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爱婚姻万花筒(2) 性爱婚姻万花筒(2)性爱婚姻万花筒(2)

性爱婚姻万花筒(2)

一个女王的婚姻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的婚姻是一个很成功的婚姻。

她的丈夫亨利王子是一位法国贵族,在他结婚前是一位法国外交官。女王和她的丈夫是在1967年的夏天结婚的,那时她还没有登王位,身分尚是公主。在婚礼盛宴上,亨利王子站起来演讲。他用刚学的丹麦语向他的新婚太太做爱情宣誓:玛格丽特,我会尽力使你快乐!

光阴飞逝,玛格丽特女王和亨利王子结婚为时已有30多载,两人也已踏进60大关,而且做了两个孙子的祖父母。

回顾过去的30多年,亨利王子可做到了我会尽力使你快乐的那句新婚之夜的爱情誓言没有?答案最好是从他的太太丹麦女王的身上去找。

当亨利王子满65的那年,他自己本人是无意大事庆祝生日的,但女王坚持要替她的丈夫隆重做寿。在寿筵中女王做了一个很真诚、很动人的演说,感谢陪伴了她数十个寒暑的先生。下面仅引述女王演说词中最动人的几句话:

我们的婚姻大大地开阔了我的视界,丰富了我的人生,超出了我对婚姻的一切期待。你的太太不能缺少你!

在结婚三十多年后,能得到太太如此高度赞美的男人为数可能不多。由此也可见,女王对她的婚姻的评价是多么的高。

现在,让我们把这个成功的婚姻从它的开端看起。

在玛格丽特公主还没有遇到亨利之前,她已声明,她将来一定要为爱情而结婚,对象一定要是一位能全心全力支持她的男士,而且希望是男的主动追求和选择她为妻子。

玛格丽特公主和亨利是在1965年伦敦的一位朋友家里认识的。多年后两人各自回忆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对对方的印象。玛格丽特公主说,她对身材高挺、相貌英俊、风度潇洒的亨利有很好的印象;但在她的眼中,后者只不过是条件好的男士群中的一位而已,她没有一见钟情的感受。亨利则说,玛格丽特公主给他的第一个印象是一个身材高大(她身高超过六尺),高贵、漂亮,但很怕羞的年轻女子。他对这位公主立刻有爱慕的心,但当时认为没有跟公主谈恋爱的可能性。这样,他们两人便分手了。

次年的春天,玛格丽特公主到苏格兰去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在那里又碰到亨利。婚礼完了以后,他们一行年轻人同机飞回伦敦。在飞程中,一位同行的男士提议说:我想带你们去参观伦敦的股票市场,然后请你们吃中饭。

亨利随声附和:我同意,让我们好好利用这一天,晚上我请你们上夜总会,在那里我们可以吃饭,可以跳舞。

那个晚上是玛格丽特公主和亨利的爱情开端。在过后的数天,他们两人每天在伦敦见面,一块儿吃中饭,相谈投机,爱情的火花像打雷闪电般在他们之间燃烧起来。

玛格丽特公主回到丹麦后和亨利用法文互通情信,秘密地进行这段恋爱,没有告诉她的父母亲。数星期后,公主的丹麦朋友在家里举行宴会,特请亨利从英国来参加。亨利抓着这个机会向公主求婚。很多年后,有记者问亨利王子,他怎么会有胆量向一位将来要做女王的公主求婚?他的回答是:有了爱情的力量,就有胆量。

爱情成熟,公主才把她的未婚夫介绍给她的父母亲。丹麦国王和王后立刻真诚地接纳了这位女儿所爱的驸马爷。

不赞成这段婚姻的倒是亨利的法国父亲。亨利的父亲莫柏桑伯爵以前在越南管理行政,回法国后经营他祖家的葡萄园事业。他是一个性格高傲、脾气猛烈的男人。他很生气,将来继承爵位的长子亨利竟然愿意放弃法国伯爵的名位去当外国王子,放弃法国国籍去做丹麦人,放弃天主教而改信奉丹麦的马丁路德教。亨利王子日后在他的自传上说:他的父亲为此有一段时间不跟他说话。

玛格丽特公主和亨利王子结婚后,过了5年恬静的小家庭生活,生下两个儿子,命运便来拍门。丹麦国王突然因病逝世,32岁的玛格丽特公主在一夜之间成为女王。他们的婚姻也就进入被考验的阶段。

丹麦是一个君主立宪国,女王没有政治权力,但她是代表国家的一国之主,惟有她有资格说:我是丹麦。从此之后,亨利王子在任何公众场合都要跟在女王的后面两步,在任何公众场合他都是女王的配角。

亨利王子虽然是一个沙文主义很重的法国男人,但他在公众场合悉心扮演女王的配角角色,支持他的太太做女王。女王对他的丈夫也非常体贴,在他们的私人生活里,丈夫是一家之主,从两个儿子的严谨教养到私人请客、国宴的菜单和酒单的挑选和安排均由丈夫一手负责。

这样的分工合作非常适合他们夫妻两人的性格。他们两人都是多才多艺的人。女王在私人生活中是一位典型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她的正式教育是考古学,她精通多种语言、生性爱好画画、刺绣、艺术和芭蕾舞台服装设计、看书,但对运动、下厨烧菜、开车子等不感兴趣。丈夫则是能文能武的才子,善骑马、打猎、驾帆船、飞行、打网球、滑雪等运动,弹得一手好钢琴,能雕刻、好写诗,又爱下厨烧好菜。

女王和丈夫在日常生活里分离的日子相当多。丈夫常单独出国替丹麦的企业界做推销大使;丈夫去打猎、参加驾驶帆船比赛,女王是不去参加的。女王每年冬天到挪威去度假,作步行式的滑雪,但丈夫认为这种步行式的滑雪太没意思,总是让女王单独去。

这对王家夫妻很大方地让他们的配偶独自追求各自的嗜好,但是他们更重视培养共同的兴趣。他们所共同培养的兴趣相当多,最主要的是在下面所提的两方面。

首先是,他们在艺术上合作。他们共同翻译了一本法文的哲学小说,用笔名共同出版,封面由女王设计,此书甚得丹麦文学界的好评。随着岁月的流转,女王成为一位造诣很高的画家,曾多次开画展。女王说丈夫是她最好的艺术批评者;但丈夫自己绝对不涉足画画,避免和太太争风头,他搞雕刻、作曲、写诗、弹钢琴娱乐太太。两人是没有竞争性的艺术家。

他们的第二个合作是在法国南部,靠近丈夫的家乡那里买了一个葡萄园。初买下来的屋子仅是个废墟,他们每年夏天到那里度假,每年把房子修理一点,装修一下。过了十几年,他们把废墟似的房子建成一间如王宫一般华丽的屋宇,葡萄园也开始出产葡萄酒。女王的评语是:我很高兴,能够替王子和跟王子一起建造这个葡萄园。

这个葡萄园是这对生活繁忙、公事责任重的王家夫妻感到最松弛悠闲的地方。他们一到,女王便开始画画、写生、刺绣;她惟一喜欢做的家务是像平民女子那样,拿着菜篮到该村的露天市场去买鲜菜。丈夫则每天下厨烧菜和照顾葡萄园。夫妇俩每天必手拉手地在葡萄园里散步一次,欣赏他们共同经营、共同建筑的好成果。

而且,他们夫妻俩永远记得欣赏对方,当众称赞对方。

玛格丽特女王二世是丹麦这个渊源一千年,从来没中断过的古老王国有史以来最受人民爱戴的君主,但她是一位为人谦虚的女王。她很敬佩丈夫,因为后者能做那么多她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在她多年前出版的自传里她又曾经这样形容亨利王子:

他是我的船锚。我们结婚已经二十多年到今天,他还是能够随时支持我,激发我的灵感。当我情绪低落时,他鼓舞我。

亨利王子除了在国际记者团之前称赞女王是一位美丽的女人以外,他还说他最欣赏的是女王的温和性情:在我们结婚那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女王真正的生气,大发脾气。在一个南欧人的眼中,这是一个极为难能可贵的美德!

最后,让我们听听女王和丈夫对婚姻的观点,可从中窥见他们婚姻成功的秘诀。

女王对婚姻的观点是:一个婚姻是由两个个人组成的。双方应该彼此尊敬对方对事物的不同看法,还要让对方有机会表达个人的本性。但最重要的是,要对两人所共有的一切关心爱护。

最近,丹麦女王对前来访问她的英国记者坦白地评论她的婚姻:我们的婚姻是成功的,因为我们给予对方行动的自由,我们给予对方空间。我们不在一起的时间很多;我们有好的时刻,也有不好的时刻,但这并不是婚姻的不成功。婚姻像天气那样,会改变的,不可能每一刻都十全十美。我的先生做我的丈夫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丈夫对婚姻的看法更是简单直接:婚姻像一个花园,需要不断的照顾,不然婚姻便会衰萎。

可见,这个成功的婚姻并不是从天而降,自发自长的;婚姻的爱苗之所以能够生长几十年而不衰,是因为女王和丈夫两人长年的理智栽培。

一个王子与

的婚姻

我亲爱的、我所爱的雅丽珊达:

世人有言,人生是一个长的旅程。我曾多次问你,你愿意和我一起走尽人生的旅程吗?你今天再次答复我:你愿意。有你在我的身旁,有你的手握着我的手,我们可以共同去探测未知的将来。

我们的旅程从今天开始了。你带领着我,我带领着你,这两件事情是我最愿意做的。我说我跟随你,那就是我支持你;当你遇到困难时,我援助你;当你做了决定时,我信任你的决定;当你做了选择时,我赞同你的选择;你需要任何的帮助,我都给予你。我们两人彼此给予和接受,把我们所学到的人生教训建立成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

上面那段诚恳的演讲词是丹麦的约哈金王子跟有华人血统的香港女子结婚的那天晚上在喜筵席中当着满座嘉宾,向他的新娘所说的话。说话的时候他握着雅丽珊达的手,两眼真情流露地注视着后者。

约哈金王子在演讲词中没有提过我爱你这三个字,但他的演说词是再真诚不过的爱之宣言;因为王子所许诺的,是以具体的行动去爱他的太太。这并非是每个男人都说得出来,更不是每个男人在婚后都能做得到的。

时到今天,约哈金王子和雅丽珊达在婚姻的旅程上已走了快有十年的时间。从事实看来,这个北欧王子和东方平民女子的婚姻是非常成功的。且让我们在纸上把光阴倒过来,回到他们旅程的出发点。

约哈金王子和雅丽珊达是在1994年的1月,在香港的一个晚宴上认识的。他们的相遇恰好是应验中国俗语所谓的有缘千里来相会。

雅丽珊达是在香港土生土长的女子,她的父亲是在上海出生和长大、中英血统各半的男子;日后雅丽珊达公主介绍她的父亲总是说:我的父亲是上海人。她的母亲是奥地利人。所以,雅丽珊达是一位中、英、奥的混血儿,她的血管里流着四分之一的华人血液。她长得比较像东方人,黑发棕眼,身段娇小苗条,皮肤细嫩,五官端正。她操一口英国上流社会口音的英语,也能说广东话、德语、法语和日本语;她曾留学英国,是一位职业心很重的强女子,外柔内刚,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在香港的金融界做事情。

约哈金王子是年25岁,相貌英俊潇洒。在当今的欧洲,与他同辈的王子相当的多,个个长得英俊。但在相比之下,约哈金王子的气质、风度和气派都显得拔尖;他性格真诚、持重、严谨。年纪虽轻,但令人一看就觉得他是一个做王帝的材料。但他是丹麦女王的次子,将来继承王位的是他的哥哥,所以他需要有一门手艺来谋生。

在约哈金王子童年的时候,他的父母亲便替他准备好他的前途,让他做农庄的主人。丹麦有一位沙根伯爵,他的祖宗因帮助皇帝作战有功,被封爵位,得赐封地一千多顷,包括森林和农庄,在封地上又建了一座漂亮的宫堡,名为沙根堡。此堡世代相传,到了第十一代,当今的伯爵后继无人,按照传统规矩,封地便要归还皇室。丹麦女王便把沙根堡买回来,等次子约哈金王子成年后继承此农庄。

约哈金王子从小便做了许多准备做农庄主人的工作,在大学里念的也是农科。继之,为了学习怎样经营一间大公司,他又加入丹麦最有名的航运公司,被派到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实习。

这样,这一对背景截然不同的男女有机会在香港相遇。在相遇的晚宴席上两人之间立刻产生的化学作用。日后,王子追忆他和雅丽珊达初遇时的情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她,但当我见到她的时候,我真的是一见钟情。她是那么的娇媚迷人!雅丽珊达也有同感:当我第一次见到他时,我心里不禁惊叹,他是我一生里遇到的最可爱的人。

相识不久,王子便下决心要娶雅丽珊达为他的妻子。但他先返回丹麦征求父母的同意。女王和亨利亲王对儿子只提了两个决定性的问题。一是:你是否把这段婚姻彻底地考虑清楚?二是:你对婚姻的责任是不是已经有成熟的心理准备?当他们听到儿子的肯定答复,两人便都欣喜地祝福他,并且愿意全心全力地支持他的婚事。

王室在1995年5月31日发出通知:约哈金王子宣布订婚,当日下午在女王的夏天行宫向媒体介绍王子的未婚妻。这是一个很意外的消息,丹麦人只知道约哈金王子到远东去做事情,没有想到王子竟然在东方遇到意中人,甚至要订婚。丹麦的媒体完全被蒙在鼓里,于是好奇的记者一窝蜂地赶到行宫去一看究竟。

在记者招待会上丹麦女王宣布,雅丽珊达在结婚后将得到公主的荣衔。丹麦政府也批准了这段婚姻(丹麦王室的直属人员结婚必须经过国会的投票通过),而且政府准备给予王子和公主一份年俸,让他们做代表国家的事情。

可是,真正赢取丹麦人民的欢心的是雅丽珊达自己的表现。她曾两次面对丹麦所有的电视和报刊记者,透过电视荧幕向全国人民展现,她是否具备做公主的条件。她在电视访问和记者招待会上对答如流,但毫无轻浮的作风;她态度大方自然,说话有分寸;她衣着时髦,但绝对不是一只只会打扮得外貌漂亮,但脑袋空空的社交蝴蝶。她对记者所说的话充分显露了她高度的智慧、成熟的思想和诚恳的品格。她具有西洋人的绝对自信心,但仍然保存了东方人的谦虚态度。她有西方女子的活泼、开朗的性格,又有东方女子那种温柔、娴雅的美德。

雅丽珊达在电视上的两次面试都考了100分,赢得整个媒体的心,也获得全国人民的欣然接纳。举国上下一致认为,约哈金王子挑选了一位完美的女子做他的妻子。

事后王子坦白承认,他订婚那天心里有点紧张。他心里紧张的原因不难了解:这是欧洲皇族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中国血统的融入;而且,雅丽珊达的年龄比他大5岁。但由于雅丽珊达的可爱,人们对以上两点没有提出半点抗议。

约哈金王子和雅丽珊达的婚礼是在翌年冬天的一个大雪纷飞日子举行的。七百多名的外国记者从欧洲各国和远东纷纷前来采访。当雅丽珊达步出教堂时,香港平民身份的她已摇身一变而为公主。她和王子乘着一辆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皇家马车,从教堂回到当天晚上举行盛宴和舞会的皇宫去。此时,冬天的下午已黑幕低垂,大地铺着白雪的地毯。人们夹道欢呼,手中拿着火炬,把十多公里长的路变成一条火龙,护驾的骑兵打着鼓,吹着喇叭,向皇宫宣布新公主的到达。

丹麦的宫务大臣对这次婚礼的评语是:王室婚礼所以如此受世人注目,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婚姻与童话故事非常相似。

约哈金王子和雅丽珊达公主的婚姻虽然在外貌上有点像白马王子和公主的故事,但他们两人绝对不是单凭着盲目的爱情踏进婚姻去的;他们是一对成熟的人,带着理智的眼光来共同建立他们的婚姻。且让我们听听他们在婚前对婚姻的看法。

记者问王子:你们两位的背景是那么的不同,将来婚姻是否会发生问题?

王子回答道:任何婚姻都会发生问题,只要双方有解决问题的愿望,问题必然可以得到解决。

雅丽珊达也同意:任何问题都可以使用理智理性化地解决。婚姻中最重要的是夫妻两人有同等的尊敬和自尊心。

婚后,雅丽珊达做公主做得有声有色,连续两年被选为最受丹麦人民欢迎的人物,风头之盛远胜过她的王子丈夫。然而,约哈金王子一点也不嫉妒,他真心诚意地履行他新婚之夜的诺言,站在背景后支持、卫护、赞赏他的太太。他还说,他感到很高兴,事情发展得那么好。让他的太太站在镜头的焦点,他自己站得侧面一点,是他所喜欢的,因为他很为她的漂亮、大方、能干的太太而感到自豪。

在他们的私人生活里,他们夫妻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什么事情都共同讨论,共同商量,然后共同去做。

每天早上他们一起在农庄的办公室里处理农庄中的一切事情。

他们农庄中的殿宇年久失修,当地居民捐了300万送给这对年轻夫妇做修屋之用。约哈金王子和雅丽珊达公主拿着几百年前的古老建筑蓝图,两人共同监督修复工作,足足花了三年的时间,把一座破旧的殿宇从屋顶到地窖都修复一新,光彩明亮;又把杂乱的大花园修理得井井有条、园圃翠绿、美丽悦目,开放给游客观光。雅丽珊达又亲自做室内设计,把属于农庄的古老客栈改建成一家摩登、高雅的旅馆和餐厅,正式对外营业。

约哈金王子坦白地说,他渴望要一个儿子,因为他希望他的沙根堡能代代相传下去,盼至少能传十三代。但是,雅丽珊达公主认为,她必须先把丹麦语学好,精通丹麦的历史和风土民情,她才能做一个好母亲,于是不准备一结婚就怀孕。王子支持太太的明智决定。当他们结婚两年,公主尚没有怀孕的消息,那些周刊画报的三姑六婆式的女记者便开始批评公主到了三十多岁还不赶快生孩子,每星期都刊登许多闲言闲语。但王子对他太太的支持永不动摇。

在他们结婚后的第四年,雅丽珊达公主才生产一个儿子。当公主在医院分娩的时候,王子一夜陪伴在侧,替太太擦汗、按摩肌肉、拉着她的手给她打气。当他们的儿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王子感动得流下眼泪,亲手拿着剪刀替儿子剪断脐带。在过后的几天,王子搬进医院的病房去住,寸步不离地守护着他的爱妻和爱子。

在抚养儿子方面,他们夫妻俩也是紧密地合作。半夜婴儿哭,两人必一齐起床。他们给予儿子至深的爱、最集中的注意力、最温柔的照顾、最得体的教养,的确是一对模范父母。

当大儿子3岁、进入幼儿园的那年,雅丽珊达公主又产下第二个儿子,王子跟第一次一样,陪着太太分娩,亲自剪儿子的脐带,每天在医院陪着太太。

最近,雅丽珊达的父母亲在香港退休,回到奥地利。雅丽珊达跟她的父母亲的感情很好,于是王子把岳父和岳母接到沙根堡长住,让他们能接近女儿和外孙。这又显出王子的大度和他对妻子的体贴。

在结婚之前,约哈金王子曾对记者说:雅丽珊达所代表的一切他都欣赏。在共同生活了将近十年之后,王子毫不迟疑地向媒体说:他最欣赏他太太的性格;他不能想像到,世界上会有比雅丽珊达公主更好的母亲。由此可见王子对他的太太、婚姻和家庭生活的满意程度。

这个从白马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故事般开始的婚姻,因为两个配偶除了有爱情的根基,他们也把婚姻的重量放在配偶的良好性格之上,从而能够在共同的生活中彼此尊重和爱惜,彼此给予和接受,把他们的婚姻建造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石头的故事

石头的故事是一位欧洲有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为他的越南爱妻所写的爱情故事,描写他们两人的相遇、他们为爱情所做的挣扎和他们对将来的憧憬。

这是一篇私人文件,故事中的女主角是笔者的朋友,男主角则是一位欧洲政界名人,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把他们的身份尽量改头换面,只保持故事的核心。这个真实的爱情故事实在太稀罕,有非述不可的价值。

石头的故事的英文原文长达9页。我仅把文章最有意思的地方摘要地译成中文。让我们先看了纸上的故事,然后再论述故事的实情。

石头的故事。

当你走在从吴塘到巧垄的那条路上,你便会远远看到一块石头,单独地伫立在山顶上。这块石头顽固得很,仿佛它不愿意从人的视线中消失。原因是,这块石头有一个故事要讲给人们听。

在越南,住着一个美丽的女人,她有漆黑的头发,她的眼睛反映着她的灵魂,柔嫩一如她的皮肤。可是,她的脸上总是带着忧伤的表情,好像她在生命中缺少了一点什么似的。人们为她感到伤心,那么美丽的女人为什么会不快乐呢!

假如人们晓得她的故事的话,他们会为她而流下眼泪。她受了那么多的痛苦,她要跟人世间那么多的恶力量拼斗。全靠她的勇气,她能够跟她的命运做斗争。她常祈求菩萨给她一点快乐,但菩萨没有回应,于是她认为她的今生受苦是还报前世的罪孽。

一天,一个陌生的外国人从一个遥远的国度来到越南。他也是一个寂寞的人,快乐从未驾临他的家门。他的年纪已不轻,正在开始怀疑,他永远不会遇到那个能改变他的命运、能使他快乐的女人。

当他的眼睛见到那位越南女子,他的耳朵听到她的声音,他的鼻子闻到她身体的香味,他不禁爱上了她。他跟着一团人和那位女子一起到湄公河三角洲去旅游,他的眼睛永远跟着她,她的声音好像电流通过他的身体一样。他心里肯定。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当他离开西贡的那一天,他对自己许下诺言,他会回来找这个女子。

一天,他终于又回到西贡。他不知道会不会再见到她。正在等得绝望之时,背后传来他所等待的女子的声音,快乐和爱意顿时洋溢着他的心,使他有腾云驾雾般的感觉。

一个下午,他们坐在沙滩上,两人两小时沉默不语,只听着海潮有如在吟诗般的声音。忽然天上打雷闪电,大雨滂沱。在那一刻,这两个寂寞的人,一个越南女子和一个从远方来的男子终于有勇气表达他们的爱,找到对方。他们两手相接,四目相投,澎湃的感情从他们的心里涌出来,冲破了理智堤坝的控制。最美丽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知道他们是要在这个尘世中共同生活的。

但是,世界是那么的残酷。这对相爱的男女仍然被逼着要分离。她站在门边送他走,她的脸色苍白如一朵被沙漠的太阳晒干了的兰花,伤心地看着他慢步离去。他的心痛得有如刀割,心头的肉仿佛被撕开来,心血泉涌而出。

当时,他们不知道将来是否有机会再见面!

他在胸前挂着女的一撮头发,这是惟一属于他的东西。他常常把这撮头发拿出来看,抚摩它、吻它、闻它。他们两人相隔迢迢万里,但他们的思想飞越过千山万水前来相会,他们的心在遥遥对话。现实禁止他们结成夫妻,这样反而更增强、更增深了他们的爱。他们下了决心,要向外在环境的力量挑战,奋勇地争取他们的爱、他们的快乐、他们的将来。

时光飞逝,困难重重,枝节横生,但他们争取爱情的决心不移。天上的诸神终于被这对长年为爱情不屈不挠地斗争的男女感动了,认为他们通过了极为艰难的爱情考验,受苦也受够了。于是诸神同意帮助这对有情人,让他们结为夫妻。

他们结婚后,生活快乐幸福。随着岁月的流转,他们都老了,已可隐约听到死亡的脚步声缓缓接近。他们不害怕死亡,只要一同离开这个世界。于是他们回到越南,回到他们当年定情的海滩上。像当年一样,他们的身体紧紧地拥抱着,两手紧紧地握着,四目相看着,等待死亡的到来,把他们的肉体从这个尘世带走。

天上的诸神把这对多情的男女拥抱着的身体化为一块石头,把它竖立在山顶上,作为向世人展示的爱情象征。

那位欧洲男士所写的石头的故事就是这样结尾的:他希望他和他的爱妻到死也不分离,要化成一块永恒地拥抱在一起的石头。现在,让我们回到现实中观看,这对相爱的男女所吃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苦?他们为何要为他们的爱情做那么一段又长又艰难的斗争?

在此替这对男女各取一个假名:把欧洲男士称为彼德,把越南女子叫做玉梅。

玉梅是在越南的南部土生土长的女子,出身小康之家。当玉梅在大学念外文系二年级的时候,越战接近尾声,玉梅的父亲带着一家大小逃到乡间去躲避战争的风云。

越战结束后,玉梅在乡间的小学夜校里担任义务教学工作。一个晚上,她在学校里被一个低级的干部强奸,又不幸因强奸而怀孕。男的拒绝跟玉梅结婚。

玉梅为了不要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家耻,借口要到别处念书,瞒着她的父母亲,一个人跑到另外一个村落去躲起来。她尽量节衣缩食,省下钱来准备腹中的婴儿出生。

玉梅产下一个儿子后,她的家人才知道这回事,于是由她的哥哥到男家去说服。结果那个强奸玉梅的男人勉强同意跟玉梅结婚。可是,男的有条件:结婚后,他自己留在城里工作,玉梅则要带着婴儿搬到家公家婆在乡下的家里去住,帮忙家务。

玉梅的家公和家婆是务农的乡下人,把先产下了孩子才入门的媳妇看做是一个坏女人,对她刻薄万分。玉梅的丈夫也冷落她,在城里有很多别的女人。

玉梅决心要跳出苦井,于是采取先缩后伸的办法。她一边忍耐地吃苦头,一边继续学习,改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家务的她,每天早上在天还未亮的时候便背着长竹竿,到河边去挑水回来浇菜田、喂猪、喂家禽,然后做早饭,服侍家公家婆和妯娌们。农务和家务都做完了,玉梅便步行入城去上学,继续中断了的大学学业,晚上又步行回家。

她念书用功,大学毕业后,因为她的英文水平好,在旅行社找到一份导游的工作。有了独立谋生的能力,她鼓起勇气要求和丈夫分居,带着儿子回到西贡去过独立的生活。

这样,玉梅过了十年刻苦辛劳的独立生活,把工作赚来的钱抚养儿子。在这些岁月里,她的先生根本不再理会他们母子俩。就在这时,玉梅在工作上遇到一位到越南来旅游的欧洲高级政治家。那是一个很特别的男士;他虽然事业显赫,有钱有势,但到了45岁还从未结过一次婚,因为他尚在找寻那位他能够真心爱的女子。当他遇到玉梅的时候,他心里肯定,后者就是他多年来踏破铁鞋在寻觅的女子。

这位欧洲男士又再次到越南来,千方百计找到玉梅做他的导游。他多次向玉梅暗示他的爱,但玉梅的态度是若即若离,时冷时热。一天下午,他们坐在沙滩上听海潮,忽然天气突变,雷雨交加,骤然而来的大自然的暴力把他们两人之间的矜持藩篱冲走了。那是他们两人定情之时之地。

玉梅是一个很诚实的女人,她把自己的一切不幸遭遇,包括被强奸在内,全盘告诉这位名叫彼德的欧洲显赫政治家。彼德对这一切不但不介意,反而产生怜香惜玉的感情,使得他的爱增长得更有力量、更为深厚。他要把玉梅救离苦海的决心变得坚如磐石。从此以后,他的人生使命是要使玉梅获得快乐。

当彼德和玉梅决定了,要把两个人的生命连接起来,玉梅便要开始挣脱束缚着她的绳索,把它一圈一圈地解脱。那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她好像做跳栏赛跑般,要跃过好几道高栏障碍。

要解脱的第一圈是离婚。玉梅办理离婚手续,她的丈夫故意诸多为难,还从中企图用奸计诬害玉梅。玉梅勇往直前,经过许多的困难和惊险,离婚手续才办好了。

跟着,玉梅要争取儿子的抚养权,彼德在这方面也完全支持她。玉梅曾坦白告诉彼德,假如她被迫在彼德和她儿子之间只能选择其一,那她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儿子。彼德不但答应收养玉梅的儿子,而且自愿不要再生儿子,把所有的爱、时间和精力集中在玉梅的儿子身上,把这孩子好好的教养成人。

争取儿子的抚养权比申请离婚还困难,因为夫家力争孙子。玉梅跟丈夫打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终于获得儿子的抚养权,儿子在法律上归她所有。

最后一道木栏障碍是向越南政府申请跟外国人结婚的批准。玉梅是属于第一批申请跟外国人结婚的越南女子之一,手续麻烦,等的时间长,而且批准不批准是个不定数。

办理离婚、争取儿子、打了好几场官司、又申请结婚准许,这些事情一拖就拖了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中,彼德一有假期便到越南来,给予玉梅精神、心理和经济上的援助和支持。

有一次,他又匆匆忙忙地来了,但只能逗留数天。想不到,他一下飞机,结婚批准书就忽然发下来。彼德不管三七二十一,连衣服也不换就立刻和玉梅赶到市政厅去公证结婚;同时他又坚持再做一个佛教的婚礼仪式,因为玉梅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们两人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接受和尚的祝福:今生白头皆老,来生再做夫妻。

因为玉梅的丈夫是一位欧洲政界要人,他们的婚姻成了越南报界的头条新闻,也是街头巷尾被人讨论的事情。一天,玉梅跑进一家小商店去买东西,店主人问她:你认识不认识那个跟外国高官结婚的女人?那个洋人有钱有地位,干吗要娶一个年纪那么大(玉梅当年35岁)、相貌平平、又结过婚带着个儿子嫁过去的太太呢?这个洋人的头脑有问题。

那个越南小店主人的看法代表一般越南人的客观看法。但是,透个彼德充满爱的主观看法:玉梅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勇敢、最坚强、最能干、最可爱的女人。

光阴流转,玉梅和彼德结婚已经满了10年,玉梅很安慰地说:她前世所负的孽债已付清,最近的10年她在享福。她的婚姻生活非常的幸福,夫妻感情美好;她的先生在私生活里很罗曼蒂克,她自己则是脚踏实地。彼德在公务缠身、在欧洲各国的首府之间飞来飞去的繁忙日子之中,每天不忘写几行英文情诗给他的太太,在诗行中告诉玉梅:他多爱她、多欣赏她、多为她而感到骄傲,跟她在一起是多么的快乐十年如一日,从无一天间断。

玉梅把这些情诗都保存起来,在三千六百多首诗中没有两首的内容是重复的;如果不是出于真情,那脑汁都早已绞干了。

在这个成功的婚姻里,玉梅对她先生的爱是一种感激的爱,一种报答的爱。她感激彼德把她从一个艰苦绝望的环境带到一个富裕明亮的世界;她感激彼德爱她的儿子如同己出;她以做一个悉心照顾丈夫的好妻子来报答彼德的无条件的爱;她不断地改进自己,让彼德能永远以她这位太太为荣。

玉梅从一个东方的耕田婆一跃而为一位西方的高贵夫人;她摆脱了一个鄙视她、污辱她的丈夫,换来一位崇拜她、爱她如至宝的先生。她的故事岂不是比《灰姑娘》的童话故事更显得神奇吗?然而,这位灰姑娘是一位能伸能缩的大女子。现在,她有机会爬出以前困着她的贝壳,她便尽量伸展自己,把新故乡的语言、适应新环境的各种技能、做高贵夫人的技巧都学得精通谙练。但在自我伸展中,她保持她个人的内在精华:她仍然是以前那个善良、谦和、温柔、诚实、勇敢的女子。

换句话说,玉梅有意识地把自己改造成更值得爱的女人;她在她先生的眼前慢慢蜕变,越来越光彩。这样,他们夫妻间的爱情不是一个湖水停滞的湖泊,而是一道清水长流的河川。日出日落,岁来岁去,他们的爱情永远保存新鲜的色彩。

两个平凡人的成功婚姻

耶斯是一个六十多岁的丹麦男人,身材不高,衣着不讲究,脸上的五官粗陋,走起路来两腿弯弯的,讲不上有什么风度,一看就晓得他是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在黄昏的时候,他走进哥本哈根的总火车站,朝卖丹麦热狗的摊子走去,打算在那里吃一个热狗、喝瓶啤酒便回家去看电视,省了在家里做晚餐,这早已是他多年来的生活习惯,因为他是一个鳏夫,他的五个儿子都早已成家立业。他生性沉默寡言,不喜欢跟人打交道,也讨厌喧闹的家庭聚会,他习惯于孤单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独居的念头。

耶斯平日本来是没有看女人的习惯,但不知今天是什么原因,他的视线忽然被一个女人吸引住了。这个女人的年纪大约40出头,样子长得很甜、很和蔼,她的身材丰满,身高跟耶斯差不多。她提着一个很重的箱子,困难地在人丛中挣扎而行。

耶斯向来不在公共场合帮女人忙,或向女人献殷勤。可是今天他不知道受了什么外力的影响,使他破天荒地跑到那个女人的身边,说:你的箱子那么重,让我帮你提,好吗?

那个女的正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认为这位前来帮忙的男士真有礼貌,满脸笑容地谢谢他。耶斯又破例邀请那位女士坐下来喝一杯咖啡。在他们交谈起来的时候,他们发觉彼此间有一种无可解释的吸引力。

那位女的叫谷莉,也是一个独自生活了很多年的女人。她在很年轻的时候结过一次婚,结婚后才发觉,她的丈夫是一个酗酒之徒,每当喝得酩酊大醉,回到家里就要显威风,对妻子拳打脚踢。谷莉终于忍受不了,离开丈夫。但她从此对婚姻不感兴趣,也没有孩子。她的职业是一个接生婆,收入足够她独立为生。

耶斯和谷莉在认识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后,两人便结婚了。谷莉的家庭人丁少,对这段婚姻没有意见。但是,耶斯的五个儿子联合起来,竭力反对,指责谷莉要嫁给他们的老爹只是为了后者的钱。其实,耶斯一生经营一家修鞋店,退休后除了养老金,惟一的财产只不过是一栋小小的房子,那里算得上是有钱!

耶斯跟他的儿子们的感情本来就不大好,现在他们竟然反对他再婚,于是他索性和五个儿子断绝关系,大家不相往来。从此之后,他生命中的轴心便是谷莉,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谷莉。

耶斯和谷莉的婚姻很成功,两人结婚后好像沙漠中因长期缺水而枯干的仙人掌,突然获得雨露的滋润,竟然都开了花。

这个已接近老年的男人和那个中年女人的婚姻成功的基本原因是:他们第一次婚姻的配偶的恐怖使他们对婚姻产生了畏惧感;但他们第二次婚姻所选择的配偶的性格恰好是以前的配偶的反面,两次婚姻,有如天渊之别。

耶斯年纪很轻便结婚,他的第一个太太是一个教育程度很低的女人,性情刚强如一把利刃,脾气暴烈如灼热的火焰,脸上从不露笑容,在家里,一切事情均由她发号施令。她从来不叫丈夫的名字耶斯,只叫丈夫的姓氏:黑德门,你来干这个!黑德门,你去做那个!

耶斯整天被她的太太指东使西,但他不敢反抗,他怕自己的太太,因为只要他一开口表示反对,太太便破口大骂,他只好不声不响地接受太太的命令。

耶斯的太太有先天性心脏病,情况愈来愈恶化。虽然太太的健康不好,他们仍然生下五个孩子,都是儿子,可见耶斯是个性欲很强的人。在这个家庭,耶斯的责任很重,除了赚钱养活一家七口,还要在家帮助有病的太太照顾孩子和做家务,做了还要挨骂。五个儿子都崇拜他们的母亲,对母亲惟命是听,母亲永远是对的。所以耶斯在儿子们那里也得不到同情和精神支持。

这种没有点滴欢乐的婚姻,其痛苦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当耶斯的第一任太太五十多岁因心脏病逝世时,耶斯心里所感到的不是伤心,而是如卸重负。

相反,耶斯跟他的第二个太太谷莉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却充满了无比的欢乐。谷莉像天使一样的温柔、甜蜜。无论耶斯做什么,谷莉都称赞他:啊!小耶斯。你真是能干!这个你会做,那个你也会做,而且都做得那么好。没有你,我可怎么办呀!

耶斯的数学脑筋很棒,一大堆的数目他能够一下子就在脑子里加起来,总数永远没有差错。

谷莉轻摸着耶斯的脸颊,脸上露出崇拜的表情,说:耶斯,我的宝贝,你真是个数学天才!以后这些事情都由你来管吧!你做得比我好一百倍。

在第二次婚姻中,家里的大小事情都也由耶斯一手操办。但是,他是甘心情愿地去做,做的时候嘴角总是挂着笑容,做完了觉得心满意足,谷莉的称赞使他心花怒放。

当这些事情传到耶斯的五个儿子的耳朵时,儿子们便窃窃私语,说老头子的头脑太简单,被懂得玩弄手段的谷莉牵着鼻子走,处处被利用。

其实,耶斯儿子们的想法太冤枉谷莉了。谷莉真心欣赏耶斯的性格。他诚实、可靠、负责任、老实、不爱夸张、性情平和、不发脾气、没有酗酒抽烟的恶习、勤劳节俭,家中的大小粗细事务都会做。这一切的优点都是她在她的第一任丈夫的身上所找不到的;现在她在耶斯一个人的身上找到所有为她所梦寐以求的优点,她对之珍贵万分。

除了他们在婚姻生活中相处和谐之外,他们的性生活也出乎意料的好。一直到耶斯八十多岁的时候,谷莉对心腹女朋友说:我们还是每天晚上做爱的。女朋友起先还以为谷莉在开玩笑,但谷莉正经地说:那是真的!一点也没有假!

谷莉还把耶斯常去的狭小的空间扩大,带着耶斯一起去享受人生的一些高贵美丽的东西。

哥本哈根电视台的管弦乐队每星期举办一次免费的音乐表演,市民皆可取免费的票去听演奏。谷莉喜欢音乐,于是抓住这个大好的机会,每星期必和耶斯到电视台去听演奏,风雨无阻。

上世纪50年代,商业性的团体旅游尚未在丹麦兴起。活泼的谷莉想出妙计,她和耶斯骑脚踏车去旅行,从丹麦南下德国,沿着乡村小径,从北德走到南德,再进入奥地利。欧洲的乡村农户为了赚外快,喜欢在屋外挂一个有客房出租的牌子,让过路的旅客下榻。谷莉能说点德文,他们沿途在那些农户家里过夜,晚上吃一顿农妇做的丰富晚餐安睡,早上吃一顿可口的早餐上路,真是价廉物美,开心极了。

谷莉和耶斯每年必做一次如此的长途旅行,一去便是两三个月。看尽湖光山色的美景,身体得到充分的运动,认识了许多外国朋友,但费用是那么的便宜。

当这些消息给耶斯的五个儿子知道后,兄弟们在茶余饭后又拿老爹来嘲笑:听说老头子现在神气得很,竟然打上了领带,还跟着那个女人去听听古典音乐!

哈!哈!哈!对牛弹琴!另一个儿子笑弯了腰。老头子一定是在音乐厅里睡大觉。

老头子现在被那个女人牵着鼻子,常到德国去。又有一个儿子插嘴:听说他还学了点德国话,逢人便说:可怜的老头子!

耶斯辛苦了一生,在老年时遇到一个适合他、爱他而又为他所爱的女人,两人在享受夕阳无限好的短暂好时光。

后来,谷莉患了癌症,她并不把自己有绝症的消息告诉年已过九十的耶斯,因她不愿意耶斯为她担心,但她却劝耶斯跟儿子们和好。

当谷莉去世后,耶斯对生活完全失去了兴趣,他忽然觉得自己好累,好累,在家里躺了两天,心脏便也停止了跳动。他去世的时候,儿子和孙子们是站在床边的。

可是,在耶斯的眼中,几十年没有来往的儿子和孙子都是陌生人。临终时他看到的是谷莉。在他闭目之前,他含笑地说:啊!谷莉,你来了,我们可以一起走了!

耶斯和谷莉都是很平凡的人物,但他们能够在平凡的环境中,在平凡的经济条件下,建立一个甜蜜的婚姻,过一段甜蜜的日子。他们的第一次婚姻都充满痛苦,那次的恶劣经验使他们加倍珍惜第二次的幸运,在生命进入最后的阶段还能找到温暖的爱情。

谁说爱情是年轻人的专利?事实是年纪越大的人越懂得爱情。最后一次的爱是最可贵、最坚忍、最甜蜜的。上面的平凡故事就是一个好例证。

心碎了的夜莺

在今天,还记得玛丽雅卡拉思的名字(1923-1977)的人可能已越来越少,可是对研究音乐的人士和西洋歌剧迷来说,她的声音是刻骨铭心的,因为她是20世纪最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被称为20世纪之声。

玛丽雅卡拉思和已故希腊船王奥纳西斯(1906-1975)的10年恋爱也是一段有历史性、值得人回味的悲剧爱情故事。

卡拉思出生于美国,她的父母亲是希腊移民。当卡拉思只有4岁的时候,她的母亲便发现,她的小女儿有一个很好的声音。到了卡拉思13岁那年,她的父母分居,父亲留在美国,母亲带着两个女儿返回希腊长居。回到希腊后,卡拉思在母亲的督促之下,勤练她的声音。

在卡拉思19岁那年,她在雅典歌坛初露头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她雄心勃勃地回到美国,以为她的声音能够征服纽约的歌坛。但这次的美国之行变成一个艺术的梦魇,卡拉思受到纽约和其他美国城市的歌剧院的拒绝,失望地回到希腊。

此时的卡拉思不是一个快乐的年轻女人。她深信自己有歌唱天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她的外貌使她感到非常自卑:她的面孔除了鼻子太大以外并不难看,难看的是她的身材。她又高又胖,体重有210磅(约100公斤),手臂上的肥肉往下垂,两只大腿粗胖得形近畸形,脚踝臃肿,两只小腿被又粗又黑又长的腿毛盖住。

1947年,24岁的卡拉思到意大利的维罗纳城去演唱。改变她生命的第一个男人在此时此地出现。他的名字叫孟讷吉尼,是该城颇有名气的企业家。他是个歌剧迷,在音乐界很活跃。他爱上这位有金嗓子的希腊年轻女歌唱家。

孟讷吉尼在经济上支持卡拉思,请最好的歌唱老师来纠正她声音里的小毛病。他在各方面都悉心照顾卡拉思,让她能够专心致志地把声音练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他们两人在1949年结了婚。孟讷吉尼的家庭很反对他娶这个身无分文、年纪比他足足年轻30岁的外国女人,于是他毅然和他的兄弟分手,放弃他的家庭祖传建筑业,把他的前途放在提拔卡拉思的歌唱事业之上。

他们的婚姻在开始的几年是快乐的,因为他们的婚姻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卡拉思要成为最优秀的女高音歌唱家;孟讷吉尼要把卡拉思提升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

孟讷吉尼在婚姻里面扮演丈夫与父亲合二为一的角色;家里家外、对内对外的事情都一概由他负责;他做卡拉思的经理,替卡拉思跑腿、做宣传工作、在音乐界拉关系、跟歌剧院洽商合同、投资他们的钱财、照料家里的各种事务。

那时,卡拉思在任何事情上都完全依赖孟讷吉尼,连登台表演她也要看到她的丈夫在台侧跟她打气,她才敢张口高歌。她在初婚时写给孟讷吉尼的情书上这样说:我爱你、我尊敬你、我崇拜你我以拥有世界上最理想的丈夫而感到骄傲。

在1950年,卡拉思成名,在意大利的歌剧界奠定了她的地位。他们也就搬到米兰去居住,因为意大利最有名的歌剧院在那里。可是,当时的听众和观众爱的只是卡拉思的声音,而不是痴肥难看的卡拉思本人。孟讷吉尼带卡拉思到著名的时装设计师那里去定做衣服,也受到设计师的白眼,不要她做顾客,因为她的身材太糟糕,乡下婆气又重。于是,在孟讷吉尼的鼓励之下,卡拉思开始她的蜕变过程:她开始减肥。在数年之内她的体重从210磅(约100公斤)降到144磅(约65公斤)。

在1953年,30岁的卡拉思以苗条的身段在舞台上出现。减瘦了的卡拉思像毛毛虫蜕变成彩蝶一样,变成一个漂亮的女人,观众为她疯狂。以前拒绝给她设计时装的设计师前来阿谀奉承;以前不要她的美国歌剧院现在移樽就教,前来请她到美国去演唱;欧洲的上流社会争着替她举行盛大舞会和豪华晚宴,请她做主宾。总而言之,蜕变了的卡拉思不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歌唱家,而且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名女人。

进入了上流社会,卡拉思窥见人生除了工作还有娱乐和享受的一面。她整天跟欧洲贵族、世界名人、电影明星摩肩擦背,忽然觉得,在相比之下,她的老丈夫实在是土里土气,后者常常在鸡尾酒会上躲在一个角落里打瞌睡。鄙视和看不起的思想从脑子的左方飘进来,崇拜和尊敬便从脑子的右方飞出去。她不再尊敬和崇拜孟讷吉尼。

卡拉思和孟讷吉尼的成功婚姻是建立在夫妻两人的志同道合的奋斗和工作上,性爱的成分轻得很。据接近卡拉思的人说,年已30的她在性的方面尚如处女般的幼稚。她多年来只是工作、工作、工作;现在终于爬到事业的高峰,她忽然感觉到一种失落感:她从来没有享受过人生,她从来没有享受过性爱的乐趣。此时的卡拉思在婚姻中开始觉得不快乐,她不再需要一个做她父亲的丈夫,她渴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做一个好情人的丈夫。

就在此时,这样的一个男人在卡拉思的生命中出现了。他就是希腊船王奥纳西斯。

奥纳西斯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希腊富翁。从照片上看,他是个矮个子,但胸部和手臂粗壮,他的五官粗陋,永远戴着黑眼镜,穿衣服像黑社会人士的打扮。可是,凡是跟他接近过的女人都异口同声地说,他是一个浑身发射着性感魅力的男人;而且他享有大情人的声誉,在床上的功夫威武,曾经征服过很多的女人。

卡拉思是希腊人,有希腊人的迷信。她深深地相信,她和奥纳西斯的相遇是命中注定的。他们生命之路的第一次交叉是在1957的秋天,他们在威尼斯的一个大舞会中邂逅。卡拉思给奥纳西斯留下很深的印象,但奥纳西斯当时并没有立刻采取追求的行动。

次年冬天,一向讨厌歌剧的奥纳西斯竟然到米兰来听卡拉思的歌剧演唱。是夜卡拉思穿着时装设计师特别为她设计的华丽服装,脸上的化妆戏剧化,在台上她像一颗光耀夺目的钻石。奥纳西斯当场下决心,他要征服这个跟他是同胞的名女人。

奥纳西斯知道,最有效的征服方法是使用他的私人豪华游艇。他用他和他太太的名义邀请孟讷吉尼夫妇乘坐他的游艇到地中海去漫游。在地中海的漫游中卡拉思被奥纳西斯那势不可挡的性魅力压倒,一段火热的恋情便开始了。奥纳西斯的太太觉得受辱太深,躲在房间里吞声饮泣;孟讷吉尼每天晚上看着床边的空位,闷闷不乐。

从地中海漫游回来之后,卡拉思立刻向孟讷吉尼提出分居的要求,她要把婚姻的枷锁脱掉。这对合作了10年的夫妻发生了一场很丑恶的争吵,争吵的主题是钱。卡拉思愤怒地责备孟讷吉尼多年来利用她来赚钱,又在金钱上欺骗她。经过这一次的剧烈吵架,他们两人至死没有再说话。他们的婚姻终结了,但离婚的事情一直拖了10年还没有办完,因为他们的婚姻是意大利婚姻,当年在意大利离婚简直是比上天堂还难。相反的,奥纳西斯的太太也要求立即离婚,离婚手续很快便办好了。

卡拉思和奥纳西斯的10年爱情并不纯然是一杯清甜润喉的饮料,开始的时候可能是这样,但越喝下去,辛辣和苦涩的味道越浓越重。主要的根源在于他们爱情的出发点不一样。

卡拉思在成名后这样说过:人们要把她的姓氏和名字分开来卡拉思是一位追求十全十美的艺术家;玛丽雅是一个女人。

根据熟悉卡拉思的人说:艺术家卡拉思是事事苛求、脾气傲慢、有雌老虎之称的人;但是,玛丽雅则是一个敏感、内心有不安全感、性格沉闷、缺少幽默感的女人,跟普通的希腊家庭主妇没有多大差别,但她有暴烈的脾气,发起脾气来犹如火山爆发一样。

卡拉思是以玛丽雅的女人身分去爱奥纳西斯的。她不但从后者的身上得到强烈的性爱满足,而且迷信地相信,他们两人是被命运打成一个结的情人。她死心塌地、如痴如醉地爱上奥纳西斯;她爱的是奥纳西斯的本人,而不是后者的钱。在情人的面前,歌剧界的雌老虎是一个柔顺如绵羊的女人,她事事服从她的情人,处处跟随着她的情人。

卡拉思以前是把她的歌唱事业置于一切之上的;现在坠入爱河的玛丽雅把爱情放在事业之上。她跟着奥纳西斯过后者所爱的夜生活,他们乘着豪华游艇,从地中海的一个港口漂到另外一个港口;奥纳西斯在每个港口召集他的生意朋友,在酒吧里吃饭、喝酒、谈生意经,卡拉思均在旁陪伴着。这种夜生活方式总是拖延到清晨4点才席终人散。她也陪着奥纳西斯到摩纳哥城去赌钱,在各大城市出席夜宴。

玛丽雅的夜生活使作为卡拉思的艺术家付出很大的代价。她为了接近奥纳西斯,搬到巴黎去住(他们两人从来没有同居);她上台演唱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由于她冷落了她的歌喉,她那像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完美声音开始呈现破损的瑕疵。

对奥纳西斯来说,这段爱情是另外一回事。他所爱的是卡拉思的外面光彩。他是一个爱替自己做宣传的人;他有的是钱,但在国际上的名誉并不太好,能够得到世界上最著名的女歌唱家和欧洲上流社会最有名的女人来做他的情妇,给他争到很光彩的面子,替他做了极大的社会宣传。

可惜的是,奥纳西斯所要的是不唱歌的卡拉思。他讨厌歌剧这种高尚的音乐艺术;卡拉思演唱,他从不到歌剧院去捧场,但他在他的豪华游艇上摆设盛宴,等待贵宾们在歌剧完毕后到他的游艇去庆祝;他从来不跟卡拉思谈论有关歌剧的事情;他不准卡拉思在他的私人宴会上唱歌愉悦嘉宾;他甚至禁止卡拉思在他耳朵能听见的地方练声音。奥纳西斯这种作为等于是要在家里摆设一只金色的夜莺,但他不要夜莺唱歌,只做装饰品之用。这就是命运给他们爱情的嘲弄。

在恋爱的初期,奥纳西斯对卡拉思是很恭维赞赏的。但时日久了,他眼中看到的是玛丽雅那个普通的女人,而且是一个对他惟命是听的普通女人,于是他的爱情上开始长出残酷的刺,他常常伤害玛丽雅的感情。

有一次,卡拉思知道奥纳西斯也会出席同一个隆重宴会,她为了要给情人一个新奇的印象,花了一个下午来选择穿什么衣服。可是,在宴会上,奥纳西斯不看她一眼。卡拉思终于忍不住,开口问:你认为这件某某替我设计的新衣服怎么样?

奥纳西斯瞥她一眼,冷冷地说:要么你把你的大鼻子割掉来衬你头上的小帽,要么你戴一顶大帽子来配你的大鼻子!

另外一次,奥纳西斯跟一位生意朋友吃午餐,这位朋友本来是秃头的,刚做了植发手术。那天,卡拉思也在座。奥纳西斯对他的朋友说:可怜的你!你花那么多的钱来把毛放到你的头上去;玛丽雅却要花那么多的钱来把毛从她的腿上除掉。她的腿摸起来像刚拔了毛的鸡一样!

玛丽雅卡拉思对她的外貌向来是很敏感的。奥纳西斯的讽刺话当然使她心里很难受,但为了爱情,她默不作声地把这些伤她感情的讽刺话都吞到肚子里面去。但是,每当奥纳西斯跟别的女人发生桃色艳事时,玛丽雅便会大发妒嫉的脾气。他们两人都有地中海人的冲动脾气,吵起架来像狼嚎虎啸一般,他们用希腊文的粗俗俚语尖声对骂、毒辣诅咒。可是,吵完后两人又做爱和好。奥纳西斯对这些吵架的评语是:有的女人唱歌的时候,声音是蛮好听的;但吵起架来,声音难听得不堪入耳。

当卡拉思逐渐失去对她的声音的控制力之时,奥纳西斯会在人前残忍地讽刺她:你有什么了不起。你只不过是喉咙里有一个口哨,现在口哨也不灵了!

到了1965年,20世纪的夜莺终于失去了她的声音,宣布退出歌坛。不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的卡拉思在奥纳西斯的眼中失去了爱情的投资价值。而且,这时的奥纳西斯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追求另外一位更有名气的女人:肯尼迪总统的遗孀。

可是,到了1966年,玛丽雅仍然没有放弃跟奥纳西斯结婚的念头。这年她放弃了她的美国国籍,重新做希腊公民,目的是希望能够加速她跟孟讷吉尼拖泥带水的离婚案件。这年她又意外怀孕;事实上她很可能不是意外怀孕,而是她尝试抓住已有去意的奥纳西斯的手段。可是,当奥纳西斯得悉此事,他咆哮地下命令:打胎!我不要跟你生孩子。我要这个孩子来干吗?我已经有两个孩子了!

玛丽雅是一个很希望做母亲的女人,但她还是服从情郎的命令,把胎儿打掉了。这是令她伤心万分的一件事。

但是,令她心碎的事情还在后头。在1968年10月的一天,她接到奥纳西斯的男管家打来的电话。男管家在电话中吞吞吐吐地告诉她:奥纳西斯先生将和肯尼迪夫人结婚。

这个像晴天霹雳似的消息把玛丽雅的心压碎了。她像一只盛怒的雌老虎,发出最后的怒吼:他骗我!他撒谎!两天前我们还在商量结婚的事情!

在奥纳西斯跟肯尼迪总统夫人结婚的那一个晚上,卡拉思穿上盛服,打扮得雍容华贵,前往参加一个首演晚会。她的心是碎了,但她不要别人的怜悯。

奥纳西斯比卡拉思早去世两年。当奥纳西斯病重躺在巴黎的美国医院里面的时候,卡拉思曾在一个晚上偷偷地跑进医院去看她的旧情人。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在生离死别的那一刻,这对相信命运的希腊老情人说了些什么话呢?

当奥纳西斯去世后,卡拉思曾这样说:什么都没意义了,因为没有了他,一切都变了!

卡拉思在生命的最后年月,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她不再出去参加那些她以前喜欢的上流社会的大宴会,她整天待在家里看电视,但只不过是心不在焉地看,她把电视机的开关不断地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对荧幕上放映些什么节目是视而不见;要不然,她就是听她自己以前所录的唱片,一遍又一遍地听。

在她生命的最后两年,健康状态很不好。但她的病痛大都是精神上的:失眠症、忧郁症、神经衰弱病、疲倦感、血液循环不良等病,为了这些病她每天服用大量的药物。

在1977年的一个晚上,卡拉思在她的巴黎寓所里突然昏厥,等她的私人医生赶到的时候,她已与世长辞。芳年才54岁。

有关卡拉思的突然逝世,有的人相信她是自尽;有的人猜测她是服药中毒。然而,事实是,这位20世纪的夜莺在失恋心碎之后,她的心血在一滴一滴地流着,她的脚步一寸一寸地慢慢朝死亡走去。

卡拉思在走到她的生命终点的时候,回顾前尘,曾经对她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总结:我在人生里所得到的快乐并不多。如果我的声音能给世人带来一点快乐,那我就感到安慰了。

换言之,以玛丽雅的女人身份来衡量她的人生,她觉得她不是一个快乐的女人;若以卡拉思的艺术家的身份来评价她的人生,那是一个值得她自豪的成就。

好莱坞性女神的爱情悲剧

我做女人是一个失败。男人对我有那么多的期望,可是我不能够达到他们对我的期望。

上面这句话是好莱坞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在她去世那一年说的话。那么美丽和性感的女人为何会说这样悲观的话?那是因为她的爱情生涯实在是一连串的悲剧,痛巨伤重。在这里先画几条有关她的爱情悲剧的轮廓线:她结婚三次,离婚三次;她有多得数不胜数的情人,但从来没有得到过性高潮;她打胎至少有13次之多;她曾经多次神经崩溃;她曾经多次尝试自杀。

要了解玛丽莲梦露的爱情悲剧,首先要了解她那极为复杂的心理。

玛丽莲梦露的真名是洛玛珍妮莫顿森。玛丽莲梦露只是她后来取的艺术名字。1926年她出生在洛杉矶。在她出生之前,她的父亲便遗弃了她的母亲,所以洛玛珍妮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甚至连生父到底是谁也搞不清楚。

洛玛珍妮出生后由她的外祖母照顾。当她仅有13个月大的时候,她的外祖母突然神经错乱,被送入精神病院,一直到死都被关在那里。当洛玛珍妮9岁那年,她的母亲也忽然发疯被送进精神病院。从此之后,洛玛珍妮是在孤儿院和寄养家庭里长大的。

洛玛珍妮童年时不知属于谁和属于什么地方;她心里害怕遗传了母亲和外祖母的神经病。这是两个有毒的阴影,终生跟随着她。

据照顾玛丽莲梦露多年的精神病医生说,玛丽莲是一个情感不平衡的女人,惟一能够给她那动荡不稳、时升时沉的情感带来一点稳定感,给她那空虚的生命带来生存的意义的是她的肉体。当玛丽莲成名后,她自己也说:我的身体是我的魔术朋友。因为她的肉体像芝麻,开门!的暗号那样,替她打开宝藏石洞之门,替她征服了无数的男人,给予她自信心。

玛丽莲在她的一生中跟许多男人发生过性关系,但她自己坦白承认,她从来没有获得过性高潮,因为她在性爱方面所追求的不是性欲的满足。她说:我感到快乐,因为我使他们(男人)感到快乐。当她看到男人眼中对她的肉体的饥渴欲望、羡慕和赞赏,她在潜意识中便得到一种被需要感和被爱感。所以,玛丽莲在性爱中所追求的是心理的性高潮。在家里和在电影院的化妆室,玛丽莲素来喜欢光着身子,一丝不挂地走来走去,因为裸体对她的紧张的情绪有镇定的作用。她在私人宴会上也常常全裸着身体,她这样做并不是存心要勾引在座的男宾,只是要在男人面前炫耀她的性感肉体。

玛丽莲的爱情观是,她一定要为爱情而结婚,金钱在她眼中毫无价值。她所寻找的理想丈夫是一个能够代替她爸爸身份的男人,疼她、宠她、照顾她、保护她、做她的靠山,给予她全部的注意力,对她永远忠心不移;但她自己对男人则向来不忠,不管她是在热恋中或者是结了婚,她仍然继续不断地跟别的男人发生性关系。

照顾她多年的精神病医生又说,玛丽莲患有被虐待幻想症。她的被虐待幻想包括被人丢弃的幻想。她相信她的肉体能取得一切。当她爱上一个男人的时候,她会闭眼不看事实,幻想式地肯定,那个男人一定会跟她结婚。不管那个男人怎样躲避她、婉拒她、谢绝她,她还是死缠不放,所以她曾经多次遭受男人带有污辱性的拒绝,令她受到被丢弃的致命打击。

玛丽莲梦露的心理素描的总结是:在好莱坞性女神的性感肉体里面隐藏着一个痛苦呻吟、惊惶呼叫的女人;在这个女人的灵魂里又躲着一个无依无靠、容易受创伤的小女孩,瞪着惊慌的眼睛,看着外面的五光十色、花花绿绿的世界。

若要把玛丽莲梦露的全部爱情悲剧都写出来,那可会变成一本冗长的书。所以,在此只能把她的爱情悲剧分成几个关键性的阶段来简述。

第一个阶段:洛玛珍妮,1942-1946年。

洛玛珍妮在1942年第一次结婚,那时她刚满了16岁。这个婚姻是安排的。她当时寄养的家庭要搬到另外一个州去,但不准备带洛玛珍妮同去。这样,未成年的洛玛珍妮便要回到孤儿院去,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让她结婚,由丈夫来做她的监护人。

寄养家庭为洛玛珍妮选了一个比她大4岁,很正派,有一份收入好的工作的男子;他名叫斗尔提。斗尔提跟洛玛珍妮本是认识的,但两人只是普通朋友而已。斗尔提的心肠好,为了不让洛玛珍妮又被送回孤儿院去便跟她结婚。这是一个有性无爱的婚姻,一对年轻人平平静静、相安无事地一起生活了两年。

1944年,斗尔提因第二次大战的关系服役于海军,被派驻外国。洛玛珍妮到一家缝制降落伞的工厂工作。一天,有一个摄影记者到工厂来拍新闻片,发现身材性感的洛玛珍妮,于是不时请她做摄影模特儿。一事引来第二件事,模特儿公司又介绍洛玛珍妮去做应召妓女。

1946年,模特儿公司替洛玛珍妮找到一个到好莱坞去试镜头的机会。洛玛珍妮立刻幻想,她的名字被霓红灯打着,在好莱坞的山头闪闪发光。于是她把离婚书寄到当时派驻在中国的斗尔提;后者也毫无异议地同意离婚,结束了这个早期有性无爱、后期无性无爱的婚姻。

在这个阶段的洛玛珍妮只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而已。她有浅棕色的头发,如桃子拌着牛奶般的粉红色皮肤,但她身上最吸引男人的地方是她那双形状漂亮的丰满乳房,走起路来摇摇荡荡的。

在这一年,洛玛珍妮向好莱坞迈进,以为自己会一夜成名。

第二阶段:玛丽莲、梦露的诞生,1947-1950年。

1947年是洛玛珍妮人生中落泊潦倒的一年。她在好莱坞没有一夜成名,仍然靠做摄影模特儿和应召妓女为生,所赚的钱不够她维持生活。她没有固定的居处,把她所有东西放在一个塑胶袋里,从一张床搬到另一张床,从一家旅馆搬到另一家旅馆。

有人劝她:你跟男人睡觉,要找那些有权势、有社会关系、能够帮助你的事业的男人。

1948年,洛玛珍妮果然吸引到一个制片公司的创立人的注意。这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患了性无能症,他让这个一贫如洗的年轻女孩子住在他特别为客人而建的屋子里,当他需要性的时候便打电话把洛玛珍妮召到他家里来,给予他法国式的口交性服务。

这个制片商帮助洛玛珍妮的第一步是替她改名。新名字是:玛丽莲梦露。玛丽莲是因为她长得很像以前一位名叫玛丽莲的舞台歌星;梦露是洛玛珍妮的外祖母的姓氏。接着,这个男人又替玛丽莲签了一份小合同,每周薪金75美元;但是公司只派给玛丽莲一些毫不重要的小角色。

1949年,玛丽莲为了急需用钱,答应替一个摄影师拍一张裸体的日历照片,得了50美元的酬报。当玛丽莲在3年后成了名,她曾经拍过裸体照的事件暴露,轰动一时。那张照片成为人人争着要的艺术品,使她成为男人心目中的性的象征。从这时开始,玛丽莲知道,她的性感肉体是她最有价值的财产。

1950年是玛丽莲的生命转折点。是年她在一个俱乐部的游泳池旁和好莱坞最有权威的明星代理经纪人海德邂逅。海德是真爱玛丽莲的男人,他为了玛丽莲离开他的家庭,离婚后在比佛利山上买了一栋大房子,叫玛丽莲搬进去跟他同居。

海德坚信,玛丽莲是可以琢磨成钻石的材料。他在脑子里设计了性女神玛丽莲梦露的形象。然后按照这个形象去改造玛丽莲。首先,海德认为玛丽莲应该是一个浅金色头发的女人,他定时请好莱坞最好的理发师替她把棕色的头发染成浅金色;然后海德送玛丽莲去做整容手术,把她的下巴加强,她的鼻子和牙齿也都被改了;最后,他认为玛丽莲的额头不够高,于是又再整容,把她上额的发线提高了很多,使她的额头变得开朗、宽阔。

做了这一套的整容手术,玛丽莲从一个仅是漂亮的女人蜕变成一个光芒四射的大美人。可惜海德命短,没有看到他一手创造出来的性女神的成名。53岁的海德心脏衰竭,自知不久人世。他屡次叫玛丽莲跟他结婚,这样他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玛丽莲可以继承他的房子和财产,对她的经济前途有保障。

可是,玛丽莲拒绝海德的求婚。她对海德说:我喜欢你,但我没有爱上你。她跟朋友的解释是:如果我知道他快要去世还跟他结婚,别人不是会说,我是为了他的钱才嫁给他的吗?可见玛丽莲并不是一个掘金女郎。

玛丽莲和海德是在4月认识的,当年的12月海德便逝世,他们相处的时间连一年也不够。玛丽莲为海德的去世哀伤恸哭,甚至尝试服安眠药自杀。海德在玛丽莲生命中的地位可从玛丽莲自己的口中得到:他是最关心我的人。

海德的前妻和儿子把一切财产都夺去了,并把玛丽莲从比佛利山上的大屋子赶出去。

第三阶段:成名和第二次婚姻,1951-1954年。

玛丽莲的第二任丈夫是美国的垒球王迪马吉奥。迪马吉奥是一个身材魁梧、很有男人气味的运动健将。那时他在美国的名气远比玛丽莲大。他要亲眼一睹银幕上的性感女神,于是请朋友帮忙,安排一个跟玛丽莲见面的约会。

当玛丽莲和迪马吉奥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两人之间发生很强烈的性化学作用,在第一次约会的晚上就做爱。不但如此,迪马吉奥在第一个晚上便向玛丽莲求婚。可是,那时的玛丽莲对婚姻不感兴趣,因为她的电影明星事业正在旭日东升。

迪马吉奥对玛丽莲穷追不懈,每天送她玫瑰花,给她打电话。他们的恋爱是静静地在迪马吉奥的圣弗兰西斯科市的家里进行的。迪马吉奥憎厌好莱坞那种虚假炫耀的作风,拒绝陪伴玛丽莲出席好莱坞的首演晚会和各式各样的派对。他最喜欢玛丽莲不用化妆品,穿着牛仔裤和简单的棉布衬衫,和他的家人坐在大桌子上吃意大利面条,或跟他一起去钓鱼。

迪马吉奥是意大利后裔,有意大利男人的热情、冲动的脾气和沙文主义的思想。他当然爱玛丽莲的美丽肉体;但他要占有的是玛丽莲的灵魂里面的那个天真纯洁、甜蜜可爱、需要依靠人、需要被人保护的小女孩。

1953年,玛丽莲梦露被选为好莱坞的十大明星之一,从此奠定了她的性感女神的地位。

在1954年1月,玛丽莲和迪马吉奥在圣弗兰西斯科市的市政厅结婚。婚后他们到日本的东京度蜜月,在蜜月期间婚姻便发生裂痕。在一个鸡尾酒会上,玛丽莲被一位美国军官邀请到韩国去唱歌劳军。迪马吉奥反对此行,但玛丽莲坚持要独自前往。

在韩国有10万美国兵士等着看性感女神。玛丽莲当然要在这些年轻男人的面前炫耀她最自负的天才:她的性感肉体。在摄氏零度的气温之下,她穿着一件贴身的短衣裙,袒露出大半个胸部,在台上使出浑身解数地表演,一连三天如此。十万热血男壮丁的欢呼、喝彩和吹口哨声使玛丽莲得到她人生最大一次的心理性高潮。可是,回到东京她面对的是一个又怒又气的迪马吉奥。

迪马吉奥希望玛丽莲结婚后会做一个典型的意大利家庭主妇;他不能了解,他的太太为何还要在别的男人的面前显露她的肉体;他也不能接纳,他的太太仍然继续跟别的男人发生性关系。他开始指责玛丽莲的性爱行为不正常;他批评玛丽莲在家里不穿衣服、裸露全身的习惯是粗俗下流的举止。两人常常为此吵架。

是年夏天,玛丽莲到纽约去拍《七年之痒》的名片外景。她站在地铁火车站上面的隔栏,让从地下喷出来的热气把她的大裙子吹得高高的,露出她的下体。纽约的街头市民喧哗热闹地围观,玛丽莲得意万分。可是在观众中有一个很反感的男人:迪马吉奥。他不宣而至,从西海岸飞到纽约,本是要给玛丽莲一个高兴的惊奇,没想到他看到这叫他作呕的一幕。

当天晚上,玛丽莲和迪马吉奥在纽约的旅店房间里大打出手,婚姻破裂。

当时,玛丽莲已经怀孕。她回到洛杉矶便把腹中的胎儿打掉,在10月向法庭提出离婚要求。她和迪马吉奥的婚姻只不过持续了短短的9个月。

日后,玛丽莲对这段既有爱又有性,但存有不可妥协的矛盾的婚姻的评价是:迪马吉奥是她最爱的男人;迪马吉奥是一个床上的好情人,他身体上的性装备是她所见男人中最雄伟的。假如这个婚姻只是与性有关的话,它会永远持续下去;可是迪马吉奥讨厌她的明星事业,不肯做任何让步,一切均要按照他的意思去做。

这次婚姻的失败经验使玛丽莲本来就不平衡的情感发生很强烈的震动。同时她又要面对成名的压力,她不能睡觉,不能吃东西,拍片时慌得发抖。她开始吃大量的安眠药,而安眠药在她身上要到快天亮时才见效,于是她又要吃很强的兴奋剂从昏昏迷迷中清醒过来,才能去工作。她说:我每天失去一片脑筋。此时的玛丽莲在身体和精神上都徘徊在崩溃的边缘。从这时开始,一直到她去世,她均依靠精神病医生的支持和照顾。

第四阶段:第三次婚姻,美人与怪兽,1955-1961年。

1955年,玛丽莲宣布,她不愿再拍那些笨头笨脑的金发女人的角色。她离开好莱坞到纽约有名的演员工作室进修演技。但她私下对朋友说,她到纽约的真正目的是:追求出名的美国戏剧作家亚瑟米勒。

她和米勒早在1950年便邂逅。两人第一次相见便感到彼此间有很强烈的吸引力;他们一见难忘,以后一直保持书信联络。在1955年,米勒是惟一知道玛丽莲何时到达纽约的人。他们在纽约重逢,恋情像干柴烈火般燃烧起来。米勒决定和他结婚多年的妻子离婚。

1956年,玛丽莲和米勒结婚,世人为之震惊,认为这是极为不相衬的一对夫妇,有的人把他们称为美人与怪兽。其实,米勒并不丑怪,他只是一个道地的知识分子的样子。他身高6尺2寸(约185公分),面孔的骨头显著,五官有点像一堆崎岖凹凸的石头,戴着厚厚的眼镜。

这个美人与怪兽的婚姻在开始的时候是充满吉祥之兆的。

对玛丽莲来说,米勒是她所寻觅的理想男人:有智慧,有头脑,真诚可靠,是她的老师、朋友、情人、丈夫和父亲。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玛丽莲把米勒称呼为爸。

因为米勒是犹太后裔,玛丽莲也就皈依犹太教,还学会做米勒最喜欢吃的几样犹太菜。她对媒体宣布,从今以后她要做一个好的家庭主妇,生很多个孩子,和米勒白头偕老。

对米勒来说,玛丽莲是性感美丽的女神和天真纯洁、逗人宠爱的小女孩的混合形象,他迷恋上了这个形象。他在初婚时这样描写玛丽莲:她是一块天然的磁石,把男人身体里面的兽性精华都吸出来。

可是,在结婚之后米勒慢慢发现玛丽莲的情绪不平衡。玛丽莲的日常生活完全受到药物的控制,她服食大量的安眠药、兴奋剂和镇静药;她要求米勒把他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她的身上,日夜如是。每当米勒关起门来专心写作的时候,玛丽莲认为是被冷落,极为不高兴,为此常常大发脾气。

1957年,玛丽莲怀了孕。一天她腹部剧痛,进医院后发觉是宫外孕,动手术把胎儿取掉。玛丽莲出院后在家里服药自杀。在行将气绝之际被米勒发现,送到医院急救生还。此后,玛丽莲坠进忧郁的深井里,整天昏昏迷迷地睡觉和喝酒。

玛丽莲有两年没拍片子了。米勒认为她应该重新工作,对她的忧郁情绪会有帮助。于是米勒在好莱坞寄来的剧本中选了一部他认为很适合玛丽莲的,那就是名片《有人爱热的》。可是,玛丽莲在读了剧本后大发雷霆:又是一个笨头笨脑的金发女人!你真的把我看成这样的一个女人吗?经过米勒的一番耐心解释和劝告:那个角色是很适合她的喜剧天才的,玛丽莲才勉强同意拍演该部电影。

1958年年底,拍片已到终期,玛丽莲又再次怀孕。但在拍片结束后的一个月她流产失去胎儿。玛里莲把一切过错都推在米勒的身上;如果后者不逼她去拍片的话,她就不会流产。玛丽莲忘了她自己长年吃药、喝酒和多次打胎的过去历史。从这时开始,他们夫妻间的性生活恶化,米勒在睡房里度过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玛丽莲则在书房外怒骂,把酒瓶往镜子上扔,用她的身体撞门,但米勒在书房里闷声不响,毫无反应。他在日记上感叹道:多大的爱情浪费!

1960年,玛丽莲跟法国男明星蒙坦德拍新片。玛丽莲一见蒙坦德便爱上了他,因为他的样子像迪玛吉奥。玛丽莲主动地勾引蒙坦得。一个晚上她全裸着身体,只披上一件皮大衣,跑去拍蒙坦德的旅店房门。事后,蒙坦德对人解释他当时的处境:我有什么办法?

有关玛丽莲和蒙坦德的桃色艳事的谣言开始满天飞。留在纽约家里写剧本的米勒当然也听到谣言,但他对玛丽莲的婚外桃色事件已漠不关心。他觉得在这段婚姻里他一事无成;玛丽莲把他的时间消耗掉,使他的写作集中力枯竭。现在,他不能再蹉跎时光,要全神贯注地把这本特别为玛丽莲而写的电影剧本写完。他们的婚姻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但剧本必须完成。

1961年,玛丽莲和米勒在美国的内华达州拍米勒所写的剧本:《不适合者》。此时他们的婚姻只剩下一个空壳。玛丽莲在众目睽睽之下责骂米勒,表示她对剧本的种种不满;米勒当众指责玛丽莲的演技,迟到、不守时的态度、不够专业化。他们已经开始在讨论离婚,在旅店里也不再同房而睡,但米勒仍然每夜到玛丽莲的房间去看她睡得如何。一天晚上他又发现玛丽莲服了大量的安眠药自杀,他把她送到医院去洗胃。拍片的工作因此大大延误。

在1961年的秋天,拍电影的工作告成,玛丽莲和米勒的婚姻也告终。他们一起回到纽约的家里,米勒一声不响地把他的所有物品收拾好,片言不发,掉头就走。他没有拿走任何会让他想起玛丽莲的东西;他要把过去5年的婚姻从他的记忆中一笔抹杀。

好莱坞的谣言是,玛丽莲跟米勒离婚,为的是要跟法国明星蒙坦德结婚。玛丽莲果真一心以为蒙坦德是要娶她为妻的。不管蒙坦德怎样解释,他是永远不会离开他的法国太太;不管蒙坦德怎样回避她;玛丽莲对这个法国男人还是穷追死缠。最后,蒙坦德只好请他的太太帮忙,从巴黎打电话告诉玛丽莲,她的先生永远不会再回到纽约。这对玛丽莲是一个带有很大的污辱性的打击。

玛丽莲感觉到,她同时被两个男人抛弃。精神和情绪急剧崩溃。

第五阶段:穷途末路,1962年。

关于玛丽莲梦露的自尽,包围着重重叠叠的谣言和传说;有的人认为她的去世与肯尼迪总统有直接的关系。但公道说来,那是不正确的。因为到了1962年,玛丽莲的精神状态已走到穷途末路的阶段,像一个满载炸药的箱子,而且导火线不长。

导演玛丽莲最后完成的那部电影的著名导演休斯顿就这样说过:按照他的观察,玛丽莲在数年之内不是自尽便是要进入精神病院。

在玛丽莲生命的最后阶段里,当她每天从药物和酒精的朦胧烟雾中醒过来的时候,她觉得非常的失望,因为她又要面对新的一天,又要面对她精神上的痛苦,又要面对她的各种私人问题。

此时,她的自信心几乎丧失殆尽,她采用惟一的办法,用她的肉体和性去挽救她的自信心。她常常到下等的酒吧去找男人,找身体魁梧的男人来跟她作一夜的风流。玛丽莲借着跟这些事前不认识、事后便忘记的张三李四发生的性关系,从地上抓回来一把自信心的碎石和沙砾。

据玛丽莲的管家婆说,玛丽莲在这段人生最后的日子里往往一个星期不洗澡、不梳头、不染发,让她的棕色发根明显地长出来。但是,每当她接到肯尼迪总统的召唤,要她去幽会,她会一连洗两个澡,花三四个钟头来化妆,把洛玛珍妮变回玛丽莲梦露。

玛丽莲和肯尼迪早在1954年便认识,那时肯尼迪是参议员,才结婚一年,玛丽莲则是迪马吉奥太太。肯尼迪在银幕上看到性感的玛丽莲,便请他那个在好莱坞做电影明星的妹夫彼得罗福替他安排与玛丽莲见面。后来,玛丽莲离了婚,搬到纽约去住,肯尼迪便打电话找玛丽莲,两人开始在纽约的旅店里幽会。他们的幽会是零零星星、断断续续的。这些零零星星的幽会在玛丽莲做米勒太太的五年中仍旧继续发生。

对肯尼迪这个大唐璜来说,玛丽莲只是一杯咖啡,而且是无数杯咖啡中的一杯。但他没有把玛丽莲这杯咖啡喝过便丢掉,还常常回头来再喝的主要原因是:玛丽莲在性的方面无所要求,她乐意给予、服侍和满足肯尼迪的性需要。

对玛丽莲来说,肯尼迪是她无数个的情人中的一个,所以,他们两人的关系全然是没有爱情、没有浪漫情调的性关系。当肯尼迪当了总统之后,玛丽莲开始觉得很骄傲,美国总统也是她的情人,常在人前夸耀其事。

1962年,当玛丽莲的精神状态膨胀得像快要爆炸的炸药箱似的时候,连续发生了好几件事令她身心震惊不已,使炸药箱的导火线点燃起来。

1962年2月,她的前夫米勒再婚的消息使玛丽莲坠入忧郁之井的黑森森井底,她服安眠药自杀,又被送到医院去洗胃,把她的一条命又救回来。

1962年5月19日,美国的民主党在纽约举行盛大晚会,庆祝肯尼迪总统的45岁诞辰,邀请了好几位娱乐界的名人,包括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思,前往做表演。玛丽莲是其中被邀请的一个。玛丽莲此时正在好莱坞拍新片,她不顾制片商的反对,擅自离开工作单位,飞到纽约去。

当夜,她的神经紧张得不得了,要喝得半醉才敢迟迟登场。她穿着一件像包裹着她的身体的皮肤似的肉色透明晚服,衣服下不穿任何底衣。她当着一万多个贵宾,用性感、暗示的态度向肯尼迪总统唱祝你生日快乐一歌(当天晚上肯尼迪的夫人没有出席)。

盛会完毕,玛丽莲和肯尼迪总统分头离开宴会场地,到旅店去幽会,为时两小时。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幽会。回到好莱坞,玛丽莲没有立刻到拍摄场报到。

1962年6月1日是玛丽莲自己的生日,她满了36岁,是夜她喝得酩酊大醉。生日后,她又跌落到忧郁的井底。她的心灵被黑黝黝的恐惧感团团围住,她恐惧她的肉体开始衰老了。

1962年6月8日,玛丽莲被她的制片公司开除。制片商请了另外一个女明星来代演玛丽莲没有完成的角色。此时,玛丽莲已经破碎的神经被撕裂得如同一块烂布,她颤颤抖抖地哭个不停。

在神经混乱的状态中,玛丽莲把事实和妄想颠倒,真假不分。她此时相信,自己不久就要成为美国的第一夫人,因为在她的脑子里她相信肯尼迪总统在当完第一任总统便会跟他的太太离婚,然后跟她结婚。

但是,事实正好相反。此时的肯尼迪终于下决心和玛丽莲断绝关系,因为他的政治敌人准备利用玛丽莲为武器来破坏他的政治前途。玛丽莲这杯咖啡热得烫手,非扔掉不可。于是他不再接听玛丽莲不断打来的电话。

玛丽莲在紧张惊惶之下,通过彼德罗福向肯尼迪总统威胁,她将要召开记者会,向全世界公开他们之间的关系。肯尼迪只好派他最亲信的人,他的弟弟罗伯到好莱坞跟玛丽莲解释,他们为什么不能再继续幽会的原因。

罗伯比较有同情心,他同情玛丽莲的内心痛苦,在怜香惜玉之下也跟玛丽莲发生了性关系。这一来,玛丽莲把肯尼迪总统忘记了,忘得一干二净。在她生命的最后几个星期中她痴迷上罗伯;她不停地给罗伯打电话;她又把妄想当做事实,坚信罗伯将会为她而离婚,和罗伯结婚后她就是美国的司法部长夫人。

1962年7月22日,玛丽莲到医院做了她第十三次的打胎。在这段时期中,玛丽莲跟许多不同的男人发生过性关系,这个孩子的父亲可能是其中任何一个男人的,但是最受威胁的当然是肯尼迪两兄弟。

从1962年7月23日开始,玛丽莲便再无法与罗伯取得联系。在玛丽莲打胎后的次日,罗伯便把他的私人电话号码改了,接线生怎么也不肯把罗伯的新电话号码告诉玛丽莲。

此时的玛丽莲觉得整个世界都把她丢弃了,甚至连她最信任的魔术朋友也背叛了她,她的肉体不再替她效劳。她觉得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心境凄凉惨淡,心态犹如在凄风苦雨中颠簸的孤舟。再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此时,导火线已燃烧到火药所在地。

1962年8月4日晚上,玛丽莲再次尝试自杀。这次成功了,她终于离开了花花绿绿的人世。

玛丽莲梦露无亲无戚,自愿出来替她办丧事的是她的第二任丈夫迪马吉奥。在他们离婚后,迪马吉奥仍然常常来看玛丽莲,两人见面时仍然有性的关系,只是迪马吉奥像隐形者那样,晚上悄悄地从后门进入玛丽莲的家,早上又悄悄地从后门离开。

迪马吉奥知道,他和玛丽莲没有破镜重圆的可能性,但当玛丽莲需要帮忙的时候,他总是前来援助。例如,那年玛丽莲尝试从她纽约家的十三楼跳楼自杀,被精神病医生送进精神病医院,单独关闭起来。玛丽莲的朋友没有一个愿意帮她的忙。但是,一个电话打到迪马吉奥那里,他便立即乘飞机赶到纽约,亲手把玛丽莲从精神病院里抱出来。

办理玛丽莲的葬礼,一切照迪马吉奥的意思做。他禁止好莱坞的电影明星前来参加,来者必赶;除了他自己,他不准别人瞻仰遗容;他泪流满脸,吻玛丽莲最后一吻,跟玛丽莲说最后一次的我爱你。

玛丽莲梦露的坟墓是一块粉红色的大理石,石块上有一块铜板,铜板上面只刻着:

玛丽莲梦露

1926-1962

研究完玛丽莲梦露的错综复杂如一团乱麻般的爱情生涯,笔者的结论是:假如命运之神再来到这个爱恋着她自己肉体的女人跟前,一只手里拿着洛玛珍妮的单调无色、平淡无味的人生,另一只手拿着玛丽莲梦露的灿烂多彩但却带着极为浓厚的甜酸苦辣滋味的人生,问她要选择做哪个她?我相信,她会毫不迟疑地再选择做玛丽莲梦露,仰起头来,爽快地把那杯味道浓得几乎难于下咽的甜酸苦辣的人生之汁一饮而尽。

查理王子与黛妃的多角恋爱

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位英国历史学家曾这样形容过英国的皇室:它的生命在它的神秘里。我们千万不要让日光透进魔术里面。

到了20世纪晚期,英国皇家接纳了一位新成员。没想到这位新成员一进门便成为一阵狂风,在神秘的皇室古堡里横冲直撞,把古堡里面的许多窗户都撞破,差点连屋顶也刮掉。刺眼的日光涌入被黑暗笼罩着的神秘古堡,使英国皇室在人民的眼中失去了许多神秘的魔术吸引力。后来,这阵狂风几乎把整个英国皇室拖垮了。

这阵狂风就是查理王子的已故前妻:黛安娜公主,又简称为黛妃(1961-1997)。

黛妃不但扫灭了英国皇家许多的神秘魔术吸引力,而且她还像一把菜刀那样,把英国的朝野意见一分为二:黛妃派和王子派。黛妃派的人士认为查理王子是他们两人婚姻破裂的罪魁,他痴迷他的情妇卡米拉而薄待黛妃,深深伤害了黛妃,终于导致黛妃的陨灭。王子派的维护者则认为黛妃是一个诡计多端、心理病态、神经不正常的女人,她诡诈的报复行为几乎把查理王子和英国皇室毁灭了。

时到今日,黛妃去世已多年。英国的皇室古堡在摇晃了一阵子后又回复平稳,人们当日的激动感情也平静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替黛妃和查理王子的那段如死亡的舞蹈般的婚姻做一个客观的分析。他们两个人都有错,但使得这个婚姻大败而溃,夫妻两败俱伤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他们的性格和兴趣南北极化,是两个最不适合结为夫妻的人;二是,他们同为英国皇族制度的牺牲品。

那么,让我们从头开始,看这段皇室婚姻怎样从童话故事般的开端恶化为一场死亡的舞蹈。

在1977年的一个夏日,年仅16岁的黛安娜穿着一双塑胶长靴,站立在她父亲史宾莎伯爵的庄园里的一片刚犁翻过的农作地上。她是一个脸圆圆、相貌不特别出众、爱吵爱闹的少女。查理王子当时是黛安娜姐姐的男朋友,那天被邀请到庄园来狩猎,走过黛安娜站立着的那片泥地。那是他们两人的第一次邂逅。

查理王子对黛安娜的第一个印象很普通:她是一个生气勃勃的天真少女。但素来爱吞噬白马王子的浪漫爱情小说的黛安娜却产生了一个深谋远虑的念头。她早已做着遇到一位白马王子的梦,现在一位有血肉之躯的王子果然出现在她的眼前,她在心里立下愿望,有一天要得到这位王子。

他们的第二次见面是在1980年的夏天。查理王子和黛安娜同被邀请到一个朋友家里参加烤肉野餐宴会。查理王子注意到19岁的黛安娜长大了很多,他开玩笑地对她说:再没有狗仔肥了。黛安娜脸红起来,低头看着她的长腿,回答道:我现在只是高了。我把狗仔肥拉长了。

查理王子喜欢这个少女的自贬幽默,于是跟她并排坐在一捆干草上聊天,话题转到查理王子的叔祖父蒙巴顿在去年被恐怖分子的炸弹炸死的那件事情上。查理王子深爱这位从小就对他关怀备至的叔祖父。

黛安娜的脸上充溢着感动的表情,对王子说:当你在葬礼仪式中走向神坛的时候,你看起来是那么的悲伤。我的心在为你流血。我在想,这是不对的。你寂寞,你应该有一个照顾你的人在你的身边。

黛安娜这几句充满同情的话对查理王子产生了一种不可言喻的作用,犹如在疼痛的伤口贴上一道清凉的止痛剂,又如一只手指扣动了他的一条心弦,使他立时对这个比他年轻十几岁的少女另眼相看:她很可能是他正在找寻的未来妻子。

英国的皇室制度是最保守的。这个制度要求将来继承皇位的查理王子娶一位妻子,生一个皇位继承人。但王子的妻子要符合很严格的准则:她是属于英国国教的;她要出身于高贵的家庭;她要懂得朝廷的礼仪;她要有能力分担皇家的义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她必须是一个没有过去的处女。这些准则已不合上世纪80年代的时代精神,但英国皇家仍然坚守这个已经过时的保守制度。

查理王子把他的婚姻视为一个责任,他曾对朋友说过:婚姻好像是跳进充满未知数的情况去,我全心全意要替这个国家和我的家庭做一件对的事情,但我有的时候又恐惧,我会许下一个我将来会后悔的诺言。

到了1980年,外界和家庭要他结婚的压力变得很强。他已经32岁了,曾经交过许多女朋友,有过许多个情妇,这些女人从富有的庄园主人的女儿、女电影明星到已婚妇女皆有。可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是完全符合皇室的严格准则的。当时人们在担忧,他的年纪越大就越难找到没有过去的年轻女子。就在这时,似乎完全合乎条件的黛安娜出现了。

从查理王子开始追求黛安娜到他们宣布订婚只有7个月的时间。这段追求曾被人形容为一段稀奇古怪的求爱。查理王子极少直接跟黛安娜打电话,大多数的约会邀请都是由查理王子的秘书或侍从打电话转达的,然后黛安娜自己到达约会的地方。约会大都是看歌剧,在旁边观看查理王子打马球和狩猎等。这时的黛安娜是一个喜欢嘻嘻哈哈、活泼天真的少女,她没有衣服穿就借别人的,做出许多滑稽的事情,引起查理王子和他的朋友们的哈哈大笑,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子。黛安娜又让王子知道,她爱他所感兴趣的一切:乡村生活、马、狗、马球、狩猎等等。

1980年的一个秋日,查理王子在巴莫拉尔宫(英国皇家在苏格兰的离宫)附近的一条小河的河岸上教黛安娜钓鱼。在小河对岸的树丛后躲藏着一个专门采访王子罗曼史的摄影记者,他用望远镜偷拍了一张照片。第二天,这张照片被刊登在英国所有的报纸和杂志的头版上,照片中的神秘女子早已没有神秘可言,媒体把有关黛安娜的一切:地址、身份、出身、背景等等都找出来了,详尽无遗。

从这天开始,媒体就不放过黛安娜,每天都跟着她。不论她到哪里去,后面总有一群记者追着;记者守在她伦敦寓所对面的街上,用望远镜瞄准她卧室的窗户。报纸每天都刊登有关王子和黛安娜的恋爱故事,画蛇添足,把这段本来还停留在不冷不热的酝酿阶段中的罗曼情炒到白热化。媒体已替查理王子决定了,这朵十全十美的英国玫瑰是英国最标准的未来皇后。媒体急不可待地等着王子向黛安娜求婚。

查理王子的祖母和父亲爱丁堡公爵对黛安娜也感到满意。一向责怪儿子做事犹豫不决的爱丁堡公爵认为儿子若再拖延下去就会影响黛安娜的名誉,于是向儿子下了通牒,写了一封信:如果你有心与她结婚,那就赶快做。要不然就结束这段追求。

查理王子从小便有讨好他父母亲的习惯。在媒体的外催、父亲的内逼之下,他终于在1981年的2月6日邀请戴安娜到伦敦的白金汉宫吃晚餐,向尚未满20岁的黛安娜求婚。黛安娜立时热情洋溢地接纳王子的求婚。王子立刻跑到楼上去打电话,把事情禀告他的父母亲。

1981年2月24日,宫廷正式宣布查理王子和黛安娜史宾莎订婚的消息。在记者接见会上。查理王子说:我不会与任何一个得不到大英帝国人民欢心的(女)人结婚。

他们的隆重婚礼是在1981年7月29日举行的,那是20世纪场面最壮丽的婚礼仪式。主持婚礼的英国大主教很感动地说:这是制作童话故事的材料。童话故事里的黛安娜公主才刚满了20岁三个星期。

事后看来,这个被称为是童话故事般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悲剧,因为这个婚姻的土地上播种的是生长荆棘的种子,根本没有让别的花草生长的可能性。

戴妃是一个连中学都没有念完的女孩子。她对读书没有兴趣,成绩很差,16岁那年便自动退学,不肯再念书。于是她的伯爵父亲把她送到瑞士去念家事学校。但黛安娜在三个星期后又跑回家来,拒绝回学校去。相反的,查理王子不但是一个大学毕业生,而且是一个思想很有深度的知识分子,特别喜爱研究哲学。戴妃在婚前表示,她跟王子一样,喜欢乡居、爱狗马、欣赏马球与狩猎;但那都是假装佯言,其实这一切都是她讨厌的。她喜欢的是城居、坐咖啡馆、逛街购物、跳舞、听摩登的摇滚乐。所以,查理王子和黛妃根本没有共同的兴趣,只有背道而驰的嗜好。

黛妃有一个很不快乐的童年。她的父亲史宾莎伯爵急着要一个能继承伯爵头衔的儿子,但妻子却一连生了三个女儿。等得焦急的伯爵开始酗酒,酒醉后怪妻子不生儿子,甚至拳打脚踢。黛安娜是第三个女儿,从小看着她的父母因没有儿子争争吵吵、打打闹闹,心里认为自己是父母所不希望要的孩子,自尊心很低。等到她的母亲终于生下了儿子后便跟另外一个男人走了,那时黛安娜只有6岁,深深觉得被母亲抛弃。不久,她的父亲再婚,黛安娜跟她继母的关系弄得很糟糕。所以,黛安娜是带着被拒绝、被遗弃、被排斥的感情伤口长大的。

同样的,查理王子也有一个很不愉快的童年。他曾回忆说,他最伤心的回忆之一是,在他小的时候他是孤独地长大的;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找不到点滴的母爱;他的保姆比他的母亲在他的感情园地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他的父亲对他则只有严厉的管教。查理王子在孩童时代身体孱弱多病、胆小怕黑、性情敏感得不到父亲的欢心。他的父亲用很严峻的方法来训练他,重复不断地命令他:举止像一个男人!

由此,黛妃和查理王子虽然都生长在养尊处优、被丰富的物质包围着的环境中,但他们在感情上皆有一个伤口,在心灵上很寂寞,对爱情的需要有如一片久旱的干地,需要大量爱的雨水的滋润;但他们两人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爱情上自私,只懂得饥渴地吸取,不懂得康慨地给予。

在他们结婚前,黛妃曾热情地对王子说:我很爱你!我很爱你!可是,黛妃对王子的爱是少女对白马王子的爱,对做公主的梦想的爱。她对婚姻的憧憬也像童话般的不实际,她相信查理王子在婚后会百依百顺地溺爱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给予她许多像洋娃娃似的小孩子。

查理王子在求婚的时候便知道,他自己并不是死心塌地地爱黛妃,但他被黛妃当时的天真烂漫、温柔可爱的外表迷住了。他兴奋地写信告诉朋友:我的确相信我是很幸运的,一位像黛安娜那样特殊的女孩子似乎是那么的爱我。那时他也确实地相信,当他们结婚后他会越来越深地爱上他的年轻娇妻。

查理王子对婚姻的憧憬很实际。就借用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我曾经跟各色各样的女子坠入爱河但我很小心,没有跟我第一次坠入爱河的女人结婚。我相信,一个人必须明白,疯狂地坠入爱河并不是婚姻的必需开端婚姻在基本上是一回坚忍的友情如果你会觉得对方在肉体和思想上都有吸引力,那你就算很幸运的了如果我下决心要跟谁一起度过以后的50年,我绝对会用我的脑子来做决定,我怎样也不会让我的心统治我的脑子。

查理王子不但憧憬他和黛妃的爱情在婚后会慢慢开花,他而且相信,黛妃是那么的年轻,她会很容易适应他的生活方式。查理王子的时间是不属于他自己的;他每天的活动日程表在半年前早已由别人替他安排好;他每天要风雨无阻地履行他做王子的诸多责任和义务。过这种生活方式需要像军队似的纪律,而黛妃是一个不知纪律为何物的女子。

以上种种的性格矛盾均是黛妃和查理王子的婚姻土地上种下的荆棘,且还有最恶毒的一根荆棘,那就是查理王子的情妇卡米拉。在婚姻破裂之时,黛妃把罪过全部放在查理王子和卡米拉的身上,她对媒体公开说:我们的婚姻里有三个人,太拥挤了一点。那么,卡米拉到底是谁呢?

查理王子是在1972年当他只有24岁的时候认识卡米拉的。当时的卡米拉是王子的好朋友的多年女朋友,谈恋爱已谈了6年。王子的朋友是一个骑兵军官,就在这年被派驻外国。在这真空状态中,查理王子和比他年长一岁的卡米拉成为一双情侣。可是在6个月之后,查理王子要随海军战舰出海服役,一去就是8个月。

当查理王子回国的时候,卡米拉已经和她的旧男朋友结了婚。查理王子很失望,对好朋友叹息:这样一个快乐、安静、相欢相悦的爱恋,命运注定它只能持续短短的6个月我希望我的空虚感会随着时光消减。

在过后的7年,查理王子跟许多别的女人谈恋爱,但他和卡米拉继续保持好朋友的关系,两人经常在各种宴会上见面,查理王子喜欢打电话跟卡米拉聊天,讨论他的私人问题。当卡米拉生下第一个孩子,她请查理王子做她儿子的教父。

客观地说,卡米拉说不上是一个漂亮的女人,但她跟人容易相处,态度自然不做作,性格坦率豪爽,喜欢讲笑,衣着随便,爱乡居,喜欢打马球和狩猎。

到了1979年,卡米拉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她跟她丈夫的感情冷却。她的丈夫搬到伦敦住,公开跟别的女人约会;卡米拉独自住在乡间,照顾她的小孩、马匹和狗。这时她和查理王子又重拾旧欢,恢复以前的情人关系。

查理王子日后声明,他结婚后和卡米拉只保持朋友的关系。等到他和黛妃的婚姻恶化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他才又回到卡米拉的怀抱中。

死亡舞蹈般的婚姻。

查理王子和黛妃的婚姻从1981年延续至1996年,一共15年。婚姻一开始便节拍不和谐,舞步出乱子。

他们乘着英国皇家的游艇在地中海上度蜜月。查理王子带着钓鱼竿和几本他所崇拜的作家朋友所著的哲学性书籍上船去,准备每天吃中餐时跟他的娇妻讨论和分析书本的内容。黛妃则认为丈夫把时间花在看书上,是对她的忽视和怠慢。

更杀风景的是,黛妃对卡米拉妒嫉万分。查理王子在结婚前把他过去的恋爱史,包括跟卡米拉的那一段,都向未婚妻坦白了。黛妃要求王子答应她,以后不再有别的女人,王子也答应了。在游艇上度蜜月时,发生了两件使黛妃大发吃醋脾气的事情:一次是卡米拉的照片从王子的日记本里跌出来;第二次是王子戴上卡米拉送给他的那对金袖口扣去出席埃及总统的盛筵。黛妃为此对王子尖声叫骂,王子震惊万分,在他的一生里,除了他的父亲以外,从来没有人敢骂他。他自己也有很厉害的脾气,但此时他忍着气不回嘴。从此以后,嫉妒一直啃噬着黛妃的心。

在蜜月期间,查理王子发现,他的年轻娇妻有易饥症。黛妃每天都偷偷地在厕所里把吃了的东西呕吐出来,一天至少四次;她的情绪也变得喜怒无常,一阵子兴高采烈,一阵子哭哭啼啼。妻子的改变使王子觉得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回伦敦后,查理王子请他的老作家朋友前来跟黛妃谈话,劝解她。这位老学者发觉黛妃的心理问题太复杂,需要职业性专家的帮助。从此以后,黛妃一直没有停止看精神病医生。她的易饥症(在人前不吃东西,背后偷偷大吃,吃了再把食物呕吐出来)也一直缠绕她11年之久。

新婚的黛妃认为,她的丈夫应该一天二十四小时都陪伴在她的身边,把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她的身上。但这是查理王子所做不到的,他平日的时间是属于国家的,一天到晚事务缠身。在休闲的时间,他出去骑马、在森林散步、狙击动物、坐在山间画水彩素描、晚上看书。黛妃现在改变她婚前的态度,她不但无心分享王子的兴趣,而且明言讨厌这一切;但查理王子认为他没有必要为太太改变他早已定型的习惯。王子单身时代的朋友照样常来王子的宫殿小住几天,相聚相谈;黛妃现在公开表示她不喜欢王子的朋友,说他们都是沉闷无趣,身上带着雪茄烟味的灰色老人。在这种夫妻生活习惯的矛盾冲突之下,黛妃的日常情绪犹如一个混乱的战场,寂寞、忧闷、嫉妒、怀疑、愤怒、眼泪在她的心里纵横奔驰。

1981年的圣诞节是查理王子和黛妃的第一个圣诞节,他们与英国女皇及其他的皇家成员一起度佳节。一天,黛妃又在闹情绪,哭骂不停,查理王子很不耐烦地说:我不要听了。你总是这样对待我。我现在要出去骑马。王子出门后,当时已经怀了孕的黛妃便故意从楼梯上滚下去。第一个跑到出事现场的是英国女王,连她也被吓得全身发抖,幸好黛妃的胎儿没有受伤。

这是黛妃的第一次尝试自杀。在过后的3年,她曾经进行多次的自杀尝试:一次是用王子的袖珍小刀猛力地割她的胸部和两个大腿;另一次是把她的身体撞到一个玻璃柜去;再一次是用一把切柠檬刀割她的手臂;还有一次是割手腕。

当然,这些行动都不是真心真意的自杀,它们只是要求帮助的呼喊,目的是争取丈夫的注意力,但效果适得其反。在头几次,查理王子的确是担心得很;但是,当黛妃一而再、再而三地以自杀相威胁,王子便采取不理睬的态度;每当妻子歇斯底里地叫骂哭喊的时候,他就立刻愤愤地离开。他也不能了解,以前那个天真可爱的女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一个情绪变幻无常、歇斯底里的女人。

从1981年到1984年,他们的婚姻虽然有严重的问题,但他们之间仍然有健康正常的性生活。在1982年的6月,黛妃产下第一个儿子;跟着,第二个儿子在1984年的9月出生。在这几个年头里,他们的婚姻里虽然充满着不和的噪声,但偶然还有一些平静、甜蜜的时刻;每当黛妃情绪好的时候,他们两人常会笑得滚在一团;他们的夫妻吵架也是在关起来的门后进行。

可是,在这几年里,一种叫查理王子难以下咽的苦汁大量流入他们的婚姻之杯中。黛妃受人民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查理王子,好像发生了日食一般,黛妃这个月亮把查理王子的太阳光辉几乎全部掩盖了。每当他们在公众场合出现的时候,照规矩是两人分别各走一边,跟民众打招呼,没想到民众都一窝蜂地跑到黛妃走的那一边去。初时,查理王子还可以开玩笑地说:我应该有两个妻子,那样我可以走在中间,指挥她们在两边的行动。但当这个使王子感到窘迫万分的现象成了惯例以后,他便大为不快。

英国皇家,从女皇开始,向来坚持与人民保持很大的距离,不屑模仿电影明星般的时髦衣着和故意出风头的行为。黛妃是英国皇家有史以来第一个打破这种保守作风的皇家成员。当她发现,光靠着她的外貌她便能赢得民众和媒体的欢心,她便专心致志地讲究打扮,穿最昂贵的时装;她的身材又高又苗条,穿起美丽的衣服与时装模特儿相差无几,她拍照又很上照;于是媒体爱上了她,使她成为一个皇族的国际电影明星。黛妃的素质虽然缺少深度,但她懂得怎样说几句最简单的话,在医院和济贫院握病者的手一下,就能使民众觉得她很有同情心,对社会的不幸者极为关怀,于是人民也爱上了她,把她当做一位十全十美的童话公主般地崇拜。

查理王子一向对社会的不幸者真心关怀,出钱出力做很多的慈善事业。但现在媒体对他的严肃演讲和各种社会福利活动都不再感兴趣,鲜有报道。媒体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黛妃的身上,她穿什么新衣服、改梳什么新发型等等都成为头条新闻。

查理王子不是一个政治家,不像肯尼迪总统那样,妻子受人民欢迎等于是替他争取到选票。查理王子向来是舞台上的主角,现在他把妻子变成公主,她却喧宾夺主,抢尽镜头,把他贬为配角。这一来,查理王子和黛妃在公众生活中变成两个竞争者,发生许多冲撞。

到了1985年,查理王子和黛妃再不隐瞒他们的争吵,在佣人和随从面前公开吵架。黛妃怒骂王子:他太爱打马球,他单独出去钓鱼和写生的时间过多,都是借故离开她的借口。王子则反驳:他忍受不了黛妃的神经质举止,需要这些外出活动来争取回他的心灵安静。黛妃咒骂王子吝啬、自私;王子则怒责黛妃挥霍过度,她的医院访问只不过是沽名钓誉的自我宣传而已。有的时候,王子在晚餐桌上讽刺黛妃的易饥症:这些东西是不是等一下又会重新出现?多么的浪费!黛妃怒不可遏的时候便摔台灯、茶壶,击破窗户。

在这一年,黛妃有她的第一个情夫。他是黛妃的私人保镖,到哪里都跟着她,耐心地陪她逛商店购物。当查理王子发现黛妃向这个保镖哭诉她的心事的时候,他便把保镖调职他处服务。

从1986年开始,查理王子和黛妃虽然仍旧对外保持和好的门面,但他们的婚姻裂痕已是有目共睹。媒体注意到,当王子留在郊外的家里工作,黛妃则在伦敦与别人一起去听摇滚乐音乐会,去看时装表演。当王子到苏格兰去钓鱼,黛妃和她的两个儿子留在伦敦。就是他们两人在公众场所出现,也总是各自分道而至。

也就是在1986年,黛妃在情场上有新恋。她的新恋是一个名叫荷维的骑兵队上尉。荷维是一个27岁自称只懂得马匹和女人的单身汉。黛妃伪称要学骑马,请荷维做她的私人教练,两人利用上课的时间幽会做爱。这场从马厩开始的热恋一共延续了5年。在这5年中,黛妃不断地买贵重的衣物送给她的情人,跟后者写了一百多封的情信。当热恋结束后,荷维出卖黛妃,他为了钱写了一本书,很没绅士教养地把他们的恋情都袒露出来,还说黛妃有口臭、对性的胃口大得惊人等等的不恭之语。

在这几年里,查理王子也回到他以前的情妇卡米拉的怀抱里。很多人觉得大惑不解,查理王子有一个年轻美丽的妻子,他不爱,却去爱一个外貌平凡、年已40的已婚妇。这正好是一个明证,爱情常与外貌无关。卡米拉能给予查理王子在黛妃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卡米拉是查理王子的知心朋友,王子什么问题和烦恼都能向卡米拉吐露,而得到她的了解和温暖安慰。卡米拉分享查理王子的一切兴趣。卡米拉关心查理王子的工作,但只在幕后支持和赞赏,鼓舞王子的自信心,绝对不在人前跟他抢风头。卡米拉又和查理王子有很融洽的性爱关系(日后有证明)。所以,查理王子跟卡米拉在一起觉得自己被爱、被欣赏、被了解,愉快得很;跟黛妃在一起,他心情沉郁,脾气暴躁,痛苦万分。

假如查理王子和黛妃是普通平民,他们在这时便可以离婚来结束两个人的痛苦。可是,查理王子是英国国教的代表人,而英国国教是反对离婚的。在过去,皇族有一个不成文的制度:如果皇家成员的婚姻不快乐,男方可以有情妇,女方也可以有情夫,条件是谨慎行事,不向外界宣扬丑事。

查理王子是这个制度的产物,他指望黛妃也会安安静静地接纳已经变得无爱无性的婚姻,换取太妃的地位、财富和特权;夫妻两人对外保持一个和谐的外表,私下各过各的爱情生活。但是,黛妃不但不愿接纳这种虚假的安排,而且蓄意要向王子报复。

在上世纪80年代的后期,黛妃除了荷维之外,还有其他情人,为人所知的有一个汽车商人、一个艺术品交易商、一个职业性橄榄球员。但是,这些没有真情、被她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男人不能满足她内心的需要,不能填补她心里的寂寞空穴,她依旧是一个很不快乐、寂寞无限的女人。黛妃的一个亲近朋友曾这样形容她:她是一个把脸孔紧贴在玻璃窗上看外面世界的人,但没有办法与外界发生真正的接触和深入的联系。

在她的不快乐中,黛妃痛恨查理王子的别恋,她要破坏王子和他情妇的快乐,让王子也要受痛苦。她潜意识地知道最有效的破坏工具是媒体。媒体崇拜她,把她捧上天,她可以利用她的吸引力牵着媒体的鼻子走。于是她更进一步跟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她不时请最有影响力的编辑和记者吃午餐,使他们觉得受宠若惊;她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和故事,便通知媒体,让媒体前来采访、摄影和刊载。媒体乐于合作,因为此时的黛妃变得与替媒体生金鸡蛋的金鸡无异,有关她的新闻和照片都能替记者赚大钱,使得报纸的销路大增。

在黛妃的幕后操纵之下,许多对查理王子不利的故事、有关王子和黛妃的婚姻谣言不断在报纸上出现。到了1991年的夏天和秋天,黛妃更在准备给查理王子来一个致命伤的打击。她秘密地与一个名叫莫顿的记者合作,让后者写一本有关她的传记。黛妃在她的宫殿家里偷偷录音,然后把录音带交给第三者,再由这个中间人交给莫顿。莫顿依据黛妃的口述写成一本书,书名是:《黛安娜她的真实故事》。在书中,莫顿借用四个人的眼睛,把黛妃的隐私全部透露出来。这四个人是:黛妃的哥哥、她的要好女朋友、她当时的情人吉尔贝(汽车商人)和她的按摩师。这本书在出版之前先在伦敦很有名望的大报星期日时报分段连载。

1992年6月7日早晨,星期日时报以惊人的标题刊登第一篇连载:黛安娜被感情冷酷的查理所逼,尝试自杀5次。连载的内容透露黛妃长年患有易饥病;查理王子是一个很坏的丈夫,痴迷他的情妇卡米拉;查理王子是一个很不好的爸爸,不关心他的孩子;查理王子不配做将来的国王;整个英国皇家都在排斥黛妃。

当查理王子是日早晨看到这篇连载,惊愕得仿佛被雷劈。他怒冲冲地迈进黛妃的房间,把报纸往桌上一扔,厉声问道:您为何要唾辱我?

黛妃坚决否认她跟这本书有任何的关联。一直等到黛妃去世5年后,她与莫顿的秘密合作才真相大白。

《黛安娜她的真实故事》立时成为畅销书。黛妃对查理王子和皇家的攻击果然击中要害,使英国人对皇室的前途产生很大的疑问。据民意调查,每四个英国人中就有三个认为英国皇室按了自我毁灭的按钮,已经开始在崩坍。

但是,黛妃在报复得胜之后的得意洋洋很快便被另一件尴尬的事情所冲洗掉。1992年8月,报纸登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新闻揭露黛妃的隐私。黛妃在1989年的除夕夜在电话上跟她当时的情人吉尔贝谈论他们做爱的细节和黛妃的担心怀孕。这段情话当时被一个无名氏录了音,在三年后落入媒体手里,被登出来了。黛妃的名誉一下子跌进泥潭里。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英女皇仍然认为,儿子和媳妇为了国家还是应该对外保持联合阵线。于是她把查理王子和黛妃召到宫里问话。女皇直接问黛妃:你要的到底是什么?黛妃要求法律上的正式分居。但女皇命令儿子和媳妇冷静考虑6个月才再谈分居的事情;现在他们应该把责任放在私人感情之上,两人一起履行在很久以前已经安排好的一项任务,到韩国访问。

但是,韩国访问之行是一个公共关系的大失败。在整个访问过程中,黛妃总是愁眉苦脸,查理王子也是闷闷不乐的样子,而且两人公开表露鄙视对方。

访问回来后,女皇打电话给儿子,大惑不解地问,为什么会有那样不欢的表现。王子愤怒地回答:难道你还不明白,她是疯子!

1992年12月9日,英国宰相在众议院宣布:查理王子和黛妃达成分居的决定,但没有离婚的计划。

分居的决定使黛妃和查理王子都感到松了一口气。黛妃指着鞋柜里的平跟鞋,命令她的女侍:把这些侏儒都扔掉,我不再需要它们了!黛妃长得很高,为了避免比查理王子高出太多,总是避免穿高跟鞋。分居后她便立刻改穿最高的高跟鞋。查理王子也命令侍从,把黛妃没有带走的东西一把火烧掉。

黛妃和查理王子虽然都象征式地把过去的感情痛苦扔掉、烧掉,但是,他们的死亡舞蹈仍然继续下去。在分居后的5年中,他们把夫妻之战公开在媒体上展开,如龙虎相斗,两败俱伤。

《黛安娜她的真实故事》给查理王子带来无限的屈辱。为了洗去这些屈辱,王子的反应是出书雪耻。他把自己的日记和私人文件都交给一位有名望的记者,让记者替他写成一本传记。同时又做一个为时两个多钟头的电视访问节目,以《查理爱隐居的人,公益的任务》为题目,目的是要替查理王子建立一个好形象,把他形容为一位未来的哲学皇帝、一位人道主义者、一位倡导环保的农夫、一位运动健将、一个有纪律的军官等。传记和电视访问节目将一齐推出。

可是,在1993年,当传记和电视访问节目尚未完成之前,报纸又登了一段有关查理王子的私生活的揭露新闻。是年1月,查理王子和卡米拉在电话上做深夜的情话长谈,内容涉及坦白的性爱。这席情话被无名氏偷录了,报纸把全部对话一字不漏地登出来。那是一对情人在开玩笑,但内容公开登出来便显得有点黄色。例如:

查理:我的问题是,我一个星期需要你几次。

卡米拉:我整个星期,无时无刻都需要你。

查理:噢,天呀,那我可要活在你的裤子里或者变成什么东西,那会简单一点。

卡米拉:(笑声)你要变成什么东西?

查理:一条月经带,那是我的运气!

卡米拉:你真是个大傻瓜!(笑声)啊,这是多么好的主意!

这段电话对话被公开登出来以后,舆论哗然,引起一般人的歇斯底里的指责。但亦有人对一向态度严肃的查理王子产生好印象:他到底是一个有血肉感情的男人。在事后看来,查理王子和卡米拉能够这样开玩笑,证明他们之间有自然、良好、强烈的性爱关系。

1994年6月,查理王子的电视节目由英国广播公司播出,吸引了1400万观众。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访问中,查理王子谈及各种严肃的话题,但观众只记得其中三分钟的对话。在这三分钟里查理王子公开承认他和卡米拉的婚外恋。

查理王子的电视访问节目和在星期日时报连载的自传并没有得到预料的好效果,反而引起民众的反感。皇族的婚外恋本是传统惯例,但有严守暗做而不明言的不成文法则。查理王子是第一个摆脱这个双重道德观的枷锁的王子,对千万人民公开承认他在婚姻中对妻子不忠。可见他的诚实变成自打耳光。当时,有一半的英国人相信,当20世纪结束的时候,英国皇家的存在也会终止。

卡米拉的丈夫多年来容忍王子与他太太的恋情,但当它一旦被公开,他便以夫妻分居已三年的借口要求与卡米拉离婚,与另外一个女人结婚。

黛妃认为查理王子在电视上公开承认他与卡米拉的恋情是针对她的一记侮辱耳光,她非得回报一拳不可。于是她利用英国广播公司里主持全景节目的记者,替她做一个电视节目。电视节目的准备工作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中进行,连英国广播公司的总裁也被蒙在鼓里。等到一切就绪才突然宣布,黛妃将会在电视上讲话。

1995年11月20日的晚上,有超过2000万的英国人在电视机前观看黛妃的表演,那的确是一场很出色的表演。黛妃改变她日常的鲜艳打扮,穿一件很朴素的深蓝色外套,在两只眼睛的四周画了两圈黑眼圈,使她的容颜显得很憔悴、很沮丧。

她表情忧郁沉重、态度端庄娴静地谈论她的产后忧郁病、她多年的易饥病、她的多次自杀尝试。她说她的婚姻痛苦是由于她的丈夫使她感觉到无用和不被需要。在这里她说了她的名句:我的婚姻里有三个人,太拥挤了一点。她接着又说,她把她丈夫和卡米拉的恋爱告诉了她的两个儿子。她继续说她的丈夫嫉妒她,因为她代表皇家做的事情做得比他成功。

黛妃也坦白承认,她在婚姻期中有过对丈夫的不忠行为,但只承认一个情人:骑兵中尉荷维。她承认她很爱这个情人,但后者出卖了她。

黛妃更婉转地质疑查理王子做皇帝的能力。记者问她,你认为你的丈夫将来会不会成为皇帝。黛妃用一双充满忧伤的眼睛盯着镜头,回答道:这个顶头职位会带给他很大的限制,我不晓得他能够不能够适应。

黛妃最后说,她不会有机会做英国的皇后,但她希望能做人民心里的皇后。

黛妃这一拳把查理王子打得头破血流。在一夜之间,全国人民的情绪激昂,分裂为两派:同情和支持黛妃的人高达80%(大部分为平民);替查理王子抱不平和维护他的仅有20%(大都是上流社会人士)。朝野一致认为查理王子和黛妃的婚姻成了一个国际笑柄,让大不列颠帝国在世人面前丢脸。

英女王再也忍受不了儿子和媳妇在媒体上的明争暗斗、拳来拳往;她终于命令儿子和媳妇离婚。

1996年8月28日,宫廷正式宣布:查理王子和黛妃离婚。

黛妃生命的最后一年。

经过双方律师为时5个月的争争吵吵,讨价还价,查理王子终于同意付给黛妃一笔为数约260万美元的赡养费;每年再付60万美元,维持黛妃办公室的开支费用;黛妃可继续使用伦敦的肯兴顿宫为其居处,直到她再婚为止;黛妃仍然保留公主的头衔。

但是,英女王和王夫把黛妃的殿下称呼取消了。从此以后,人们对黛妃讲话无需再称呼她为殿下,不用再向她行屈膝礼;反过来,黛妃要向皇家成员,甚至她的儿子行屈膝礼。表面看来,这是芝麻小事;但在注重阶级制度的英国,殿下之称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自从黛妃失去了殿下的称呼,她的社会地位在无形中被贬低,媒体对她的态度有微妙的改变,不再像以前那样的有礼貌和尊敬。小报的摄影记者开始把黛妃当做一个摇滚乐红歌星般看待,他们像一大群猎狗那样死追着她,特别喜欢偷拍她性感的照片,故意把她显得粗俗的照片刊登出来。

在1997年的夏天,黛妃开始一段新的罗曼史。她的新男朋友是一个41岁的埃及富家子和国际玩仔,素以爱追漂亮女人出名。他的名字叫邓迪。令人感叹的是,在这段短暂的罗曼史里,黛妃和邓迪只不过是被人操纵的傀儡,结果两人却由此丧失了生命。

这段罗曼史的幕后操纵人是邓迪的父亲阿法耶。阿法耶出生于埃及的穆斯林,职业是一个小学教师,但他移居英国后竟然一夕成为暴发户,拥有庞大的财富,买下英国最华贵的百货公司哈鲁斯和巴黎最高贵的丽池大酒店。

阿法耶的野心很大,他希望利用他的财富打进英国的皇族交际社会,但英女王一直把他拒之千里之外;他多年来多次申请入英籍也受到英政府的拒绝(可能与他在致富途上有见不得人的事情有关)。由于他处处被拒绝,阿法耶对英国皇家怀恨在心。

在阿法耶的眼中,离了婚的黛妃是他向皇家报复的最理想工具。阿法耶推算,黛妃是英国未来皇位继承人的母亲,如果他的儿子能娶黛妃为妻,便立即成为皇位继承人的继父。那时,他老阿法耶可要扬眉吐气了!

在1997年的夏天,阿法耶邀请黛妃和她的两个小儿子到他在法国南部的海滨别墅去度假;黛妃接受邀请。阿法耶把他的儿子都迪从美国召回来。邓迪是一个没有聪明头脑、没有自己的事业、只懂得花老子的钱的二世祖,向来服从父亲的命令。于是他立刻一声不响地抛弃已准备结婚的未婚妻,改向黛妃进行热烈的追求;黛妃对邓迪的追求也立即有所反应。

在那个夏天,黛妃和邓迪在阿法耶的游艇上接吻、拥抱、做爱的亲热镜头像墨水般溅洒在英国和所有的国际报刊的头版上。这些照片都是被猎狗队的摄影记者用望远镜偷拍得来的,竟能卖到几百万美元的高价。猎狗队记者吃到肥肉,对黛妃和邓迪更加穷追死跟,不给他们一刻安宁。

在8月底,黛妃和邓迪又乘着阿法耶的游艇在地中海度了几天的假,然后乘阿法耶的私人飞机返回巴黎。在8月30日的晚上他们在阿法耶所拥有的丽池大酒店吃晚餐;晚餐后他们准备回到邓迪在巴黎的寓所。这时巴黎的猎狗队摄影记者已闻迅而至,拥拥挤挤地围聚在酒店大门前,等着他们的猎物出来。

邓迪叫那辆本来要送他和黛妃回寓所去的汽车从酒店大门开出,试图把摄影记者们诱走。他把另外一个早已下班的车夫叫回来,从酒店后门用另外一部车把他和黛妃载走(事后才发现,这个车夫已经喝了大量的酒,而且吃了医生开方的药,已经不应该再开车)。

在后门也有摄影记者在守候着,记者们立刻骑着他们的小型摩托车在后追踪邓迪和黛妃的车子,别的记者闻声赶到,成群结队一起追。当时的场面就像一群狂嚎着的猎狗拼命追着一只拼命逃跑的狐狸。

载着黛妃和邓迪的车子风驰电掣地往前跑,跑进一条隧道去,在隧道里和一根柱子迎头相撞。邓迪和车夫当场毙命。黛妃的头部和胸部受了重伤,很快便失去知觉。救护人员在现场把不省人事的黛妃急救了一个小时才把她送到附近的医院去。在医院里,外科医生们又用了两个多小时来急救她,但一切无效。

1997年8月31日的清晨4点半,医院公布了36岁的黛妃逝世的消息。

查理王子是首先接到消息的人之一。他准备立刻飞到巴黎去把黛妃的尸体运回英国;英国女王本来是反对这个做法。但王子说:那你难道要让她的尸体被哈鲁斯的运货车运回来吗?女王一听这话才不再反对。

黛妃的突然逝世在英国民间激起歇斯底里的哀恸和一阵如暴风似的盲目愤怒。暴风似的愤怒是朝着皇家,特别是查理王子的方向刮去的。在感情激动的民众心里,声誉不大好的黛妃忽然升格为一位无瑕无疵的圣女,查理王子则被视为一个坏蛋。这阵暴风把英皇室的存在吹得摇摇摆摆,大有垮倒的危险。

在英首相的劝告之下,英国女王为了挽救皇室的前途,只好一改皇家不与人民接近的旧习,她领着皇夫、查理王子和两个孙子步行出宫殿大门,走在街上的民众间,仔细地观看人民在宫殿前为黛妃而放的那些堆积如山的花圈和哀悼词。这样,民间的愤怒才稍为平息。

据英国电视广播台的估计,在路上围观黛妃的出殡仪式的群众人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多的一次。在电视上看出殡仪式的观众,全球人数高达2亿以上。一位女观众这样说:在这个童话爱情故事开始的时候,我们都观看1981年的皇家婚礼;故事的结尾,我们当然也应该观看。

媒体把黛妃和邓迪的短暂罗曼史吹嘘了一阵,说黛妃在她的生命终点找到真爱。不久,邓迪这个人就让人忘记了;只有邓迪的父亲不服气地到处宣扬,他的儿子是被英女王和英国政府阴谋杀死的,但他的宣扬没人理会。法国政府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终于宣布黛妃和邓迪的丧命纯粹是典型的汽车失事。

现在,黛妃逝世已多年。英国的皇室制度到底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根基坚固,黛妃这阵狂风吹走了屋顶的一些神秘瓦片,刮走了一些魔术气氛,但皇室的古堡依旧安然耸立。查理王子的声誉从低潮回升,他和卡米拉仍然在一起,人民不再反对他有情妇,他的两个儿子也接纳了卡米拉,惟有英女王仍然不愿接见卡米拉。查里王子和卡米拉都已经是过了50岁的人,他们可能会永远一起活下去,做一对相亲相爱、有实无名的夫妻。

写完黛妃和查理王子这段多角的恋爱故事,笔者不禁想起一幕闹剧,众多的角色在台上喧闹一场,把喜怒哀乐的场面都逼真地演出来,把甜酸苦辣的情调都表达无遗。最后,剧终幕落,音乐停止,人去台空,一切回复平静。

读者们,你们看这本书有没有打瞌睡?如果没有,那我写这本书就没有白费功夫了。谢谢你们。

写完了这本书,我有一个很奇怪的感受,仿佛在一瞬间熙熙攘攘地画了许多人的缩影人生似的。

我这一生在亚洲、美国和欧洲的多个地方曾经短居长住过,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曾经遇到过、认识过无以数计的人物,这些人种族不同,各行各业皆有。奇怪的是,许多人见了我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拉着我,把他/她们的人生故事,好的、坏的、甜的、酸的、苦的、辣的都一口气地向我倾述。我总是了解、同情地听,听完后就似乎把它们都忘了。其实它们都轻轻地飘落在我的记忆土地上,一层又一层地堆积起来,竟然成为一个丰富的写作资料宝库。为了要替书中的文章找例子,我便到记忆宝库里挖掘一下,果然寻找到适用的材料。

为了写这本书,我也看了许多英文和丹麦文的书,替文章寻觅正确的资料。对我来说,看书不是一件苦事,而是一种很可贵的精神享受。所以,我也感谢这本书,叫我享受了那么多有趣的书籍。

我还有另外一个感受:性、爱、婚的甜酸苦辣是全球性和无时间性的。人来到世间,只要能长大成人,就不分种族、文化背景、社会地位,谁都逃不过性、爱、婚的网罗,谁都要尝一下性、爱、婚这杯多滋多味的人生之汁。千万不要以为,有钱、有势、有美貌的人在性、爱、婚这三方面的际遇会比普通人的要美满和顺利。事实往往相反,只要看英国的黛妃、美国的姬妃和玛丽莲梦露,希腊的名歌唱家卡拉思这几位被世人崇拜、羡慕的名女人的爱情史,便是如铁般的明证。

总而言之,性、爱、婚是一段充满未知数的漫长旅程。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