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月深秋,受纽约郊区朋友的邀请,前去游玩并观赏了附近公园里的三棵巨大的白果树(银杏树),顺便也收集了一大堆白果(Ginkgobiloba)。
原准备送些白果与朋友分享,不料引来了一串串有关食用白果的安全问题。为了更好地回答疑虑,作者做了一些研究,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医学界对白果的共识。
白果中毒最早出现在英文医学杂志上,也就是近20年的事情(1)。而中国与日本的民间医学书籍中时有报道(2)。2002年美国的《儿科杂志》报道了一例两岁的女孩,因为吃了大量白果后发生中毒的病例。由于病史问的详细,观察仔细,诊断正确,治疗恰当,患儿安全度过危险期,平安出院。
上述病例实际上发生在日本。与中国和韩国一样,日本人十分喜爱白果,把白果作为饮食和保健的一部分。日本时有白果中毒的报道,也积累了一些治疗白果中毒的经验。比如这位小女孩,吃了白果7小时后出现烦躁、呕吐与腹泄被送进医院,之后2小时内又出现抽搐与呕吐等症状,医生在其呕吐物中发现含有白果的碎碴,追问父母后得知大约吃了50至60粒熟食白果,当即怀疑为白果中毒。釆取静脉注射30mg磷酸维生素B6和肠内灌注4mg安定.这样处理后,患儿安睡,醒来后再无呕吐与抽搐,观察四天一切正常后出院。
患孩在入院体检时,包括神经系统,血常规,尿常规,CT检查和肠道轮状病毒检测均属正常,血糖略有偏高208mg/dL,但无发热。在诊断白果中毒后,将食后9小时存留的血样专门送出检测白果毒素,即4'-O-methylpyridoxine(MPN),中文为4-甲氧基吡哆醇。结果显示MPN升高至360ng/ml,经治疗10小时后降至15ng/ml以下。MPN是白果中的一种化学物质,先前的研究证明其有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3)。
图一,维生素B6
图二,4-甲氧基吡哆醇(MPN)
白果毒素MPN为什么会产生神经毒性作用呢?这与它的化学结构与维生素B6相似有关,如图所示。MPN比B6多了一个甲基,也可以认为它是B6的洐生物。维生素B6是葡萄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的重要辅酶,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它可以增强体内许多代谢酶的活性。
MPN
可以与维生素B6一起竞争这些酶的活性结合部位。当吃了过量的白果时,MPN抢占了维生素B6的地盘,但它没有B6作为辅酶的功能,因而受累的酶活性随之减弱。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白果中毒归咎于其中所含的氰化物,然而1985年首次发现MPN可能是其中毒的罪魁祸首(3)。在氨基酸代谢中,已经知道神经递质GABA(γ-aminobutyricacid,γ-氨基丁酸)是谷氨酸的代谢产物,这个过程是由谷氨酸脱羧酶来起催化作用的,而恰巧维生素B6是这个酶的辅酶,因而当MPN含量增多时结合了此酶,造成此酶的活性降低和随之而来的GABA含量降低。由于GABA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的减少加上聚积的谷氨酸,后者是兴奋性神经递质,造成脑内抑制与兴奋失调,导致白果中毒者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出现诸如烦躁、惊厥或抽搐等症状。
所以白果中毒最有效的处理方式,是补充维生素B6,既能达到治疗作用又能起到预防效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儿童吃白果更容易中毒,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需要更多的维生素B6维持生长发育。在正常状态时,维生素B6消耗的多,脑内库存处于相对贫乏状态,对MPN增多时显得更为敏感而不利。
临床上也偶尔见到新生儿维生素B6缺失诱发的強直性抽搐,患儿对其他抗惊厥药物不敏感,及时注射维生素B6可以立即中止此类抽搐,这类病例最早报导于1954年,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4)。
MPN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热稳定性能良好,不会因为蒸煮炒或微波炉加热而降解,这一点与白果内氰化物不同,遇热后容易分解。所以吃白果一定要小心,吃多少粒为安全也沒有定论。从目前的医学报道来看,从吞服15粒白果仁开始,高到574粒中毒的均有报道(1)。所以成人每日应控制在10粒以下,一天5-6粒为好,平时补充一点维生素B6更为安全,作者本人平时也是这样坚持的,长月食用未见不良反应。
搞清了白果中毒的生物化学机制,不难发现,白果毒素也就是人体内必需维生素的一个亲戚,可以引起体内关键代谢酶的生理共需关系的一种失衡。当代医学对白果毒素的研究,有共识(5,6),但缺乏临床前期动物实验的深入研究。主要原因是欧美国家白果保健品来自白果树的树叶,比较出名的有GbE,而树叶与白果仁相比,MPN的含量极低,每日白果保健品日服量120mg或240mg,不会引起MPN所致的副作用或中毒反应。
讲到这里,大家又会问,白果中含有神经毒素,为什么还要食用它呢?简单讲白果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黄酮类和改善微循环物质萜类化合物,要讲清楚这个道理,又需要一篇大文章了,下次再谈。
作者感谢徐霆医生、王清敏医生和汪策医生对本文的审阅。
本文中部分照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自
美国医人)
END
作者简介:美国大型药企资深硏究员。早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同济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在武汉协和医院从事临床医学5年。之后在美国新泽西罗格斯大学从事药物代谢与毒理的博士后研究。96年起先后在大型药物研究公司赛诺菲,先灵保雅,默沙东从事新型药物的研发。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雇主的立场和观点。
预览审阅:奔腾鱼
责任编辑:西西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