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梗阻
肠梗阻是肠道的完全梗阻或严重影响肠内容物通过的疾病。肠梗可发生于肠道的任何部位。梗阻发生时梗阻部位以上的肠段仍有功能。当肠腔内充满食物、液体、消化液和气体时,肠腔会扩张,肠壁会变得肿胀。如果未及时处理,肠道可穿孔,并将肠内容物漏至腹腔引起腹腔感染。
发生肠梗阻时最先出现的症状是腹痛,同时还会有呕吐、腹胀、便秘和停止排气等表现。
肠梗阻按梗阻的原因分,可分为三类:
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缺血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
最常见,是指肠壁本身、肠腔内或肠管外的各种器质性病变造成肠腔狭窄或闭塞,致使肠内容物通过受阻。如因为胆石、粪石、异物、蛔虫等引起肠腔内阻塞。炎症、肿瘤、吻合手术等造成肠腔狭窄,儿童多见肠套叠导致肠梗阻。手术后的肠粘连,肠扭转以及肠外肿瘤或腹块压迫导致梗阻。
动力性肠梗阻
主要表现为麻痹性肠梗阻。常常并发于腹部大手术后、腹腔内炎症、电解质紊乱、腹膜后出血、肠缺血、全身性脓毒血症等。
缺血性肠梗阻
是指由于肠系膜血管病变引起肠壁缺血,继而引起蠕动障碍造成肠梗阻,见于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
发生肠梗阻怎么办
绝大部分怀疑肠梗阻的病人都需要急诊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
通常,需要将一细长管子经鼻插入胃或小肠,抽出聚积在梗阻部位之上的胃内容物。经静脉输液补充因呕吐或腹泻丢失的水和电解质(钠和钾)。
有时,未经治疗,肠梗阻也会自行消失或恢复正常,尤其是肠粘连引起的肠梗阻。经肛门插入内镜或钡盐灌肠,能冲胀肠道,也可用于治疗几种疾病,如大肠下段的肠扭转。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对肠梗阻要尽快施行外科手术,切除梗阻肠段并将剩余肠段吻合。
针对麻痹性肠梗阻,必须除去梗阻引起的肠腔内积液和积气。
有时可以从肛门插管至大肠用于减压。经鼻插管到胃或小肠,抽吸以减低胃肠内压力和减轻腹胀。
在病人肠道功能未恢复正常之前,应禁食禁饮。评估液体丢失量和欠缺的正常需要量,再根据心、肾功能确定静脉输液量及补液速度。一般成人症状较轻的约需补液1500毫升,有明显呕吐的则需补液3000毫升,而伴周围循环衰竭和低血压时需补液4000毫升以上。最基本的溶液是葡萄糖盐水或乳酸钠林格液与5%葡萄糖溶液各半。根据血电解质及其他化验结果决定补充量。肠梗阻时间过长或发生绞窄时,肠壁和腹膜常有多种细菌感染,积极地采用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十分重要。对于长期不能进食者还需要静脉补充脂肪乳及氨基酸等,以提供足够的热量。
来源: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