭眼并向下看,用拇指在一侧眶下适度压迫眼球上部,每次
秒,重压眼球可引起视网膜剥离,对
青光眼
或高度
者禁忌。
Valsalva动作
valsalva动作分为四个时相:
phase1是深吸气过程,肺迅速膨胀,可以压迫主动脉导致主动脉内压有一个升高。phase2紧闭声门做呼气动作,这时候胸膜腔内压显著升高甚至达到正值,导致回右心血量显著降低,虽然此时肺循环被有所压缩能相应的向左室挤压一部分血液,但是仍然不能代偿回右心血量减少,所以这个时相回左心血量也是降低的,因而主动脉内压也相应降低,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引起心动过速。
phase3是紧闭的声门突然松开(呼气)的一个短暂时相,由于此时胸膜腔内压骤降,肺回缩,对主动脉的压迫突然撤除,所以这个时相主动脉内压有一个短暂的降低,引起心率有个短暂升高。
phase4由于之前紧闭声门引起的胸膜腔内压升高撤除了,所以大量的血液被抽吸进入右心,相应的回左心血量快速增加,主动脉内压也相应增加,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导致了心脏受抑制。这个时相也正是valsalva动作兴奋迷走的关键。
常规的Valsalva动作,可以分解为四步:
1.深吸气并屏住;
2.做呼气动作(不要把气呼出来),持续15s(坚持不了就及时放弃);
3.蹲下(可以压迫下肢,增加回心血量);
4.深呼一口气(回心血量增加,兴奋了迷走神经)。
作为一个无创伤性的急诊治疗方法,Valsalva动作虽然可以安全地终止SVT发作,但是由于做得不到位,实际应用成功率较低只有5%~20%。为了改变Valsalva动作临床成功率较低的情况,REVERT研究改进了Valsalva动作,结果发表在2015年8月份的《柳叶刀》(Lancet)杂志上。改良的Valsalva动作让患者在半卧位憋气之后立即平卧,并由他人抬高其双腿。研究显示,改良的Valsalva动作,较传统半卧位可显著提高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成功率。改进动作后治疗成功率可达43.5%。
改良Valsalva也可以分解为四步:
1.45度卧位,深吸气并屏住;
2.做呼气动作,在院可以利用测压器,使呼气压力维持在40mmHg左右,当然也可以用10ml注射器替代,直接用嘴吹注射器头端(去掉针头),力量大约可以稍稍推动10ml注射器活塞为宜,该动作维持15s;
3.头部平躺,腿部抬高45度,持续15s;
4.平卧休息。
(上图为经典Valsalva动作,下图为改良Valsalva动作,压力表可由10ml注射器替代)
需要注意的是,执行该动作前,希望可以监测血压及心率,血压过高、过低,或有肺部疾患并不建议使用。而且本科普中所介绍的方法仅针对已明确诊断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且该方法只是就医前的一些急救措施,并不能替代后续的医疗。
感谢关注我们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周忠霞
责任编辑:沈雁波
审稿人:黄中伟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