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脑卒中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脑卒中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

(cerebral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脑卒中”

是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并发症之一,脑卒中患者中因糖尿病引起的占20.8%。如果治疗及时,可以不影响生活,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如何识别脑卒中?

2种早期识别卒中最简单的方式:“中风120”或者是FAST原则:

“1”

是指看1张脸,如是否突然出现口角歪斜、流口水、面瘫不对称症状?

“2”

是指查2只胳膊,如是否存在肢体麻木,平行举起存在单侧无力的情况;

“0”

是指聆听语言,是否说话困难、含糊或不能语言。如出现上述突发症状,市民要警觉可能发生了脑中风,应立即拨打120电话,用最短的时间抵达可溶栓的医院。

FAST原则:

F(Face,脸)

:微笑!当脸部两侧不对称或一侧嘴角歪斜,就是异常。

A(Arm,手臂)

:举起双手!当让患者闭眼,双臂平举10秒,有一侧手臂无力往下掉,就是异常。

S(Speech,说话)

:流利对答!问一个问题,吐字不清、说不明白或无法说话,就是异常。

T(Time,时间)

:如果有上述其中一个状况出现,请马上拨打急救电话120,争取抢救时间,尽快行溶栓治疗。

如何预防脑卒中?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调脂药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A级推荐)。密切监测血糖,避免过低或过高,建议控制血糖水平(7.7到10.0mmol/L)

控制血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可依据其危险分层及耐受性进一步降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方面可能效果更明显。

控制血脂

血脂异常者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者,血液黏稠度增高,脂质极易沉积于血管内膜,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脑血管狭窄,进而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糖友关注血糖的同时还需控制血脂,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调至正常可降低19%~31%的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绝经期女性缺乏雌激素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以及激素分泌紊乱导致体重增加,易使得血糖、血压控制不理想,更易出现脑卒中等多种慢性并发症。因此,女性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在绝经期更应加强血糖、血压等的监控,合理药物治疗,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健康饮食

饮食种类多样化,营养和能量的摄入合理;采用包括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以及总脂肪和饱和脂肪含量低的均衡食谱;

建议低钠摄入量和增加钾摄入量,推荐食盐摄入量5g/d,钾摄入量3510mg/d;

多食含纤维素较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可降低血脂,改善糖耐量,并预防便秘的发生,便秘是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诱因之一。常吃富含钾的柑橘、菠菜等果蔬,钾元素含量高能调整细胞内钠和钾的比例,有助于预防脑卒中。常吃富含叶酸的绿叶蔬菜,如鸡毛菜、芦笋、油菜、西兰花、扁豆等食物,可预防血栓并降低直接或间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每日总脂肪摄入量应<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酸<10%;每日摄入新鲜蔬菜400-500g,水果100g,肉类50g,鱼虾类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食油每日20-25g;少吃糖类和甜食。忌食肥甘厚味、油腻之品,保持清淡、低盐的饮食。

积极运动,避免腹型肥胖

糖尿病患者(部分高龄和身体因病不适运动者除外)每周至少有5天,每天30-45min的体力活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代谢运动等形式为主。运动可使血压及体重降低,增强血管舒张能力,改善糖耐量并促进心脑血管健康。

研究发现坚持运动可使脑卒中发病风险降低20%。女性在绝经后随着体内激素的变化,更易出现腹型肥胖,研究结果表明腹围超过80厘米将显著增加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而坚持运动则有助于保持理想体重和腹围。

戒烟限酒,远离被动吸烟的环境

研究表明,约18%的脑卒中患者因吸烟引起,酗酒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4~5倍。吸烟可直接损伤血管壁,增加血液黏稠度;尼古丁可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酒精可促使血小板聚集,触发凝血,引起脑血管痉挛而发生脑卒中。

被动吸烟与吸烟同样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香烟燃烧时所产生的烟雾中含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加速动脉硬化,造成血小板凝集,增加女性患脑卒中的危险性。有研究发现,被动吸烟的女性脑卒中和脑出血的患病率均明显增加。不吸烟者远离吸烟环境、吸烟者戒烟。

饮酒者要适度,不要酗酒,饮酒者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g,女性减半。

合理休息,减少情绪波动

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可造成血脂代谢异常、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久之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脑缺血。另外,某些脑血管畸形和动脉瘤在没有出血时往往没有症状,但过大的压力和疲劳可能会诱发脑动脉破裂、脑卒中发作。

愤怒、激动、郁闷等不良情绪是诱发脑卒中尤其是脑出血的直接危险因素。约20%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前会出现情绪波动。激动的情绪会使体内的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心率加快、血流加速及小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升高的血压可造成脆弱的血管破裂,进而发生出血性脑卒中,也可诱发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阻塞脑血管,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抑郁和情感应激等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见,因此,女性糖友在日常生活中更应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

加强脑卒中筛查

定期到医院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血黏度等,尤其是那些有过脑卒中先兆的患者及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或有吸烟、肥胖、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脑卒中筛查。

定期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化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错失预防和早期治疗脑卒中的良机。

注意季节变化

资料提示,当气温骤降或升高3℃以上,人体的血管便发生收缩或扩张以适应温度骤变,老年人容易发生脑卒中。所以,应注意当气温骤降时,老年人则要适应2~3天再做户外锻炼,并注意保暖。

锻炼左手

近70%的脑卒中患者发病于右脑半球。这是由于人们平时习惯右手操作,使左脑半球锻炼机会多,其血管神经比较强健。

而右脑半球锻炼机会少,血管神经较之脆弱,易导致微血管破裂出血。因此,增加左上肢和左下肢的活动,有助于大脑右半球的开发锻炼,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这些方法,您学会了吗?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