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卫组织每年公布的全世界十个容易致死的疾病中,心血管疾病经常处于首位。中国患心血管病的人数持续上升,并且死亡率极高。尽管如此,很多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知识了解很少,而心梗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大家谈之色变,却知之甚少,今天咱们就一起了解一下。
心梗一般指的是急性心肌梗死,近年来45岁以下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它的发病有几大常见的诱因。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一定的症状表现,大家一定要提前注意。
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胸疼痛,多发生在清晨,或者是诱因并不明确,常发生在安静的时候,疼痛的程度较平时以前的心绞痛更为重,持续时间更长。有的病人可以长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含服硝酸甘油一般不能缓解。同时患者会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胸闷,或者有濒死感,部分的病人也会出现下颌部、颈部、后背、左肩臂的放射痛。
除了上述症状之外,还有一些较为严重的症状,更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一部分病人尤其是下壁的心梗,会伴有腹部症状,比如恶心、呕吐、上腹的胀痛。严重的心梗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早搏,严重的患者会直接出现低血压休克、急性左心衰的症状。一般患者出现了持续的不能缓解的胸疼,并且伴有血压的下降、出大汗,以往有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或者是曾经诊断为冠心病,这个时候就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尽早去医院就诊,然后进行心梗方面的排查。
心肌梗死后必须做好二级预防,预防心肌梗死再发。在这也提醒大家,关于心脏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因为抢救是有一个黄金时间的,错过的就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假如身边有人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呼吸消失等情况的时候,不要乱用方法,千万不要试图掐人中、针灸等,一定要及时拨打120求救,听从专业人员的指挥。
人人必学的“心梗抢救要点”
及早识破心梗的信号
如何判断自己或周围人是不是心梗发作了?这些蛛丝马迹有助帮你及早识破。
急性心梗的典型表现:
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疼痛,有濒死
、压迫感,
还有人伴有出汗、恶心等。
范围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巴掌大甚至一整片。
如果胸痛持续15分钟以上,要高度怀疑心梗发作。
但有时心梗的首发表现并不在胸部,而是用胃疼、牙疼、嗓子疼、肩膀疼等提醒我们。
急性心梗的非典型表现:
喉咙痛:咽喉灼烧痛、颈部紧缩感,可伴有呼吸不畅、大汗淋漓。
胃痛、肚脐周围痛:持续加重的“胃痛”、饱胀、恶心,特别是活动时反复出现。
牙痛:往往多颗牙齿甚至整个牙床都感到痛,但没有发现明确的牙病,女性更常见。
肩、腋下痛:肩膀、手臂内侧出现钝痛,可能放射到小指和无名指。
后背、下巴痛:常常是今天背痛,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痛;或是今天痛,第二天又不痛了。
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
怀疑自己心梗发作怎么办?
不要自己去购买药物,也不可自行前往医院,应立即完成两件事: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具体位置和症状;
就地休息,不进行任何活动,等待救援。
作为第一目击者,怀疑家人或周围人心梗发作怎么办?
现场第一目击者的急救知识、技能和行为意义重大。如果能在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将大大降低死亡风险。
施救步骤:
判断患者是否发
生心脏骤停
立即拨打120,不要打车将患者送医;
心脏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为什么不能打车去医院?
急性心梗患者很容易发生心脏骤停,救护车上配备相应的设备,再加上医生的专业操作,会大大提升救治成功率。
自己去医院,中间不规范的搬运患者、自行挂号、或是将患者送去了没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这些环节都可能延误治疗。
科学的心肺复苏
要不要进行心肺复苏,要看患者是否发生了心脏骤停。
如果患者还有心跳和呼吸,心肺复苏可能会增加室颤风险。倘若患者尚有意识,可询问其是否携带了常用药,
可按以前习惯帮其服药。拿不准的话,不要盲目服药。
如果患者发生了心脏骤停,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判断心脏骤停的方法:
打肩部并大声呼喊患者,看有无反应;
判断有无自主呼吸,跪下来平视患者胸腹部,观察5~10秒看有无规律起伏,当发现无反应和无自主
呼吸,即可初步判断为心脏骤停。
如何进行心肺复苏?
当现场只有一个施救者时
:如果可以立即取得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首选AED,如果无法立即取得,马上做人工心肺复苏。
当现场有两个及以上施救者
:一人先做心肺复苏,让另一人尽快取得并使用AED。
急救专家贾大成演示AED使用方法↑
人工心肺复苏要做到两点,一是
胸外按压
,二是
人工呼吸
实施胸外按压过程中,要让患者仰卧在硬平面上,保持呼吸道畅通,将掌根放在胸部中央胸骨中下部(定位方法:两个乳头连线中点);
双掌根重叠,十指相扣,肘关节伸直,垂直向下按压30次,成人速率至少100次/分,不超过12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不超过6厘米。
家属配合尽早手术
到了医院,家属千万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找熟人”“再商量一会儿”上面。手术是为了减少心脏梗死面积,降低致残致死风险。
若患者和家属犹豫不决,流失的不仅是时间,还有患者的心肌和生命。所以,一定要相信医生,给予最快最合理的治疗。
综合上述抢救环节,成都市的这位急诊专家就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及早识破了心梗的征兆(出现15分钟以上的胸痛、嗓子灼烧痛、胃痛等);
第一时间拨打了急救电话,而不是让家人送去医院;
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且进行了专业的心肺复苏;
家属高度配合。抢救过程中,家属对医生完全信任,对任何抢救措施都毫不质疑,马上同意手术,为患者赢得最佳抢救时间。
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再加上医院高效专业的抢救,最终患者脱离危险。
做8件事防住心梗
尽管心梗发病急,病情重,但它是可以预防的。
缓慢起床
清晨是心梗的高发时段。早上不要一骨碌爬起床,可以喝200毫升白开水,洗漱后及时吃早饭,早上锻炼要轻柔缓慢。
不可用力过大
心梗常发生在需要突然发力的时刻,如厕、搬东西、回头时,要控制好力度,不可用力过大。
多次少量补水
缺水会导致血液黏稠,增加心梗风险。健康成人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要小口喝、慢慢咽,避免猛灌。
管好血脂
高血脂是冠心病、心梗的高危因素。一般将“坏胆固醇”控制在(0.2~4.11毫摩尔/升)内即可,但“三高”患者及吸烟的人最好控制在2.6毫摩尔/升内。
戒烟限酒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明确诱因,酒精摄入量与高血脂、脑溢血的患病风险呈正相关。建议果断戒烟、戒酒,并远离二手烟。
及时释放压力
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每天吃盐别超6克
成年人每天吃盐不应超过6克(约平装满一啤酒瓶盖的量),并少吃腊肉、熏鱼等高盐食品。
每天运动30分钟
规律运动,有助提高心肺耐心,维持心脏机能。
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游泳、快步走、骑车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