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强拉硬拽,都要顺势而行之,正骨也是同样的道理,硬掰硬拉,虽然也可以达到“正”的效果,但这绝非是最好的治疗方案。最好的方法,应该是顺其势也。有句耳熟能详的话放在这里形容骨头及其准确,那就是“生命在于运动”。动则生,静则死,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在动中求正,顺势轻轻一推,再加上人体的自我修复,然后才能真的“正”了。
正骨如何更好的了解,颈椎的正骨手法有哪些
我们所说的正骨,并非只是正骨,而且包括正筋。事实上,筋占大部分而骨占小部分。
一个人身体有病变的时候,筋骨都不同于常态。用手触摸,用心体会,自然得知病之所在。到底是陈伤还是新伤,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皆可摸得清。这些了然于胸,然后因症施治,就会事半功倍,省时省力。正骨如何更好的了解,颈椎的正骨手法有哪些
平常人都以为正骨诀窍是秘传的手法,能学得其手法的人就是得到正骨了真传。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样理解的话,就是本末倒置了。手法之秘固然重要,并且得其秘者都视其为宝物,不轻易传授他人,但是常人却不知道,手法皆以摸法为基础。摸得准方能正得准。只有摸准了才能确定症结出在哪里,才能对症而处理,经常有病号让我给他摸摸哪里出问题了,你不摸摸他就感觉没有看。
现在正骨很多都是以西医理论为依据,其实都是局部疗法。有人以治疗颈椎手法闻名,将病人脖子扳得一串响。有人以治疗腰椎闻名,只将腰部某椎复正便认为病马上就能好。
正骨如何更好的了解,颈椎的正骨手法有哪些
凡此种种,都认为是椎体略小错位所致,所以认为将椎体复位疾患即除。其实很多时候椎体才复位(快者三两分钟,慢者数天),再摸时椎体又回到原位,而这种情况又大多归于椎旁肌肉紧张所致。然而即使松懈了椎旁肌肉,很多时候也照样会出样这种情况。
所以这些手法只是“治”其然而不“治”其所以然。
我们知道,筋骨相连。世间无没有筋的骨头,也无不连骨头的筋。而筋并非只是椎旁肌肉那一小段,而是一直牵连到很远处,与上一关节相连,而上一关节,又与上上一关节相连。如此一直连通到极远处。有筋出槽必有骨错缝,有骨错缝必有筋出槽。这是定理。
正骨如何更好的了解,颈椎的正骨手法有哪些
下面我先重点的介绍颈椎的正骨手法会在陆续的文章中介绍其他部位的正骨方法:
1.仰头摇正法适用于枕寰、寰枢关节的旋转式错位。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枕部,一手托其下颌,使病人头部上仰(仰头可使C2-7颈椎后关节闭锁成“定点”),侧转,嘱病人放松颈肌(缓慢动2-3下),待头转到最大角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即可使错位的关节复位,此操作中有时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咯得”声。也可取坐位操作。
2.低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后关节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中段颈椎错位者约屈20度。下段颈椎错位者前屈须大于30度)术者一手轻拿其后颈,以拇指按压于错位的横突后隆起处下方作为“定点”,另一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为支点,转动头部,当摇头至最大角度时,动点的手用有限的“闪动力”,“定点”的拇指按压成阻力,使关节在动中因“定点”的阻力而复位。缓慢复位法根据需要可重复2-3次。
3.侧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钩突关节旋转式错位及侧弯、侧摆式错位。患者侧卧、低枕、头前屈,术者一手托其耳区头部,另一手轻拿其后颈,拇指“定点”于错位之横突下方,将头搬起呈侧屈状作摇头活动,动作同低头摇正法。
4.俯卧摇肩法适用于第5颈椎至第2胸椎间的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平枕,上肢垂直,手置臀部,术者立其后方,用拇、食指夹于错位关节的横突前后方,另一手扶于肩部,作向前推、向后拉的摇动,“定点”作对抗阻力,使旋转错位在摇动中复正,此法与低头摇正法复位原理及适应症相同,只是“动点”在下,改为摇肩,使作用力易于达到颈胸交界处。尤其对上位颈椎失稳的患者,可避免因低头摇正角度过大而损伤上颈段。注意摇肩时先将其肩向下推,以免关节闭锁影响复位。
5.侧向搬正法适用于颈椎2-6侧弯、侧摆式错位的钩突关节错位。患者仰卧,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其后颈并以拇指按住患椎横突侧方并向隆起处按压(侧摆者只按一点,侧弯者由下而上按压)。另一手托住下颌并以前臂贴其面颊部,两手合作将患者头向上牵引并屈向健侧再屈向患侧,(让错位关节先开后合),当颈屈向患侧至最大角度时,拇指“定点”不放松,,并与“动点”手协同作扳、按、牵联合“闪动力”以使错位关节复位,有时病人可改用侧卧位,去枕,用抬头作侧扳按动作,与侧头摇正法相同,抬头角度加大。C6-T2侧摆、侧弯式错位者,可将“动点”改为推肩拉肩法,此法必须使错位椎间侧屈活动度加大才能成功。
6.挎角搬按法适于C2-6后关节错位,或关节滑膜嵌顿,且关节肿胀者。患者取健侧卧位,低枕,将头偏向健侧前屈,充分展开患椎关节,术者双手拇指轻力弹拨其颈部紧张肌腱(提肩胛肌、夹肌多见)作滑膜嵌顿的诱导松解,使嵌顿的滑膜退出,并揉捏颈肌使之放松。然后一手拇指“定点“于肿胀隆起的偏下方,另一手扶对侧头面部,将头搬起屈向健侧前外45度,再搬头向患侧后外45度,如此斜向扳按压该隆突关节,重复2-3次即可复平。
7.俯卧冲压法(旋转分压法)
适于颈胸交界区(C6-T3)的关节错位。以C7棘突左偏,T1棘突右偏伴压痛为例,患者俯卧于软枕上,头在床边悬空,面向颈部放松。术者立于床头,右手掌根部按于C7棘突左侧,力点落在椎板(棘突根)部,左手掌根部按于T1-T3棘突右旁作定点,令患者深呼吸,当其呼气时,术者双手用有限度的冲压力下按,右手“动点力“稍加大,可重复2-3次,由于术者双手作用力方向不同,对旋转式错位较易复正。对滑脱式错位,可改为双拇指同按于后突的椎旁两侧,在双掌牵位头颈时双拇指加按压力,以达到牵引推正之目的。本法亦常用于胸椎段错位。
8.侧卧推正法
适用于各种前后滑脱式错位,对颈轴变直,反张者有效,患者侧卧,平枕、低头,术者用拇指、二指夹持后突棘突两旁椎板处作“定点”,另一手托其下颌,使头作前屈后仰活动。当仰头时,“定点”之手稍加力向前推动,使反张的椎体在运动中被推正。滑脱较重者,用牵引下推正较易成功,或取仰卧位于推正时加牵引力,亦可复正。
9.反向运动法
用于松解肌痉挛、肌性牵涉性痛和肌肉的挛缩。如颈椎病正骨治疗后屈颈时仍感颈连背处有牵拉性疼痛者。患者坐于凳上,术者立于其后,用同侧拇指或屈肘按住病人背部痛点(稍上),另一手扶其肩部,嘱患者头先仰,然后用力前屈,在病人前屈头时,术者用力按住痛点,力的方向与屈头方向相反,使痛点肌肉因两人作用力相反而得以松解,反复1-3次,常可使顽固性痛点消失。又如,钩突关节错位引起斜角肌痉挛,用牵引下正骨复位后,触诊时仍有肌紧张者,亦可应用牵引下反向运动法使之松解,对于颈肩综合征或老年性肩周炎者,如触诊时有后斜角肌紧张者,同时可触及C5-C7横突前方隆突处压痛,作头手对抗或肩手对抗法,同样可起到作用。
正骨一定不要暴力一定要轻柔,正骨推拿疗法可以治疗颈椎病,特别是对关节错位,椎体轻度骨质增生、椎间失稳等情况有效。但在做正骨推拿之前,必须先要排除比如脊柱肿瘤、结核、骨折、脱位及类风湿、痛风等病症。这些疾病不能随便推拿,被称为“推拿之禁忌”。
正骨如何更好的了解,颈椎的正骨手法有哪些
在复位的时候,一定要先放松痉挛的肌肉群。特别是在复位的过程中,遇到某些肌肉紧张,要用放松肌肉的手法,比如痛点按摩,揉、擦、捏等软组织充分放松,然后才将患者颈椎调整到有利于关节复位的姿势,或转动颈椎将其“摇正”,或侧屈颈椎将其“扳正”,正骨过程中,一定是“动中求正”。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